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就是一条咸鱼。”你可以自嘲,但千万别当真

黑糖豆花 豌豆花 2020-09-13
生活中认识不少习惯自我否定的朋友,曾经的我也是其中之一。
自我否定,让我们没那么自信。受到别人夸赞,我们感到自己像个“冒牌货”;工作有点成绩,我们觉得只是自己运气好。但只要遇到一点失败,我们内心就有一个声音在说:你看,你果然是个loser。
最近这一年,我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发现很多心理问题都和“自我否定”相关,比如焦虑、低自尊、完美主义、讨好型人格,等等。自我否定,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暴徒,值得每个人警惕。
自我否定往往呈现出一个特征:以偏概全、过度概括。
今天就要跟你聊聊,最近我对这种以偏概全、过度概括的自我否定的新认识。

01

生活中的“语言暴力”
很多关于自我否定、自我批评的分析都显示,自我否定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童年时父母与我们的交互方式:也许是因为我们经常受到父母的打击和谴责;也许是因为我们对爱的渴望没有得到满足。
作为我们人生早期最重要的人,父母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塑造着我们的自我认知。
值得警惕的是,很多父母评价孩子时,喜欢以偏概全、小题大做。他们与孩子交谈的方式中,存在着一些不容易识别的“暴力”。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父母看不惯你的某些生活习惯,就会数落你,但他们数落你的时候,不会具体说哪个习惯不好,却很喜欢“以小见大”,从你的一个“错误”行为中,总结出你性格、能力或人品上的缺点。
拿我自己举例子,有几次,我洗澡的时候,由于太专注于想一个问题,忘记清理掉在地上的头发。这事儿被我妈发现了,她免不了对我一顿斥责。
原本只是我的无心之失,但在她眼里,这个行为反映了我的“自私”和“冒失”。最后,她可能还会补上一句:像你这样,恐怕工作也干不好。
类似上面这样的情况,在我的生活中并不少见。最初,我多多少少会受她的评价影响,怀疑自己真的有点自私,能力上也确有不足。但是后来,等我心智更成熟一些了,我才发现,其实,我的问题并没那么严重,反而是她对我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知习惯呢?
我前面说过:将一个错误的行为,归结于性格或能力上的某种缺陷。
你发现没?这种认知习惯,和那种“我在这件事情上失败了,我的人生就完蛋了”的自我否定多么相似。
所以,如果你的内心总有一个否定的声音,那么不妨仔细辨别一下,这个声音最初来自于谁。

02

社会评价中的基本归因错误
阅读社会心理学相关书籍的时候,我了解了一个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上文所说的那种认知方式的偏差。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描述和解释社会行为的原因时,人们会出现两种偏差,一个是“基本归因错误”,一个是“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所谓“基本归因错误”,指人们更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解释为性格因素,而忽视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
所谓“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时,倾向于进行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时,倾向于性格归因。
举个例子,你和一个同事上班都迟到了,你会把自己迟到归结于很具体的原因,比如昨晚睡得太晚,比如上班路上太堵;但解释同事迟到的原因,你很容易把它归结为同事的懒惰,或者素质不高。
再举个例子,陈凯歌导演、高圆圆主演过一部电影《搜索》。影片中有这么一个场景:高圆圆饰演的女主角被诊断为癌症,从医院出来后上了一辆公交。在公交车上,她有座位坐。一个年轻人提醒她应该给旁边站着的老大爷让座,但她沉浸在对诊断结果的恐惧中,心情恶劣,于是对年轻人恶语相向,拒不让座。
这个场景被车上的人拍视频发到网上,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针对女主角的网络暴力。几乎所有的声音,都在指责女主角没素质、人品低劣。
但是电影屏幕前的我们了解实情: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归结为性格、人品层面的原因。
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总结出的“阿伦森第一定律”:做疯狂之事的人未必疯狂。
我在《社会性动物》这本书里看到这段解释时,深感震撼,发现很多现象都能通过这个定律来解释。
原来,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对别人的行为进行性格归因;同时,别人发现我们有一些不好的举止时,也会指责我们性格上的缺点。
如果在我们的成长环境中,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武断地评判我们的行为,从一个具体的行为联想到性格、人品、能力上的缺陷,那么我们便很容易用这种以偏概全式、小题大做式的方式来评价自己。
性格内向的人,初入社会,参加一场有很多前辈、领导参与的行业聚会,由于没什么社交技巧,又太在意社会评价,因此表现得很紧张。
聚会结束后,这名内向者会怎么评价自己呢?TA可能会想,自己根本不擅长社交,以后还是少参加这样的聚会;也可能会想,自己社交经验欠缺,社交技巧也有待提高,以后应该多在这方面努力。
毫无疑问,后一种归因和评价方式,才更符合事实,也更具有建设性。

03

不要抽象地论断他人和你自己 
社会心理学的这个发现,让我更加坚定了以前的一个观点:不要抽象地论断他人。
阿伦森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三位研究“贫穷”并一直致力于解决贫穷问题的经济学家。其中两位获奖者写了一本书《贫穷的本质》,澄清了大众一直以来对穷人的误解。
有些人将穷人视为“慵懒愚昧”、“思想古板”、“行为粗鄙”、“没教养”,网络上也有大量文章概括所谓的“穷人思维”。但是,班纳吉认为,贫穷的根源不是懒惰、愚蠢和享乐主义,贫穷的根源,就是穷。是恶劣的、贫穷的处境,让勤奋、聪慧、积极向上的个体,也几乎无法摆脱贫穷。
这也是社会环境的影响,远远大过性格、能力对人的影响的案例。
实际上,除了社会情境的影响,每个人的天性和人生经历,都对这个人变成今天的样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比如有些孩子性格敏感,被父母说两句就会难过、哭泣。面对这样的孩子,某些父母会说孩子“玻璃心”,说孩子“矫情”,似乎孩子天性敏感就是一种缺陷和罪过。
这样的父母,缺乏对人的性格的全面而正确的认知,把自己认为不好的性格归结于“错的”、“有缺陷的”。
受父母影响的孩子呢,承受着父母无端的、毫无根据的语言暴力,并学会了用父母的目光看待自己,于是变得越来越讨厌自己、没有自信。
因此,当我们发现某些人、某些群体,做出了我们难以理解的行为时,不要急着对他们下判断、贴标签。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部分的真相。

04

自我否定,可能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回到自我否定这个话题。
我们已经知道,很多人的自我否定,源自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否定和打击。这些评价,将有过失的行为归结为性格、能力乃至人品的缺陷,是一种以偏概全式的武断评价。
而如果我们将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内化为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一遍遍地重复这种以偏概全式的自我评价方式,导致为了一些小事而否定和批评自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反驳自我批评的声音呢?
就是在反思错误时,要避免抽象化,将错误具体化——你只是在某个具体的时间,犯了某个具体的错误,这个错误未必表示你不具备某种能力,更不能表示你性格上有什么缺陷,不要因为一个局部的错误,就否定整体的价值。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自己下判断很容易,但后果可能很严重。
你很可能因为觉得自己是一条咸鱼,而放弃努力;也可能因为断定自己不擅长社交,就拒绝一切社交活动。
轻易否定自己,可能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也许你还想看

15 December 2019

● “有见识”的人,更容易度过人生低谷

● 千万别为自己“内向敏感”而抱歉

● “真想成为敢被人讨厌的人呀”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