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剧种与少数民族戏剧题材探析(上)

李悦 戏曲研究 2021-09-15

作者简介:李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理论研究班。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少数民族戏曲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戏曲史论研究,发表《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的生成规律与艺术特征》《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的多元化与民族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剧种与少数民族戏剧题材探析》等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戏曲》《中国近代戏曲组织》《少数民族戏剧》等。先后参加多项集体课题工作,担任《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副主编、《中国近代戏曲史》分编长、《京剧艺术大典》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三版教育分支主编等。


 李悦先生


一、少数民族戏剧剧种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内蒙、东北占全国面积百分之六十的土地上。这些少数民族各有不同的生活地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中国的戏剧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族人民经济、文化长期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少数民族戏剧是在其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经长期历史衍变,逐渐发展形成的。少数民族戏剧剧种是各民族戏剧剧种及其流变的统称,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根据各民族的语音方言、音乐曲调及流布地区的不同,繁衍出众多各具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品种。它们品类众多、名称繁杂,多以民族、地域、声腔、乐器命名。以民族命名的如侗戏、傣剧、藏戏等,以地域命名的如新城戏(吉林省扶余县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等,以声腔命名的如吹吹腔、大本曲等,以乐器命名的如八角鼓戏等。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有的是一个民族只有一个剧种,如侗族的侗戏、朝鲜族的唱剧等;有的是一个民族因分布地域、艺术形态等不同,而分成几个剧种,如苗族的剧种有湘西苗剧、广西苗剧、云南苗剧之分,壮族的剧种有广西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师剧、云南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之分等。目前已有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侗族、白族、傣族、苗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彝族、佤族、毛南族、畲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戏剧剧种,与汉族戏剧共同建构了庞大的中国戏剧王国。


 1985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州考察


据不完全统计,少数民族戏剧剧种约有近30个,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内蒙、辽宁、吉林、江西等省区,其中以广西和云南居多。这是由于这些省区均为多民族聚居区,因而少数民族戏剧剧种流布较广。如云南的德宏有傣剧,大理有白剧,楚雄有彝剧,文山有壮剧,西双版纳有赞哈剧,腾冲有佤族清戏,鲁甸、禄丰、安宁有苗剧;广西的百色有南路、北路壮剧,南宁有综合壮剧,河池、柳州有壮师剧,三江、龙胜有侗戏,融水有苗剧,环江有毛南戏,罗城有仫佬戏,巴马有瑶剧。在其他省区,西藏全区、青海的黄南、甘肃的甘南、四川的阿坝、甘孜都有藏戏;贵州的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等地有侗戏,黔西南册亨、望漠、兴义等地有布依戏;内蒙全区有蒙古剧,呼和浩特有八角鼓戏;吉林的延边有唱剧,松原有满族新城戏;湖南的湘西有苗剧,通道有侗戏;新疆全区有维吾尔剧,辽宁的阜新有蒙古剧,江西的鹰潭有畲族山歌戏。这些剧种有的横跨数省区,如藏戏;有的仅偏处于一个乡寨,如佤族清戏;但这两个剧种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戏剧剧种是以民族艺人和以他们为核心组成的剧团、班社作为载体一脉传承的,因此民族剧团(队)便成为民族剧种发展的中坚力量。这种民族剧团既可以是业余的(如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的侗戏),也可以是专业的(如流布于吉林省松原地区的满族新城戏),还可以由业余剧团与专业剧团并行发展(如流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省区的藏戏,流布于广西、云南两省区的壮剧等)。


业余剧团的作用主要是为广大的农村观众服务,艺人一般不脱离生产劳动,大都在农闲时分、喜庆节日或民俗活动中临时组班演出。他们土生土长,半农半艺,农忙时劳作,空闲时演出,以特有的轻骑活动方式解决了大型剧团难以深入偏远地区的困难,满足了广大农村人民的需要。专业剧团的作用则主要是占领省、地、县各级城市舞台,为城镇居民观众服务。当然他们也会经常下乡巡回演出,以不失去更为广阔的农村演出空间。他们肩负着培训后备力量、指导业余剧团、发展民族剧种的重任,也承担着提高舞台艺术质量、创作打造精品、问鼎各级政府文艺奖项的任务。


