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10期

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2023-08-28



专稿

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全球视野与中国行动

摘要:中国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战略行动深嵌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共存的新时代背景之中,既应符合以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跨境教育的国际通则,又应承担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土使命。当前,“国际教育枢纽”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学生枢纽、技术劳动力枢纽、知识/创新枢纽。中国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区域布局中,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是两个战略重点。在全球视野与中国行动的双重考量基础上,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应定位于学生枢纽类型,宜坚持“点”的建设思路,采取打造“留学中国”特色的发展策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应定位于知识/创新枢纽类型,宜坚持“面”的建设思路,采取打造“本土留学”特色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国际教育枢纽;国际教育创新岛;国际教育示范区

作者:陈先哲,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础教育治理模式研究

为变化的未来而教育——基于经合组织《回到教育的未来》报告的分析 

摘要对未来教育的预测是OECD国家所关注的重要教育议题。OECD于2020年发布了《回到教育的未来:OECD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报告,提出未来教育可能遵循非线性发展趋势而出现多重可能图景的理念。报告以现代化的延续与中断、教育的新目标与旧结构、全球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变革中的创新与风险规避、技术的潜能与现实导向、教学形式中的虚拟与面对面以及知识获取的学习与教育手段七维矛盾为分析视角;以学校与学校教育、教师与教学过程、教育行政与治理三类关键要素为坐标,通过对不同导向的要素组合进行归类与预测。进而构想了分别以大规模学校教育扩展、教育外包、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圈建立、无边界学习为特征的四种未来教育的可能图景。

关键词:经合组织;未来教育;学校教育图景;回到教育的未来

作者:张敬威,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苏慧丽,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韩国“放学后学校”教育项目评析——基于扩大教育机会的视角 

摘要“放学后学校”是由韩国政府主导推行的一项教育福利政策。其主要功能在于抑制校外培训过热的现象,并通过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在学校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更多的、质量更高的教育机会。该项目设置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样化的课程,夯实了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倾斜性扶助的政策保障,强调了从业教师的专业性,在扩大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韩国“放学后学校”教育项目的主要经验在于:准确把握定位、优化课程结构、立足政府主导、强调多方协同育人。

关键词:放学后学校;扩大教育机会;课后服务;教育均衡化

作者:李文美,女,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美国“在家上学”法律问题及其争议——兼论父母教育选择权的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基础

摘要作为“在家上学”最为普遍的国家之一,美国“在家上学”的发展全过程与相关法律议题的争论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家上学”的支持者视教育选择权为父母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官员则以“政府监护权”为法理依据坚持对其监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由于双方都可以在美国社会文化及其法律背景中找到支持其基本观点的依据,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就必须在保障“基本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等法律原则和多样的法律技术间小心地判断、评估和取舍。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各州支持“在家上学”的立法,对“在家上学”的法律规制日趋宽松,但如何面对和处理儿童可能面临的宗教狭隘性问题、被忽视和被虐待问题以及使用公共教育资源问题仍然充满争议。

关键词:在家上学;家庭教育权;教育选择权;政府监护权

作者:刘晓巍,男,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

❖当前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维度及其发展现状

摘要近十年以来,德国职业教育面临行业格局变迁、技术发展和高学历化等多重挑战,为此德国加紧战略布局,出台指导战略、政策文件和项目计划,重点从三个维度实施改革。首先,在数字化维度,德国打造“职业教育4.0”概念,依托数字化战略和重点项目推进转型。其次,在高学历化维度,德国打通上升渠道,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渗透,推出双元制大学学习、高等职业教育三级进修制和职教学分折算等创新模式。最后,在国际化维度,德国对外输出双元制模式,对内加强与国际接轨,改善对国外职业资格认证和促进培训生获取海外经历。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化;国际化;德国

作者:伍慧萍,女,同济大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问题研究所,教授,博士。


数字经济背景下越南职业教育政策分析 

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澜湄合作机制的重要参与者,越南的相关经验值得重视。通过设计三维度政策研究模型,采用系统分析法,深入分析越南职业教育政策背景、政策目标和政策框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背景下越南职业教育改革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因更显著,核心要素是阻止外资流失、服务国内产业政策改革和应对同类型竞争;政策建设目标是服务国家提出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愿景,重点围绕吸引数字经济的连带性外资和提升就业竞争力;政策框架的主要特点是建立“政府领导-社会参与”的总体架构、建成五级培训体系、以法治为引领、确立标准化和网络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字经济;职业教育;就业竞争力;政策分析;越南

作者:刘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德国社团主义传统及其对职业教育立法影响 

摘要作为一种政治理论,社团主义主张共同体应由不同的利益团体构成,与共同体利益相关的所有重大问题均应依靠团体之间的协商谈判来解决。德国具有浓厚的社团主义传统,其基因隐藏在中世纪以来德国宗教、政治、经济等多领域的管理形态中,近代英、法等国的社会变革从反方向对其进行了强化,黑格尔、温克尔布莱奇等人完成了其理论的奠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团主义已经渗透进德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国联邦或州层次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在立法筹备、倡议以及创制过程中,社团主义均有着明显的表现。社团主义不仅决定着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出台的可能性,而且对立法的最终表现形式、立法实施与监督的方式以及立法实施的效果等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社团主义;职业教育;教育法;德国

