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RT 22 条 — 阿 改 篇

Dudu Du Laboratory 2022-10-20


ART 22 条』是Du laboratory推出的长期推送单元。我们将邀请在艺术领域的朋友以日常语录的方式进行发布。碎片化写作,碎片化阅读。我们希望相比于繁复冗长的学术体,语录、短文能提供一个另类的视角和阐述方式。


--欢迎认同这一单元理念的朋友提供相关内容投稿--
ART 22 条』是Du laboratory推出的长期推送单元。我们将邀请在艺术领域的朋友以日常语录的方式进行发布。碎片化写作,碎片化阅读。我们希望相比于繁复冗长的学术体,语录、短文能提供一个另类的视角和阐述




01
做艺术记者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千姿百态的人:如果采访的100个艺术家里有10个好玩有趣,那这个回报率就足以高到让我继续不挣钱地把这份职业做下去。


阿改的策展练习之一:消 · 象



02
最开始,我的想法是“发现”好的艺术家,然后让这些艺术家无论在艺术的学科层面上还是世俗的商业层面上都变得更好,然后我会得到更大的满足;后来我想明白了,自己这套逻辑还是成功学的逻辑,就是你期待一个艺术家必须变得更好,更“厉害”。但为什么艺术家不可以是失败的

03
有千百种成功,也有千百种失败,但只有极少数的成功和失败是英雄主义的。

04
今天似乎已经没有理想的“模型”来套用描述艺术家这个群体,可能是因为模型本身在这个混沌混乱的世界里失效已久。

05
我似乎应该去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海归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因为我既好奇他们属于中国的那部分的成色,也好奇洋墨水在他们的身上和心里写下了什么。

06
中国艺术家,只要在心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就够了,嘴上和手上其实都不必故意宣示出来的。

07
艺术应该是世界主义的,但归根结底,是人性的


2015年10月,北京,麒麟当代艺术中心,“三又三分之一:尚扬×梁绍基×徐冰”展览现场,背景是徐冰的作品《背后的故事:秋山仙逸图》。



08
我困惑于当代艺术的创新论这个问题,一如我困惑于艺术上的师古、借鉴、挪用、抄袭等问题,我想我们太需要艺术界的版权法律师了,一如我们需要艺术创新与否的辩论队。

09
不管怎么样,艺术家多读点文学和诗歌总是好的——可能比多读点哲学要更好,前者有助于增强艺术的感知和体悟,后者则比较容易把人的脑子搅成一团浆糊。

10
因为一个人的艺术而原谅他/她的所有缺陷,这是一件情有可原的事情。

11
艺术家并不应该通过艺术来获得自我救赎,否则ta就把禅师的手指当成了月亮本身。

12
我强烈建议恢复写信、写日记的老一辈文艺青年传统,理由?没有理由


艺术家雷徕的肖像



13
有一个很不负责任且有点残忍的想法:艺术家还是要过一过苦日子,作品才比较好。

14
完全不过苦日子也可以,心灵上贵气就行——可是,“最后的贵族”这个头衔已经被安在太多人的头上了,轮不到艺术家了。


刘源,《溪山行旅》,纸本丙烯,77x53cm,2017



15
要让农民盖什么样的房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村里最有钱的那个人盖成什么样的;要让“中国人”对艺术有什么样的理解和应用,最有效的就是让_____的人……


田中光敏执导的电影《寻访千利休》剧照



16
谁来定义美?千利休说:我。

17
真、善、美,哪个更重要?就当下来看,还是“真”更重要一点


阿改家中一角



18
艺术家,跟设计师、建筑师、游戏架构师、工程师……以及搞文学的一起,终归是可以在虚拟世界里找到工作的。只是,当我们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头号玩家”的时候,并不知道从一开始就已沦为别人的玩物。

19
今天冲在前头搞NFT艺术的,有一部分人难免还是在抢地盘,企图做大哥,或至少做大哥的小弟,分一杯羹,哪怕是残羹冷炙也行。

20
NFT有艺术吗?有,但暂时还没看出来新在哪里,好在哪里,值得一拥而上的理由在哪里。越把这个当回事儿的人,可能越容易错付真心——你以为自己锁定的是“唯一”,不料人家从始至终都是渣男,只是渣得很“专一”而已。

21
谁来解决艺术家的婚育问题?难道就没有代表呼吁和提案这个问题吗?


