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政研究》刘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开创中国财政学会工作新局面(全文)

刘昆 财政研究 2023-03-12



编者按:2019年10月10日-11日,中国财政学会2019年年会暨第22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召开,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中国财政学会会长楼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尚希主持会议。来自中央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地方财政系统、高等院校、相关企业的代表及主流媒体近400人出席会议。我们将陆续推送主要领导讲话及相关会议综述,以飨读者。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开创中国财政学会工作新局面


刘 昆




引言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金秋10月,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财政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首先,我代表财政部党组,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国财政事业发展、为中国财政学会建设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各位专家和会员代表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创中国财政学会工作新局面,讲几点意见。


一、中国财政学会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为财政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财政学会成立于1979年,40年来,在财政部党组的关心指导下,在历届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财政学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全国财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成为宣传党和国家财政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国财政学会第九届理事会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在楼继伟会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现实服务的“两为”方针,全面加强学会建设,在理论与政策研究、学术交流、政策宣传解读、财经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理论与政策研究方面,学会以现代智库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统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有关部门的研究力量,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点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开展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参考。2017年,学会还组织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评选活动,系统梳理和汇集了过去几年财政理论建设成果,有效激发了财政科研和实务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和改革探索的积极性。在学术交流方面,学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组织学术研讨交流,在全国财政学界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不断推陈出新的良好局面。比如,2016-2018年分别举办了3期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2018年召开了2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基础理论研讨会。组织参与各类学术交流,许多会员利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等高层次平台主动发声,宣传财政改革发展成就,推动财经理论与政策研究。各专业委员会和基层会员单位也积极开展学术研讨,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在政策宣传解读方面,学会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根据不同时期财政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组织在有关媒体集中发表和宣传优秀研究成果,讲好财政故事,唱响财政主旋律。财政学会会刊《财政研究》,以及其他相关刊物,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反映中国财经理论研究和财政工作实践的新探索、新成果、新经验,为营造财政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学会坚持党建强会、制度管会的原则,重视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立财政学会学术委员会,加强科研规划和重大项目、科研成果的评议。制定完善包括学会内控管理办法、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推动学会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每年围绕财政重点工作,举办多个主题、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培养了大批财经后备人才和科研骨干。近年来财政学会取得的成绩,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的结果,也是各个会员单位和广大财政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财政部党组,对楼继伟会长、有关专家、学会会员及相关单位为学会发展和财经理论与政策研究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真总结70年财政改革发展成就和经验,深刻认识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财政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财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国家财政实力日益壮大。70年来,全国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83352亿元,年均增长12.5%,增长了近3000倍。也就是说,现在一天的财政收入,就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8个年头的规模。财政“蛋糕”的不断做大,为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第二,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完善。70年来,我国财政实现了由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历史性跨越,由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到后来的中央与地方划分收支、分级管理,财政的公共性和公平性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加大财力均衡调节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目前,国家财政支出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农”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支出占了大头,国家财力更多地向基层倾斜。2018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国收入的46.6%,但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只占全国支出的14.8%,也就是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地方政府安排支出。2019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75399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7763.1亿元,专项转移支付7635.9亿元,主要用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提供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发展。

第三,财政政策职能作用持续增强。70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运行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建立并完善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不同经济运行形态需要的财政政策调控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各项举措,为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全国财政赤字比2018年增加38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比2018年增加8000亿元;在2018年减税降费1.3万亿元基础上,继续减轻企业税费负担2万亿元;同时,加强政策协调,坚持有保有压,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力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第四,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70年来,财政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军”和“突破口”,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1950年,统一全国财经政策、实行统收统支的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1980年实行“分灶吃饭”、1985年实行“分级包干”、1988年实行财政包干体制改革,1994年实施了分税制改革,并在此后持续深入推进财政体制、税收制度和政府预算制度等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先后出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以及外交、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6个领域改革方案。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健全由“四本预算”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基本建立覆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各个环节的“闭环”管理制度体系。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框架。税制改革方面,深化增值税改革,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全面实行矿产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开征环境保护税。出台《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方案》。积极推进相关税收立法工作。同时,大力支持和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财政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第五,财经理论与政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70年来,财政学界薪火相传、砥砺奋进,每一轮财政政策的调整和财政改革的推进都离不开财政科研工作的支撑和配合,在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不少财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重大成果,有力支持了不同时期的财政改革发展实践。

中国财政70年改革发展,为构建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认真总结财政改革发展的经验,比如,要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服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聚焦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进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改革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始终做到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业,等等。这方面财政学会要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和提炼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发扬光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比以往,发展的内涵和重点、理念和方式、环境和条件、水平和要求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更多。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在加速重组,科技、人口、金融、能源等要素将深刻影响国际经济格局演变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减弱,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多。同时,全球金融脆弱性有所上升,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泛起,大国间经济政策协调难度加大。经贸摩擦、英国脱欧以及地缘政治冲突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从内部环境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需动力不强,实体经济困难仍然较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从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情况看,受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今年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同比回落6.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8%,增幅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在收入增速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支出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1-7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35万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17万亿元。减税降费效果持续显现,在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企业加强研发、增加投资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有所加剧。为此,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及时采取盘活存量资金资产、压减一般性支出等多方面措施,督促指导地方努力开源节流。总体判断,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收支矛盾仍将比较突出。

把握宏观形势和发展大势,是做好财政学会工作的基础。大家作为中国财政学会的会员,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看待问题,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底线思维,观大势、看大局,加强分析研判,在持续深入搞好理论研究的同时,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力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财政学会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国财政学会工作在新时代拥有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们大有可为,也必须有所作为。这次大会将选举产生中国财政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希望广大会员在会长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初心使命,抓住历史机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学会平台作用,在服务财政改革发展中再立新功。第一,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保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并将其贯穿于财经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全过程。各会员单位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教育引导财政科研教学人员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强对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科研学术活动的管理和指导。第二,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对财政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一是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决策部署,围绕“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研究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同时,研究深化国资国企、会计领域改革,支持科技、金融等其他领域改革。二是围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研究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农”等领域制度体系。在支持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弱项的同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民生的政策措施,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关系,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保障民生力度,又防止脱离财力可能作难以兑现的承诺,确保民生支出政策建立在更加稳固、更可持续的基础上。三是围绕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比如,加强对财政政策调控相关问题的研究,围绕强化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改进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第三,主动做好宣传解读,有效提升学会的话语权和舆论引导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中心工作,积极引导舆论,打好主动仗,增强正能量。强化理论研究成果的运用,主动做好理论阐释和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增进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发挥学会官网、会刊、内刊等宣传阵地作用,加强与会员单位和财政教学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组织积极发声、提升宣传效果。第四,创新和完善学会组织运行,加强财经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以一流现代智库建设为目标,着力提升各项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理事会制度,创新理事会决策机制、建议机制和表达机制,拓宽理事参与决策、发表意见的渠道。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和各项规章制度在财政学会有效执行。推进科研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智库要求的基础制度,有效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同时,以财政学会为纽带,加强与中央有关部门、地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部内各单位的沟通合作和信息共享,完善会员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机制,进一步增强研究合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指导财政科研人员提高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引导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注重财政、会计等学科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为我国财经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力量储备。同志们,做好财政学会和财政科研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扎实做好财经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为刘昆在2019年10月10日中国财政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全文刊发《财政研究》2019年第12期


----------






往期推荐

·财政部部长刘昆:积极财政政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财政部部长刘昆回应经济热点问题

·刘昆:增强财政金融协调 共同推进结构性改革


----------

策划:邢    丽      

采编:于婧华     郝隽琛(实习)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