作者:荣艳红,女,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修远,男,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讲师。

课程与教学研究

❖信息化时代美国K-12个性化学习实施策略研究 

要:信息化时代,美国政府将个性化学习作为实现K-12“每位学生成功”的重要路径。为确保个性化学习全面推广,政府提供了政策引领与资金支持,学校和学区提供了资源保障与人力支持,家庭、社区和非营利性组织积极参与,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完备支持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美国各地区和K-12学校通过建立学习者档案并制定学习计划、整合开放教育资源和利用自适应平台、创建灵活的学习环境、提倡基于能力的智能化评估四大实施路径来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估的个性化。目前,美国K-12个性化学习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数据系统处理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质量欠佳、教师发展支持力度不够、新型评估方式推广困难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美国k-12;个性化学习;每位学生成功

作者:唐晓玲,女,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李珊,女,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以学为中心”课堂观察范式及其特征——基于“优质教学巡课”的考察 

摘要: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正在陷入表面化与技术化的窠臼。为突破这一困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基于“优质教学巡课”模式,提出课堂观察要以学生学习为视角,通过设定优质学习问题域、构建包容性观察合作体和实施以学为中心的循环式观察流程等三个方面,将其价值诉求指向学生优质认知发展。同时,新南威尔士州基于出台指南、免费培训、与教师认证对接等多种策略,切实保障以学为中心课堂观察的有效开展。该州实践具有注重区域层面保障、聚焦学习历程、凸显观察者异质性、倡导反思性实践等特征,在常态化观察中做到了教学合一、以学设教和以学导教。

关键词:新南威尔士州;课堂观察;学为中心;优质教学巡课

作者:王晓芳,女,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杜静,女,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德国高中科学新标准探析 

摘要2020年6月,德国出台了《高等学校入学资格生物、化学、物理化育标准》作为高中阶段科学标准,并同时在线发布了大量示范性教学任务。德国高中科学标准是德国近20年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首次在科学标准中要求真正实现德国传统的“化育”目标,并形成了能力的结构化体系。该体系涵盖四大能力领域,以基本概念为基础,以主要内容为落脚点,通过三级划分实现具体化、操作化。分析发现,德国高中科学标准和配套任务具备以下特点:回归学科的基本概念、全面融入的数字化战略、多元的评估方式和面向真实世界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德国;高中教育;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作者:肖龙海,男,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金玉宏,女,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教育国际化研究

❖英国促进高校学生外向流动发展状况、动因及策略

要:英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留学目的地国家,其本土学生出国留学的数量却较低,增长缓慢,与输入学生数量差距悬殊,出国留学目的地和生源地分布不均,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差距较大。基于英国学生出国流动所存在的问题、服务“全球英国”大国战略以及进一步推进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英国相继推出促进学生外向流动战略和政策,扩展多样化留学路径。英国对于留学教育认知更加广泛和灵活,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体验和经验的获得,多主体参与主导外向留学行动, 利用大数据加强出国留学状况的追踪调查研究,关注学生需求,为学生出国留学扫清障碍,关注弱势群体,注重留学教育公平。

关键词:英国高校;出国留学;学生流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作者:王璐,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武霞,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尤陆颖,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新冠肺炎疫情下留学生本土学习:一项国际化视角研究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疫情加之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使中国留学生的学习问题备受关注。本土学习是一种大学应对疫情挑战的国际化新实践。本土学习高度依赖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政策、大学的国际化布局、合作基础和教育质量。就地消化模式、“飞地”模式、交换模式和分散模式是本土学习的主要形式。本土学习所实现的是知识要素的线上与线下流动,以“在线国际化”丰富了传统的大学国际化内容,也为中国大学解决国际学生的学习问题提供了参考。本土学习的质量、教育内涵和疫情后的发展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留学生;本土学习;大学国际化

作者:谢喆平,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孟波,女,清华大学国际处副处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博士在读研究生。


❖全球留学生教育现实图景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大浪潮下,发展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大力吸引和派遣留学生,全球留学生数量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同时,全球留学生教育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留学生教育市场竞争激烈;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风险依然很大;留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导致输入国资源紧张;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学生增速可能正在放缓;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给国际学生流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未来,全球留学生教育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全球留学教育市场格局走向多极化;留学生教育从扩大规模转向提质增效;发展中国家从“人才外流”走向“人才环流”;跨境高等教育模式正在快速变革和发展。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国际学生流动;高等教育;政策措施

作者:彭婵娟,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09期
《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08期
《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07期



本文刊登于《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10期,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总发行处: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66

海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发行代码:ZW023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电话:010-58808310

Email:bjb@bnu.edu.cn

http://bjjy.cbpt.cnki.net




bjjyyj201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