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纪“日用而不觉”的三重进路

李军 当代江西 2024-05-12

昨天,省委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党纪学习教育启动后,全省上下扎实推进,迅速掀起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热潮。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这堂“纪律党课”?又该如何做到“日用而不觉”?


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全体党员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上“纪律党课”。
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之一就是要“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这堂“纪律党课”?又该如何做到“日用而不觉”?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始终把纪律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苦难到辉煌,分析其中制胜机理,加强党纪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
建党之初,纪律就被视作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纲,涵盖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等内容;党的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专设“纪律”一章,规定了极为严格的纪律;党的五大首次提出政治纪律概念,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监察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
1927年,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第一件事就是抓纪律,郑重宣布“三项纪律”;不久,针对部队攻克县城后侵占小商贩利益等问题,又颁布了“六项注意”,后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延安时期,主要是抓住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黄克功事件、处分刘力功等进行全党范围的纪律教育,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从西柏坡的“六条规矩”到如今的中央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重视纪律、严明党纪始终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与独特优势。
纪律是革命胜利的法宝,是管党治党的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它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推动纪律教育力度持续加大,极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先进性、纯洁性。
一路走来,我们党正是由于不断加强纪律建设,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保持“零容忍”、重拳出击、一严到底,才有力确保了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党员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铁心硬手抓纪律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鲜明主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正风反腐成效明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据统计,从党的十八大至党的二十大,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4.8万余件,充分彰显我们党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充分彰显我们党严明纪律要求、整治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的坚决态度。
同时也应清醒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思想松懈、特权思想与特权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存在。有的甚至根本不把纪律当回事,放任自流,认为吃点、喝点、拿点是“细枝末节”;有的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有的失责失守,在急难险重面前踟蹰不前;有的自认为“法不责众”,肆无忌惮,最终付出惨痛的代价。
究其原因,他们往往都是从破坏规矩、违反纪律开始的,思想深处不重视党纪学习,没有把铁的纪律内化为自身“日用而不觉”的习惯遵循,而是习惯于“宽松软”,甚至把纪律看作是阻碍自己行使权力的障碍。
往深处看,党内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始终存在,稍有松懈就会死灰复燃,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
新征程上,党纪始终是最好的“防护栏”。此次以学习新修订的《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可谓十分必要、正当其时。
新《条例》学习会。
《条例》是个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怎样才能把党纪印刻在心、落实于行,做到“日用而不觉”呢?笔者认为,要着力做到以下几点。
读透《条例》,搞清内涵要领。知有浅深,则行有远近,此进学之效也。学习党纪就要带着如饥似渴的心态,一头扎进去,下足真功、苦功、细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决不能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满足于“学过了”“看过了”“听过了”。
朱熹有言:“读书之法无他,惟在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新修订的《条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3次修订,其中有哪些内容增改、删除,有何深意,必须反复比照学、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用心用情学、联系实际学,把为什么修订、改了哪些地方、修订背后的深意等弄清楚、搞明白,反复领会主旨要义和要求规定。
以规为尺,划清行为边界。纪法是高压线,碰不得。宋国司城子罕为人清廉,一次某人偶得一珍奇宝玉便献给子罕。子罕断然拒绝,并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珍宝,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子罕以“不贪为宝”、以清廉立世,值得后人效仿。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员干部必须心存敬畏,将党纪挺在前面,将党纪的权威立起来,将违纪的震慑立起来,真正认同党纪、遵守党纪。当然,党员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现实中的考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古人讲“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党员干部须自觉以党纪为“篱笆”,划清公与私的边界,守住官商交往的底线,不让“亲情”放纵越界,力避公权力滥用、乱用。
刻印在心,重在内化转化。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纪学习教育的效果好不好,关键要看能不能推动工作,收到实效。如若学用脱节,学习也将徒劳无功。要把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融合起来,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警示教育当“镜子”,把自己摆进去,深入剖析存在的不足,做到知不足而自反,推动在思想上警醒起来,真正让外在的戒律变成内在的自觉,让有形之规矩变成无声之行动。
从根本上讲,要做到党纪“日用而不觉”,除了靠外部约束,还要靠自我修炼。只有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认真对照《条例》,正心明道、怀德自重,立好道德高线,持续提升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才能发自内心地尊崇纪律,形成对纪律“高压线”不敢碰的“条件反射”。
(作者系南昌市青云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解锁桃源梯田的振兴密码
且说“白鹭”上青天
“五四之子”许德珩
邹努:“要四万万同胞的衣冠都整齐才好”
解锁崇义高山茶的“秘密配方”
小菌菇撑起山乡“致富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