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 | 朱文斌、岳寒飞: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四十年

朱文斌、岳寒飞 跨界经纬 2022-12-18


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四十年


朱文斌 岳寒飞

本文原刊于《文艺争鸣》2019年7月

 



2018 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40 年,站在这一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历史关头,回顾和反思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也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20 世纪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海外华文文学伴随着台港文学的输入而进入中国大陆学者的视野,今天我们仔细梳理和回顾中国大陆学者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也是作为一次历史性的总结,为未来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问诊把脉,对于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发展无疑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行文和归纳的方便,我们将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评述,即起步阶段(1979—1989)、拓展阶段(1990—1999)和繁盛阶段(2000—),以此对于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进行整体观照,分析它们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以期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四十年来的学术历程。

 

 

一般认为,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发端于 1979 年,该年《花城》杂志“创刊号”上刊出了曾敏之的《港澳与东南亚汉语文学一瞥》,文章不仅介绍了港澳与东南亚地区汉语写作的情况,并且呼吁学界要关注大陆以外的汉语文学创作。1979 年《花城》杂志编辑部曾邀请部分香港作家及诗人开展座谈交流,会议上马华诗人原甸向与会嘉宾详尽地介绍了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沿革和现状,并表示“:我是旅居香港的马华文学工作者。我多么想在中国的刊物上,读到评论港、澳和东南亚文学作品的文章啊!这些文章对内地、对海外作者和读者都有好处,可以推动、刺激我们的文学创作。”(1) 然而,20 世纪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大陆学术圈内鲜有学者对这一新兴的、在异域坚持用华文书写华人生存体验和原乡情怀的华人作家群体给予及时而敏锐的关注。

 


在第一阶段即起步阶段(1979—1989),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面临最大的难点就是获取华文文学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基本上都不在市面流通,加上很多又在国外或港台地区出版和发表,基本上都是靠赠送或当地挖掘为主,这给研究带来极大不便,研究也就基本上停留在作家作品的推介方面。

 

从 1982 年起,中国大陆基本上每隔两年召开一次规模盛大的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到 2012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止,共召开了 17 届;从 2014 年开始在广州召开“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暨第十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虽然还是前面 17 届的延续,但大会的外延和内涵更加开放,不但将华文文学研究纳入进来,还将华文文学创作也涵括进来进行讨论。从历届华文文学研讨会来看,真正将海外华文文学纳入研讨范畴还是 1986 年 12 月底在深圳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头两届年会都以“台湾香港文学”为主。

 

当然,早在 1986 年的研讨会召开之前,大陆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已呈蓬勃发展之势。1985 年,《华文文学》杂志在汕头大学创刊。创刊伊始,就开始集中刊发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家作品,如姚紫的《新加坡传奇》、贺兰宁《城上怀古》、老羊《头奖后遗症》、年腊梅《结花串的女孩》、年红《最后一趟巴士》、潘雨桐《噢!那癞皮狗》、米军《跳“玲珑”》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奇的窗户,吹来东南亚华文文学创作之风。这些作品文尾都附有作者简介,行文中配以题图及插图,提升阅读的观感和体验,虽然推介情况呈零散碎片的状态,但无疑对东南亚(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的流通、传播和研究有积极的效应。对于创作的关注当然少不了配套的研究,1985 年的《华文文学》杂志还集中刊发了多篇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如陈贤茂的《新加坡华文诗歌发展的轨迹——读新加坡华文诗歌四首》、陆枚的《桂强作家赞赏长篇〈风雨耀华力〉——泰华长篇小说〈风雨耀华力〉座谈纪要》、忠扬的《马来西亚华文小说家方北方》、陈布伦的《泰华文坛掠影》、杨越《话说海外华文文学这朵花》等。其他也有刊物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予以了关注,如陈贤茂在《海南大学学报》(1985 年第 4 期)上发表了《新加坡华文文学简论》(3),较为清晰地勾画了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阶段,大陆学者关注较多的还有与台港文学关系密切的“留学生文学思潮”,对从中国台湾出去留学欧美等国的白先勇、陈若曦、於梨华、聂华苓、赵淑侠等人作品评介较多,论题常涉及文化冲突、认同与寻根等。如石明的《父亲呵,父亲!——评白先勇长篇小说〈孽子〉》、沈敏特的《于细微处见真情——读於梨华〈再见,大伟〉》、紫帆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谈〈无腿的人〉结尾的戏剧性逆转》、王淑秧的《评赵淑侠〈塞纳河畔〉的“根”意识》等均属此类文章。然而,大多数作家作品的推介文章还停留在较浅层次,一般呈现为依次介绍作家背景、作品内容、创作主旨、艺术表现手法和创作得失等,“特别注意将文学与社会、时代、历史等因素结合起来论述,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模式化结构……看似全面,实则简单,缺乏理论色彩,且毁坏了文学作品的多义性与艺术性。”(4)

