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切为了高考

中青报·中青在线 守候微光 2019-07-12

6月5日,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毛坦厂中学的考生乘坐专用大巴前往市里参加高考,家长与居民夹道欢送。这里每年考生出发都会有万人送考,毛坦厂中学也被网友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



6月5日,毛坦厂镇,两名穿红色旗袍的考生家长在欢送考生的人群中。当天,很多考生母亲身着旗袍或者红色衣裙送考,寓意“旗开得胜”“开门红”。



6月3日晚上11点多,毛坦厂镇,考生们放飞孔明灯,灯上写着他们的心愿。第二天,他们将各奔前程,参加7日开始的高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1341ubmtt5&width=500&height=375&auto=0




6月初的毛坦厂镇,宁静,没有一丝风。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高考有关:状元商业街、夺魁教育机构、金龙阁酒店、售价67.8(谐音:录取吧)元的T恤⋯⋯


家长和考生已经不再避讳“高考工厂”这个称呼,有时还会调侃般地在前面加上“亚洲最大”。近些年,外界有质疑,也有支持。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些都不重要。在这里,最重要的只有高考,一切也只为了高考。


中国青年报 赵迪 | 摄影报道




6月2日晚12点,几名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聚餐。平时他们很难有这样的放松机会。




6月4日凌晨,毛坦厂镇,几名考生在衣服上签名留念。




6月3日,毛坦厂中学某个班级的最后一次班会上,同学拿着退回的班费合影留念。




6月3日,毛坦厂中学,两名复读生在黑板上留言。这天,许多班级结束了最后一次班会,正式结课。




6月3日,毛坦厂中学最后一次班会后,复读生潘倩雯(左二)准备返回铜陵参加高考,她希望能到上海读大学。




6月4日晚上,毛坦厂镇,一名复读的同学仍在自习。前一天学校已经放假。




6月4日凌晨,毛坦厂镇,小廖在和妈妈一起居住的出租房里复习。




6月2日深夜,毛坦厂镇一家代管考生的酒店,一名考生给家人打电话。在毛坦厂,学生不允许带手机。




6月3日下午5点,毛坦厂中学门外,陪读家长送饭到学校门口。




6月3日晚上,毛坦厂镇,陪读家长围坐在投影前。陪读家庭大多没有电视,除了照顾孩子的生活,家长常以跳广场舞、打麻将消磨时间。




6月3日,几名陪读的家长一起打麻将。




6月3日,毛坦厂镇,几名家长骑三轮车为考生拉行李。




6月3日,毛坦厂中学,等待接考生回家的家长。




6月4日凌晨,毛坦厂镇,陪读的王芳在街边等儿子回家。面临毕业,儿子和同学相约去放孔明灯,第一次如此晚归。




6月4日晚,几名毛坦厂中学学生在校园里聊天。





6月初的毛坦厂镇,宁静,没有一丝风。每年临近高考,这里总能够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


这座大别山深处的小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小镇和镇上的毛坦厂中学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人统计过,毛坦厂镇总面积不超过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超过了5万。这里几乎只有两种人:考生和服务考生的人。一切似乎都与高考有关:状元商业街、夺魁教育机构、金龙阁酒店、售价67.8(谐音:录取吧)元的T恤⋯⋯


这里没有网吧、大型电玩城,书店里摆放最多的永远是各种各样的教辅书,家家户户提供房屋出租。学校附近的发廊里,没有9号Tony老师或Jessica洗头助理,好打理的短发是这里流行的发型。在这里经营了4年理发店的叶凡,早已放弃了当初在其他城市的“职业标配”:小西装、皮鞋、白衬衫和精致发型。


家长和考生已经不再避讳“高考工厂”这个称呼,有时还会调侃般地在前面加上“亚洲最大”。近些年,外界有质疑,也有支持。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些都不重要。在这里,最重要的只有高考,一切也只为了高考。


