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社会符号学的16条基本构想和言路

语言科学 2024-03-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学出版社 Author 唐小林

就我视野所及,本书(《》,唐小林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6)是目前为止第一部信息社会符号学专著。刚向出版社提交书稿就传来消息:研究报告《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获得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本书的有关内容就是这个研究报告的一部分,这使我对本书多少有了一点信心。

 

为了清楚简洁起见,笔者把关于信息社会符号学的基本构想(其中也包括基本观点)概括为以下16 条
1. 信息社会符号学不是主要研究信息社会的符号系统,而是把信息社会作为符号系统来研究,重点考察作为符号活动的信息行为及其互动,以及所产生的差异性结果和文化后果,而不是单纯的信息产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2. 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任何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判断信息社会的标准,并非单纯是信息量的多寡、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规模,而是移动互联网出现后的符号激变,即符号物处于压倒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意义建构方式的巨变。
3. 信息社会与以往社会相比表现出复杂的社会面相,其主要有三副面相,即媒介、智能和消费,它是媒介社会、智能社会和消费社会三者的合一,信息社会符号学乃是在这三者的联动中展开的。
4. 在皮尔斯的符号三元的意义上,信息社会是一个大局面的符号文本,媒介社会是它的再现体,智能社会是它的对象,消费社会是它的解释项,信息社会的意义建构即是这三者的联动。从主导方面看,媒介构建其意义再现机制,智能建构其意义生产机制,消费构建其意义动力机制。
5. 社会是由个体及其行为构成的,人及其符号行为便成为信息社会符号学考察的重点。人是身体、意识和欲望的三位一体,从主导方面看,身体是人这个符号的再现体,意识是其对象,欲望是其解释项,它们相应地联系着信息社会的媒介、智能和消费三个面相,媒介是身体的延伸,智能是意识的延伸,消费是欲望的延伸。
6.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提出的符号过程六因素在信息社会被全面调动,异常活跃,文本与渠道联动构成新新媒介行为,出现文本自指倾向,发生聚合翻转或双轴共现,导致诗性符号景观集束涌现和意义生态失衡;超连接性和超接触性成为文化主导,再部落化成为继部落化、非部落化之后信息社会的亚组织形态;渠道成为争夺对象;连线成为文化权力和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域。
7. 跨媒介形构了信息社会的表意机制。这个表意机制是人的身体的延伸,它寻求最大限度的身体和感官冲击,吸引注意、博取眼球、刺激欲望成为其主要目标,使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个人与社群等等之间的多层互动带上展演色彩,拟演示成为继演示、记录之后信息社会这一大局面文本的叙述体裁偏向。
8. 符码是符号意义植入和意义重建的规则,符号意义的植入和重建离不开语境,符码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实现有效编码和解码,符码与语境联动达成意义生产。在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通常在脱域的情况下高速流动,语境被抽空,致使符码在意义生产中一家独大,信息社会由此成为编码社会,亦即智能社会。
▼表 信息社会符号学的基本构想和基本观点
 