 

令人欣喜的是,这个阶段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如汕头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广东社科院等率先相继成立有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机构,《四海》《台港文学选刊》《华文文学》等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阵地又相继创刊,有力地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向前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一批相关丛书的问世标志着海外华文文学开始在中国大陆得到进一步推广和传播。如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从 1986 年起开始推出《香港台湾与海外华文文学丛书》,先后出版了美国华文作家张系国的《他们在美国》、曹又方的《美国月亮》、许达然的《艺术家前》、於梨华的《情尽》、陈若曦的《纸婚》、李黎的《最后夜车》以及我国台湾旅欧作家郭良蕙的《焦点》和瑞士华文作家赵淑侠的《游子吟》等。《四海》编辑委员会在 1986 年至 1987 年间编选了丛书《港台海外华文文学》,两年间共计推出四辑,由中国文联公司出版发行,新加坡杨秋卿的《水平线之外》,美国陈若曦的《二胡》、瑞士赵淑侠的《快乐假期》等得到出版。秦牧在该辑序言中呼吁中国大陆的读者“在阅读上不应该仅以旁及港台文学为满足,还应该打开窗户,关心一下世界华文文学的动向……交流这类作品还有点像亲戚串门那样,具有增进情谊,加强了解,以至于支持海外华文作家的作用呢!”(5)

 

在诸种汇编丛书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由广东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漓江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丛书》,相继推出了新加坡姚紫的《咖啡的诱惑》、泰国陈仃的《三聘姑娘》、新加坡贺兰宁的《石帝》、菲律宾秋笛选编的《绿帆十二叶:菲华女作家作品选》、印尼黄东平的《赤道线》(上下两册)、新加坡苗秀的《新加坡屋顶下》、菲律宾陈恩的诗集《浅草集》、马来西亚方北方的《头家门下》等。在早期资料困乏、传播及获取途径狭窄、海内外学者及作家相互之间交流贫乏的背景下,该丛书实际上为大陆学者提供了研究所需的基础性资料,堪称一项填补研究空白的开拓性举措。杨越在该丛书的总序中认为“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原来就是同根的,受着中国文学深刻的影响,但它作为一个具有独特社会生活基础和承担着自己的社会历史责任的文学形态,它所包含的不同内容和形式,也必将反过来影响中国文学,成为中国文学有益的借鉴”(6),这一论断放置于当下的研究语境中仍具一定的现实意义。

 

统而观之,这个阶段大陆研究较多采用传统的印象式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视域较为狭窄,凡此种种限制了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和批评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初期阶段的不足和偏颇,如有学者尖锐指出不少早期华文文学研究者“用一种君临的姿态,用一种与大陆文学相同的评判标准,划一地对不同地域的华文文学进行评释,统一化合的程度连用语都几乎相同,离不开‘中国文学是源、海外文学是流、中国文学是干、海外文学是枝’,‘血统的纯正忧虑,家国的忆念回眸,乡愁的折磨负担……’文化的误读成为一时的主流话语”。(7)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在大陆的进一步传播和推介,大陆研究者的研究视域得到了进一步开拓,研究方法开始多元创新,这种思维的局限才被不断打破。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进入第二阶段,即拓展阶段(1990—1999)。这个阶段的研究在原有学术基础上,开始得到长足发展,在对初期阶段的研究思维及研究模式纠偏的过程中,不断开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新领地,创新研究方法及策略,与此同时更加注重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作品的历史化和经典化、学科的独特属性和审美价值,以及学科理论建设和研究范式转换等问题的讨论。



