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著推荐| 改革开放3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共三卷)

北大外文学堂 语言学通讯 2019-08-05

改革开放3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

(第一卷)文献综述(上)

目录

本文摘自《改革开放3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

(第一卷)文献综述(上)

第一章 英美文学研究

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型作家,从刊载于《外国文学研究》的一篇逸闻趣事就可见一斑[1]。广大读者除了欣赏他的作品之外,也会为这样一位天才的陨落而叹息不已,学者则会从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角度来审视这位英国作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五大核心期刊共刊载了37篇王尔德研究的论文,数量上列所有维多利亚时期作家的第二位,仅次于哈代。我们可以大体上将这37篇论文分为三大类。

第一,对王尔德创作生平、创作和艺术特色的综述,这类论文主要是早期学者对王尔德的介绍性研究。

第二,对王尔德单个作品的分析和研究,这类分析主要针对王尔德的重要作品,例如《道连·葛雷的画像》、《莎乐美》、《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等。这类论文以文本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细读发掘其中的道德的、伦理的、文化的内涵。张介明的《从〈道连·葛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2]是这类论文的代表。这类论文虽然以王尔德的个别作品为切入点,但是,大多数都回归到王尔德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唯美主义。

第三,对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的追溯、分析和研究。绝大多数的论文属于这个范畴。

如果对这些论文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可以看出一部分论文侧重于探讨王尔德“唯美主义”的起源、发展和演进,以及在此过程中同其他思潮的交汇、互动和争鸣。这其中周小仪的《“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3]是这类研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全面的论述。此外,周小仪的另外两篇论文《消费文化与日本艺术在西方的传播》[4]和《奥斯卡·王尔德:十九世纪末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理论》[5]则分别从唯美主义消费文化在东方的传播以及唯美主义消费文化与当代流行文化思潮的互动角度分析了“唯美主义”的流变和发展。另外一些作品则侧重探讨王尔德“唯美主义”体现出的对道德、审美、伦理和宗教问题的关系。陈瑞红的《论王尔德的审美性伦理观》[6]和刘晋的《后殖民视角下的奥斯卡·王尔德——论王尔德的“阈限性”》[7]是这类研究中比较深入的几篇文章。

此外,陆建德的《“声名狼藉的牛津圣奥斯卡”——纪念王尔德逝世100周年》[8]虽是一篇较为传统的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的论文,但是作者通过详尽的史料分析,并且深入细致的结合了王尔德作品,使得整个论文成为一篇较为全面和客观反映王尔德创作、生平和时代特征的佳作。

专著领域孙宜学的《凋谢的百合——王尔德画像》[9]以当代传记文学中较为流行的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王尔德时代的图片资料,较为系统地讲述了王尔德充满争议的一生。吴其尧的《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10]则王尔德生平、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风貌和唯美主义思潮结合,并选译了王尔德的部分作品,通过历史、思想和作品的有机结合论述王尔德具有争议性的一生。与之类似的是李元的《唯美主义的浪荡子——奥斯卡·王尔德研究》[11]选取了王尔德的性格与其创作思想的矛盾性,结合分析其几部重要作品,力图勾勒出其创作、性格与思想之间的互动关系。吴刚的《王尔德艺术理论研究》[12]和刘茂生的《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13]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文艺理论层面探讨王尔德艺术特征的专著,前者结合王尔德的生平从文艺批评、道德、自然、生活与美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王尔德的主要文艺思想,后者则更多从文本分析的视角,通过文本与作家的创作思想建立关联,从伦理道德、唯美思想、艺术、现实和家庭等关系出发,更为清晰和深入地探讨了王尔德的艺术伦理思想。张介明的《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从传统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出发,试图通过“唯美主义在叙事方面的特点”[14]探讨王尔德研究的新疆界。周小仪的《超越唯美主义:奥斯卡·王尔德与消费社会》[15]是我国较早关注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的专著之一,作者从王尔德主义的起源以及王尔德与19世纪末英国的时代氛围和特征为依托,深入探讨了王尔德的文艺思想与唯美主义。这些专著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研究了王尔德的生平、思想、作品、艺术特色及其与时代历史语境的关系,成为了期刊论文研究必要的补充。

[1] 见李刚:《王尔德在考场》,《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2期。

[2]《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3]《外国文学》2002年第2期。

[4]《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5]《国外文学》1994年第2期。

[6]《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7]《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8]《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9]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12]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3]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

[15]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改革开放3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

(共三卷)

罗芃 主编

刘锋 秦海鹰 执行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29433-8

978-7-301-29441-3

978-7-301-29436-9

定价:98.00元/78.00元/85.00元

本书从学科史的角度系统地检阅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8)以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将描述与分析、综述与讨论、资料性与学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研究状况的全面调研获得充分的一手资料,将外国文学研究置于一个动态的长程视野中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如实地反映和评价已有的成就,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出一定的反思。本项研究不仅具有单纯的回顾性质,更有一个向未来延伸的层面,可以为外国文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鉴照,同时也帮助研究者了解和掌握各个具体的分支领域的研究现状,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推荐阅读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申丹 总主编

罗芃 主编,刘锋 秦海鹰 执行主编:

改革开放3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共三卷) 

赵振江 范   晔 程弋洋:

购买方式:长按下方图片二维码下单,可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备注抬头,税号和收电子发票的email地址。

改革开放3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第一卷)文献综述(上)


改革开放3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第二卷)文献综述(下)

改革开放3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第三卷)专题研究


科研助力|“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征稿函



更多比较文学研究著作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本公众号外文书店选购,谢谢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