查看原文
其他

放心消费如何让人放心

冉苗俊 重庆瞭望 2023-07-29

昨天(4月27日),重庆瞭望推出《“民宿刺客”不能趁节“打劫”》一文,引发网友热议。


近段时间,酒店民宿行业相关话题之所以在舆论场引起轩然大波,除了“吃相难看”、不得人心外,更重要的是,这类“刺客”行为,将当下消费者普遍担心的,影响消费信心的诸多乱象和问题直接“晾晒”出来。


人们常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大家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让消费者无后顾之忧,敢消费、愿消费的消费环境,如此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消费者的消费风险,大幅提升消费预期和信心。


这其实也是这段时间淄博能“客流”“口碑”双丰收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前,中消协发布了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卫生条件差、刷单炒信、产品质量差、口头约定及承诺不予兑现等都被消费者列为容易影响消费信心的关键问题。


但没有“放心”,何来信心?


从这个角度看,打造放心消费环境,就如同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一样重要:营商环境好了,才会有企业源源不断“来栖”;而消费环境好了,消费者方能更放心、更舒心


▲民心佳园新夜市人气不减。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01


近年来,价格“刺客”、大数据“杀熟”、直播消费陷阱、诱导消费……消费乱象频出,让消费者糟心,给消费者添堵。


价格“刺客”。自“雪糕刺客”冲上热搜后,各式各样的“刺客”接踵而至,“月饼刺客”“文具刺客”“水果刺客”“理发刺客”,再到近期的“酒店刺客”……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势头。


此前,江苏南京有一位网友发起“100元能在超市买到什么水果”的视频挑战,结果发现,枇杷98元,青提118元,梨子125元……100元在超市根本买不了多少水果。各式各样的消费“套路”,不仅“刺”中消费者的钱包,更是直接在消费者的心坎上“补刀”。


大数据“杀熟”。有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表示有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大数据“杀熟”的情况也分很多种,有的是大数据通过每个用户各自的消费习惯、消费历史、消费水平等实现精准“杀熟”;还有的通过锁定消费者地理位置进行区域“杀熟”等等。


此前,知名作家王小山炮轰飞猪旅行App利用大数据杀熟一事引发了“口水战”。同一张机票,在别家订的时候仅1300元,返回飞猪却变成了2322元。有网友调侃:“只有懂你才能更狠地‘宰’你。”


直播消费陷阱。近年来,直播经济越来越火,直播消费成为当前消费的新业态和新风口。不过,新业态同样也潜藏着新“陷阱”。


前不久,有关机构联合发布了《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分析显示:过去一年,直播带货消费维权主要存在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不文明带货、价格误导、发货、退换货、销售违禁商品以及诱导场外交易等八个方面的问题,而产品质量是最主要问题,占比近五成。


▲渝中区八一路,夜间消费火热。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02


面对“五一”——春节假期后的又一个消费热潮,花大力气打造放心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成为各个消费场景吸引“客流量”、守住“烟火气”的重要举措。


4月18日,重庆召开了一场“放心消费创建”专题视频会议,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随后,为维护市场秩序,规范酒店宾馆和餐饮行业价格行为,部分区县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五一”节日期间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4月26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又组织召开“五一”节前旅游市场提醒告诫会。这一系列举措,打响了重庆打造放心消费环境、吸引消费者近悦远来的“主动战”。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绝非一日之功。而要经得起“回头看”,既需久久为功,也需要多方多维度共同发力。


这需要在管理上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特别是要打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窘境


一方面要让监管执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高悬,释放“零容忍”信号;另一方面,也要转变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彰显服务的“柔性”力量。



▲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观音桥商圈。龙帆 摄/视觉重庆


此前,“嘴比刀硬”的张小泉因“拍蒜断刀门”遭遇“滑铁卢”,“脚踩酸菜”引发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些负面案例实则都与经营者自身有很大关系。


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消费活动中,广大经营者要权衡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莫因短视导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就要求经营者要始终坚守初心,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为本”“信誉为重”的理念。


广大消费者要以监督倒逼消费环境改善,大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树立维权意识的同时,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不断了解维权渠道、掌握维权方法,改变维权难、维权成本高的“弱势”局面。


放心消费,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


百姓过节,“干部过关”,这个“五一”假期,各地放心消费创建的成效如何,市民及游客的体验感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座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领导干部责任感和能力的检验。


面对消费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各地相关部门既要“守土尽责”,打好“制度补丁”,更要创新思维,不断推动管理理念、机制和方法的迭代升级、与时俱进,推动“放心消费”品牌保质保新。


消费环境就是营商环境。要创造环境让老百姓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放心消费,服务有保证,维权有保障,法律无盲区,消费上去了,内循环加速了,经济发展自然就会快起来


责编 |  郑钰潇 李泽轩(实习)

主播 |  伏一晨

责校 |  周宝琴 戴赐霖(实习)

审核 |  王方杰

往期精彩内容

 “民宿刺客”不能趁节“打劫”
 下好数字重庆这盘大棋
 民心佳园夜市治理能否赢得民心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