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5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老城记忆】"宜昌大撤退"中,有支近万人的学生队伍

摄协 三峡影像网 2023-05-04


提示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国民湖北省政府西迁鄂西山区的恩施。在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亲自指挥下,民生公司员工冒着日机的狂轰乱炸,以惨痛的代价,将重要设备和物资成功的转移到了重庆,这场悲壮的宜昌大撤退,被称之为东方的“敦克尔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与这场宜昌大撤退几乎同时进行的,还有另一支近万人的学生队伍,也在从宜昌西迁至恩施的险途中......


 抗日烽烟中的“湖北联中”

 文/王松    摄影/王松   余建平

 

在中国抗战教育史上,“西南联大”无疑是一座丰碑,名声享誉海内外,然而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湖北有一所规模宏大的中等教育的“联中”,却鲜为人知。

 

(资料图)


当战火的硝烟散去,几十年过后,人们再次研讨“联中”,发现它的精神意义并不亚于西南联大,它被堪称为中国基础教育的西南联大。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先生所指出的,“抗战西迁办学,如果只讲西南联大是片面的”。

 


历史无法抹杀,总不会被人遗忘。2018年,江汉大学王立教授,历时十年的湖北联中研究成果,《黉府弦歌烽火中,抗战烽火中的湖北联中(1938--1946)》一书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全面系统研究湖北联中的文史专著。专著从不同的角度,通过祥实的史料,以及对当年联中学子的访问,对湖北联中的创立,西迁,运作,发展,以及湖北联中对整个中国教育乃至于抗战救国的意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专著的出版,不仅让鲜为人知的湖北联中为世人所知晓,而且对于民国抗战教育史的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先生欣然为书作序,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

 

(资料图)


 “七七”事变之后,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大片国土沦陷,抗战全面爆发。在国破家亡,战火纷飞的时刻,教育该何去何从?当时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国难当头,大敌当前,应以抗战救国为第一要务,主张放弃学校正规教育,而以短训班的形式适应战时的需要。而更多的有识之士则认为,教育乃百年大计,立国之本,如放弃学校正规教育,战后将难以建国,主张战时的正规教育必须继续坚持,绝不能放弃。


(资料图)


如王云五,王玖兴,杨东莼等人分别在《武汉日报》,《创导》,《文化战线》等报刊发表文章,对战时中国教育的方针发表看法,力主坚持战时学校正规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些有识之士的观点,对于当时国民政府制定抗战时期的教育方略,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大批学校开始大规模实施内迁。


1938年的《武汉日报》(资料图)


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武汉危急,国民湖北省政府西迁鄂西山区的恩施。根据国民政府战时教育实施方案,当时的湖北省政府决定彻底改革湖北的中等教育,7月,《武汉日报》在“彻底改革湖北中等教育”的社论中指出,“目前是一面抗战,一面建国。我们需要大批的到前线流血杀敌的青年,也需要大批在后方流汗建设的青年。这些青年的培养,不是设立许多战时短期训练班就可成功,必须靠学校教育的长期熏陶,才能有真实的本领,救破碎的中国。”与此同时,湖北省政府召开了两次会议,拟定了《湖北省公私立中等以上学校联合设立办法》,简称“湖北联中”,并在武汉日报全文发表。


(资料图)


湖北联中拟定为22所分校,涵盖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各类师范,高级职业学校,初级职业学校和一所大专学校,各分校大部分设在湖北恩施各县,另一部分则设在鄂北山区,湖北联中校长,由时任中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兼任,副校长由湖北省教育厅长兼任,这一规格,为中国教育史上所罕见。当时,全国只有湖北和江苏成立了联中,而湖北联中无论在学校规模和规格上均为首。

 

(资料图)


考虑到战时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贫苦家庭,而且已经是流离失所,无力支付学习费用,政府决定所有学生一律实行免费教育,包吃住,包发校服。这一决定,为战难时期广大贫困家庭的学生接受系统正规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几十年以后,很多联中学子仍深有感触的说,如果没有那时的免费教育,我们是绝对读不上书的。为了动员广大学生参加学习,陈诚在《武汉日报》,《扫荡报》上发表了“敬告本省中等学校学生家长书”,号召广大学生家长支持联中,积极把子女送到联中就读。陈诚在致家长书中讲到,“诸位的子女即是我的子女......,我们必须把学校变为家庭,学校的学生犹如家庭的子女,学校的老师犹如家庭的父兄,诸位可以绝对的放心。”为了方便全省学生报名,省政府分别在武汉,宜昌,襄阳,恩施等地设立了报名点,并根据学生赴联中各分校路途的远近,发放路费和膳费,如宜昌至巴东各分校者,每人发给路费3元,膳费2元等。

 

宜昌大撤退时的繁忙码头(资料图)

