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07期

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2023-08-28




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全球化与大规模测试背景下教育改革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者马丁·卡诺伊专访

摘要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者马丁·卡诺伊首先简要回顾了他的比较教育学术研究历程,即从教育与市场关系到政治经济权力框架内的教育系统功能解构分析。接下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和国家主义不断兴起的背景下,马丁·卡诺伊就国际大规模学业评估背景下四大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反思与前瞻性预言。这些问题包括:全球化的最新发展趋势与教育改革的动态张力,国际大规模学业评估对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影响,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最后,基于在斯坦福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项目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经历,马丁·卡诺伊展望了比较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大规模学业评估;教育改革;比较教育学科建设

作者:祝刚,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论我国比较教育的科学化:必要性与可能性

摘要科学化乃是比较教育的一项未竟的事业。当前,无论是出于服务国家教育决策的需要,还是为了夯实学科的知识基础,我国比较教育都需要启动科学化进程,提升“比较方法”在因果分析和教育理论建构方面的效用。相较于过去受制于方法论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比较教育的科学化在今天更具可能性:后实证主义为比较教育科学化提供了哲学基础;大数据时代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海量可供分析的数据资料;比较方法的突破性进展为比较教育的科学化提供了方法和技术的支撑。未来,比较教育需要加强研究者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注重对比较方法的跟踪研究和创新发展;发挥国别研究在比较教育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比较教育;科学化;因果分析;比较方法;国别研究

作者:吴宗劲,男,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饶从满,男,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比较教育研究的思维逻辑——从实体性思维到关系性思维

摘要“比较”内含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实体性思维,存在于实体之间,致力于结构性的并置和借鉴;一种是关系性思维,存在于关系之中,致力于建构性的理解与对话。但两者并不是二元对立的替代关系,而是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融合升级的辩证关系。因此,比较教育研究的思维逻辑不仅意味着生成性的结构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教育实践,而且意味着理解性的主观主义或解释主义的教育哲思,体现着人类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说,比较教育不只是基于若干研究对象的实体性对比和对照,更是以关系性思维在关系间建立人类理解的学问,以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性存在,达成国际理解的复杂转换过程。从实体性思维到关系性思维,不仅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人文主义转向,而且也是对比较教育学科人文价值的再认识,最终将有助于推动比较教育研究成为一种总体性的人文社会科学。

关键词:比较教育;思维逻辑;实体性思维;关系性思维 

作者:鲍俊逸,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带一路”教育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教育合作研究

摘要教育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业教育合作滞后于经贸合作,面临双边留学生流动水平偏低、合作院校国别分布不均衡、农业教育合作平台欠缺与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制约着双边国家农业教育合作质量,但双边国家发展潜力和全球化合作红利依然巨大、地缘区位优势明显。积极依托双边国家现有学术交流平台、师生互访、课程开发、联合实验室、联合图书馆、交换实习、高校联合会等农业教育多元合作方式,构建双边国家农业教育合作互动机制。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重点在于集中优势学科选好合作契合点,打破地缘限制强化校际合作均衡发展,构建双边国家农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平台,着力加强双边国家农业教育课程、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等交叉学科合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东欧;农业教育;高等教育合作

作者:李京蓉,女,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 申云,男,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特聘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约旦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

摘要约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经过60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历经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现在已进入到规范化发展的阶段。约旦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高等教育相应的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规范的高等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和科研的管理体系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从近2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约旦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良好,但是面临高等教育需求逐年增长、经费不足、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高等教育和科研部根据《约旦2025国家战略愿景》的规划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约旦;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作者:刘晖,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副教授。


土库曼斯坦国民教育发展沿革及相关问题探析

摘要一百多年来,伴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新秩序重建,土库曼斯坦国民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时期,宗教学校和世俗学校并存,具有鲜明的宗教性、等级性,国民教育发展落后。在苏维埃及苏联时期,政府根除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国民教育整体上发展迅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独立后至今,在尼亚佐夫任期,土库曼斯坦进行了学制改革,加强了民族认同教育和大学治理,进一步强化了思想道德教育,但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明显下滑、教材严重匮乏等问题凸显。在2007年初至今的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任期,土库曼斯坦把国民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领域之一,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国际化、现代化、数字化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土库曼斯坦;国民教育;教育发展沿革

作者:肖贵纯,男,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兰州大学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高等教育研究

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跨国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激烈、跨国高等教育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影响,澳大利亚把提升跨国高等教育竞争力作为维持其国际教育领先地位的重要途径。为提升其跨国高等教育竞争力,澳大利亚高校采取了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策略、质量导向的科研创新策略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服务策略。探索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科研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的水平和影响力是澳大利亚高校提升跨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重要经验。

关键词:澳大利亚高校;跨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作者:吴雪萍,女,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李兰,女,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欧洲高等教育政策视域下“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改革新动向

