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12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企业家刑事风险:活的路径,就是死的根本

金宏伟 金宏伟念兹集 2020-12-09


在粗糙的石壁上,

画上一丛丛火焰。

让未来能够想起,

曾有那样一个冬天。

——顾城,《留念》


徐昕老师组织了《为企业家辩护论坛》(视频链接可点击“阅读原文”),发言的老师和同行都介绍了非常精彩的经验,受益匪浅,强烈推荐还没听过的人听一听。


由于很早接到开庭通知,怕赶不回来,就没报名,不过我对于企业家刑事风险这个事情还是很关注的。前两年,一个人来咨询,说是公司被警方调查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来咨询的人,是我的公号读者,觉得我对刑事业务比较了解,但公司老板没来。为什么没来呢,因为老板问了某区国税局局长,局长说国税局有专门的文件,他这种情况不算虚开,所以老板认为自己绝对不会有事。我说,能补缴就赶紧补缴。结果,老板不以为意,被抓了。即便被抓了,老板还不当回事,觉得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能向办案人员说明自己是无辜的。结果,批捕了。等批捕了,公司法务来找我,希望我和办案人员联系一下,交保释金。我说,取保没那么容易。法务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又回来找我,说找了一个说能取保的律师,结果折腾半天,人还是没出来……


昨天论坛中,劳东燕老师也提到一个事情,她去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座,五道口的老师说自己的学生很多人被抓了。劳东燕老师说,对啊,非法集资就等着你们呢。五道口的老师说,我们不知道啊。


这就是企业家刑事风险的第一个问题——吾有御医


做了这么多年律师,发现一个问题,民商法学的论坛,时不时就会有老板或法务来参会,但刑事论坛,来参会的企业家或法务寥寥无几。


做了这么多年律师,还发现一个问题,只要稍微有点规模的老板或法务,几乎对行政部门的领导都很熟悉,例如我前面说的案子,其实我也知道《国税2014年第39号文》,国税局在这个文件中对虚开问题做了一点善意的放开但我更知道,这个文件,很多刑事办案人员根本不care。


太多老板,身边围着一圈经济学家、行政官员、民商法学学者……但唯独没有专业的刑事律师。太多的老板,看《人民的名义》,看《小镇大法官》,看《无间道》……唯独不找刑事律师问问真实的司法现状,总以为中国的司法也像《无间道》一样,下午被抓进去,晚上就能交点保释金就出来。一个号称IT圈超级独角兽的公司,号称名牌大学毕业、业务能力超强、在中国红圈律师事务所做过N多年的法务人员上来就说“保释金”,完全不知道中国根本没有“保释金”这个概念,所有刑事概念都是跟电影学的。


很多老板被抓了,都觉得自己很冤枉,说这事我问过啊,谁谁谁大教授,谁谁谁大局长,都说我可以这么干啊。我遇到这样的问题,都回答:“是,你向牙医问痔疮怎么治。”


冯仑有句名言,野蛮生长。这句话可能对于冯仑那一代的企业家或许合适,但对于现在的企业家,特别是IT、生物科技等领域的企业,你很难说他们无视刑事风险,但最终的结果又往往是他们被一些非刑事业务的“专家们”领到沟里。


企业家刑事风险的第二个问题——勿近白虎


凡是喜欢附庸一点风雅的企业家,都知道“为官当学曾国藩,经商当学胡雪岩。”但是,学胡雪岩什么?基本上学的都是胡雪岩如何拉关系。


拉关系这事,本身没什么大错。即便是欧美成熟市场,其实也是关系万千重。不过,问题是,要学你就学全套,不能老虎拜师,还没学会爬树就觉得自己已经很牛逼了。


你看胡雪岩建高楼,也要看胡雪岩如何楼塌了啊。现在很多人对胡雪岩的失败,认识都停留在高阳的小说——《胡雪岩》,高阳把胡雪岩塑造成了与洋商贸易大战下的民族英雄。但事实上,胡雪岩与洋商的贸易战只是伤到皮毛,真正搞死胡雪岩的,一是站队站的太紧密,再是遇到流动性枯竭。


胡雪岩生意失败,根本原因是市场上没钱了。当时倒闭的钱庄不止胡雪岩,而是所有小贷公司都在大面积倒闭。这个问题是不是看着眼熟?是,和现在有点像。资金是市场的血液,血没了,市场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即便是胡雪岩,也逃不出大势。


钱少了,官员们又不可能不花钱。平时貌似和胡雪岩关系很好的官员们,还是习惯于凡事让胡雪岩支持。放在平时,胡雪岩可能拆东墙补西墙,也就支持了,但这时市场流动性枯竭,生丝大战又输给洋商,胡雪岩也捉襟见肘,一时向官员们诉了诉苦。可官员不觉得你胡雪岩有难处,而是觉得你不给脸不要脸,尾巴大了,不听招呼了。于是,平时支持胡雪岩的官员,开始恨胡雪岩了。这种事情,现在也能找到类似案例。比如,你在a省搞了一个公司,效益不错。于是b省官员来招商引资,各种优惠条件都给你,一把手二把手都陪着你看场子看地,好像在b省你都可以平趟了。但是,蜜月期让你很爽,随后官员让你扩大投资,产能要翻番,用工要翻番,纳税要翻番,总是,什么都要放卫星。这时,你说臣妾做不到啊。ok,官员不觉得你做不到,而是觉得你借机提条件。行,我给你批贷款,给你出政策。这时风险就来了。如果你还是不按照官员的要求去做,那你又是给脸不要脸,你很可能马上被整。相反,如果你配合了,但你其实没有贷款需求,一些贷款资料可能是按照官员的要求做出来的,说不定什么时候,比如新官上任,你又是骗取贷款……这就是现实,新官不管旧账。甚至,很多新官来了,一任新官一任商,你得给新官的朋友腾地方,你如果不愿意,你的刑事风险就很大。


