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官的“幸福”

走近外交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马振岗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高级顾问,1995年担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1997年至2002年担任驻英国大使,在英期间获得米德萨克斯大学名誉博士、中兰克郡大学名誉院士、英国皇家亚洲协会名誉会员等称号。


音频



正文

随着中英关系的发展,双方互访日益频繁。我在英国的五年半内,国家主席、总理,以及多位部长、省市领导都到英国访问过,还有不少过境的重要领导和代表团组,有些退下来的老领导过去因中英关系疏冷没能来英国,也找机会来看看。很多时候都由大使去接送,我有时一天要跑两三次机场。特别是国家领导人访问,对使馆来说更是头等大事。

访问之前,要竭尽全力细致周密地规划安排,来不得半点疏忽。访问期间,更要全力以赴,唯恐出现丝毫问题,终日“食不知味,寝不安席”。但在访问圆满成功之后,看着领导人乘坐的飞机起飞,那种喜悦和幸福,却是常人难以感受到的。

作者与伦敦金融城市长等合影


作为使馆的一把手,调研办案、迎来送往、会朋交友、对外宣传、馆内事务,样样都要做,工作节奏快,生活十分紧张。即使参加宴请也难得放松,要宣传,要回答问题,有时还要口舌交锋,经常宴会完毕,连饭菜是什么滋味都不清楚。碰到国际上发生什么大事件时,更要全身心投入,需要从扑朔迷离的复杂景象中捕捉真迹,提出应对的建议。同时,还要经常筹划准备重大活动。

1999年适逢我国国庆50周年,是不同于平常年份的大庆。我曾参加过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独立50周年招待会,全都举办得非常隆重。我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国际影响日益增大,国际地位明显提升,欣逢半个世纪才有一次的50周年,自然应该好好庆祝一番。

年初,使馆党委就决定,这次国庆活动要搞得有规格,有气魄,有影响,体现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宏伟形象。这个想法也得到在伦敦的15家中资机构的支持,他们表示可把各机构原本分散搞庆祝活动的资金集中使用,共同办好这次50周年大庆活动。

伦敦市政大厅(The Guildhall)久负盛名,接待过世界众多的来访国宾,伦敦许多隆重宴会都在此举行,名气多少有点像北京的人民大会堂。能在这里举办这次国庆招待会,本身就提高了规格。对方对中国很友好,听到中国使馆想在大厅举行国庆50周年招待会,立即答应了下来,而且只收取廉价的租金,并愿意在具体安排上给予帮助。

侨领邓柱庭先生拥有三座中餐馆,自告奋勇担负备餐任务。英中贸协特意安排了两名老练职员,帮助编制座位次序表。我馆还精心设计了一份富有中国特色的节目单,因新颖大方、内容丰富,被许多客人当作纪念品收藏起来。在各方协力下,一切都准备就绪。

庆祝活动当晚,大厅被布置得富丽堂皇,正面是中英两国国旗,中间屏幕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50周年”金色大字,上面悬挂着大红灯笼,前面摆列着英国一些部门和机构赠送的大花篮。我馆还聘请了“威尔士卫队”乐队。

晚上6点半,客人陆续抵达。我与夫人和使馆公使等主要领导站在招待大厅门口,迎接一批又一批的来宾。英方参加的规格非常高,副首相普雷斯科特等五位内阁大臣和五位副大臣出席,此外还有前副首相杰佛里·豪和赫塞尔廷以及许多政府部门官员。英国各界人士和外国驻英国使节出席也相当活跃。美国驻英大使很少参加别国的国庆招待会,这次大使夫妇都来了。还有两位大使原来已表示无法参加,却临时也赶了过来。

作者与参加国庆50周年活动的前副首相赫塞尔廷合影


招待大厅很快就挤满盛装的客人,气氛相当热烈。7点20分,客人先后进入宴会大厅落座。我和主要来宾在仪仗队的引导下,随着音乐的节奏步入会场,大厅立即响起一阵掌声。我们在主桌坐定后,四名全副英国传统服装的鼓号手在二楼的两边击鼓奏号,熙熙攘攘的大厅顿时一片寂静。使馆的曾嵘原是外交部翻译室优秀女翻译,由她担任晚会司仪。她用纯正而优雅的英文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中国驻英国使馆国庆50周年招待会上奏国歌


庆祝活动是按照英国最庄重的方式安排的。我首先发表讲话,讲话后乐队演奏英国国歌。接着普雷斯科特副首相作为英国政府代表发表贺词,对中国国庆5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赞扬了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按照惯例,由一位身份显要的人士倡导,全体起立随和。向国家主席祝酒是由英中贸协主席鲍威尔士倡导,向英国女王祝酒的是由伦敦知名人士吴拱照倡导(吴老先生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工作,曾是全国政协委员)。最后,由使馆公使杜起文倡议向出席宴会各外国使节的国家元首祝酒。

作者在国庆50周年招待会上讲话


礼仪结束后,宴会开始。大厅内饭菜飘香,乐声悠扬,洋溢着浓郁的欢庆气氛。上咖啡后开始文艺表演,旅英著名小提琴家胡坤志愿演出,演奏了《苗岭的早晨》《庆丰收》等中国著名乐曲,接着从国内特邀的李蕙和张婷婷两位舞蹈家表演了《春江花月夜》等中国舞蹈,精彩的演出一次次把晚会推上高潮。

活动结束后,客人还留恋着不肯离去。美国驻英国大使夫妇是最后离开的,他们对活动交口称赞,说这是他们所参加过的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许多大使问我:“你用什么本事请到这么多英国高官?”我心里说:因为这是中国的50周年国庆,而中国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国家。

此后,我馆又为华人华侨举行了国庆招待会,来自英国各地的数百名华夏子女欢聚一堂,纷纷赞颂中华盛世,频频举杯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使馆招待大厅成为欢庆的海洋,那种灼热情感,使每个人的身心都融化在对祖国光辉未来的自豪中。

使馆工作确实很劳累,但我们在劳累中却品尝到特殊的幸福感。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伟外交事业。



— END —


文字  | 《外交官是这样炼成的》 马振岗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霖霖




推荐阅读 /


俄罗斯平民的几件小事

外事礼仪 | 巧妙沟通的“要领”

赵启正:振兴京剧从正名开始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交官的“幸福”

走近外交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