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5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老城记忆】百年沧桑强华里

王念石 / 文 三峡影像网 2023-05-04



百年沧桑强华里

王念石 / 文


强华里红星路口,照片右侧为红星路小学


宜昌市井生活的人间烟火造就了属于宜昌的码头文化,宜昌开埠后的城区东移改变了沿江一带的格局。要说起昔日的“洋人一条街”强华里,就不得不从罗马教皇庇护九世(1846—1878年在位)说起。早在同治九年(1870年),教皇就颁布命令,将深入中国内地、距离海岸线有上千英里的宜昌定为鄂西南宗座代牧区。



那些远渡重洋,深入到距离大海一千多公里的中国内地宜昌的各种教会从宜昌开埠的第二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年(1877年)起,就在宜昌近郊大肆购买地皮和房屋。《天主教宜昌教区简史》一文中提到,天主教会在宜昌城郊王家坝(窑湾)、下铁路坝(胜利一路至胜利三路一带)、宜昌大南门之外的乐善堂街(自立路)、二马路、滨江路(环城南路至一马路沿江大道路段)和滨江巷(强华里)等处买地建房。

1917-1919年宜昌沿江的照片


《宜昌市基督教的梗概》一文中也介绍了基督教进入宜昌后的发展情况:其中苏格兰长老会1896年起在滨江路、怀远路之间购置大片土地,建西人住宅、设诊所,在献福路设“福音堂”及学校;内地会在大公路(沿江大道一马路至胜利三路路段)购地建楼一栋;美国圣公会在南正上街(今美岸长堤小区)、二马路和西坝传教;瑞典布道会在青龙巷(今西陵二路沿江大道路口)1895年购得向家菜园土地一块建礼拜堂,还有男女客堂及西人住宅;福音道路德会(美国差会)在中山路也兴建教堂、办小学。


1904年细分图


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买地建房遍及宜昌当时主要城区,而投资重点乃是原定而最终没能实施的英国宜昌租界的两端,即现在的自立路与强华里附近。比如天主教史料记载:1880年“开始在滨江路一带修建教堂及附属房屋,作为教会办公地点和修女院的临时院址。”基督教的有关史料则透露:基督教“在怀远路还建有楼房数座,为英国传教士住宅,后面建一小礼拜堂,用英语礼拜堂,为外国信徒和高级职员参加聚会及秘密议事之用”。


一个传教士所拍摄的1896年的宜昌城郊


尤其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9月2日发生了地方士绅和民众起来反洋人、反洋教、烧毁教会所属建筑的“宜昌教案”之后,教会利用清政府十七万五千多两银子的赔款,开始了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重建及新建项目。其中天主教在1892年首先重修了乐善堂街的天主堂和滨江路的圣心堂(又称老圣母堂),并在江南十里红修建了天主堂。1898年开始在下铁路坝相继修建爱德堂(即修女院,俗称圣母堂)、孤儿院、男修道院和医院(俗称“法国医院”或“天主教医院”,其正式名称“爱德医院”反而鲜为人知)。



而基督教利用赔款,从1896年起在滨江路、怀远路之间购置大片土地,除了建造洋人住宅,还开设诊所,并逐渐扩大范围,这就是1901年开始接诊病人的普济医院;同时也在仁济巷(后来的燎原巷、今解放路延伸段)购地建屋,围上石墙,建成女公会,1915年又建楼房一座,名“灵友堂”。前部小房为妇女布道所,大楼上为女教士宿舍,楼下大礼堂为女校和医院,这就是被宜昌人称为“女科医院”的仁济医院。


《宜昌海关十年报告》宜昌埠(1902年)


英国探险家威廉·埃德加·盖尔(William Edgar Geil,1865-1925)(中文名盖洛)1888年出版的《穿越长江三峡》(又译为《扁舟过三峡》)的书中对宜昌城外进行过描述:“沿着长江河岸向下延伸的地方是郊区,海关的趸船就停靠在这里的河边。所谓郊区只不过是一条狭长的中式街道而已,顺着河岸蜿蜒,街道向下游一端尽是废墟,沿街开设的都是三流的本地店铺。街背后的郊野,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坟冢……”


民国时期宜昌城


他写得很详细:“江边有一条街道,街面狭窄,肮脏无比,臭气熏天,两旁是坐落在河岸上的小茅屋,小街通向一条更宽的马路,两旁是条件好一点的房屋,这条路去到的地方原先曾被划为英国租界……在暴乱(指‘宜昌教案’)发生之前,这里的大部分房屋都是外国侨民居住的。这片地方,前面临江,后面紧挨着一大片土地,那是一片中国人废弃的坟地坟头杂乱,荒草丛生……