较早受到大陆学者关注的新加坡华文作家尤金、黄孟文、蓉子,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林幸谦、朵拉、诗人吴岸,泰国华文作家梦莉、曾心、司马攻,菲律宾华文作家蔡景龙、小四、亚蓝、林励志、董君君、范鸣英、佩琼、林婷婷,文莱华文作家一凡、傅文成等在这个阶段继续成为大陆学者经常研究的对象,印尼华文作家袁霓、黄东平,越南华文作家冯伯磐、冯卓勋、邬增厚等人的华文创作也开始进入大陆学者的研究视域。其中,一批出生于20 世纪 60 年代且大多具有留学我国台湾经历的“马华新生代作家群”备受关注,钟怡雯、陈大为、黄锦树、陈强华、林幸谦等均在其列,有论者曾言“通过这群‘新生代’作家们的负笈海外,便有助于扩大马华文学的影响,也增强了马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往来与沟通”(8)。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随着创作的勃兴,也受到研究者的瞩目,如古远清的《文体的自觉——论黄孟文的微型小说》、卢斯飞的《意蕴丰富 韵味悠长——论黄孟文的微型小说创作》、陈剑晖的《论张挥的微型小说》、张国培的《论泰华的微型小说》、杨振昆的《新马泰华文微型小说的崛起与走向》等文章,或论析个体作家微型小说创作的艺术特点,或整体性把握区域内的微型小说创作方向,从而也促进了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创作的发展。

 

印尼华文文学、越南华文文学、缅甸华文文学、日本华文文学、韩国华文文学这个阶段才逐渐被大陆学者所关注,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地政治环境和排华政策所致。以印尼华文文学为例,1965 年印尼发生“九卅”事件后,华文被长期禁止,印尼成为全球唯一使用华文违法的国家,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报刊书籍都不得进入印尼,连街上的中文招牌也全被销毁,甚至在公共场所用华语交流也受到限制,印尼华文文学由此所遭受的重创可想而知。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印(尼)民间贸易逐渐增多,尤其是 20世纪 90 年代初两国复交以后,建立在互补互利基础上的双边经贸往来不断,再加上印尼本土华人经济逐渐崛起,华文在商业中使用价值日益凸现。因而,进入 20世纪 80 年代后,印尼政府开始对华文禁令有一定程度上的调整放宽,客观上为印华文学复苏准备了条件。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印尼华文文学才开始受到中国大陆学者的关注,如吴奕锜的《从“侨风”到“侨歌”——黄东平创作断论》《印尼华文文学历史发展概述》《泰国、菲律宾、印尼三国华文文学的历史发展》,赵朕的《“情像流水悄悄流”——论印尼华文作家袁霓的小说》等研究文章为我们打开了印尼华文文学之窗。

 

在这一阶段,欧美华文文学研究也有了质的提升,开始超越了原始的印象式批评和推介,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推进,不少学者开始尝试从新的研究视角切入研究,如刘登翰的《北美华文文学的文化主题》、王龙的《论北美华文文学的区域特质》、顾圣皓的《月是故乡明——美国华文作家作品的一道风景线》等采用比较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方式整体性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着重分析其“双重性”与“流动性”特征等。澳洲华文文学开始跃入大陆学者的眼帘,主要得益于澳华本土学者的推介。1995 年,时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总会秘书长的心水应《华文文学》主编陈贤茂的邀请撰写了《澳大利亚华文文学概况》一文,对澳大利亚华文杂志、相关文学团体协会、近十年来澳大利亚华文作家著作等进行了归纳整理;澳华作家张奥列的《澳大利亚华文文学概述》《澳洲的“大陆新移民文学”》则从澳华作家协会、华文文学副刊、华文书籍出版、华文文学评奖以及澳华文坛构成等诸方面对澳华文学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扫描和概述,这些都为大陆学者研究澳华文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大陆学者黄万华、张绰和钱超英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对于澳华文学的研究,如黄万华的《澳洲华文文学论》一文深刻指出“澳华文学也许在较长时间里会是一种过渡状态的‘准民族’文学,其在多个方向上的游移是极值得关注的”(9);张绰的《澳洲华文文学透视》(10) 多角度管窥澳洲华文文学;曾经移居澳洲后又归国的钱超英则在《海外华人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进路——试谈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的崛起及其研究策略》(11) 中考察了澳大利亚“华人新文学”的萌生及发展现状等。