胡雪岩是跟着张之洞起来的,但跟的太紧,就让李鸿章不爽。李鸿章各种手段整胡雪岩有很多小说和演绎,细节真真假假,但内核是真的,李鸿章确实不喜欢胡雪岩,随时等着机会整胡雪岩。这样的例子,现在也很多对吧。我在重庆代理的一个案子,某企业家在王局长时代威风八面,没想到王局长很快就倒台了,自己很快也game over。


胡雪岩临死前,给后辈留下一句嘱咐——勿近白虎。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别太财迷,把白虎理解为白银。不过在我看来,我更愿意把白虎理解为政商关系。在中国,没有政商关系,可能就做不大。但走的太近,或许最终也会死的很惨。


企业家刑事风险的第三个问题——法不责众


我的企业家客户中,进去的会问我:“都这么干,为什么只抓我?”,没进去的会笑我:“大家都这么干,金律师你太敏感了。”


朋友圈里经常出现“写了一段爬虫,全公司200人被抓”,“买了个人信息,全公司集体涉案”之类的。


经济学上有个说法。普通人往往看到风险,所以做不来大事,而企业家更愿意承担风险,这是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的性格优势。从对市场机会、经营风险的角度看,这句话是没错的。但是,凡事都是一体两面。企业家如果把风险承担能力用在打政策擦边球上(当然,这个问题也涉及前面的“吾有御医”,太多刑事外行专家的错误建议也是企业家跳火坑的原因),那就只能看你运气了。没被抓,不表示你做的对,只代表办案人员懒得动你。


可惜,太多企业家,即便看到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他们还是更愿意说,还是更多人没被抓啊。性格优势用错了地方,就是毒药。


企业家刑事风险的第四个问题——你很讨厌


很多企业家,总是觉得是办案人员不懂,总想幻想自己舌战群儒,口吐莲花地把办案人员忽悠瘸了,让办案人员心服口服地相信办错案了。


这都是白日作梦。


办案人员在多数情况下,思考点根本不是你这个经营模式本身是不是有问题,而是看你有没有惹出麻烦。我写过《》《扫黑中的怪状和辩护》,虽然是写扫黑的,但问题的性质和企业家犯罪有相通之处。里面提过,张明楷说,没人在社会危害性这个问题上比他的老师曾宪信说得更明白——社会危害性就是威胁统治利益的现象。你企业的模式是不是ok,在人家眼里根本就是nothing。你的企业有没有引来一堆老头老太太讨债?有,那就威胁了统治利益,不管你的基础原因是什么。


用鲁迅的话说,很多的罪名,一言以蔽之,都是讨厌罪。你很讨厌,就要吃点苦头。前两年,有个企业家,号称自己没错,要死磕到底。我说,现在没抓你,是给你机会还钱,你认不清这个形势,早晚进去。这哥们不听,觉得我是危言耸听。等后来真进去了,又想起我来,我说晚了,你这时候想还钱,也会在里面坐足37天。


作为一个律师,我也愿意喊点口号,他们这是违法办案,我要为你据理力争。但是,你作为企业家要明白,我这么喊,我没事,但你有没有事,很难说。


问题列了这么多,其实我还可以继续写下去,不过飞机要起飞了,就此打住。问题都是表象,多写几个少写几个,区别不大,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这里的道理。


道理是什么呢?


第一,扫黑中的怪状和辩护中说了,最大的刑事风险是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司法实践中,刑事政策的作用要比法律更有影响,政策经常改变,今天鼓励的东西明天可能就打击。


第二,刑事风险的另一个问题是“统治利益”的解释权也难以预测,中央有政策,你看新闻觉得自己没做错,但地方官员也有自己的统治利益,他可能觉得你有错,县官不如现管,你的刑事风险还是很大。


第三,基于上述刑事案件的特性,每一个刑事案件都是一件手工打造的工艺品,而非流水线上的量产品。找刑事律师,最好不要牙痛挂肛肠科。你找了刑事律师,除非你认罪,只做量刑辩护,否则最好不要找大所律师。这句话说得可能有些得罪人,但这是实情。在大所眼里,所有案件都是量产品,你的案子到他们手里,他们就分解成各种小环节,然后交给一群助理来一人一段,最后拼装组合,就是你的案子。但这是不行的。我参与了那么多的庭审,我很少遇到大所律师能够对案卷有整体认识,能够做到公诉人提出一个问题,大所律师立刻能想到案件中的反证。为什么?因为大所律师是把案卷分解给不同人去看的,这些人只带着自己的任务去看自己手里的案卷,没有对案件的整体认识,于是就会忽视一些对案件其他问题有用的细节。


第四,你是借着关系起来的,遇到事情还是习惯性去找关系。但你没事时,高朋满座,有事时,避之不及。这种桥段反复发生,但你总是不信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看胡雪岩只看胡雪岩吃肉,不看胡雪岩挨打。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影响出路,命中注定,企业家很难规避刑事法律风险,只能祈祷自己运气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