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虎榜的隐秘!这家券商网点两任总经理“密谋”……

券业点评 券业行家 2024-03-22

龙虎榜背后,万和证券两任营业部老总的“密谋”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两则颇为“神似”的监管函,行家关注到万和证券旗下网点的两任老总,在资本市场一段呼风唤雨的往事。


相似监管罚单


春节前夕,证监会集中更新了多份重大监管处罚事项。其中,两则极为相似的监管函,引起了行家的注意。


细看之下,两份罚单——编号为〔2023〕151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为〔2023〕36号的市场禁入决定书,当事人均是姜某和金某,事由均为操纵“艾迪精密”及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证券行为。


备案私募机构


监管函显示,姜某为烟台市中天汇富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天汇富)实际控制人,金某为中天汇富执行合伙人。


工商信息显示,成立于2021年6月的中天汇富,是一家持牌私募机构。金龙曾任执行董事兼经理、法定代表人,但在2022年9月起陆续退出。2022年10月,中天汇富实控人从“金龙”变更为“姜美华”。不过,行家未能了解到其在中天汇富的实控情况。

通过中基协备案信息,行家了解到更多履历。尤其是在万和证券烟台黄海路证券营业部(简称:黄海路营业部)担任营业部总经理的往事。


两任券商老总


蹊跷的是,在加入中天汇富之前,两位当事人都曾是总经理。


监管函披露,金某于2017年6月2日入职万和证券,担任黄海路营业部总经理;同年6月17日取得证券从业资格。2020年10月16日,他被免去总经理职务,同年10月30日离职。


姜某于2018年5月15日任职于万和证券黄海路营业部,担任客户经理,同年5月30日取得证券从业资格。在金某被免职后,当时只有两年半从业经验的姜某担任总经理,任职直到2022年9月8日,同年11月21日,姜某离职。


另据工商信息,黄海路营业部成立于2017年6月,2022年参保人员数量为14名。


2022年9月,总经理变更为王某亮。据伟海精英,他早年任职于民族证券(现为方正证券旗下方正投行);2019年3月,他加入万和证券,2021年3月担任万和证券青岛香港东路证券营业部(工商信息显示于2022年6月注销)总经理。


要知道,万和证券目前仅有27家分公司和25家营业部。一家规模不大的网点,三任总经理中有两任犯事,这事的确有些难堪。


五年炒股亏损


至于两位被罚的原因,那就更有说道了。


经查,2017年6月2日至2022年11月20日期间,姜某、金某二人控制使用多达79个证券账户,交易“沃森生物”等2,127只股票及有股权性质的证券,合计买入股票约213.78亿元,卖出股票约207.24亿元;扣除交易税费后,合计亏损5,357.04万元。


从时间节点来看,违规炒股贯穿从入职到离职的全程,可谓“有始有终”。


当然,券商人员违规炒股的事件,行家早有耳闻。总体来看,炒股盈利的比例却并不高。这是券商人员水平“太菜”,还是另有原因呢?


春节前夕,监管密集点名多起从业人员违规炒股事件,处罚力度令人咋舌。


比如,证监会官网同时发布了招商证券多达63名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处罚;深圳证监局则开出了12份罚单。尤其是时任招商证券总裁熊剑涛,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金融大亨”,违规炒股30年,被终身禁止涉足证券市场。


又如时任长城证券副总裁韩飞,因为同样的原因被罚没近1.2亿元,并被十年禁入市场。这样的惩罚力度,足以让其他市场参与者警醒。


操纵“艾迪精密”


而本案更让行家意外的,是操纵“艾迪精密”的亿元亏损。


经查,自2018年5月8日至2022年7月19日期间(下称“操纵期间”)姜某、金某二人控制使用前述79个证券账户,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大量连续集中交易,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交易的方式,操纵“艾迪精密”的交易价格和交易量。


操纵期间,“艾迪精密”股价大幅波动,股价从9.45元/股上涨至63.60元/股,上涨573.02%;与同期上证综指(上涨15.55%)相比,偏离557.47%。


巧合的是,行家查到证券时报发布于2022年7月5日的报道。当日,万和证券黄海路营业部以1,106.72万元买入“艾迪精密”,荣登龙虎榜第一位。而在两个星期之后,两位老总“金盆洗手”,停止了操纵市场行为。


纵是大资金在手,左手倒右手也玩的溜,依然没有“主角光环”。经核算,扣除税费后累计亏损1.15亿元。


这也让行家好奇,“艾迪精密”这一波异动,究竟是谁赚了钱呢?