强华里这条小巷的初创应该从天主教1880年在滨江路一带修建圣心堂及附属房屋,作为教会办公地点和修女院的临时院址算起。不过直到1902年的宜昌埠地图上,才可以很清晰的看见26梅尔彻斯和27圣方济各修道院之间出现了一条小道,标记的圈中的南端就是现在强华里靠沿江大道的那个路口。


上世纪初二马路


虽然宜昌新商埠区的道路规划要在十多年后的1914年才会通过,并在随后几年开始建造,虽然1902年还根本还没有滨江路和滨江巷,但在地图中可以看见沿江一带的西式建筑已经鳞次栉比,已是繁华街区了。到了上世纪初,星罗棋布的洋行和贸易公司、堆栈主要都沿着二马路靠江边的那条滨江路向一马路延伸。


▲这是一个美国水兵拍的照片,中间建筑就是强华里靠江边的圣心堂和修道院(1930年)


其中有日本商人开办的大坂洋行、英国商人开办的隆茂公司、立德洋行;过了邮政局和宜昌海关,就又是英国商人开办的太古公司、怡和公司、法国商人开办的聚福洋行、德国人开办的美最时洋行;过了强华里巷口,那是罗马天主教圣方济各会的圣心教堂和修道院,还有基督教苏格兰福音会的普济医院和小教堂。



很多年前到强华里街访时,曾有一九旬李姓老人告诉笔者:虽然滨江路有不少的洋行货栈,怀远路(今红星路)有英国驻宜领事馆,可只有强华里才能称作是“洋人街”,在他的回忆里,从海关大院(今市政府)一直到一马路,那一片几乎全是教会的地盘,从修道院到教堂,从学校到医院,从简单作坊到孤儿院,从神职人员的住所到医护人员的宿舍,很大一片教会的建筑。

《宜昌房产志》的史料记载:其中怀远路17-18号有灵生堂(属于苏格兰福音会)建于1918年,面积5385.25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的楼房、平房共11栋;教会学校(指益世小学)建于1928年,面积3067.5平方米的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和平房4栋;滨江路这边13、15号砖木结构平房2栋,面积528.82平方米,用作天主教分诊所。


上面这张当年强华里沿江附近的老照片很能说明问题。可以证实现在的强华里靠沿江大道的那个路口下端的强华大厦的前身就是天主教利用“宜昌教案”的赔款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的圣心堂和圣方济会修道院的原址。


只是随着圣方济各会在下铁路坝一带修建的圣母堂(又称爱德堂)和爱德堂医院(今中心医院)等建筑在上世纪初相继完工,位于滨江路和滨江巷的天主教教堂、医院、修道院和孤儿院陆续从那里迁走,滨江巷这里就少了好多的传教士,而多了更多的洋行洋商、轮船公司专务、做外贸生意的经纪人。


1934年私立益世小学师生合影,一半男生,一般女生,围墙外是强华里


1917年以后,宜昌商埠局在修建怀远路、福绥路、滨江路和二马路这样的新马路之时,也修建了包括履元里、同春里、和光里、强华里这样的支巷。天主教会利用自有的土地,在平掉了原来的荒丘坟堆之后,于1927年在怀远路创办了益世小学,1938年又在滨江路的圣心堂里陆续开设了幼稚园和益世女子中学(初中班)。


《宜昌天主教简史》中回忆说:益世小学创办于1927年,并经省教育厅立案,创办人邓炳文(当时的宜昌主教)。学校分男女二部,男子部设在二马路(实为罗善堂街,笔者注)天主堂内,女子部设在滨江路圣心堂内。学校事务由白衣修女负责,首任校长为宜昌总堂本堂神父李奥颐(长阳人)。



史料显示:1940年夏宜昌沦陷时,学校曾一时停办,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在女子部原址复校,男女二部合并。校长由白衣修女邓雪儒(四川人)担任,校务全由白衣修女负责。……该校的历任校长除上述二人外,尚有宜昌总堂本堂神父李绍品(长阳人)和白衣修女涂治国(武汉人)。该校学生在创办初期仅百余人,以后在最高时期发展到七八百人。


民国鄂西秋季运动大会四等奖章(1933年)


教会学校的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加一些当时举办的全市大型的体育运动会。报载,1930年,益世小学就组队参加了川军将领刘湘部下二十一军第二旅旅旅长兼宜昌城防警备司令郭勋祺在位于云集路与致祥路口处的警备司令部大院(原址在今白宫夜总会)举办的“鄂西篮球锦标赛”。益世小学在有宜昌县立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参加的小学组中获得冠军。同时,益世小学也参加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在铁路坝广场(现在的夷陵广场)举办的、有11支参赛队、规模盛大的“宜昌公私立小学秋季篮球赛”。