 1992年在北京与张庚先生及徐钢合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建或曾建专业剧团的少数民族剧种有云南的傣剧、白剧、彝剧、壮剧,西藏的藏戏,青海的藏戏,甘肃的藏戏,广西的壮剧,新疆的维吾尔剧,内蒙的蒙古剧,吉林的满族新城戏,湖南的苗剧,江西的畲族山歌戏等。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秀演出剧目,有的剧团还走向全国获得了金奖。参加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戏剧会演并获金奖的剧目有:西藏藏戏《文成公主》《金色家园》,青海藏戏《格桑花开的时候》,云南傣剧《南希拉》《刀安仁》,云南彝剧《疯娘》,广西壮剧《瓦氏夫人》,吉林满族新城戏《洪皓》,江西畲族山歌戏《七彩畲乡》等。


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就有两个少数民族剧种的剧目参演,一个是西藏藏戏《金色家园》,一个是江西畲族山歌戏《七彩畲乡》。特别有趣的是,这两个剧种代表了古老与现代的两极,古老藏戏形成于公元1415世纪的明代初叶,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发展历史;而畲族山歌戏创建于本世纪初,历史极为短暂。一个是最古老的少数民族剧种,一个是最新出现的少数民族剧种,一个来自西北的雪域高原,一个来自东南的龙虎山旁,两个历史相差如此长远、距离又如此遥远的民族剧种,却因历史的机缘而交集,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与奇遇。正因如此,我们也就有幸从剧种的角度结合这两个剧目作一次比较分析。


西藏藏戏属于少数民族戏剧中的古老剧种,而《金色家园》却是一部现代戏,它的看点在于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创新。《金色家园》可以说是用藏戏的传统程式演新戏,古老藏戏的艺术精华在这部现代戏中得到了全面的继承,试举几例说明:


1民间藏戏是广场演出,其结构体制有“温巴顿”(开场)”(正戏)扎西(结尾)三段不可分割的演出格式。“温巴顿”由身着猎人装的“温巴”净地并高歌祝福,再由身着仙女装的“拉姆”翩翩起舞,这是藏戏开场的序幕。“雄”是通过剧情讲解人——戏师,用连珠韵白逐段诵念剧情,介绍演员出场表演。正戏演出时,演员围成半圈站立,轮到自己表演时即跨出行列,进入角色演戏,而包括戏师在内的其他演员则都要为其伴唱伴舞。每演完一个段落,全体演出人员便集体按逆时针方向转圈舞蹈一周,如此不间断地反复。“扎西”是正戏演完后的祝福迎祥仪式,由演员唱歌跳舞,祝福观众吉祥如意。《金色家园》虽已转变为镜框式舞台演出,但仍可以在其中看到广场演出的痕迹,温巴开场、扎西谢幕、连珠韵白“说雄”,以及一唱众和、伴唱伴舞等藏戏演出传统程式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由于民间藏戏是广场演出,要求演员的唱腔特别嘹亮,舞蹈动作特别粗犷,这样才能使远距离的观众能够听得真、看得清。这一传统也在《金色家园》中得到了继承,观众在剧场欣赏时,会感到演员的唱腔特别高亢,舞蹈特别豪放,凸显了雪域高原的风采。演员的唱白讲究音韵性,动作注重舞蹈化,表演具有高难的技巧,体现出古朴、神奇的艺术风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演员的演唱,其中运用了一种被称为“仲古”的技巧,它来源于藏族民歌的唱法,表现为独特的装饰颤音,广泛应用于藏戏的演出。


3藏戏的传统伴奏乐器只有一面皮鼓和一个铜钹,声音雄浑、响亮。鼓钹原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和佛教使用的乐器,后来应用于藏戏。剧中人物的上下场皆以鼓钹伴奏,演员亦随其节奏起舞。藏戏中即便是载歌载舞的群舞场面,也仅以此两种打击乐器伴奏,今天的一些民间藏戏班中仍然保持着这种古老的伴奏形式。专业剧团建立后,伴奏形式有所发展,变为以民族乐器为主体的弦管伴奏,但鼓钹伴奏的形式依然得以保留。在《金色家园》中,鼓钹伴奏得到突出和强化,敲击鼓钹的乐手从舞台一侧前移到舞台左前方,藏戏传统技艺在现代戏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2005年在青海刚察县参观沙陀寺