湖北联中成立,并免费就读的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全省民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民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广大学生家长踊跃送子女报名,截止到1938年11月,联中就登记学生17000多名,其中还有外省战区学生3000多名。


湍急江流中的民生轮船(资料图)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大批从上海等地转移过来的工厂设备和物资堆积宜昌,这是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唯一家底,绝不能让其落入日寇之手。在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亲自指挥下,民生公司员工冒着日机的狂轰乱炸,以惨痛的代价,将这些设备和物资成功的转移到了重庆,这场悲壮的宜昌大撤退,被称之为东方的“敦克尔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与这场宜昌大撤退几乎同时进行的,还有另一支近万人的学生队伍,也在从宜昌西迁至恩施的险途中,他们就是湖北联中的学生。

 

宜昌点军孝子岩古渡口(资料图)


那时的恩施,交通极为不便,从宜昌到恩施,必须先坐船到巴东,再由巴东乘坐烧木炭的汽车,沿着崎岖陡峭的盘山土路到达恩施。然而战难时期,已没有交通工具可用,只能步行到达恩施,当时联中的师生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步行到恩施。一条是通过施宜古道到达恩施,另一条是先坐木船到巴东,再由巴东步行到恩施,还有一条则是通过三峡两岸纤夫的纤道朔江而上到达恩施,三条道路都险峻异常。

 

宜昌姜孝祠,下方为安安庙(资料图)


宜昌安安庙,庙前道路为施宜古道(资料图)


施宜古道,又称施宜官道,盐道,商道,它是在武陵山脉崇山峻岭陡峭的山峰上用青石台阶铺成,崎岖而险要,据考证已有上千年历史。它由恩施出发,经建始,巴东,长阳,进入宜昌,最后到达宜昌点军孝子岩古渡口,全长300多公里,是当时从宜昌进入恩施,四川的唯一陆路通道,在那个”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时期,这条古道无疑是连通内地至西南的一条大动脉,被称之为古代的高速。1938年秋,从武汉及全省各地的联中学生万余人陆续抵达宜昌,在宜昌接待站按照大队,中队,分队编队,然后由军事教官带队分别出发。


今日镇川门


他们从宜昌镇川门坐木船渡江,有的学生为了躲避日机轰炸,甚至星夜渡江,在江南孝子岩古渡口上岸后,经安安庙踏上施宜古道。那时,在施宜古道上,每60里设有一个联中接待点,联中学生们每天至少要走10个小时以上的陡峭山路,晚上就在农家,甚至在野外打地铺睡觉,艰辛异常,300多公里的古道,需要走12天才能到达恩施。然而联中学子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抗战救国,不畏艰辛,他们的歌声响彻武陵山脉的崇山峻岭,沿途都能见到学生们写下的“同学们加油!”,“不要怕,快点走”的标语。

 

施宜古道建始段之


8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访施宜古道,但由于开发建设,古道大多已不复存在,仅有两段保存完好。一段为宜昌点军区土城乡望洲坪村,约三公里,至今仍为当地村民的便道,另一段为建始县高坪乡石门河,约十公里左右。


施宜古道建始段


当我们沿着陡峭的山峰,吃力的攀登在古道上,抚摸着数百年来被路人磨损的近乎光亮的青石板,疑视着古道上马帮遗留下的痕迹,顿感历史的风雨在耳边呼啸,我们仿佛看到当年一队队联中学生奋力攀爬的身影,听到近万名联中学子行进在古道上的脚步声,我们不由得感慨万千。


恩施屯堡新街全景


当年这些联中学子,大的不过十五六岁,小的只有十二三岁,如此少年,在当今还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宝宝,还处在长辈们的百般溺爱和呵护之中,而他们,却背井离乡,冒着战火,只身跋涉在崇山峻岭之中,他们的求学之路何其艰辛,他们的梦想追求何其悲壮。


恩施屯堡新街村委会


在探访施宜古道的途中,我们偶遇来自上海的丹疑老师,她告诉我们,她的父亲抗战时期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当年也是徒步走到云南的,她此次也是专程前来探访古道的,由此可见,这条古道留给世人多么深刻的历史记忆,多么难以忘却的岁月情怀。

 

施宜古道建始段


1938年底,湖北联中各分校师生,陆续到达恩施各县。那时的恩施,交通闭塞,贫穷落后,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之说,这么多学校和学生一下涌入,哪来的现成校舍?于是,当地的一些庙宇,望族富户的房屋便被政府征用来作为临时校舍,屯堡新街就是其中之一。屯堡是位于恩施城60里地的一个山村,八百里清江从这里蜿蜒绕过,龙桥河水在这里静静的汇入清江,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宁静古朴,湖北联中女子高中分校就落户于此。