 

除了作家作品的推介和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的整体把握之外,这个阶段值得关注的议题还有海外华文文学辞典的编写、文学大系和文学选本的编撰以及类文学史 / 文学史著作的出版等。1992 年,王景山主编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作家辞典》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辞典汇集了台港澳及海外华人近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634 人,系统介绍了作家的文学影响、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等情况。1993 年,潘亚暾的《世界华文女作家素描》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推介的对象横跨世界各地,共有 56 名之多,对于世界华文女作家作品在大陆的推介和传播具有非凡的意义。1994 年,潘亚暾和汪义生合著的《海外华文文学名家》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发行,该书为共计 111 位海外华文作家作人物小传,为大陆读者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便捷查阅及快速认知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捷径。

 


1991 年,中国华侨出版社推出《新加坡当代文学大系》,丛书以文学体裁为划分依据,整理汇编出包括散文集、诗歌集、小说集(上、下两集)等在内的作品集;1993 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90 年代海外华文散文名作书系》,专项收录包括赵淑侠、许达然、喻丽清、简宛、苏伟贞等在内的海外华文作家的散文作品。1994 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世界华文文学精品库》系列,收录了大量港台地区及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如新加坡的黄孟文、泰国的梦莉、美国的吴崇兰和简宛、瑞士的赵淑侠等作品均在其列。1995 年,鹭江出版社开始推出大型丛书《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推出了新马华文文坛上卓有成就的作家,如新加坡的张挥、淡莹、王润华、周粲、林锦、林高、黄孟文以及马来西亚的陈政欣、云里风、李忆莙、碧澄、孟沙、曾沛、驼铃等,两年后又推出由杨加清主编的“泰国卷”,陈博文、司马攻、马凡、曾心、梦莉、老羊、倪长游、佟英等泰华作家的文集得以成套出版。

 

1993 年,陈贤茂、吴奕锜、陈剑晖、赵顺宏等合著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出版发行,该书时空跨度大,主要以国别为单元,以史为线索,侧重推介论析不同体裁、流派、风格作家作品,该书被视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新学科建立的标志”(12),编著者也因其“学术上的开拓精神和探险精神”(13) 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也有论者对该著作提出意见,认为“史的论述太少且缺乏系统的连贯性,而作家的评论过多”“没有突出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地域特征”“主观论述太多,而客观陈述又太少”(14) 等。1999 年,陈贤茂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四卷本(约 200 万字)由鹭江出版社出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的不足和遗憾,其“对海外华文文学的诞生、发展与现状的梳理论述更加全面系统,而且深刻阐明了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内在关系”(15),正如古远清所言“从‘初编’到‘正编’,记录了这门学科在艰难中跋涉前进的足迹”(16)。此外,还有黄万华的《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收获


诚然,相较于起步阶段而言,拓展阶段的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但同时学者们也注意到阶段性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强调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科理论建设和资料搜集等问题的重要性。如陈马林指出“学科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和视角的错位”(17)是当前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两个关键问题。陈红妹在《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标准选择和资料搜集刍议》中谈到,在研究规范上要抓住主要问题,在资料收集与整合上:一“要强化史料意识并掌握史料学的研究方法”;二是“应该及早建立全国性的海外华文文学馆,并建立华文作家的档案库,输入电脑,已备研究者检索”;三“要进行各华文文学机构各图书馆之间的资料交流;四要统一部署,分工合作,有计划地编选关于海外华文文学运动、思潮、争论与社团,作家及作品方面的资料丛书”(18)。诸如此类的问题只好留待 21 世纪来解决了。

 

 