上述各点说明《金色家园》继承发扬了藏戏的优良传统,并勇于进行改革创新,使古老剧种重新焕发了青春。毫无疑问,古老剧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传承与创新,而《金色家园》作出了成功的示范。目前,像藏戏这样历史久远的少数民族剧种还有壮剧、傣剧、侗戏、白剧、布依戏、佤族清戏等多种。一般说来,这些发展历史较长的剧种,艺术形态相对比较成熟,艺术风格也相对比较稳定。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艺术上的成熟、稳定同时也带来了形态上的凝固、保守,形成剧目、唱腔、行当和表演的程式化、类型化。因此,要对古老剧种演出形式和艺术风格进行继承和变革,必须付出艰巨的努力。


目前,藏戏的保护与传承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区的藏戏分别纳入了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藏戏不仅成为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剧种之一,而且成为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唯一少数民族剧种。然而,世界申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联合国每年都要对各国的非遗项目进行年度检查,若不能践行承诺,真正对入选项目进行保护、传承,名誉就有可能被取消。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如此。我国自2006年始,已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数民族戏剧剧种有藏戏、壮剧、傣剧、侗戏、布依戏、彝剧、白剧、佤族清戏8个。一方面,这些剧种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保护和财政支持,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艰巨任务。进入名录并不代表进入了保险箱,不履约,不发展,不前行,就有被清退的危险。不进则退,传承、改革古老剧种依然任重道远。


畲族山歌戏属于少数民族戏剧中的新兴剧种,《七彩畲乡》是其首创剧目,看点在于对本民族艺术形式的发掘与运用。畲族山歌戏是以畲族民间流传的音乐、舞蹈、美术等传统艺术为基础的,同时又借鉴吸收了汉族戏剧、舞蹈的一些表现形式,经数年努力,倾力创造出这个独特的少数民族剧种。为保证《七彩畲乡》演出成功,鹰潭市政府汇集了省内外的编剧、导演、音乐、舞蹈、舞美等优秀专业人才,合力攻关,倾情打造,使之成为一台诸种艺术完美结合的舞台剧。就这样,《七彩畲乡》一路高举高打,闯关夺隘,先后夺得了第四届江西省艺术节暨第八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金孔雀”综合大奖、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剧目金奖和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一台新兴少数民族剧种的首创剧目能获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十分难得的。


当然,作为新兴少数民族剧种,《七彩畲乡》在艺术上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憾。如剧中运用了歌剧、舞剧、话剧和戏曲等多种表现形式,但彼此间的结合尚不够紧密,有待逐步改进,以形成剧种的艺术规范。又如剧种的民族音乐特征尚不够突出,也有待进一步从民族方言、音韵、歌曲、曲调中发掘素材,以使民族音乐成为畲族山歌戏发展的坚实基础。


 2005年在青海同仁县参观隆务寺


作为新兴的少数民族戏剧剧种,畲族山歌戏首要的问题是未来如何发展。新兴剧种处于萌芽成长期,艺术风格尚不稳定,艺术上具有可塑性。但唯其不成熟、不完善,方能不囿于条框的限制,广集他人之长,充分补己之短。它没有历史的重负,没有保守的艺术形态,更具艺术创造的灵活性和进取性。当然这种创造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有一个不断探索、修正的过程,也需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新创立了许多少数民族戏剧剧种,如苗剧、彝剧、满族新城戏、阜新蒙古剧等。其中有些剧种,如南方的彝剧、北方的满族新城戏,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剧团,发展势头良好,后劲十足。他们培育了几代新生力量,积累了丰富的演出剧目,形成了较规范的演出形式。彝剧的《小猪·篱笆·人家》《慕勒祭爹》《疯娘》、满族新城戏的《红罗女》《铁血女真》《洪皓》等剧目还参加过全国性比赛,获得了各种奖项。也有一些剧种,如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广西仫佬戏、瑶剧,都曾有始创剧目问世(仫佬戏《潘曼小传》、瑶剧《格鲁花》),后因剧目和艺术积累不够,未能继续发展,基本处于停顿状态。2012年举办的第八届广西剧展中,有仫佬剧发源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创作演出的一部仫佬剧《玉笛情缘》参演,使中断多年的仫佬剧历史得到延续。据说在瑶剧发源地巴马瑶族自治县也有重振瑶剧的设想,事情虽然姗姗来迟,毕竟还是可喜的现象。


