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3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王淼:“杂食动物”在世界荒原中的惊鸿一瞥丨冰读2016

2016-12-24 王淼 冰川思想库


▲陈丹青  静物(书) 

 



王淼

自由撰稿人



我的今年的阅读依然保持着一种“杂食动物”的口味,阅读的趣味也依然“以想知道平凡的人道为中心”——高品大论,弃之不取,只是自适其适,自乐其乐,如是而已。所谓“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或许读什么并不重要,我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坚守了自己的生活,聊以自慰。



01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奥尔罕·帕慕克 著  陈竹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1月 



【推荐理由】帕慕克有着深深的伊斯坦布尔情结,尽管他平生从未远离过这座城市,但他迷恋这座城市中时常回响的各种小贩的叫卖声,怀念那些铺着鹅卵石的古老街巷。他之所以将麦夫鲁特的小贩生涯写得如此细腻、如此动情,说白了,麦夫鲁特的感伤就是他本人的感伤,麦夫鲁特的乡愁就是他本人的乡愁。


帕慕克其实是以小说的方式,为古老的伊斯坦布尔建立起一座文字纪念馆,为这座城市日渐消逝的传统文化,谱写了一首最后的挽歌。


尽管脑袋里有一些怪东西,但帕慕克笔下的麦夫鲁特依然不失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他从十二岁来到伊斯坦布尔,高中肄业之后即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卖酸奶和钵扎的街头小贩。麦夫鲁特了解伊斯坦布尔的每一处细节,深谙这座城市的语言,他热爱伊斯坦布尔的一切,并把这座城市当作自己灵魂的栖息地。麦夫鲁特固守传统,他不愿进入新的时代,总是对旧事物充满留恋,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达到了顽固不化的状态。


对于麦夫鲁特来说,每夜在街头长久地行走、吆卖,既是一种职业习惯,又是一种心灵需求,他甘于这种平淡无奇的生活方式,喜欢在城市的阴影里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发生在麦夫鲁特身上的颇富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也同样带有一些民族传统的意韵,应该说也同样属于这座城市传奇的一部分。


帕慕克是伴随着小贩们的各种叫卖声长大的,从幼年时期起,他就熟悉伊斯坦布尔的每一座楼房和每一条街道——那些如同涂鸦一般的墙上的布告,巨幅的广告牌,闪烁的霓虹灯;那些老旧的公寓楼,弥漫着取暖炉烟雾的深深的小巷;那些走街串巷的勤劳又辛苦的小商小贩;那些在街边小巷中频繁出没的各色人等:上班的成人、上学的孩子、家庭主妇、退休老人……


正是这些构成了伊斯坦布尔多彩多姿的市井图像,构成了一种丰富而多元的城市生态,当然,也同样构成了帕慕克生活与写作广阔的时代背景。


帕慕克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作家,但他所讲的故事,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单纯的故事层面上。历史的回声,时代的喧哗,无不在他的小说中留下鲜明的印记——其中既包含着他的政治倾向,他的宗教信仰,他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同时也蕴涵着他对伊斯坦布尔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蕴涵着他内心深处难以遣怀的“呼愁”。



02 《过去的痛》

梅·萨藤 著  马永波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



【推荐理由】也许,很多人会把梅看成是一个孤独的厌世者。但是,读过梅的日记,我们却发现,梅虽然独居,却并不排斥入世。相反,她始终抱有积极入世的态度,也始终尽力服务于某种大于她自身的事物,以一种全然的激情笑对生活的荒谬与恐惧。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自省与修行的方式,我个人觉得,梅其实正是以自己的方式,来传达一种生活理念,表达一种个性诉求,并将它们转化为一种人生常识,以之保卫个人的特质与价值。


梅晚年共留下四部日记,它们分别是《独居日记》、《海边小屋》、《过去的痛》、《梦里晴空》。其中,《过去的痛》记录了梅六十七岁时的独居生活。彼时的她痛失所爱,因为伴侣朱迪患上奥兹海默症,从而刚刚结束了一段持续多年的同性恋情,她不仅深受抑郁症的折磨,还接受了一次乳房切除手术。


