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永林:新版“概论课”教材第九章修订情况分享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夏说课 Author 夏永林


最近,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拿到了新版概论课教材,在哪些地方增减了哪些内容我的介绍性的部分就不用说的那么细了。对于第一次上这门课的教师来讲,由于直接接入新教材,比较的意义可能体现不出来。但是还是需要了解一下,尽管18版教材已经不用了,但应当知道变化的原因。对于用过18版教材的教师而言,通过两个版本的比对,除了是因为时间的推移需要增加的新内容外,可能还得站在今天的视角来进一步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意义。毕竟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通过比对,使概论课教师讲好概论课的过程中,更准确地、更透彻地讲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理论品格和理论价值。


“概论课”第九章内容本来在18版教材中属于篇幅最小的一章,只有两节内容,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新版新版“概论课”教材第九章在内容上,除了上面的两节内容之外,新增加了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一、让我们来看看“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调整


1. 原版教材第一节中的第一目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新版教材在节和目的标题都没有改变,但是内容做了精简。这一部分内容的核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之后提出了“中国梦”,特别是用了“三句诗”概括描述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新版教材凸显了“中国梦”的首次公开提出是在参观《复兴之路》,并将引用“三句诗”描绘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与中国梦的提出形成一个整体。

在讲完这个整体之后,增加了一段(事实上是将原版教材前面的话放在后面讲了)“此后,习近平多次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刻阐述”。新旧两版在基本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更精炼了,对“中国梦”的首提和进一步阐述的关系说的更有逻辑了。


2. 第二目的标题“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在基本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变化之一就是将中国梦的三个方面的内涵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解读由文字性描述变成了图表展示。



变化之二是虽然还是那些内容,但是在文字的表述上用了几个关键词将中国梦的内在关系在课堂讲授中讲得更清楚一些:

强调坚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内在统一”;

强调“国家、民族、人民”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最大特点”

强调“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的“本质特征”

强调“中国梦”与世界各个人民美好梦想的“相通性”


3. 在第三目  奋力实现中国梦这一部分中,与18版教材的内容基本上一致,突出的变化就是将“七一讲话”的精神融入教材的内容之中,增加了“七一讲话”中的一段话:




二、“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内容的调整


大家在学习理解这一部分内容调整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18版教材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基础上、将十九大报告最新的内容融入教材,在18年来看当时是最新的内容了。尽管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从2021年到2050年的“未来三十年”分两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毕竟还是规划的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入了完成的倒计时,但还没有完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后来“两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还没有出台。站在2021年的起点上,我们已经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并且已经开始实施“十四五”。因此,在这一部分内容的调整中体现了上述的背景。由设想转变为实施!


1. 第一目的标题与原教材标题一致。这一部分内容由原来的的十九大报告的“战略安排”在新教材中采用的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第一个“十五年”的目标。因此,原教材上关于2035年的主要目标要求已经变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变化的比较大。原版本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方面的目标变成了新版教材的目标和“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这应当是最新的内容了:


2.第二目 新旧版本的标题没有变化,都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只是文字的表述由一个完成的自然段变成了“五个高度文明”的自然段,其他没有什么变化。



三、让我们研究一下本章完全新增的内容——“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第三节的内容主要选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在《求是》2021年第9期)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与立足新发展阶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贯通起来,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要讲好第三节的内容,首先要认真研读习总书记的这篇重要讲话的内容与精神实质。


第一,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这一部分内容中,主要突出亮点内容:

一是明确“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论证了为什么说这是新的发展阶段的依据。这一点后续在内容设计中会分解讲授。


第二,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一部分内容中,除了表述五大理念是什么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我个人理解,按照新版教材的要求与18版教材的区别在于,不需要讲“五大理念”的产生、内涵及其原因,重点应当放在如何贯彻的问题。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教师讲五个理念、讲的细、讲的清,但是从总体综合的角度讲“五大理念”不会讲或者讲不清。新版教材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和“忧患意识”三个角度阐明了为什么要坚决地贯彻新理念的问题。


第三,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部分内容中,突出“两个循环”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自我造血机制”已经成熟、特别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的形势与格局下,立足自身这是基本的把握。同时,必须强调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无法离开国际化,既使外部环境在困难,开放的大门是不会关上的。同时,这一部分内容将原来的“五位一体”中的经济部分的内容放在此处讲,像新理念、新常态、供给侧等等,弱化了讲经济的具体问题,更多的是要讲话思想和理念。


经过这样的调整和修订,第九章的内容与其他章节的平衡性增强;但是与此同时,理论性、思想性提高带来了教学中的难度加大和如何让学生更感兴趣的问题。



相关阅读






本文作者:夏永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转载来源:老夏说课微信公众号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