少数民族新兴剧种的发展历史值得今人借鉴,畲族山歌戏同样面临着后续如何发展的紧迫问题。《七彩畲乡》一炮走红,后发能否跟进?我们知道,任何剧种的发展历史都离不开时空两个维度,这就是流传与流布。流传是指时间上的传承,这是一个历史的、纵向的概念;流布则是空间上的传播,这是一个地理的、横向的概念。剧种在时间与空间中双向度发展,必然会伴之以剧团的成长、剧目的积累、艺术的成熟、观众的培养,也必然要经历时间的严峻考验。应当居安思危,放眼未来,解决少数民族戏剧发展问题时立足于一个民族剧种的未来,而不仅仅是一个剧目的成功。因此我们有理由热切期待江西省再接再厉、继往开来,使畲族山歌戏产生更多的后续剧目。


 2005年在青海同仁县江什加村与藏戏小演员合影


当然,浙江、福建也有畲族的地域,同样可以创造自己的畲族戏剧。在中国少数民族剧种的发展历史中,一个民族产生多个剧种的现象并不鲜见,一个剧种流布多个地域的状况也有许多例子。如苗族的戏剧既有在湘西的,也有在广西融水的;蒙古族的戏剧既有在内蒙古的,也有在辽宁阜新的;又如侗戏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三省的相邻区,壮剧流布于广西、云南两省的交界区,等等。总的来说,一个民族的剧种可以分别在不同的地域产生。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浙江省演出了一部畲族的舞蹈诗《千年山哈》,舞蹈诗与剧诗又有多远的距离呢?


《金色家园》与《七彩畲乡》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少数民族剧种,它们在会演中的交会与竞技,带来了全新的看点,也引发了我们对历史的思考。这种会集众多剧团同台竞艺的方式对民族剧种的发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竞赛,对剧种的传承、剧团的生存、人才的推出乃至少数民族戏剧事业的发展来说,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曾记否,中国当代戏剧史上有过“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1956年浙江昆剧团进京演出《十五贯》,毛泽东观看演出后予以赞赏,周恩来接见全体演员时说:“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人民日报》就此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京沪两地出现了“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现象。同样道理,一次全国性的大会演又能救活多少剧种和剧团呢?举个现实的例子,青海省京剧团近年由于各种原因一度濒临倒闭,后与浙江京剧团合作排演儿童京剧《藏羚羊》,并先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文艺会演,均获得金奖,从此剧团不仅得以保留,而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性会演如是,地方性会演亦然。广西田林县是北路壮剧的发源地,近年来年年举办壮剧会演,经多年扶持,全县14个乡的农民业余剧团已从开始的十几个发展到现在的60多个,戏剧会演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近代戏曲组织》(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剧种是由古老剧种与新兴剧种共同构成的,是由专业剧团与业余剧团共同承载的。尤其是剧团的发展,既关乎剧种的生死,也维系着演员们的命运。希望各省区主管文化的领导特别关注一下本省区的少数民族剧种,特别关注一下本地区的少数民族剧团,进一步加以扶持,帮助他们进一步开掘剧种艺术资源,不断发展壮大,取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如是,则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编校:颜之

排版:王志勇

审稿:郑雷、谢雍君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


舞台美术原理初探(下)

舞台美术原理初探(上)

誉满北京剧坛的郭宝臣

碧蕖馆旧藏名伶手录重订昆曲曲谱身段谱述

地方戏忧思录

戏曲三种类型走向的思考

明代戏曲音乐革新的创举

“戏曲流动大导”与“戏曲导演大家”

“戏曲研究”微信公众号2017年、2018年文章目录汇总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戏曲研究丨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