如今,进入 21 世纪已经快两个十年了,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也进入了第三阶段即繁盛阶段(2000—)。总体来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研究文章数量与质量也有大幅度提升,《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文艺争鸣》《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等高水平的杂志经常发表有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文章,不少期刊先后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开辟专栏。国内已有众多专家学者投身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一堂的盛况,如陆士清、饶芃子、蒋述卓、陈贤茂、陈公仲、古远清、杨匡汉、刘登翰、杨振昆、江少川、白舒荣、庄钟庆、曹惠民、黄万华、钱虹、王列耀、张福贵、朱寿桐、陈思和、朱双一、周宁、杨际岚、刘俊、方忠、吴奕锜、赵稀方、刘小新、袁勇麟、朱立立、陆卓宁、戴冠青、刘红林、白杨、萧成、李凤亮、陈涵平、朱崇科、朱文斌、颜敏、凌逾、李诠林、古大勇、李良、丰云、庄园、刘艳、金进等学者均躬耕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第一线。这个阶段学术含金量较高的研究专著得以大量涌现,如饶芃子的《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华文流散文学论集》,杨匡汉的《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刘登翰的《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黄万华的《美国华文文学论》《传统在海外: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人文学》,王列耀的《隔海之望——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望”与“乡”》《困者之舞——近四十年来的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刘俊的《越界与交融:跨区域跨文化的世界华文文学》《从台港到海外——跨区域华文文学的多元审视》,刘小新的《华文文学与文化政治》,江少川的《海外华裔作家访谈录》,吴奕锜、陈涵平的《寻找身份——全球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朱崇科的《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及批评实践》《“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朱文斌的《跨国界的追寻——世界华文文学诠释与批评》《东南亚华文诗歌及其中国性研究》,李诠林的《漂泊的汉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学科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华人文学散论》,金进的《马华文学》,颜敏的《在文学的现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风景的重新发现:内地语境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庄钟庆等主编的《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等均为该阶段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2002 年 5 月,经过八年筹备,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在改革开放以来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获国家民政部批准在暨南大学正式成立,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管。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成立,是华文文学研究界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世界(海外)华文文学成为独立的新兴学科。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有近百所大学开设了“华文文学”相关的选修课,《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海外华文文学教程》等教材得到推广和应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华侨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相继招收华文文学研究方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以海外华文文学为研究对象的硕博论文数不下几百部,华文文学学科的本硕博培养体系逐渐完善。每年都有不少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等研究项目还被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说明华文文学学科体系逐渐完善,开始越来越得到官方的重视和认可。从 2012 年开始,花城出版社还与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联手合作,以每两年一辑的速度推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每辑遴选 10 位左右在华文文学研究领域耕耘较为突出的学者出版个人选集,至今已推出四辑,宗旨是一同为增进世界格局中中华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加强以汉语为载体的华文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而努力。“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计划出版 50 种,囊括目前中国大陆华文文学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力争打造成为当代最权威的研究文库。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多个维度上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首先,随着各大出版社争相编辑和出版各种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作品集和系列丛书,以及人们通过网络和新媒体获取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作品相对便利等,华文作家作品的探讨与解读也越来越深入了,比如在东南亚华文文学板块,大陆学者对于“马华新生代作家群”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有理论性,如刘小新的《“黄锦树现象”与当代马华文学思潮的嬗变》、黄万华的《黄锦树的小说叙事:青春原欲,文化招魂,政治狂想》、朱崇科的《吊诡中国性——以黄锦树个案为中心》等深入剖析黄锦树的小说叙事与批评性论述,揭示其吊诡之处;古远清的《离散族群的边缘心境——论林幸谦新世纪的华文创作》、罗宗宇和刘清麟的《生命存在的叩问——对林幸谦散文集〈狂欢与破碎〉的一种解读》等集中分析林幸谦多元化创作特质与对于生命存在的哲学叩问;还有黄万华的《陈大为:新生代意识的诠释者》、朱立立的《论新生代马华作家的文化属性意识》等着眼于整体性剖析马华新生代作家群。而在欧美澳华文文学板块,新移民文学则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新移民文学作为约定俗成的概念,是相对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港台留学欧美的“留学生文学”而言的,“特指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以来,处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如留学、打工、经商、投资等等),由中国大陆移居国外的人士,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反映其移居国外期间生活境遇、心态等诸方面状况的文学作品。”(19) 严歌苓、张翎、虹影、陈瑞琳、少君、卢新华、林湄、周励、查建英、吕红、刘瑛、张凤、陈河、陈谦、刘荒田、孙博、黄河浪、施雨、施玮、章平等已成为备受大陆学者关注的对象,相关评论研究文章和硕博学位论文已达几百篇,专著有丰云的《新移民文学:融合与疏离》、倪立秋的《新移民小说研究》、吴奕锜与陈涵平合著的《寻找身份——全球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程国君的《全球化与新移民叙事——美华文学与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从各个角度评析新移民文学,或揭示中西文化冲突、身份焦虑和生存困境,或探讨人性书写和作品的本土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或关注文本中的中国形象、异族形象塑造,或论述叙事艺术和影视剧改编等等,对于新移民文学研究越来越深入。

