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5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宜昌•老城记忆】那些年我们怎样过春节

余晨扬 / 文 三峡影像网 2023-05-04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厚重的仪式感。

                                        ------题记

 

“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过年绝不是现在春节三天假,那是长达近一个月的“忙年”,是历时十几天的“闹年”,是一年一次的期待,是一种兴奋、一个憧憬、一番喜悦、一场隆重的仪式。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


这是北方的童谣,南方习俗也大同小异。在我印象中,一到腊八,家家户户就进入了“忙年”。

“腊八”的来历传说各异,有说与岳飞有关,有说与朱元章有关,也有说与释迦牟尼有关,但这都是传说,无法考证,“腊八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其实传承久远。《说文解字》称:“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腊”本来是远古人们一种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举行的祭祀活动,南朝梁代宗凛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可见,腊八这天作为重要的祭祀节日已逾千年。



“腊八节”的重要仪式是要吃腊八粥,已示庆祝五谷丰登、祈求吉祥如意,自宋代起,腊八节吃腊八粥就是极为普遍的民间和宗教活动。腊八粥原料南北大同小异,无非简单或讲究之别。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用则伤味。每至腊月初七,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



作家冰心女士在南方长大北方工作,她有一篇文章专讲腊八粥,应该颇有代表性,其文曰:“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冰心《腊八粥》)在北方,这一天还有泡“腊八蒜”的习俗,那是为正月初一早上吃饺子预先准备的一份厚礼。老舍先生曾津津有味地写到:“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老舍《北京的春节》)



小的时候,母亲她们总要提前很长时间为腊八粥准备食材,大米、糯米、小米之类大众食材还好办,那时商品流通渠道单一,有些食材,比如芸豆、杏仁、葡萄干等都要四处托人求购。食材筹备齐了,母亲脸上就会展开得意的笑容,食材洗净、泡好,放在砂锅里,腊月初七下午就要煮,煮好后放在木炭火上再慢火熬,到腊八早上,一锅热气腾腾香糯的腊八粥就上桌了,飘动着浓浓的香甜味,各家还时兴互相赠送自己家的腊八粥,我母亲的做的腊八粥总会受到邻居们的夸赞。



现在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主妇们很少再有为家人熬煮腊八粥的耐心,每次在微信中看到一些人发的自我安慰的“腊八粥”图片,总感到十分倒胃口。倒是一些宗教寺庙,不忘在这一天慈善施粥,今年北京雍和宫的腊八粥施粥活动就吸引了上万人前去,而且还主要是年轻人。其实,生活还是要有一些仪式感的,生活好比一条小河,如果老是波澜不起,就乏味了,时不时的来点仪式感,那是生活小河里的漂亮的浪花,会给人留下长久的记忆。 



“腊八”实际上是春节的序曲,腊八后,在南方趁冬日暖阳天气好,首要大事就是磨汤圆面。原料主要是糯米和梗籼米,大约比例为8:2,大人说如果糯米比例高,煮出来的汤圆就不成形,软塌塌,不好看;梗籼米比例高,汤圆就不糯,不好吃。将糯米和梗籼米按比例装好、洗净,再加水泡一天,就可以上磨了。如果在农村或小镇上,有石碓,也可以直接用湿米冲碓。在城里就麻烦些,一般多用石磨磨成米浆。我们家的石磨下面还有石盘,石磨用久了,齿槽会磨平,为了好用,腊月间还会请“錾磨”的手工艺人錾錾石槽,每次一听到有人摇着哗啦啦的铁片声,就知道要过年了,要錾磨了。



磨米浆要两人,一人喂料一人推磨,推磨一般都是我们孩子的事。有时推时间长了,小胳膊酸疼,但一想到热腾腾的甜汤圆,就又坚持下来,看来,美好的憧憬是会给人力量。米浆用布袋装好,吊着沥水一天后,稍稍成形固体,就要掰成小块,放到太阳下摊开晾晒。如果运气不好,遇多天阴雨,晾晒时间一长,汤圆面就有些发酵,最后煮出来的汤圆就发红,严重的还会发酸,所以赶晴天就非常重要。



除了推汤圆面,大多数年货的准备还都是大人们忙。蒸年糕、炸蚕豆、炸肉丸子、炒花生、炒瓜子,摊春卷皮,家境好一些的人家还会做鱼糕、肉糕、蛋卷,总之,那些天,家家户户厨房都会飘出一阵一阵的各式香味,挠得人胃痛。对于“年”,生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思念和期盼。