摘要2007年以来,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开始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并从关注基于学习成果的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到关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欧洲高等教育政策文件指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概念基础应从“学生参与”转向“学生自主性”,并尝试从教学方法、文化框架、学习支持杠杆等三个不同层面阐释“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概念内涵。在欧洲政策驱动下,大学在制定学与教战略、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学习成果、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但仍面临着概念存在认知误区、系统性政策框架缺失、参与主体动力不足等系列挑战。大学卓越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内驱力,教学需要被视为教师的集体责任。

关键词:欧洲;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学生参与;学习成果;学生自主性

作者:刘海燕,女,南京审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21世纪法国大学科研组织评估改革研究

摘要大学科研组织作为法国科学研究事业的中心,肩负着提升法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科研水平与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任。为此,21世纪以来,法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深化大学科研组织评估改革,通过整合科研组织评估机构、完善科研组织评估方式和评估标准,形成了更加合理的科研组织评估体系。法国大学科研组织评估十分重视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跨学科研究的独特性,强调实地评估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评估机构以质性评估的方式,为科研组织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提高了法国大学的科研创新能力,增强了法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关键词:双轨制;大学科研组织评估;评估标准;质性评估

作者:王丽媛,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刘敏,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韩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公共外交政策研究

摘要公共外交政策作为增强国际互信、提升国际形象的有效途径,是韩国参与全球治理、拓宽外交渠道的重要手段。韩国高等教育发展与韩国公共外交政策维系着依存共生、互为载体的关系。韩国公共外交政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主要包括以高等教育为载体,向外国适龄青年介绍和推广本国教育情况;以国外大学生、留学生为对象,组织相关体验活动,推广本国文化;采用语言培训、教育援助、增派专家教授等方式,助推国外高校建设韩国语言、文化等相关专业。韩国公共外交政策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了一条维系国家之间相互认同、互利互惠、和平友好的纽带,推进了外交事业和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韩国;公共外交;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作者:凌磊,男,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教育思想与理论研究

美国联邦政府干预公共教育起点问题的再讨论

要:学界一般认为,18世纪中后期《西北土地法》的颁布确立了联邦以赠地的形式参与教育事务,是联邦干预公共教育问题的起点,但这一认识是不准确的。通过系统梳理18世纪中后期一系列土地法令形成的过程,发现《西北土地法》中教育条款的出现并不是出于联邦对教育自身的考量,而是意在提高西北新州的地价、稳定移民的妥协方案,这不足以成为联邦干预公共教育的起点事件。联邦政府对美国公共教育的有意干预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工业化的腾飞中最终生成并确立下来的。19世纪早期的美国公共学校运动迫切需要一条有效的“同质化”策略来消解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的教育地方主义;同一时期的美国的工业化与工厂制——科学、效率、一致性和科层制,有效地为美国公共学校运动提供了一条逻辑缜密的“同质化”策略。这意味着,联邦政府干预教育实质上是19世纪后期联邦政府引导、干预、成就美国工业化过程中所扮演的领导角色在教育系统的体现。

关键词:公共教育;联邦干预;集权制;工业化

作者:陈露茜,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博士;夏青,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当代英国的学校国史教育改革论争

摘要:英国的学校国史教育改革论争集中反映了当代民族国家内部关于自身历史意识关系结构的不同教育见解。其论争渊源是,英国的国际、国家与社会状况正处于重要的变迁过程中,学校国史教育改革困于文化复原主义政策的桎梏,陷入了认同政治斗争的泥潭。为回应文化复原主义政策,英国国内围绕“大不列颠性”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展开了党派、地方、族群等多方关系多重历史意识相互竞逐的论争。尽管英国各方的辩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更广阔的趋向看,认同政治诉求凌驾于国史教育改革理论之上,更多是走入困局。现代国家的国史教育改革理论应超越认同政治诉求,以发展国民的历史认识为要务,走向国家治理的新境界。

关键词:国史教育;历史意识;脱欧;国家治理

作者:朱晓章,男,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哲学视角下教师发展的历史流变比较与反思

摘要哲学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源远流长,从哲学视角梳理教师发展的演进路径,可以看出教师的职业本质在不断重构,对教师职业的定位经历了理性-人性之辨、手段目的之争、单向度-完整性之思和职业-志业之盼。教师发展的样态日趋开放,发展方式上经历了从技术训练到人文开发;发展动力上经历了从被动形塑到自觉建构;发展时间上经历了从断续培训到终身学习;发展范围上经历了从单一狭隘到多元生态。教师发展的研究不断创新,研究视角上从教师缺席转变为教师卷入,从居高临视转变为在地倾听,从重视结构与结果转变为重视现场与过程,从批判矫正转变为关怀唤醒。研究表明,教师发展经历着深刻转变,日渐呈现出整合和纵深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教师职业;教师发展;教师质量

作者:王艳,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往期精彩回顾▼《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06期
《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05期
《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04期



本文刊登于《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07期,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总发行处: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66

海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发行代码:ZW023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电话:010-58808310

Email:bjb@bnu.edu.cn

网址:http://bjjy.cbpt.cnki.net




微信公众号bjjyyj2019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