 

其次,关于华文文学学科属性的思考及文学论争的出现。2002 年,吴奕锜、彭志恒、赵顺宏、刘俊峰等发表了《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20),认为华文文学 ( 这里专指中国大陆以外用汉语言创作的文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 研究所获得的繁荣景象只是一种量的积累,缺乏理论的提升,实际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进而提出用“文化的华文文学”来取代目前的“语种的华文文学”,试图厘清华文文学学科的属性和定位。文章发表后,掀起了关于“文化的华文文学”的论争。陈贤茂的《评〈华文文学是一种独立自足的存在〉》、刘登翰的《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古远清的《“文化的华文文学”观念质疑》、刘登翰和刘小新的《都是“语种”惹的祸 ?》等认为吴奕锜他们的文章全盘否定 20 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成绩 , 以所谓全新的观念“文化的华文文学”对自己虚构出来的“语种的华文文学”进行批判,很多方面是自相矛盾的,这种把华文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化割裂开来进行研究是一种较为危险的行为。当然,也有一些赞同和呼应的文章,如萧成的《浮出地表的“文化的华文文学”——关于〈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的回应》、李亚萍的《从“语种”到“文化”——对华文文学的几点思考》等认为“文化的华文文学”的提法实质是指向一种新的研究视角。2006 年,庄园将这些争鸣文章收集在一起,编辑出版了《文化的华文文学:华文文学研究方法争鸣集》,可视为这次论争在“学术层面上的记录和总结”(21)。另外,这个阶段还发生了“华文文学”概念范畴的论争,如何确立华文文学经典的论争以及如何编撰华文文学史的论争等,这些都为海外华文文学学科的合法性与独立性奠定了基础。

 

另外,关注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性、本土性、民族性以及世界性等本质属性愈加深入,理论色彩也增强了很多。如周宁的《重整马华文学独特性》、朱崇科的《本土楔入:可能与限定——以新马华文文学为例论世华文学研究的新进路》、朱文斌的《放逐·乡愁·寻根——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刘小新的《乡愁、华语文学与中华性》、白杨的《中华文化传统与海外华文文学》等文章,虽然选取对象有所差别,但都离不开对于“中华性”或“中国性”的考察,仔细辨析了“中国性”与“本土性”“世界性”的关系,认为在海外华文文学发展中,“中国性”在不同历史时空中发生了传承、异变以及创造性转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杨的《“华语语系”与“想象的共同体”:解构视域中的“中国”认同》一文,作者针对美国华人学者史书美、王德威等人提出的“华语语系”进行了批驳,认为这是一种“去中国化”的表现,在这一论域中出现的“中国”“西方”与“世界”等概念,均无法用我们熟悉的理论体系如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加以读解,而是他们运用后殖民主义方法的知识谱系与问题意识“想象”出来的,这些并不符合华文文学的实际情况,他们的理论“洞见”与“盲视”是显而易见的,建立在后殖民意义上的“华语语系”并不成立。(22)

 

回首来时路,近四十年来的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从刚开始的资料匮乏、研究力量薄弱、研究平台短缺的艰难境况拓荒起步,到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文章数量与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得到应用实践的百家争鸣之繁荣景象,让我们看到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实绩与收获。但是,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缺陷与不足也是较为明显的,择要如下:

1. 在作家作品推介与评析方面,大陆学者的研究视野还不够开阔,相关研究文章往往都集中于知名度较高的作家身上,其他很多作家或小的作家群经常被忽视或视而不见,甚至有些在本土已经产生相当影响的作家也未能进入大陆学者的视野;另外,有些区域如缅甸、越南、文莱、日本以及欧洲、非洲等国的作家作品也被关注得较少。