9. 信息社会乃是编码社会,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合成生命等是其标志。编码社会的核心是符码,谁掌握符码,谁就掌握了人类的现在与未来。符码主宰,迎面而来的是元时代,元意识、元符号、元语言、元文化等把人类推进到后人类时期,自然进化的人类从此以终结自己的方式开辟未来。
10. 符码从符号背后走向前台,彻底改变了意义生产和认知的方式。信息社会的意义生产和认知,不同于以往社会遵循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它只遵循编码的逻辑,不是事物的规律支配和改造世界,而是编码的逻辑构想和创造事物及世界。以往社会是有中生有,而信息社会是有中生无,然后无中生有。
11. 装框是信息社会意义生产的主导方式。装框就是根据人或机器的意志,遵循编码的逻辑,把不同事物的符码装进同一个框里,实施新的意义生产。这时,符码即是信息单位,装框乃是把不同的信息单位重新进行时空化、文本化、身份化,组成意义共同体,使其生成新的事物,从而打破原有事物的界限,包括植物与动物、自然与社会、人类与机器、不同属种之间、不同性别之间的界限,并带来新的社会不平等及阶层壁垒。
12. 消费促成信息社会意义建构的动力机制。劳动创造历史,欲望创造劳动,追求欲望的满足和对满足欲望之欲望的追求,使信息社会成为可能并一日千里地发展。消费是满足欲望的活动,而最能满足欲望的是游戏,因此游戏是信息社会的主导体裁。信息社会就是一台没完没了的大戏,欲望的游戏是消费社会的本质。
13. 游戏作为消费社会的主导体裁,是一个意动-情绪型文本。雅各布森没有注意到,当符号文本倾向于接收者时,它不仅是意动的,也是指向情绪的。游戏作为信息社会的象征和主导体裁,是发送者与接收者、情绪与意动合一的文本。信息社会的符号表意尽管倾向于接收者一边,但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都是信息的占有者和分享者,都拥有消费者的共同身份,由此也决定了信息社会的情绪-意动型特征。
14. 符号学是意义的意义之学,即意义的形式之学。任何意义的核心都是符码和元语言,信息社会中当符码从符号背后走向前台的时候,我们不仅被淹没在符号之中,更是被淹没在符码之中;我们不仅是数字化生存,更是编码化生存。编码为王的时代降临了。
15. 编码为王意味着一切可编码的东西都可以转换为算法,并为广义的人工智能所掌握。当一切皆可编码,包括生物、器物、制度乃至人类的感觉、记忆、意识、情绪、行为等等都转换为算法后,是否就意味着后人类的产生和自然进化的人类及其社会的终结?如果是这样,“人类是死还是活”这种哈姆莱特式问题便会浮出历史地表,如何从确定性的形式和编码中突围出来获得救赎,从必然王国再次回到自然王国呢?这是否是一条可供人类选择的道路?
16. 编码为王也即形式为王,它是否必然导致形式科学为王?形式为王的结果是自然进化的人类的黄昏,它是否又必然导致形式科学的黄昏?符号学是形式科学,形式科学的黄昏是否也必将是符号学的黄昏?解铃还须系铃人,能否以形式破解形式,以符号学破解符号学,以形式科学破解形式科学,而使人类的黄昏之后迎来的是人类复兴的黎明?难道人类必须永远落在悖论中?
元宇宙的敲门声唐小林说,他这本书不是信息的社会符号学研究,而是信息社会的符号学研究。这一个“的”字位置之移,大有讲究。用这方法,作者就很巧妙地把社会文化问题作为全书的重点,把信息社会的文化特征作为注视的焦点。
…… 此书稿交稿前后,“元宇宙”概念忽然大火,原因是某平台顺应大势改名。报刊如痴如狂,大多只是随风潮搭顺风船。那么究竟是大势重要,还是招牌改名重要?唐小林这本关于数字时代“虚拟性的符号学”的论著,主要讨论的就是元宇宙的根本组成方式“元符号”的世界,实际上走在“元宇宙”宣布之前。究竟有没有必要应声而改名,或呼应风潮改变一下用词呢?也许不妨这样做,但是唐小林在后记中认为没有必要,因为“人类预测到的未来,从来就不会成为未来”。 所以,当我写下这篇感想的标题“元宇宙的敲门声”时,我如唐小林一样,不知道这个“的”字的归属:与其说是元宇宙在敲我们的门,不如说是这本书正在敲开我们目前称为“元宇宙”的世界之门。唐小林为此书花了十年工夫,元宇宙的门那边的耳朵——或许是未来的我们——应当能听清。            2022年2 月2 日(大年初二)写毕
 