虽然没有违法所得,监管并没有放过。在证监会调查审理过程中,当事人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也未要求听证。2023年12月19日,证监会对操纵“艾迪精密”的行为,罚款400万元,由两人对半分摊。而对从业人员违规交易之前行为,证监会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和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对姜某处以115万元的罚款,对金某处以85万元的罚款。


看来,证券市场的规矩不是闹着玩的,违规者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行家也希望从业人员深刻反思,切勿再犯同样的错误。


另一方面,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万和证券似乎并未发现“端倪”。这是否因为两位当事人身为营业部负责人,内控管理方面存在“灯下黑”呢?


换帅尘埃落定


2022年的最后一天,万和证券时任董事长冯周让因到龄退休辞任;由董事周云福代行职务。2023年9月11日,甘卫斌当选董事长。


公开信息显示,甘卫斌生于1973年4月,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曾任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部长助理、副经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企业二部高级主管、副部长,战略研究部(董事会办公室)部长(主任)等职。


高管名单显示,万和证券线为“一正四副”格局。杨祺于2020年2月任总裁,曾分管投行业务。陈建瑜于2015年8月任副总裁,他同时是万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郝文力于2016年6月任副总裁,分管财富管理业务。万春兰女士于2019年9月任副总裁,在加入万和证券之前,她曾任国泰君安北京研发部副总经理,长城证券投行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平安证券固收事业部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华融证券(现为国新证券)固收事业部总经理、投资银行创新事业部负责人。黄长清于2022年1月任副总裁,分管资管业务。


此外,万和证券合规总监兼首席风险官李毅,于2020年1月任职至今。


中报扭亏为盈


作为发债券商,行家查到了万和证券自2020年以来的表现。


“三年一期”数据显示,万和证券在2021年业绩大增,营业收入有5.25亿元增至9.93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75亿元增至3.43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1.81亿元;净利润为-2.15亿元。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6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在业绩“过山车”的背景下,经纪业务收入在2020年至2022年大体保持稳定,分别为1.13亿元、1.15亿元和1.03亿元。而2023年上半年仅为0.48亿元,同比下降6.57%。

在业绩波动的背景下,两任营业部老总卷入违规风波,这无疑对公司声誉和业务发展都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行家希望万和证券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控水平的同时,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和盈利能力,以期在竞争激烈的证券市场中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券业行家深耕券商服务二十余年,汇聚券业精英,助推行业创新转型。与最前端的券业精英思想碰撞,交流最新业务观点、实践经验,获得新的业务灵感,第一时间把握市场发展机遇,旨在搭建高质量的业务交流与人脉资源链接的平台。


券业人的高端人际交流平台

扫码关注了解券业行家

精彩回顾

共同富裕!让券业“讨薪”不再发生

券业行家·热文

恭祝新年 | 细说券商的“含龙量”

券业行家·热文

IPO关键时刻,华龙证券财富管理条线受罚

券业行家·热文

警示!月薪三万成“画饼”,私募“挂靠”的潜规则?

券业行家·热文

54家券商入榜,基金销售百强争霸,谁能胜出?

券业行家·热文

“飞单”“拉皮条”“利益冲突”……中泰证券又收“双罚”

券业行家·监管

魔都股神?90后“开挂”,监管函“打码”

券业行家·热文


券业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数十万同僚的交流平台

期待你的加入

↓↓↓


戳这里,与券业行家一起成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