我最盼望的是家里开炸麻艺儿,炸麻艺儿先要和面,这是个体力活,早年间是父亲主操,后来哥哥和我也能上阵了。和面前加水时要同时注意加红糖水、黑芝麻和一点点小麻油。和面没得巧,就是得均匀使劲,反复揉搓。面和好后,擀成薄面皮,切成长方块。中间竖划3刀(也可以5刀,必须是奇数),把一边拉着从中间穿过、抚正,就可以下油锅了。这种零食我们叫麻艺儿,也叫“翻三儿”,是春节期间孩子们的主要零食。



忙不几天就到了小年。腊月廿三或廿四日,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进入"过年"倒计时。民间有在这天要提点心瓜果去岳父母家“辞年”的习俗。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民间百姓争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老传统,所以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俗话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天,会是全家总动员,里里外外大扫除。掸灰尘、擦玻璃、掏阴沟、洗家具,有几年,我父亲还买来石灰,制成石灰水,把家里内墙天花板都刷得白白净净,这时,我就成了他不可或缺的好帮手。这一天的大扫除全家每个人都要认真参与,它不仅是一次卫生行为,也寄托了人们善良的愿望:“扫尘”谐音“扫陈”,寓意要在这一天把所有的“晦气”“穷命”扫除家门。



这天晚上就要“送灶神”,家家会在厨房摆上瓜果点心,尤其不能少了黏黏的灶糖,然后把旧的灶神爷的画像拉下,放入炉堂里烧掉,主妇们还要双手合十,恭敬祝愿:你老人家在我们家辛苦一年了,祝你一路高高升,上天言好事。这项议程传承久远,南宋名臣、大诗人范成大有《祭灶词》传世,生动描写了宋时送灶的习俗,其诗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恋,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见一斑。到了除夕一早,就要迎灶神,把新买的灶神画像再贴上。可怜灶王爷老先生,一年也就回天上给玉皇大帝汇报工作休息五天,也够辛苦的。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办婚嫁迎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百姓们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印象中,我的两个姑姑,都是在五十年代一个春节前,同一天隆重出嫁的。

家里清洁如新,就要张罗贴年画了。年画大多是一个大胖小子抱着大鲤鱼,寓意“年年有余”,或者是牡丹、荷花之类漂亮花卉,寓意“富贵连连”。年画的时代性很强,五十年代多是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那时信息不发达,好多国家大的经济成果,我们小时候都是看年画才知道的,比如三门峡水利工程、宝成铁路竣工、长春第一汽车厂建设等等,有些热烈的画面至今都记忆犹新。还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我们每次看到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文革时,年画则变成了清一色的样板戏,后期,改革开放后,年画又成了明丽照人的女明星的天下。到现在,年画好像已逐渐退出了春节习俗。



到了腊月二十九,就要贴春联了。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春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表达辞旧迎新的喜悦,是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过年方式。一副春联,融诗词、书法、祝愿、喜庆于一体,真是难能可贵。早年间都是家人自作或请人书写,红纸黑字,行楷隶草,各具特色,看着就喜庆。



现在人们都习惯去市面上买,但有些过于花哨,总觉得没有过去那种红纸黑字更入眼,更有味。除了贴春联,还要贴“福”字,要倒贴,寓意福到了。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贴门神,贴窗花。有一年我们家大门贴的门神像是戏剧人物,不像以前的门神那么凶,哥哥告诉我,那是唐朝的两位大将军秦琼和尉迟敬德。他们俩什么时候成了门神,可能是人们喜爱敬重的原因吧。我发现,中国人和西方人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中国人往往会把自己敬重的人最后神化为神,比如关羽、诸葛亮等,到后世都成了神,所以,中国的神大都充满人间烟火气。



最期盼的除夕终于到了。这一天的重头戏是年夜饭,好像辛苦了一年,忙碌了一月,就为了这一餐。这天,远离家园奔波在外的游子们,都会不远千里,风雨兼程赶回老家,与父母家人团聚,那种骨肉相聚,血浓于水的家国亲情,是什么都阻止不了的一种民族本能。“人间重团圆,身外轻浮云”,回家过年,是所有中国人心心念念的一个神圣的仪式,但愿我们的后代们能永远珍视并保留这个传统。



年夜饭除了各式喷香菜肴外,必须要有一条鱼,或红烧或清蒸,象征有头有尾、事事如意;要有腐竹,寓意富足;要有莲藕,寓意子孙聪明。年夜饭前,先要祭祖。我家堂屋中央,有一个两米长的香桌,上供奉着我爷爷的牌位。饭前,我父亲会手持三柱香,向爷爷牌位鞠躬磕头,给爷爷斟上酒念念有词再酹撒地上。然后我们后辈依大小顺序挨个给爷爷牌位磕头。礼毕,丰盛的年夜饭开始,这时,我们才感到如此幸福、如此满足。



