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锁崇义高山茶的“秘密配方”

钟水旺 当代江西 2024-05-12

崇义高山茶好在哪里?答案在山水之间。


汉字“茶”,人立于草木之间。话茶事、品茶香、赏茶景、寻茶趣……崇义高山茶的故事散落在山城大地,各有各的精彩。
高山茶园春茶香。远道而来的游客与采茶工人共采一筐茶,和制茶师傅共炒一份茶,陪三五好友共赏茶山风光,探访茶乡、体验茶事、欣赏茶园成为崇义的一道靓丽风景。
多年来,崇义县把高山茶作为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的重点产业,立足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形成产业链条,做优茶原材料基地、茶加工基地、茶文化基地、茶旅游基地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采茶女在茶梯田上采摘春茶。
上堡乡赤水村。连绵上十天的春雨过后,太阳终于露出久违的笑脸,乘着晴好天气,村民刘福金换上解放鞋,背上竹筐,来到屋后的半山腰采摘春茶。
赤水村的茶树依山而种,当地人称“茶梯田”,刘福金家茶树不多,百棵不到。“茶树是40多年前爷爷种下的,有年头咯。茶树虽不多,但这‘口粮’够一家人一整年。”刘福金向记者介绍道。
赤水人自古爱喝茶,家家有茶树,家家会制茶。“当地制茶讲究‘三炒三揉’。一炒杀青,一次揉捻;二炒提香,二次揉捻;三炒留香,三次揉捻。”刘福金说,赤水村的制茶工艺代代相传,他也是从父辈那里学来的。
从采摘到成茶,需忙活一整天。一杯春茶下肚,顿觉口舌生津,沁人心脾。“这茶不错吧!这里的茶是有口皆碑的。”同行的崇义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赖敏金说,“《崇义县志》记载:在县西一百里,厥地寒腴,恒产雀茶,味苦而气馥……这里高山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赖敏金介绍,不仅上堡赤水产高山茶,龙勾的高山茶在唐朝便称绝品,明清两朝入贡;阳岭高山茶明嘉靖年间亦声名鹊起,称为宫中“贡茶”……
崇义高山茶好在哪里?答案在山水之间。
崇义位于赣湘边界罗霄山脉东麓与赣西—赣西北山地森林生态屏障主体分布地区,森林覆盖率达88.3%,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32座。常年气温17℃-26℃,气候温润。
好山好水出好茶。“依托优渥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崇义培育出众多茶树品种,打造了‘馨阳岭’‘雪竹春’‘龙归’等多个茶叶知名品牌。”赖敏金说。
古韵今风,崇义高山茶在传承中发展:2018年7月“崇义高山茶”被批准为地理证明商标,在各类名优茶评比中获得世界佳茗大奖1个,金奖(或一等奖)28个。

万长山茶园将茶园景区化,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有诗云:一览群山小,梯田叠山腰,茶植天地间,人间仙境妙。崇义发展茶业的地理和生态条件绝佳,但也面临着不小的发展困难。
因山多地少、地处偏远,崇义茶叶种植面积小、规模化程度低,茶产业发展单一,整体效益并不高。
要把高山茶从“绿叶”到“金叶”,推动扩面提产增效,苦练内功必不可少。
谷雨前夕,阳岭云雾茶园云雾缭绕、茶叶青翠、茶韵飘香。“今年春茶芽头更加饱满鲜嫩,每天都有10多名专职茶农采摘茶叶,要与时间抢‘鲜’。”茶园负责人钟世友说。
山上采茶忙,山下忙制茶。杀青、揉捻、烘干……在生产车间,多道工序均由机器完成。“机器取代人工,温度易于控制,制成的新茶标准更高、品质更好。”钟世友说,这些年,茶园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都有质的提升。如今,茶园订单不断,省外经销商也慕名而来,现在每公斤新茶能卖到1000元到2000元不等。
阳岭云雾茶园的变化是崇义茶产业发展的缩影。多年来,崇义县在产业发展思路、茶树品质培育、生态茶园建设、清洁化加工、茶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从传统茶叶转向现代茶业,从发展一产转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赖金敏介绍,在茶园管理上,崇义充分发挥田园党小组、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下沉茶园一线,指导茶企、茶农对茶园进行科学栽培管理。在生态茶园建设上,将茶叶种植、采摘、除草等机械纳入茶机奖补范围,开展茶叶等级、包装等标准研制,协助扶持茶企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园综合体。
目前,崇义有茶园面积2万余亩,茶业企业、专业合作社20家,年产茶叶860吨,产值达8000余万元;先后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省茶叶生产十强县”等系列荣誉称号。
做优一产,壮大二产,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崇义纵深推进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引进茶叶深加工先进工艺:江西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上线茶饼项目,崇义创亿源酒业进行茶酒试产,上堡茶叶公司、阳岭云雾茶场研发生产茶酒……
产业发展,品牌很关键。崇义以品牌建设推动崇义高山茶高质量发展。
2021年,崇义打造“崇水山田”区域品牌,实行“双品牌运营”,构建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结合的“1+N”母子品牌体系,崇义高山茶、上堡梯田米、南酸枣等生态物产体系。“实施政府公共品牌为基础、企业自主品牌为主体的品牌发展战略后,崇义高山茶得到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宣传和推荐。”赖金敏说。

崇义高山茶喜迎开采。

如何做好茶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崇义的选择是: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旅互融。
万长山茶园毗邻世界“双遗产”上堡梯田,是上堡梯田旅游的最佳延伸地。万长山茶园以生态茶园为核心,将现代茶叶生产、山地休闲度假、乡村文化体验、乡村养生度假结合起来,打造了现代农茶旅绿色生态综合体。
茶旅的多元体验,引得爱茶懂茶的游客蜂拥而至。
“周末就喜欢约上好友,在茶山转转、走走、看看,这样的生活离诗和远方更近。”游客肖欣怡是万长山茶园常客,“这里能跟着采茶姑娘体验采茶生活,可与制茶师傅一起杀青、揉捻、烤茶,体验制茶乐趣,还可入住茶山民宿,坐在观景台看茶山风光、品新制春茶。”
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旅融合实现双向奔赴。
“这里年产茶50吨,品质上乘的高山有机富硒茶吸引众多茶友来到茶园品茶、观光,茶园名气越来越大,观光游客也越来越多。”万长山茶园负责人钟志强说。
钟志强介绍,随着上堡梯田迎来旅游旺季,前往万长山茶园体验茶事、观光游览、康养度假、研学体验等游客日渐增多,茶园停满不同地区牌照车辆,茶园民宿周末、假日爆满。茶园还获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田园综合体、森林康养基地等荣誉称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馨阳岭茶园成为高标准茶旅结合产业园,茶文化底蕴与生态资源俱佳的赤水仙成为茶文化体验园,深山老林式的龙归茶园成为花海主题茶园……茶旅融合推动山城崇义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故事在不断上演。
“崇义将持续打造一批茶旅融合示范园,开展茶文化研讨、茶文化节、茶博览会等活动,办好‘茶山行’高山帐篷节、‘茶之旅’研学活动,让茶旅融合激发山城新活力。”赖敏金说。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从“两猫”雕塑看南昌文旅“长红
凯丰与延安文艺座谈会
药都匠人
山村寻“兴”
抽水蓄能缘何成电力新贵

这个赣南山村这样求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之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