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政研究》郭玉清等:转型视域下的融资平台风险治理:政策评估与战略取向

郭玉清等 财政研究 2023-03-12

 

点击音频,收听本期“论文摘要”


题目

转型视域下的融资平台风险治理:政策评估与战略取向

作者

郭玉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俊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姜晓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期刊

《财政研究》2021年第6期(总第460期)

本文字数约为1400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内容简介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债务杠杆在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两端高企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作为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连接载体,融资平台公司依托政府信用背书累积了不容忽视的债务体量,通过战略转型强化融资平台风险防控,推进债务治理规范化、透明化、制度化,已在学界和政策层面凝聚共识。本文基于2011—2017年融资平台和发债国企微观财务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方法量化评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引领的战略转型对融资平台风险的治理效应,为推进新时代融资平台风险治理,提供了资产核实、转型发展、风险控制等战略取向。


  文章创新

第一,以融资平台财务报表数据观察战略转型的治理绩效,为宏观治理提供微观基础;

第二,从流动性风险和可持续风险两方面观察融资平台指标变化,更全面反映战略转型的治理贡献;

第三,基于直接减债和间接减债视角厘清战略转型的中介影响渠道,为新时代风险治理提供政策取向。


  主要结论



第一,一揽子转型政策通过甄别剥离存量债务、承诺取缔信用背书、强化债权方信贷约束等渠道,缓解了融资平台的中长期偿债压力,改善了融资平台流动负债的偿付能力;

第二,融资平台资产端和负债端的风险治理成效是非对称的,战略转型主要发挥了减债而非增资效应;

第三,战略转型的风险治理贡献主要归因于一揽子减债政策中甄别剥离存量负债的直接减债政策,承诺取缔信用背书的间接减债效应有待伴随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逐步释放


  政策建议

第一,在资产核实方面,尽管战略转型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实现了对融资平台存量负债的甄别剥离,但为增强转型后企业的可持续偿债能力,下一步亟需编制政府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审慎核实平台公司存量资产,按政府应收款、经营性收益权和上市公司股权分类统计,通过匹配负债与资产类型增强中长期债务偿还能力;第二,在转型发展方面,鉴于战略转型尚未明显改善融资平台的流动资产和经营活动现金流,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平台公司转型中面临的融资约束不断强化,应鼓励融资平台通过产业链运营、多元业务整合、股权投资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的融资、建设与运营,提升财务绩效和资产质量;第三,在风险控制方面,存量负债被甄别剥离后,应大力整治融资平台违规操作、账务不清、资产虚置等制度乱象,密切防范融资平台继续依托违规授信衍生泛化表外隐性债务。对严重资不抵债并失去清偿能力的平台公司,坚决予以破产清理,避免“大而不倒”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论文框架概览

【点击图片,长按保存】


Review of the article往期推荐

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

  侯世英  宋良荣


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财政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作用机制与政策规则

金成晓  姜  旭


资本技术构成、政府财政支出与贫困县域经济增长  徐春华







随手轻触在看,把握财经前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