湖北省教育厅的督学彭体乾在1946年的《巡视宜昌教育报告》中更是点名表扬益世小学、哀欧拿女子中学附小的幼稚园“设备充实,办理亦佳,尚不多见”。而益世小学在当时的宜昌教育界有“老师资历优,教学设备好,学生生源好”等好评。那个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荣获红军纪念勋章的黄乃一(曾用名黄小平)就是从益世小学毕业,进入宜昌四川中学(今宜昌四中)学习并担任该校“贰零剧社”社长,后前往上海,辗转走上革命道路的。


▲宜昌哀欧拿女子中学  


对那家1900年创办的哀欧拿女中的最后结局,《哀欧拿女子中学五十年》一文里说到:1949年7月宜昌解放,9月1日哀中(哀欧拿女中的简称,笔者注)还是正常开学。由于宜昌临解放时,很多人不懂共产党的政策,有的全家都跑到四川去了,剩下的学生中学部只有九十人,华英男校的学生也不多。于是开学后哀中和华英中学的教师就酝酿两校合并,后经宜昌市文教局批准,两校合并为‘联合中学’,校舍在南湖岗桃花岭,哀中原校舍借出部分给政府办干部训练班(市行政干校,笔者注),部分仍为哀中附小开学。哀中附小改名为湖堤街小学,两年后,湖堤街小学交给了政府。


宜昌市中心小学(65届)六一班毕业照,篮球架后为原圣心堂


1949年宜昌解放后,强华里那家停办的益世小学则由宜昌市人民政府接办,一年后改名为宜昌市中心小学。1955年,在原圣心堂开办的圣心堂医院“正式划归市人民医院统一领导,圣心堂与湖堤街(原哀欧拿)小学对调,湖小成为一医院门诊部,(强华里的)圣心堂划给文教局及中心小学(原益世小学)”。



《宜昌教育志》载:宜昌市政府1951年将创办于1927年、建筑面积6470平方米的益世小学(后来的怀远路小学、现在的红星路小学)命名为市中心小学;1953年,又将创办于1934年、建筑面积3856平方米的中山路小学定为市重点小学;1961年又将创办于1931年、建筑面积2599平方米的学院街小学也纳入市重点小学的范畴,从而确立了宜昌小学教育系统“三足鼎立”的辉煌时期。


云集街办地图局部(1980年)


1984年版的《宜昌市地名志》介绍:强华里1936年前后称滨江巷,后因其西南端北侧建有强华轮船公司,故改名强华里。l967年更名为红星一巷,l973年恢复原名。而说起强华轮船公司,就不得不从公司创始人、黄家的那位含着金钥匙出生、却不肯坐吃山空,居然独出心裁,敢为天下先的黄锡滋(1883-1940年)说起。



黄锡滋,名大福,祖籍湖北黄陂,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中,黄家六世始祖来到渝州(现在的重庆)。1895年,年仅12岁的黄锡滋继承了其叔父留下了10多万两白银的遗产。成年后的他在宣统元年(1909年)娶了当年重庆望族之一的杨氏家族之女为妻,在重庆解放碑附近的都邮街购置地产营建新宅,取名为黄公馆。



黄锡滋不和其他纨绔子弟那样只知道吃喝玩乐,而是从辛亥革命成功的1911年起,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在重庆打铜街创办了“天锡生”盐号,并在湖北最大的食盐市场沙市开设了驻外机构。由于他找准时机,出手低价从自贡盐厂购进滞销价跌的食盐,再组织运力将食盐运销到极度缺乏食盐的川外市场高价出售,所以一下子就挖到了生平第一桶金,一跃跻身重庆四大盐商行列。


▲聚福洋行“福源”轮船


在随后的几年里,黄锡滋又陆续开设了新的“天”字系列:天锡福、天锡公、天锡永、天锡祥等商号,经营范围扩大到糖、桐油、布匹、棉纱、油盐、山货等大宗批发业务和进出口贸易,后来又开办钱庄和煤矿,还投资入股银行,生意越做越大。他出于对各商号物流环节上的重视,出于对川江上轮船最终会胜出木船的大趋势的判断,从1920年开始,在上海先后购置“福源”、“福来”、“福同”三艘新轮船,开辟渝(重庆)宜(昌)之间的川江航线,并逐步放弃其他生意,主营航运和煤矿。


江南造船厂旧照(1920-1929)


据史料记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黄锡滋的“福记航运部”的三艘船都是在上海江南造船厂购置,最大的“福源”轮载重3000吨,是后来崛起的卢作孚的民生轮船的数倍,并以安全舒适著称于川江航线上。与此同时,黄锡滋与当时重庆的法商永兴洋行合作成立中法合资聚福洋行。其实就是假合资:法国人分文不出,黄锡滋不仅以每年送法国人3万两银子“挂旗费”的条件,给法国人七万元“干股”,还安排法国人高薪就业,进而获得法方各方面的庇护,从而获利巨大,最多时资本达到五百万银元之巨,自然就是当时重庆屈指可数的巨商之一。


