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盼盼 | 第一书记制度实践的差异化类型及其形塑机制

引用说明:封面和上图均为第一作者近照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三治”协同机制研(18CZZ037)。

作者简介:崔盼盼(1992-),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基层治理。




摘 要




第一书记制度是我国扶贫领域的一项制度探索和创新,其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化的特征。第一书记制度的进村,在村庄层面实现国家治理和基层自治的对接,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治理结构和实践样态。村庄调研发现,第一书记制度与村庄社会的互动存在三种关系模式:包办替代型、合作辅助型和被动疏离型。这一实践差异由村庄的资源基础与治理能力、地方政府的村庄定位与资源匹配以及第一书记的个人资源网络与职业追求三方面形塑而成。第一书记制度在实践中产生了精准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优化第一书记制度绩效应从组织体系再造和资源精准对接两方面展开,以推动村庄内生脱贫潜能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






2015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以及革命老区、边疆和民族地区等地区的一些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目的在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在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基础上,将第一书记制度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拓展。

自此,第一书记制度成为基层治理过程中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进一步在全国全面铺开,并继续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实现第一书记制度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内在衔接。

学界对第一书记的制度的研究主要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展开,相关研究从两条路径展开对第一书记制度的探讨。

一是宏观的政策分析,这一路径从第一书记扶贫的积极效果、面临的困境以及政策改进等几方面展开,研究指出第一书记制度的实践促进了民主合作型的村庄治理格局的实现,为村民自治创造了积极条件,同时第一书记增加了农村领导力供给,加强了农村基层治理和扶贫资源整合,有效保障了精准扶贫的开展。

但是在具体的政策实践中,第一书记制度面临着扶贫治理的有效性和效果的可持续性不足、对村庄内生领导力关注少等问题。第一书记制度完善需要从提升第一书记的领导力水平、增加人岗适应性,以及促进第一书记的事权和财权的匹配程度等方面入手。

二是微观的政策实践机制研究,相关研究从具体的案例出发,探讨第一书记制度执行的微观机制,关注第一书记制度与当前治理体制之间的关系,指出第一书记制度改变了乡村治理结构,呈现出非科层化运作的特征,以及反官僚制和跨层级治理的特点。

另外,一些学者引入“互动视角”对第一书记制度进行微观机制分析和中层理论提升,指出第一书记扶贫制度构成国家体制与村庄社会联结起来的重要“接点”,二者在村庄层面汇聚和融合,塑造了“接点治贫”的治贫新模式。

同时,在国家—社会的框架之下,第一书记制度与村支书制度在扶贫领域相互作用,第一书记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端嵌入村庄,与村庄持续发生互动,形成了“双轨治理”的治贫格局。

相关研究进一步将第一书记制度纳入党-政-社关系之中,提出“互动治理”的分析框架,尝试揭示第一书记与村干部、贫困户等村庄主体之间的互动策略和影响因素。“互动视角”强调村庄社会作为制度“接应”载体,与自上而下制度发生互动,同时,二者之间的互动样态对制度实践和村庄治理产生重要影响。

既有研究丰富了对第一书记制度及其实践过程的认识,但就整体而言,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其一,当前研究大多是从个案出发,理解第一书记制度与某个具体村庄互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未能充分挖掘第一书记制度实践的现实复杂性和多样性,更缺乏对第一书记与村庄互动的类型学考察及机制分析。

其二,基于“互动视角”的研究,主要关注了互动的结果,而较少聚焦互动的特定场景,缺乏对村庄场域内互动关系的深入考察,忽略了村庄社会本身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对统一性的国家制度可能产生的反作用。

基于此,本文以多个村庄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尝试还原第一书记制度落地的特定场景和实践过程。

第一书记制度的落地首先面临着与村庄社会的互动,而第一书记作为制度载体与政策执行人,是制度实践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第一书记与村庄社会产生直接互动,二者的互动样态、互动模式及其在不同村庄的互动类型,直接影响着制度的实践绩效和村庄治理效果。

进一步的,对不同村庄中第一书记与村庄互动类型进行考察,进而分析村庄特定场域下政策实践过程和执行效果的差异性,是理解第一书记制度实践的重要切入口。

在扶贫场域中,代表国家治理力量的第一书记与代表村庄自治力量的村干部,在村庄场域汇集,形成了“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的两股贫困治理力量,这两股力量既有着各自的运转逻辑,又不可避免地发生互动,并相互嵌入和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制度实践和贫困治理过程。

本文聚焦第一书记与村庄自治主体之间的互动实践过程及其互动类型,并进一步分析其形塑机制。

本文的经验材料来自笔者所在团队于2019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L乡的调研。调研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对L乡的乡镇干部、扶贫办主任、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贫困户以及普通村民等进行深度个案访谈,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为了确保对地方经验的全方位把握,调研范围涉及L乡全部9个村庄。                                                                                                                                                               (文章详细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引用本文:崔盼盼.第一书记制度实践的差异化类型及其形塑机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92-99.

往期目录

2020年第5期目录

2020年第4期目录

2020年第3期目录

2020年第2期目录

2020年第1期目录

2019年第6期目录

2019年第5期目录

2019年第4期目录

2019年第3期目录

2019年第2期目录

2019年第1期目录

更多请关注网站:http://hnxbw.cnjournals.net/hznydxsk/ch/index.aspx


好文回顾刘  建、吴理财 | 制度逆变、策略性妥协与非均衡治理——基于L村精准扶贫实践的案例分析
陈  升、张发栋 | 中国乡村基层治理知识图谱分析——基于多领域的比较研究徐琴 | “微交往”与“微自治”: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空间延展及其效应特别推送 | 合作博弈:乡村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 ———基于社会互构论的阐释郭松 | 毗邻治理:基于支柱产业的区域合作治理柳建坤,何晓斌,王轶 |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殊信任对返乡创业过程的影响罗明忠,雷显凯 | 非农就业经历、行为能力与新型职业农民经营效率姜艺,池韵佳,曾晶 | 农产品电商服务失败对消费者重购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陈阳,张玉臻,叶剑平 | 国有农用地利用的实践需求与制度供给唐丽霞,赵文杰,李小云 | 全球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深层逻辑分析樊胜根,高海秀 |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农业食物系统的重新思考

2020年度重点选题新一届编委团队与主编团队
重磅!本刊即日起停收版面费!
关于我们《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1年,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农业大学主办,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现为双月刊,逢单月5日出版。本刊牢牢把握办刊方向,紧紧围绕新时代“三农”问题研究主线,致力于关注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关注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问题研究,主要刊发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以及科技发展与人的关系研究等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尤其欢迎实证性、理论性以及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常设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等基础栏目,并轮流开设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科技发展与科学传播、全球化与比较研究等专题。《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采用在线投稿系统,网上投稿、查稿,所有刊文均可全文上网浏览及下载。网址:http://hnxbw.cnjournals.net ,微信公众号:hzauskxb。


长按关注微信号:hzauskxb

“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