《梦里晴空》记录了梅七十三岁时的独居生活。彼时的她不幸中风,却并没有就此轻言放弃,而是凭借着一股顽强的毅力,让自己重新做到了自为自立,从而成功地完成了一段精神与身体的康复之旅。


对于已然成为过去的经历,是将痛苦一直凝结在心中,还是将痛苦转化为另一种人格的力量?痛定思痛,梅发现自己竟然渐渐爱上了过去的痛苦并日渐沉醉其中,她恍然意识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其实都不无各自的意义,而穿越痛苦的唯一途径,恰恰正是“经历它,吸收它,探索它,确切地理解它是什么以及它意味着什么”。


独居让梅享受到时光的静美,痛苦让梅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对于生活,她认为生活质量依赖于少量而充分的经历,人应当活在每个瞬间,生活在哪里并不重要,忠实于自我才更重要。


对于人性,她坦陈每个人的气质与天性都存在一定的黑暗面,应该爱你自己的身体,欣赏它所感受的一切。对于爱情,她认为激情地爱一个人,其价值就在于它把你的自我带入一场通往陌生地域的旅行。不管是爱同性,还是爱异性,爱情的本质即是一种开放、滋养和更新。对于痛苦,她认为痛苦是人生最伟大的教师。它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件应该被分享的礼物,它迫使我们感受、思考、反省,只有承认事实并发现痛苦的源头,才有可能超越痛苦,完善自我。




03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

绿妖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6月 



【推荐理由】可以将绿妖的这本小书,称作是一份台湾农民的考察报告。尽管只是一种切片式的考察,但其考察内容却涉及到台湾农民工作与生活的众多方面——诸如农业、历史、经济、民生、环保、社会创新等内容,均可从中窥见一斑。


新时期的农民究竟应该如何做农民?农民应该往何处去?农民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农民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绿妖的文字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民,历来是一个颇富象征意义的身份标签——农民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意味着一个人必须与土地打交道,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则具体指向那些具有农村户口的人,他们生来即是农民,老了被称为“老农民”,即便进城做了工人,仍然会被称作“农民工”。


尽管农民只是一个中性的称谓,但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农民却渐渐成为愚昧与落后的代名词。作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农业地区之一,台湾农民与中国传统农民已经有了明显的分野。他们虽然还是与土地作伴,但与中国传统农民相比,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当下的台湾乡村,“在地”是台湾农民口口相传的一个词语,所谓“在地”,大抵是指台湾农民对土地与家园的认识,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实质上是在重新思考农民情感、道德、交往方式和世界观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农民生活方式的一次重新构建。


台湾的经济腾飞并非撕裂式的大跃进,而是一个稳打稳扎、逐渐进入现代化的过程;台湾乡村社会的“礼乐风景”,也并不是在一帆风顺中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与官方的不断摩擦与抗争中艰难发展起来的——是多方折中与妥协的结果,是基于现实平衡的考量。


这个结果既真实反映出农业社会在现代社会里的凋零与自救,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古老的未必落后、式微的未必过时,只要用心去发掘,传统同样可以焕发出崭新的面貌。




04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楼宇烈 著  中华书局  2016年7月 



【推荐理由】近世以降,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是非与命运,一直是思想文化界争论不休的重要话题之一。这种争论基本上都将传统文化置于现实的对立面,温和者大都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地扬弃与改造;偏激者则以西方文化为标的,印证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合时宜,进而主张“全盘西化”。


在这本书中,楼先生溯本求源,全面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中发现其根本精神,亦即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从而得出“择善明用”、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结论。


楼先生的著作有一个基本的命题,即只有传统文化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原创。现实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传统,就没有现实;抛开自己的原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拾人牙慧,别人非但会看不起你,而你也永远不会有超越别人的机会。


事实上,现代化的要义并不是抛弃传统文化,而是融合别人的优点、继承自己优秀的传统去发展,所以楼先生说:“文化是一把双刃刀,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关键看人怎么去运用它。”