吃罢年夜饭,收拾完餐席,主妇们就张罗家人洗澡。房间里搁一大盆木炭火盆,开水壶烧得吱吱冒蒸汽,洗个热水澡,别说多痛快了。洗完澡,大人们收拾洗衣服,我们孩子则围坐在放满小吃、瓜子、花生的桌边,聊天守岁,听老人讲故事,猜谜语。守岁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守岁是辞旧迎新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入夜,外面街道小巷里,开始传来一声声鞭炮声,心痒痒的大孩子就忍不住跑到门外,点上几个鞭炮过过瘾。真正过瘾的时候还要耐心等等。到零点了,父亲会拿出一大卷红红的鞭炮,在门口一字摆开,点鞭的神圣权力一般交给哥哥,他是长孙,鞭炮哔哩吧啦响了,震耳欲聋。周边邻居的门前也此起彼伏响起欢快的鞭炮声,有的人家还点上五光十色的烟花,钻天猴拖着长长的哨音飞上夜空,迸发出耀眼的光焰。我们站在门前,欣喜地感受着这种一年一度的难得的欢乐。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除夕这天,家里火盆是不能熄火的。夜深了,我们带着满足睡觉,摸着枕头下压着的新衣服,梦里也会笑出声。那时,一般家庭都比较拮据,加上棉布要布票,好像一个人一年一丈五尺,刚好一人做冬夏装各一套,如果要置办床单、被单、蚊帐就紧张了。我们家还好,哥哥穿小了的衣服,染染色,正好我可以穿。母亲总会想法在过年时,给我们全家人(包括奶奶)都做一身新衣、新鞋、新袜。新衣主要就是棉袄、棉裤的新罩衣,小孩子长得快,到夏天了,罩衣就可以做春装了。



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日子。这天一早,首先奶奶去开门。她在除夕晚关大门时,会小心地在门外斜着靠放一根粗壮的木柴,初一一开门,木柴就会顺势倒进来,这时奶奶就会大声喊:“财(柴)进来了,接财(柴)呀!”。南方类似的习俗还有:春节三天扫地要从外往里扫,不许倒垃圾,怕把运气倒出去了,连废水也要用个大桶盛好,不能往外倒,因为水象征财;不许说什么“死”“杀”之类不吉利的话;三天不能动刀、剪,这几天要吃的菜都要在除夕这天准备好。初一早上,大人把我们一个个喊起床,穿戴好新衣,依次向奶奶、父母亲拜年。奶奶一般会端坐在堂屋中央,面前放一个蒲团,接受后辈的跪拜祝福,然后笑眯眯地从口袋里掏出压岁钱,那是我们孩子最开心地时候。压岁钱不多,2毛5毛不等,那也够奢侈了。



初一早上一般都吃汤圆,象征一年里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吃完汤圆,我们就迫不及待跑向街头,买鞭炮、玩具。最喜欢的玩具一是各种面具,有孙悟空、哪吒、猪八戒等等,套在头上,再拿根竹制的“金箍棒”,格外威风,再就是买一把木制手枪,还可以打炸药片。还有种玩具,叫“噗得儿”,我在《一条大河波浪宽》一文中曾介绍过:“这是我们小时候过年时最普通的一种玩具,多年不见了,玩过这种玩具的人现在至少也临近花甲。‘噗得儿’据说是用糯米制浆吹成的,下面鼓形,中有一细长管,用嘴一呼一吸,鼓形底就一突一凹,发出“噗通、噗通”的响声,根据鼓形大小,厚薄,发出的声音有脆有钝,好玩又好听,要点是嘴呼吸时一定要掌握力度,力度稍大‘噗得儿’底就碎了。水平高的人还会把‘噗得儿’放在手掌,两手一张一合,也会响。”



当然,男孩子最爱的还是放鞭炮。那时放鞭都是把鞭拆成一颗一颗地放,点鞭的火种有向大人要一支香烟,但质量不好的烟老容易熄火,大多时候会点一支祭祀用的香,点上引信就手疾眼快扔上空中,听那空中传来“啪”的一声脆响,心里就乐开花。有时手慢了就会把手炸得生疼,但仍乐此不疲。我们最喜欢到河滩沙地去放鞭,可以搞好些恶作剧。现在春节都不让放鞭炮了,听不到响,闻不到那种微微的硝烟味,总感觉有一种失落。