轮船在三峡鼓浪抢进,船侧写着“不载军人,不载军火”


俗话说得好,“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当时,法国永兴洋行不仅在聚福洋行的每艘船上都派有法国水兵五六人担任护航队,而且也默许黄锡滋在轮船上不仅挂出法国国旗,而且不许中国乘客走上轮船的楼上,从而使得中方的轮船身份得到掩饰;聚福洋行那三艘轮船还在船舷上公然刷上“不运军火,不装士兵”的告示,在各路军阀可以任意扣留商船、或敲诈勒索或运输军火和部队之时,法方甚至能出动法国炮舰进行护航。所以聚福洋行的轮船不仅可以在川江畅行无阻,甚至可以任意开辟航线。



1940年,宜昌沦陷,川江与长江中下游航运中断,也就在那一年,黄锡滋病逝;1941年法方依照合约抽走股金,自然大赚了一笔,聚福洋行的轮船也就从此再没悬挂法国旗。1942年7月1日,聚福洋行总部在重庆更名为强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44年拥有船舶1747吨,在川江上仅次于招商局与民生公司。宜昌光复后,位于强华里巷口的聚福洋行也变成了强华公司,滨江巷也就更名为强华里。1952年公私合营,强华公司与其他轮船公司改组为川江轮船公司,1956年并入长江航务局。


原强华里沿江大道路口上侧的强华轮船公司办公楼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拍摄的原来位于强华里巷口的强华轮船公司的办公楼,可以见到青石垒成的高高的墙角基石和高大宽敞的窗户,那个时候这栋除了原来面向江边的大门改变了方向,改向强华里、其他外貌基本没变,可是外墙已经斑驳的两层楼房早就变成了宜昌港务局的职工住宅,现在那栋办公楼和临近的一些大型堆栈已不复存在,不是红花灼灼,胜似桃花的夹竹桃花坛,就是青草如毯、绿树成荫的草地。但那些基石地基还在,钻天的杨树还在。


掩藏在小巷深处的洋房子


在强华里的小巷深处,至今还保存着一栋属于天主教的两层洋楼,门牌号码是强华里4号。外墙上有着民国风格的“腰线”装饰,还有教会特有的圆拱门。因建造年代久远,这栋楼显得很陈旧。有资料显示,这栋楼以及周围10间平房都始建于1887年,先后用作绣花楼,经言学校,幼儿园,后来成为益世小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以前笔者去那里进行街访时,还有老人回忆起这栋教会的两层楼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曾经经过房管部门的维修改造,但毕竟年代久远,外墙剥落,设施老化,已显得破旧不堪。住在楼上的一位婆婆是1991年修建大公桥客运站时搬迁到这里来的,而那个曾经十分红火的客运站早在2012年就已经搬迁拆毁,变成滨江公园里的“梅园”,可强华里的那栋楼还在,那个搬迁的婆婆也还在。


强华里东北起于红星路与福绥横路相对,西南止于沿江大道,长约135米,宽约4米。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条百年小巷还是石灰三合土路面。巷的东南侧大部分是红星路小学的院墙,西北侧驻有地区五金,地区土产公司仓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宜昌地图上,可以看出岁月的沧桑给强华里及其周边带来的变迁:



基督教的普济医院变成了宜昌电力公司;天主教的益世小学变成了红星路小学;怡和洋行已经变成了市粮食仓库(俗称怡和粮库),太古洋行已经变成了市交通局;宜昌海关变成了市委和市府;英国驻宜领事馆变成了市人武部;豆花村餐馆变成了市民政局;航务局变成了市供电局;大阪堆栈之一变成了市粮食储运公司仓库;强华轮船公司上侧的民生公司的那几间堆栈存在的时间比强华公司办公楼要长久得多……




如今站在强华里巷口一眼望去,那些修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教堂、修道院、神职人员住宅和教会医院几乎荡然无存,那些洋行、堆栈、货仓、轮船公司和码头也早已找不到旧时的模样了,甚至连那条已有百年历史的强华里的名称也被延伸了的福绥横路所取代。不过,那些被岁月所湮灭的洋人故事、那些曾经存在的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那些沿江一字排开的老建筑,以及关于强华里的来历,还有那么多悲欢离合的人间烟火却依然藏在这条百年小巷中,依然在无声的记录着老宜昌的故事。


欲知更多宜昌老城故事请关注《留住老宜昌之沧桑二马路》一书,购买联系电话6252910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




往期回顾 ☟点击☟ 精彩推荐【老城记忆】舌尖上的老宜昌【老城记忆】宜昌大撤退 : 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
【老城记忆】宜昌和光里
影像探秘 | 百年宜昌解放路老城记忆 | 宜昌运河

   

本期责任编辑/悠游天下

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办 

投稿 | 34578353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