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理工:赋能新质生产力,践行高校新担当丨教育全面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大家谈②

教育之江 2024-04-28


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要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推动各类人才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各尽其才、各显其能。省委书记易炼红调研省教育厅时强调,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强化教育质量就是核心竞争力、人才增量就是发展新红利、科技变量就是变革新赛道的理念,助力推动“三支队伍”建设,率先走出一条“教育培养优秀人才、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贯通新路径。


“教育之江”开设栏目“打基础、强支撑、创优势、赢未来——教育全面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展现浙江教育人围绕全面服务“三支队伍”建设畅谈感悟、谋划蓝图的崭新面貌。


坚持将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聚力“培养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三链融合,培养具有新时代内涵的科技创新、艺术创意、营商创业“三创”卓越人才。


赋能新质生产力,践行高校新担当

 浙江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文兴 



202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呼唤拔尖创新人才,这对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是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优势,努力培养一批心怀“国之大者”的科创人才,把科技创新成果与国家、区域发展需要相结合,引领、支撑、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构筑人才高地,强化高水平人才引育


浙江理工大学不断强化高精尖等人才内培、外引力度,建立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青年人才三个层级的人才梯队,以服务“四个面向”为导向,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各项工作的理念思路创新,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培养生态和发展环境。


学校将以国家级领军人才、省部级及以上优秀青年人才引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实施国家级领军人才引育计划,重点在纺织、机械、设计学科设立人才特区,组建若干高水平创新团队。制定自主培养院士计划,在纺织纤维材料、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等领域集聚全球影响力的顶尖人才。


实施校内精英教授岗位聘任政策,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全面落实“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工程”,健全人才聘用评价、激励保障机制。


拓展海外引才渠道,加大海外人才引育力度,推动人才质量数量全面提升,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在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见行动、有作为、作贡献。


打造创新高地,推进有组织科研攻关


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夯实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学校积极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0余个。


接下来,学校要对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推进学校高水平建设,打造创新高地。


以登峰学科建设为牵引,构建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结构合理的学科生态体系。学校将着眼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学科布局,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做优特色学科、做精适应战略需求学科,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努力提升原创性和突破性科技创新能力。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战略方向,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和规律,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不断释放创新活力,充分发挥高校在促成新质生产力、重构新质生产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校企、校地协同推动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合作模式,加快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推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


优化培养模式,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


浙江理工大学坚持将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聚力“培养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三链融合,培养具有新时代内涵的科技创新、艺术创意、营商创业“三创”卓越人才。


学校将继续主动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坚定不移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守正创新。


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淡化学科边界,共建共享跨学科平台,培养大批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立体式人才。


加强产教科教融合,不断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优化“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和育人优势。


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浙江理工大学将立足新方位,勇担新使命,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锚定目标、前瞻布局,加快推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集聚力量有组织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扎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高等教育的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 | 方柔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每周三“职”与你有约! 杭师大有个“学科专场”微型招聘会丨“浙”些举措助就业2024①


» 浙江香港职业教育合作再谱新篇章


» 人才来浙江能获得哪些支持?七部门权威解答


» 成为人才向往之地!浙江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 点赞!第四届“思政星课堂”——我最喜爱的思政课老师名单揭晓


» 快讯!全国教育辟谣平台正式上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