当年的屯堡新街已淹没在水下


学校征用当地望族许家自建的一条商业新街上的数间商铺房屋作为校舍,千余名来自武汉及全省各地的花样年华女生,在这里开始了战时的求学。她们的到来,为古老闭塞的山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联中女高分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设有初中和高中部,在这所战时条件简陋的中学里,走出了不少文化名人,聂华苓,茹志鹃在这里读过书,著名七君子之一邹韬奋来学校采访过,革命烈士刘惠馨在学校建立过中共地下党支部,这些都为这个小山村注入了厚重的历史人文情怀。


《三峡影像网》• 每天用图说宜昌,欢迎关注本微信号:syjxh0717

施宜古道建始段


80多年后,我们再次来到屯堡新街,当年的学校早已于抗战胜利后就迁回武汉,当年的商业新街,也因清江修建电站而淹没于水下,山乡也早已恢复到往日的宁静,然而此刻立于河畔,遥望飘过的八百里清江,耳边似乎仍听见联中学子“松花江上”,“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的歌声,看见他们苦读的身影。也有曾经的联中学子,在八九十岁的高龄,千里迢迢甚至不远万里从海外回到这里,追寻自己在这里求学的青春岁月。一位曾经在此就读过的大学教授,听说有人要在这里建一个纪念馆,激动的表示愿意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捐赠于此。

 

省立二女师学生宿舍旧址


战时的湖北联中尽管实行公费,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生活条件是及其艰苦的。由于粮食紧张,学生每日三餐为一稀两干,早饭为苞谷糊,中晚饭是大米和苞谷混合饭,大米里杂夹着米虫,沙子甚至老鼠屎,因而被学生们戏称为“金包银”,“八宝饭”,菜就是每天的黄豆,蚕豆,豌豆,土豆了。学生吃饭时八人席地围一圈,一盆菜放中间,即便如此,由于供应不足,正在吃长饭的学生,吃饭仍然要靠抢,吃的快的狼吞虎咽,争取两三碗下肚,吃的慢的,一碗还没吃完饭就没有了,只好饿肚子。为了节省费用,学校的粮食,柴火都要由学生搬运回学校,运粮没有口袋,学生们就用长裤扎紧裤脚,在裤子里装满粮食往学校扛,每名男生分配有每月60-80斤的挑柴任务,往返要走几十里山路。由于营养不良,卫生落后,缺医少药,疾病更是师生们的重大威胁,伤寒,痢疾,摆子,肺结核,疥疮等疾病,不时摧残着师生们的身体,一些师生就因为染上疾病又确少药物治疗而长眠于鄂西山区。

 

省立二女师毕业证书


湖北联中的教师们,是一支具有高素质,赋有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如在联中的两所女高分校,师资阵容强大,很多教师毕业于北大,中央大学,教师阵营中有“北大系”,“中大系”之称。其他各校的教师,很多也都毕业于武大,北师大等名校。著名学者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的父亲,原湖北大学教授冯永轩先生也曾执教于省立二女师。在那个极端困苦的抗战艰难岁月里,联中教师们无私奉献,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展现出较高的教学水准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战时没有教材,联中老师们就自编讲义,然后通过板书教学,即使在那样困难的教学环境下,他们的教学依然闪耀着思想的火花。


许家祠堂旧址


国文老师们从《诗经》,《楚辞》讲到唐宋诗词,讲到鲁迅《狂人日记》等作品,讲到肖霍洛夫《静静的顿河》等俄罗斯文学。英文老师们自编教材,向学生们介绍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莫泊桑的《项链》,契柯夫的《打赌》等西方著名作家的作品。历史老师向同学们讲解《阿房宫赋》。数学老师们精心讲解《范氏大代数》。音乐老师们教唱《游击队歌》,《太行山上》等抗日歌曲,并介绍讲解舒曼,舒伯特,贝多芬等西方作曲家以及世界名曲。即使是没有任何实验条件的物理,化学学科,老师们依然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纸上谈兵的把课程讲授的清新生动。联中的这些老师们,后来很多都进入高校,成为大学老师。

 

恩施核桃坝省立二女师毕业照(资料图)


联中学生们的学习非常刻苦,他们十分珍惜战难时期难得的学习机会。没有教材,就用毛笔在毛边纸上抄写老师自编的讲义,没有电,就用小小的桐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学习,每当入夜,一盏盏微弱的灯火随风摇曳,忽暗忽明,成为当时山区的一大风景,冒着黑烟的灯火,常常把同学们的鼻孔和眼圈都熏烤的乌黑。清晨,在山坡上,河流边,到处都能见到莘莘学子早读的身影。尽管条件艰苦,但联中各校的学习气氛依然非常浓厚,同学们刻苦攻读,学校坚持严格教学,严格考试,严格管理,绝不放松学习标准,因此,即使在艰难的学习生活条件下,联中依然展现出高水准的教学质量,高中分校毕业生大部分升入大学,不少人考入西南联大,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名校。