笔者关于信息社会符号学的基本构想和基本观点在这本薄薄的小书中不可能全部呈现,比如有关消费社会面相及其体裁的游戏偏向、文化的意动-情绪型特征等本书几乎没有论及。这些问题有些已经有人做过系统研究,而有些问题,尤其是有关后人类的问题,尽管已经成为急迫的时代课题,但笔者的思考尚有待深入,不宜在本书中写出。本书只是对笔者相对清晰的看法做了一个论纲式的陈述,其言路如下
▍第一章从符号学角度讨论何为信息及信息社会。
笔者认为,以往的信息理论从科技、经济、职业、空间、文化等五个方面定义信息社会,虽然揭示了信息社会的诸多特征,但未能统揽信息社会全貌,更没有注意到信息社会诸面相。界定信息社会应该从最基本的元素信息的特点出发,联动媒介社会、智能社会和消费社会这一信息社会大局面符号文本的三元构成,才能有效阐释信息社会的意义建构机制。
▍第二章从信息社会的主要表意路径即数字-网络媒介切入,分析超连接是怎样成为信息社会的文化主型的。
笔者认为,连接作为最初的人类行为和文化符号,既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也是社会和媒介的本质。人类的连接方式随着口语-身体媒介向文字-书写媒介再向数字-网络媒介的娣嬗,经历了近距、远距、无距连接,以及强连接、弱连接和超连接的演变。由于超连接性和超接触性成为信息社会的文化主型,连线就不仅为意义奠基,而且连线力和渠道占领还成为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争夺的场域。超连接引发的过度文化所导致的可能是弱关系、弱理性和弱文化。
▍第三章从叙述体裁的划分与人类社会的内在关联角度,论述信息社会作为大局面符号文本具有拟演示类叙述的体裁偏向。
笔者认为,演示类叙述和记录类叙述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形态,伴随着两次媒介革命,人类社会历经三次形态变化和三种叙述体裁的演进,发生了从演示类叙述向记录类叙述再向拟演示类叙述的轮回。人类行为符号的演示性特质在进入信息社会之前就被不断地揭示出来,以至于卷起一股思想的潮汐。以移动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社会是空间主导的社会,它不断构筑以言演事的平台,来达成人类的各种演示类叙述行为,并由于前台与后台的翻转,改变了社会的表意结构及其伦理关系。
▍第四章从新媒介的特点入手,深入诗性符号的生产机制探寻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及其意义生态。
笔者认为,信息社会万物皆媒导致媒介自指,诗性符号大量涌现构成其文化景观。所谓诗性符号,即是超出实用意义的人造符号,其生产机制是由双层框架即文本框架和标示框架搭建而成,它的便利性带来诗性符号的批量生产。但诗性符号景观不是猝然而至的,而是伴随近一个世纪以来话语领域和生活领域的诗性转折出现的。诗性符号上升,并未带来意义的丰盛,相反带来了意义生态的失衡。
▍第五章从信息这一事物的特殊性论析装框作为信息社会的意义生产方式。
笔者认为,任何事物在最一般的意义上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属性,因其都有成为商品的潜能,但信息除了拥有这两个价值属性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价值属性即时效性。交往革命和信息革命为了发挥信息的最大时效性,在用时间消灭空间上有实质的不同,交往革命只是用时间消灭空间距离,信息革命却用时间消灭了空间本身,并将信息分解为信息单位。装框便是给失去了空间的信息单位重建或重构新的空间,使之成为新的事物,这便是信息社会最主要的意义生产方式。装框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功效是与其编码/解码、认知/建构和交流/传播的功能分不开的,但装框这一生产方式同样带来新的阶级分野和社会不公。
▍第六章从符号学辨析智能概念出发,考察人工智能的意义建构路径及其可能带来的文化异变。
笔者认为,智能就是获取与解释意义的能力,人工智能便是重建元意识。人工智能主要有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行为主义三条进路,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两种类型,以及被动与自由两种符号主体。人工智能有遗传性、学习性和意向性这三条获取意义的途径,前两条都是带有本能特点的智能,依然是一种被动符号主体。意义的意向性获得必须依赖于自由符号主体的建立,这只有超级人工智能才能实现,可一旦实现,自然进化的人类就面临终结的危险,人开始离场,意义逐渐消失,人类由此走向后人类。 
▲ 数字化时代的倒立的符号三角关系 
▍第七章从数字化时代符号格局的变动观察网络意义的生成方式,展开数字化社会的符号学批判。
笔者认为,数字化时代是元符号主导的时代,它由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元时代。这个时代发生了从物符号到纯符号再到元符号的三级跳,形成了物符号、纯符号和元符号的倒三角关系。由于数字化社会栖居于网上与网下、现实与虚拟两重空间,存在物理现实文本、虚拟现实文本和交互现实文本这三重文本形态,再加上文本间还有着层级的不同,致使网络社会的意义生成极其复杂,它既是跨层次文本(简称“跨文本”)运动又是意义协商活动。对数字化社会的符号学反思,把我们带入了虚拟性的符号学,而其中及物性、具身性与体认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意义的生成及其对真知、真理与真相的追求。
符号学的新视野这本著作的篇章结构的创新性在于彰显了一种跨学科思维,从信息社会的符号形态勾勒符号传播的信息构型,提出16 条论纲衔接符号学、传播学和媒介研究的整体结构。这本著作立足于信息社会本身的符号本体结构,观察数字时代的符号激变,提炼驱动信息社会的三元(媒介、智能和消费)组合,由此产生概念重组和学科跨越的多重跳接,分别指向皮尔斯的符号学、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雅各布森的语言学、鲍德里亚的虚拟社会分析和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等,最后返回现实中以算法逻辑为基础的编码社会,信息流动的智能轨迹不断更新文本,且不断质询身份,被数字包围的社会主体不得不一再反思如何重新定位以人为尺度的价值重构。   2022 年2 月15 日
  
