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67.7%留北京,年薪8.2万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直属教育部,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是国家“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建设高校。

2017 年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获评A+。


 1、就业去向 


北京中医药大学日前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详情如下:

2018 届毕业生共有 2247 人,男女比例为1:3;北京生源18.1%。

专科毕业生 204 人,本科毕业生 789 人,

硕 士毕业生 1077 人,博士毕业生 177 人。

总就业率 97.77%。 


 2、深造情况 


①国内升学:560 人。

其中,专科毕业生 10 人,本科 毕业生 301 人,硕士毕业生 224 人,博士毕业生 25 人。 

升学高校主要集中在 北京中医药大学(69.82%),其次是中国中医科学院(6.79%)和北京协和医学院(2.68%)。

②出国(境):本硕博共 47 人。

去英国的比例最高(53.19%),其次是中国香港(12.77%)和日本(8.51%)。


 3、就业单位 


2018 届毕业生中,67.65%的毕业生落实在北京就业。

京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东部地区(20.08%),其次为中部地区(6.61%)。

专科毕业生落实 在北京就业的比例最高(82.80%)。

除在京就业外,硕士毕业生落实在东部地区(24.20%) 和中部地区(8.42%)就业的比例最高。

博士毕业生落实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最高(9.27%)。

近三年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基本 稳定,2018 届毕业生去东部地区的比例有所上升。


 4、就业单位 


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是各学历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单位选择。

专科毕业生去国有企业的比例最高(9.68%),

本科毕业生去其他企业的比例最高(44.73%),

博士毕业生去事业单位的比例最高(78.00%)。

专科毕业生主要流向:卫生和社会工作(61.2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8.28%)、制造业(10.75%)。

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卫生和社会工作(35.6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79%)、教育(10.07%)。 

硕士主要流向:卫生和社会工作(60.2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3.76%)、教育(4.98%)。

博士主要流向:卫生和社会工作(63.58%)、 教育(21.8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61%)。

超五成的毕业生从事卫生和社会工作,其次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年薪、求职 


①起步年薪

研究生平均年薪9.33 万元,低于期望值 1.32 万元

本科生平均年薪8.21 万元,低于期望值 1.64 万元。

②发展空间

51.07%的 本科生认为工作发展空间“很大”或“大”,5.25%的本科生认为发展空间“小”或“很小”。



 

2018届就业质量报告

正在整理中…持续更新……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上海交大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大 人民大学 国科大

上海财大 南京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北京航空 武汉大学 华东师范 北京师范

对外贸大 南开大学 西安交大 中央财大

华中科大 中国政法 上外国语 北京理工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天津大学 电子科大

华南理工 北外国语 哈工大 北京邮电

四川大学 南京航空 中国传媒 南京理工

西南财大 西北工大 大连理工 山东大学

华东理工 重庆大学 北京交通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农大 上海大学 河海大学

北京科大 中国海大 中央民大 吉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华大学 中南财大 华北电力

北京工大 南京师范 苏州大学 兰州大学

武汉理工 暨南大学 上海理工 华中师范

合肥工大 华电保定 哈工程大 江南大学

南方医大 北京林业 郑州大学 药科大学

福州大学 地大武汉 杭电科大 西北农林

中国矿大 浙江师范 东北师范 陕西师范

地大北京 东北财大 矿大北京 广东外语

西北大学 河北工大 云南大学 浙江工大

辽宁大学 石大北京 长安大学 浙江工商

江西财大 石大华东 华中农大 浙江财大

宁波大学 杭州师范 新疆大学 港中深圳

西安电科 华南师范 上工程大 中央音院

南方科大 外交学院 广东工大 曲阜师范


 2018高考👉投档线、位次数据汇总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