初一,除了玩,就是拜年。亲戚、朋友、同学家,这家出来那家进,口袋里糖果、点心塞得满满的。宜昌是个小城,哪儿都可以走去,我们笑称“拜跑年”。

本文作者家人留光照相馆合影


有一年春节,父母带我们去给住在宜昌北门外的亲戚拜年,这家人是余家一个长辈,我爷爷的堂弟,我们叫二爷爷。我爷爷是长房,他是幺房,年龄和我父亲相仿。他有两个儿子,大的和我差不多,小的比我小几岁,但辈分大。那天,这位“小叔叔”看上了我刚买的木手枪,撒泼耍赖要,在母亲几番劝说下,我把木手枪让给了他,但心里老大不高兴。回家路上,母亲看我一直不高兴,就说:“我给你讲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一听就反驳说:“这故事我知道,孔融是给自己兄弟让梨,但xx是叔叔。”母亲笑了,说:“xx虽然辈分是叔叔,但他年龄比你小啊,大让小,应该的。”我这才好不容易放下心里那个堵。


▲夷陵广场宜昌市民欢庆春节


过年期间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各种灯舞:舞龙、舞狮、采莲船、踩高跷、打莲响、打腰鼓、跳秧歌……林林总总,热闹非凡。中国人好像把一年来的辛苦、内敛憋坏了的天性,在这几天尽情地释放。我们小巷的孩子们,在我哥哥的带动下,有一年也做了条简易的小龙灯,除夕夜上街舞了几条街,还颇受欢迎。


▲云集路春节期间市民舞龙灯


舞龙灯也有很多讲究,尤其是红龙,上街舞动时,时常有大人抱着孩子从龙灯下面反复穿行,那是给孩子辟邪。我小时候也在大人的鼓励下,跑到龙灯下面穿行,那些舞龙的大叔们大概都了解这种习俗,均报以善意的微笑。舞狮的技巧性强,尤其是演绎爬高桌,并在好几层的高桌上反复腾挪、跳跃,那已是有杂技范儿了。宜昌有一年,还组织在铁路坝举行春节灯舞比赛,简直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夷陵广场春节龙灯表演


那年月没有春晚,但娱乐活动仍精彩纷呈。春节三天,文化宫、文化馆一般都组织有职工业余演出,人们的参与感极强。专业团体更是卖力出新。记得有一年春节,宜昌京剧团从沙市请来一位名旦周东平,演出连台大戏《华丽缘》,让宜昌的票友戏迷如痴如醉,争相一睹为快,致一票难求。


▲宜昌市民欢庆春节


这样的休闲放松,要到年初五,这一天是财神生日,各家都要对财神老人家表示敬意,要迎财神,犹以各个商业店铺为甚,俗传要供奉羊头和鲤鱼,羊头寓意吉祥,鲤鱼寓意有余,但在我印象中,真正如此虔诚供奉的似乎少有。我家大公路店铺隔壁,有一家丝烟店,老板姓包,为人精明,我曾看见他店前竖两根竹竿,一根上系着一片纸的鲤鱼图,一根上系一个纸的羊头图,随风飘来荡去,好像很给财神面子,这老板也真够绝了。


第一排右边为本文作者,手里拿的小木枪是当时男孩子们的最爱。


初六以后,工人上班、店铺开门,孩子们兴奋的激情开始降温。俗语说:“拜年拜到麦子黄”,实际生活也没有这么夸张。春节的喜庆欢乐,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就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也是顶点。正月十五闹花灯,一个“闹”字传神许多。再往后,人们又进入新的一年的辛劳,准备下一个新春的憧憬。 2022.01.12.于宜昌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告别不平凡的2021年,我们即将踏上虎年鸿运的新征程。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市摄影家协会《三峡影像网》所有编辑团队向各位粉丝朋友送上诚挚的谢意和新年的祝福!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虎年新年即将到来,《三峡影像网》将从1月31日(除夕)至2月10日(正月初十)放假休刊,2月11日正常推送。编辑部邮箱随时欢迎您沟通及联系投稿:345783530@qq.com。


往期回顾 ☟点击☟ 精彩推荐宜昌大撤退 : 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
【老城记忆】宜昌邮政巷
【老城记忆】舌尖上的老宜昌【老城记忆】宜昌和光里
影像探秘 | 百年宜昌解放路老城记忆 | 宜昌运河

   

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办 

投稿 | 34578353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