林如凯作品《由线条开始的寻找(外)》系列5》的局部



22
北大教授李零写孔子是丧家之犬,今天的中国艺术家何尝不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家就是艺术园区开发商最宠溺又最践踏的阿凡达。

Ps:以上大部分内容其实都是洗澡的时候想到的。我觉得人应该多照镜子勤洗澡,人生几何,去日苦多,这么难的世道,洗洗澡,放放松,庶几可以的;但不要70年前的那种风格——“洗脑入心”?还是免了吧。




阿改


本名曹飞跃,现任微信公众号“象外”创始人、主编;参与创办及任职多份媒体,包括《看天下》《壹读》《NO ART》杂志,微信公众号“62度灰”和《东莞时报》,负责文化、艺术、娱乐及生活方式的报道;参与主创拍摄的《仇岗卫士》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五强。



&:

欧洲艺术家工作室系列精选 >

ANDEREAS BLANK’STUDIO

Hilde Overbergh’ Studio

Via Lewandowsky维亚•莱万多夫斯

策展·中少年>
米诺:当别人向往“远方”时,我只在当下
殷嫣:没有什么怕失去的,一切都是得到
惠书文:痛感、脆弱和希望,是回应这个时代的无言立场
廖廖: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国内外展览系列精选 >
柏林展览现场:抵抗要点 Points of Resistance

POINTS of RESISTANCE IV: SKILLS FOR PEACE 柏林画廊周隆重推出

Poppy and recollection—黄佳、夏鹏、王凯凡、Clara Broermann抽象联展

POINTS of RESISTANCE IV: SKILLS FOR PEACE-(柏林画廊周隆重推出)参展艺术家作品

CY • TWOMBLY -赛•托姆布雷

展览现场:变奏 - 新千年以来的青年艺术

中谷芙二子

柏林展览现场:透过门槛观看Looking Through the Threshold


ART 22 条 

关于ART 22 条 —— 孙策篇

关于ART 22 条 —— 沉默篇

关于ART 22 条 —— 杨重光篇

关于ART 22 条 —— 刘峰篇

关于ART 22 条 ——  廖廖篇


收藏&生活系列精选 >

收藏&生活-陈石ChenShi


德意志归来兮系列精选 >

德意志归来-夏鹏 XiaPeng

德意志归来-杨重光YangZhongGuang

德意志归来-吴霜 Wu Shuang

德意志归来-张博夫 Zhang BoFu

德意志归来 - 徐升Xu Sheng


绘画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 >
直线的意志 — 庄卫美

绘画的巴洛克本质 — 石磊

不为塑造而塑造 — 谢蓓


毕业十年 >

毕业十年 — 岳一川 Yue Yichuan

毕业十年 — 施 翔 Shi Xiang

毕业十年 — 太 平 Tai Ping


新·艺术生产者 >

新·艺术生产者 | 吴桐禹 - 以艺术家视角和藏家共情


---------------------------------------------


​​​​
▲ 点击关注 Du Laboratory 更多国内外艺术资讯‍p‍


​​​​
▲ 延伸关注<有艺思>了解更多艺术发声‍p‍


---------------------------------------------



Du/Laboratory是一个综合性的试验平台,涉及的创作媒介跨越当代艺术的各个层面,对四处空降的国际化当代艺术潮流保持一种警惕性,同时致力于艺术家自身系统的充分、深入挖掘,持续关注徘徊在艺术和非艺术边缘“中间状态”的实践。



阅读 3
分享收藏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