中国文化是一种学智慧的文化,而不单纯是学知识的文化。知识是静止的,智慧是变动的,中国文化的变动与西方文化的静止,恰好形成了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可以弥补或纠正西方文化的资源,而西方文化也同样可以弥补或纠正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彼此之间既有汲取,也有选择。


既有融合,也有扬弃——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境界,以抵御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带来的拜金主义,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类精神的空虚,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功效。


正像楼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化类型的差异,原是“在各自地区、民族、国家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它凝聚着不同地区民族的历史传统,体现着不同地区民族的特有性格和精神风貌”,因而是不可能、也不应当强求一致的。


当然,在当今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想要完全固守传统文化,既难以做到,也没有必要。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同存异,在自己传统的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将现代化当作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05《消失的脚印》

约翰·艾奇逊 著   王尔笙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8月 



【推荐理由】艾奇逊说,通过动态影像讲述野生动物的故事,可以把人们从未见过的场景直接展现在他们面前。只要观者能够为生活在这样一个迷人的世界而感到幸运,他们便在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家园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所以“‘感动’这个词恰恰是我们的影像应该具有的最为重要的意义,如果它们做到了,或许我们中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自然界一边”,应该说艾奇逊拍摄的影像做到了这一点,而他笔下的文字也同样做到了这一点。


在人类涉足世界之前,世界原本是由荒野构成的——艾奇逊之所以踏上那些神奇的土地,他给出的第一个理由即是,喜欢荒野。艾奇逊觉得,在一个急速变化的、以人为中心的世界里,正是这些逐渐缩小的荒蛮之地,为人类提供了逃避、或者说回归的可能性,即便人类从不接受逃避,也始终拒绝回归。


只有在这些未经人类文明染指的地方,世间万物才会表现得如此丰富多彩、欣欣向荣。自然界才会有这么多的戏剧性场面发生,而人类才会重新还原为世间万物中的一分子。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大家既是捕食者,又是猎物,共同在这个如同白纸一般的荒野里书写着各自的经历:如何寻找食物,如何找地方过夜,如何躲避危险,如何繁衍生息,有时甚至是死亡的故事……


对于当下的生态环境状况,艾奇逊认为,荒蛮之地和野生动物是人类需要坚持的理念。对于野生动物的摄影,艾奇逊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拍摄本身,而是把自己摆放在与动物同等的位置,设身处地地看待动物。


所以,艾奇逊拍摄的动物影像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那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系——艾奇逊既是在拍摄,也是在思考,自己究竟为什么来到荒野,为什么要与野生动物待在一起?人类究竟是站在大自然一边,还是站在大自然的对立面?人类究竟应当如何与动物相处、共享有限的自然资源?




06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

乔治·尼瓦 著   孙超 译

新星出版社  2016年8月 



【推荐理由】乔治·尼瓦既是一位法国籍教授,也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索尔仁尼琴研究专家。乔治·尼瓦的这部作品虽然是为索尔仁尼琴立传,却更像是一部文学评论。


他以索尔仁尼琴生平的经历为线索,聚焦这位异议的化身、伟大的斗士,却把重点放在索尔仁尼琴的文学创作方面,以索尔仁尼琴的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彼此印证,相互发现,从而从更深的层次进入索尔仁尼琴的世界,触摸索尔仁尼琴的心灵


从十八岁开始,索尔仁尼琴就是一位独立思考者,也是从那时起,他即开始以怀疑的目光审视俄罗斯的现状和未来,并尝试在内心对苏联的极权体制与俄罗斯的民族属性作出某种微妙的区分。


在集中营的八年里,索尔仁尼琴当石瓦工,做苦力活,他非但不以为苦,反而将其视之为磨砺个人意志的必经过程。正是在集中营里,索尔仁尼琴得以亲身体察到极权社会的恐怖,他尝试用火柴棒或数珠标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他的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也在他的内心初具雏形。


出狱之后的索尔仁尼琴开始了地下写作的历程,他的作品的发表成为一个极具震撼力的文学事件。他在小说里所传达出的战斗精神,不仅帮助读者打开了他们被意识形态蒙蔽的双眼,让彼时俄罗斯人的生活出现了希望的曙光,而他本人亦以先知的形象留在他们心中,成为那个时代反抗专制、抵制奴役的一个鲜明的象征。


