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阳病

中医宝典 2020-02-16

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中医宝典】热文排行

  太阳病,病名。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一、术语阐释


  太阳又称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故太阳居三阳之首,为六经藩蓠。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能达表抗邪。正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卫气行于脉外,功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风寒外袭,卫气受伤,温煦外御功能降低,是以恶寒(包括中风)。

二、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三、病理机制


  风寒外袭;少阴寒胜伤阳,正气抗邪,阳气恢复,祛邪达表,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1、太阳经证


  分为三型


  ⑴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⑵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⑶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


  分为二型


  ⑴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⑵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四、治则方药


  1、太阳经证治法


  ⑴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⑵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⑶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轻透为主,可用银翘散。


  2、太阳腑证治法


  ⑴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⑵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


  ⑴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⑵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⑶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⑷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⑸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中医宝典】热文排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中医宝典】热文推荐 >>>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