“毛坦厂中学”由省级示范高中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和高考补习中心三部分构成。据学校通报信息,今年这里共有超过13000名高考考生。


去年8月,18岁的梦洁从安徽省淮北市来到毛坦厂中学复读。她的同学来自辽宁、湖北、河南,甚至3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学期中,不断有人因不适应而离开。复读结束时,梦洁还认不全班上的124名同学,有的面孔甚至一点印象都没有。


梦洁班上的座次是按照性别分开的。下课后同学们各自复习,很少交流。梦洁说,学校里有15个文科复读班、53个理科复读班,每个班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各不相同,但对学生要求都很严格。梦洁的班主任不希望学生在聊天上浪费时间,特别是不让男生和女生讲话,据说有的女同学因为在走廊和男生说话被停课了3天。


毛坦厂中学没有周末。复读的同学因为要考试,据说周日可以多休息近3个小时,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幸福的。许多同学开学时把手机交给父母,再见已是一年后。19岁的胡越在来之前就知道这里的情况。但他也相信,毛坦厂会帮他考上想去的大学,而大学是以后一切的起步。


傍晚,高一、高二的教学楼里灯火通明,戴着扩音器的老师还在讲课,数学、英语、地理、政治⋯⋯不同教室的不同声音混合在一起,难以分辨。


在毛坦厂镇,除了读书的孩子,最大的群体就是家长,从30多岁的爸爸妈妈到80多岁的爷爷奶奶,有的从高一就开始陪读。51岁的石逢友和妻子坐在学校对面的马路牙子上等着上高三的儿子。两口子是六安市舒城县人,妻子已经在这里陪读了3年。早晨5点起床做早饭,7点开始买菜、洗衣服、做午饭,11点10分到学校门口给儿子送饭⋯⋯石逢友妻子每天的生活就这样循环。


在初中没毕业的石逢友的记忆里,刚恢复高考那几年,村里有人考上了北京、上海的名牌大学,全村人都会敲锣打鼓。如今家里没有土地,他们夫妻还是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


临近高考,马昌凤代替平时在这里陪读的母亲,来到了儿子身边。她此前独自在上海打工供养全家。她觉得,这里的许多人和自己一样出身农村,家庭条件不好,下一代如果考上大学,一切兴许都会改变。


6月3日,复读班的小曹和同学趴在窗台前吃着卷饼,看着小镇上建起不久的小区,那里住满了来自各地的高考生和家长,远处的山峦和成片的绿树格外清晰。开完最后一次班会后,他们就将分别。旁边楼道里,一架用模拟试卷折叠的纸飞机盘旋在天空中。



编辑 | 李峥苨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点击以下 关键字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5·12大地震10周年 | 守着你离开的世界 | 五月轻柔的风吹过

五环外的西二福尼亚 | 北大120岁 | 第61届荷赛揭晓

新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 | 部长面孔 2018两会

人大开幕 杨晓渡回应:监察委不是一个超级权力机构

我的家在东北 | 雄安新区的第一个春节 

暗房师退休了

中国青年报2017年度照片 

微光和朋友们的放映会我是摄影记者年终特别版

马格南镜头里的周恩来纽约时报2017年度摄影书

资源城市 | 动批谢幕北京实习故事 窗外的北京

中国青年报最老的摄影记者走了告别铁矛

党代表朱日和全运会偶像

守候微光放映会 第十二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我是摄影记者

 12| 345|6|7891011|1213141516

在日本上大学高原藏校

历史上最有名图片编辑去世

微光专访14位中外女摄影师

雄安楼市离开北京 |北京租房记

再道一声 小平您好| 翻开家庭相册

河北治霾 | 迷失在北京

耀邦百年 中青报老照片 

大阅兵探营 | 阅兵细节 

 摄影与留学

【头版半月图】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国外报纸头版中的APEC

中青报2016年度照片| 2015年度照片 

历史向东 摄影向西 中国青年报大理影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