乔治·尼瓦将《古拉格群岛》看作是一个历史记录者的调查、自白、以及各种证词的汇编。将《牛犊顶橡树》看作是一部持不同政见者的编年史、一部斗士的日记……


乔治·尼瓦认为,索尔仁尼琴的每一声高呼,都是一个自足个体的人在“刺人铁丝网时代”的经验教训或是对类似题材的思考。索尔仁尼琴的全部作品均显示出一种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也显示出内心巨大的矛盾。


索尔仁尼琴其实是以文学的方式告诉后人,无论是历史,还是个体的生命,都存在真相,而作为一个作家,只要你还活着,你就有义务让世界了解一切,知道真相。



07《爷爷和我》

罗伯特·鲁瓦克 著  谢斌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0月 



【推荐理由】《爷爷和我》既是一部关于大自然的格调优美的散文作品,又是一部关于童年、关于成长、关于生命的充满哲理的叙事作品。鲁瓦克写作这本小书,既是在为大自然唱赞歌,也是在倡导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阐释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


在鲁瓦克笔下,大自然显现出一种质朴亦复旖旎、却又难以言述的美感——对于他和爷爷来说,打猎不过是一种轻松、闲散的活动。既不是竞争,也不是算计,略有所得,即可心满意足。打猎云云,不过是共同享有无数快乐的时光,完全在于那一份物外的情趣。


爷爷和小男孩过着悠悠如小年一般快乐的日子,爷爷不仅教给小男孩如何训练猎犬,如何使用猎枪,如何在森林中发现猎物的踪迹,爷爷同时也教给小男孩如何与大自然相处,如何对待世间万物,如何做一个自主自立的个人。


那是一段快乐、美妙的日子,祖孙两人终日游荡在森林里和大海边,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们不仅是为了打猎,同时也是在悠然自得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享受人生的乐趣,饶有兴味地破解生命的秘密。


成人之后的鲁瓦克一再表示,自己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富足的小男孩——在该成长的年龄成长,在该犯错的年龄犯错,而在他的小小的心灵中,也真正体会到那些沉湎于现实世界中的成人们所无法了解、或者已经淡忘的清新和美丽。


台湾诗人余光中这样说道:“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鲁瓦克以生花妙笔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他在爷爷身边的快乐的日子,其实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要使一个小男孩变成一个男子汉,除了训练他对好与坏的辨识,对善与恶的取舍,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更为重要的是,还要让他的童年更像童年。




近期,冰川思想库邀请一些聪明而博览的脑袋,梳理出他们曾经汲取思想力量的来源,为我们提供指引。

        

这是一个年度读书活动。欢迎大家都来推荐在这一年追过的好书,既可以是书名加点评,也可以开列一份简单的书单,唯一要求是今年读过的、值得推荐的书。


来信请发往:622007913@qq.com        
       
   




更多书单


刚刚好:我等非官二代非富二代的信仰之所在

沈胜衣:让人悠然神往的老英国 

庄秋水:我们并非孤独的灵魂,希望仍在

侯泰而:打开一个更为丰饶的世界

蔡朝阳:我们还可以这样去生活

羽戈:袁世凯最大的敌人不是孙中山

王佩:这本书让我等得好苦

雷剑峤:自此之后,不再有他的新译作

六位评论员的年末读书报告

张明扬:美国立国先贤们的相爱相杀

绿茶:一场“用图书解放欧洲”的战争

魏武挥:互联网对美国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

朱大可:新的政治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崇拜物

冯雪梅:两个英国天才作家的相遇

方韶毅:读书救了我们

张闳:我们这些操持汉语的人早已无家可归

鄢烈山:他给雷震立了一个文字的铜像

姚峥华:纳粹之恶不仅仅在历史中

连清川:唯有读书,才配思想

侯虹斌:细节,才是历史的血肉

西坡:比《罗马人的故事》更好看的书



激荡思想 · 追求真知

公众号ID:bingchuansx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