 

许家用过的古床


联中的教学管理非常严格。各分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将各校学生编为大队,中队和区队集中管理。各校都配有号工,学校学生的起床,吃饭,上课,睡觉等一切作息时间,均由号声指令。对学生的内务,也按照军事化的要求,做到“三个一条线”,即:床上被子叠放一条线,床下鞋子摆放一条线,绳上毛巾下端一条线。学校还制定了严格的各种规章制度,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给于严厉的处罚直至开除学籍。

 

施宜古道建始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民党严控的联中,也出现了地下中国共产党人的身影。中共湖北省委派出党员跟随联中西迁,在联络老党员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党员,联中农专分校,均县武当山高中分校,恩施女高分校,建始女师分校,利川初中分校等均已建立起中共地下党支部。恩施女高分校建立了秘密图书室,中共鄂西特委妇女部长刘慧馨定期将《新华日报》等刊物送到恩施女高支部。在地下党的组织下,艾思齐的《大众哲学》,胡绳的《辩证法唯物论入门》,邹韬奋的《萍踪寄语》,斯若的《西行漫记》,以及苏联小说《母亲》,《铁流》等进步书籍和鲁迅,郭沫若,矛盾等人的作品,在部分学生中广为流传,使一批学生接受到了进步思想,有的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联中学子中,中共地下党员何功伟,刘慧馨英勇就义。

 

恩施屯堡省立七女高学生运动队和文艺队(资料图)


湖北联中的学子不仅学习刻苦,国难当头时,更表现出极高的爱国激情。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感召下,恩施各分校不少联中学子投笔从戎,踊跃报名从军,四女高,二女师甚至有女生也志愿报名从军。在各校的从军报名现场,台上台下,群情激奋,歌声口号声响彻一片,先后共有700多名联中学生主动应征入伍,他们在“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首岳飞《满江红》悲壮的歌声中,义无反顾的奔赴抗日杀敌前线。这些从军学生,有的参加了著名的枣宜会战,石排保卫战,长衡会战,有的成为中国远征军译员,有的派往国外学习军事技术。

 

施宜古道宜昌段


湖北联中是中国抗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战时中国基础教育的典范,它的历史意义无疑是深远的。在国破家亡的滚滚烽烟中,它坚持了教育的立国之本,保留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培养了一批栋才。后来许多在我国乃至于海外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教授,学者,很多都出自于湖北联中,如果没有战时联中的基础教育,他们的成功也是不可能的,而更多的普通联中学子则成为建国后一个时期科教文化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在极端困难的抗战时期,联中实行免费教育,为广大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了学习机会,彻底改变了他们今后的命运。


(资料图)


联中诞生于山区,也对山区的文教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那时的鄂西山区贫困落后,大批的教育精英和知识学生来到这里,为闭塞的山区带来了文化和知识,一些本地青年和联中学生交上了朋友,有的甚至直接进入联中学习,促进了当地教育文化的进步。联中还为湖北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更为可贵的是,在精神层面,湖北联中如同西南联大一样,展现了一种中华民族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传承了民族精神和血脉,留下了直至今天我们仍需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

 

(资料图)


湖北联中那段历史已经过去80多年的岁月,当年风华正茂的联中学子,大多也离我们而去。正如李克强总理2017年视察西南联大旧址时指出的:“传承刚毅坚卓的文化品格,将西南联大的精神发扬光大”,湖北联中精神也同样永存。最后,让我们以湖北联中校歌,结束这篇文字。该校歌由湖北联中均县武当山高中分校国文教员耿长寅先生作词,音乐教员马丝白先生作曲。

 

施宜古道宜昌段全景


“莽莽江汉,自古称雄,亡秦三户建伟功。日月骤瞑,烟雾朦胧,抗战建国诞联中,巍巍黉宫,岭叠三重,莘莘学子弦歌一堂坐春风。扫荡瑕秽,恢复光荣,奠定邦国复兴民族跻大同。”(本文参阅了江汉大学王立教授的《黉府弦歌烽火中》一书,并借鉴了部分研究成果,在此致以谢意!)

 三峡影像网申明:本平台推送图文未经许可及作者许可请勿转载


往期回顾 ☟点击☟ 精彩推荐【老城记忆】百年前的这位宜昌小哥宜昌大撤退 : 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老城记忆】百年沧桑强华里
【宜昌•老城记忆】那些年我们怎样过春节
【老城记忆】舌尖上的老宜昌老城记忆 | 宜昌运河

   

本期编辑/悠游天下

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办 

投稿 | 34578353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