回想一下,从2012 年7 月参与项目申报,到2018 年子课题“信息社会的符号学研究”结题,再到2021 年12 月完成对子课题成果的全面修订,成为如今的这本《》,前后差不多经历了整整十年。十年一瞬,人间万象,心海沉浮。其间,我对信息社会的看法不断改变,至今尚未停止。就此而言,这是一本没有写完的书,也是一本也许永远写不完的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七年前,当我写下“元时代”这个词的时候,我深信“元宇宙”这件事迟早会发生。今天,当“元宇宙”众声喧哗、惊涛拍岸的时候,我甚至怀疑“元时代”是否真的能够到来。我的基本认识是,泡泡越吐越大,必将破灭。人是“有限理性”的动物,又是靠“有限理性”无限地志满意得的。

人类已经预测到的未来,真的能够成为未来吗?

 
本文摘编自《信息社会符号学》(唐小林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6)一书“导论”“序”“后记”,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72149-5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信息社会符号学的论著。它视符号为世界本体,把人类对社会的感知(阅读)、表征(书写)及其解释(接受)等全部实践活动看成符号行为,以信息社会的符号行为及符号文本为研究对象,着力考察并深刻反思信息社会的意义建构方式及运作方式。本书认为信息社会具有媒介、智能和消费三副面相,因而它是媒介社会、智能社会和消费社会的三位一体。媒介、智能和消费的符号互动各有侧重地构成了信息社会意义建构的表意机制、生产机制和动力机制。超连接、拟演示、诗性符号、装框则分别呈现为信息社会的文化主型、体裁偏向、文化景观和意义生产方式。本书在对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生存等的分析中指出,信息社会已经演进到元意识、元时代阶段,它召唤一门新的虚拟性的符号学的出现。作为首部系统探索信息社会符号学的著作,本书可供符号学、媒介学、传播学及信息理论学界的专业人士参考,亦可供高等院校人文学科相关领域的师生阅读。
(本文编辑:刘四旦)

1.相关阅读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领属范畴研究

起始年龄和语言学能与二语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理论与实证

鲜活的语言:语言人类学导论

杨亦鸣教授导读《人类语言的大脑之源》

胡壮麟教授导读《汉英认知辞格当代隐喻学一体化研究》

范晓教授:语言与言语问题研究

语言如何延缓衰老

一个小问题:语言学为什么重要?


2.工具方法

一次搞懂十大文献综述是什么体验?

文科生的编程自白

王华树博士团队带你走进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

语言科学研究的利器——R

文献综述如何催生论文、专著和项目

Journey into Journals——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

语言跨学科研究方法

SSCI发了还能再翻译发C刊吗?

30+家CSSCI期刊的投稿声明

科研必备学术搜索引擎集锦


3.学术会议

第七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

2022年语言文学学术会议集锦

2022年第17届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2022年度“当代语言学理论及国际汉语教育博士生学术论坛”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清华大学第六届语言学博士论坛

2022首届语言教材研究与评估大会

2022年社科大语言学青年学子学术论坛

2022年语言、文学与科学前沿论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信息社会符号学的16条基本构想和言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