2. 在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内在本质属性探讨方面,诸如中国性、本土性、民族性、世界性等概念的辨析也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对于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文化的关系也难以厘清,往往是自说自唱,难以形成对话的局面,且参与探讨的学者也还不多。

3. 理论构建与方法论创新不足,有些研究文章经常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及其批评框架,隔靴搔痒者多,需要尝试借鉴中国传统诗学和文论中的美学思想及理念,“着力开掘与汇通本土古今话语资源,直至理论素养与融会贯通能力的会心”(23),进行研究范式的转换与革新。

4. 由大陆学者编写完成的较为完整的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至今还未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陆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触及“点”(作家作品)太多,勾勒 / 梳理思潮流派这些“面”的意识还不够,这样也就很难形成“点”“面”结合的“史”的意识,到头来,人云亦云,借鉴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较多,即使写史,也很难有好的突破。


这些都亟待大陆学者认真总结与反思,在今后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多加注意,我们期待着新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能够更上一层楼,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

 


注释:


(1)《花城》编辑部:《珠海香江寄深情——本刊编辑部邀请香港作家、诗人座谈侧记》,详见《花城》(第 3 集),广东人民出版社编印,1979 年版,第 120 页。

(2) 这里的“世界华文文学”作为约定俗称的概念,包括了“台港澳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但不包括大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1982 年 6 月在暨南大学和 1984 年 4 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年会均叫“台湾香港文学学术研讨会”,从第三届即 1986 年 12 月底在深圳大学召开的年会开始将海外华文文学纳入视野,称为“第三届全国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第四届(1989 年 4 月在复旦大学召开)称为“第四届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第五届(1991 年 7 月在广东中山市召开)又将澳门文学补充进来,称为“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到了第六届(1993 年 8 月在江西庐山召开)经过提议正式更名为“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后延续到 2012 年的第十七届。

(3) 陈贤茂:《新加坡华文文学简论》,《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 年第 4 期。

(4) 朱文斌:《20 世纪后期新马华文文学研究评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 年第 5 期。

(5) 秦牧:《打开世界华文文学之窗》,详见《港台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一辑)》,《四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年版,第 3 页。

(6) 杨越:《〈海外华文文学丛书〉总序》,见 [ 新加坡 ] 姚紫:《咖啡的诱惑》,漓江出版社,1987 年版,详见“总序”第 3 页。

(7) 钟晓毅:《世界华文文学格局中的澳华文学》,见陆士清主编《新视野·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85-291 页。

(8) 王振科:《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关于马华文学“新生代”作家群》,《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 年第 3 期。

(9) 黄万华:《澳洲华文文学论》,《海南师院学报》1999 年第3 期。

(10) 张绰:《澳洲华文文学透视》,《广东社会科学》1996 年第2 期。

(11) 钱超英:《海外华人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进路——试谈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的崛起及其研究策略》,《社会科学家》1999 年第 1 期。

(12) 陈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新学科建立的标志——读〈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学术研究》1995 年第 3 期。

(13) 古远清:《拓荒性的贡献——评陈贤茂等著〈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华文文学》1995 年第 1 期。

(14) 宋剑华:《读〈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 年第 3 期。

(15) 姜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标志性工程──读〈海外华文文学史〉兼谈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 年第 4 期。

(16) 古远清:《评〈海外华文文学史〉》,《汕头大学学报》1999年第 6 期。

(17) (18) 陈马林:《格局与姿态——当前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反思》,《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 年第 1 期。

(19) 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第四卷),鹭江出版社,1999年版,第 638-639 页。

(20) 吴奕锜,彭志恒,赵顺宏、刘俊峰:《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华文文学》2002 年第 1 期;原载 2002 年2 月 26 日《文艺报》,文章原题为《华文文学是一种独立自足的存在》。

(21) 庄园编:《文化的华文文学:华文文学研究方法争鸣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详见“前言”第 1 页。

(22) 参见李杨:《“华语语系”与“想象的共同体”:解构视域中的“中国”认同》,《华文文学》2016 年第 5 期。

(23) 陆卓宁:《近年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观察与思考》,《南方文坛》2013 年第 6 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项目编号:17AZW020)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图片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总编:凌逾

责编:夏清晨


【往期精彩】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2091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