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让英文更地道?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1-02-10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12


以下是我在朋友圈/微博上发过的一些心得感悟,写给自己也分享给你。


1.如何让英文更地道?


林超伦老师在《实战笔译》中提到了“阶段的界定”,他建议把汉译英的学习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基础阶段:意思正确,即大意正确即可,不求照顾到各个细节;英文基本正确,即可以熟练的使用最常用的英文句法。


提高阶段:意思正确且完整;英文正确(但不一定地道),即可以熟练使用所需的英文句法,熟练掌握所需主题的词汇。


高级阶段:英文译文基本无错,经常能够采用地道的英文表达法,对翻译处理上有更高层次的判断。比如“小康社会”是采用外来化处理成 a Xiaokang Society,还是本土化处理成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这就需要译者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这三个学习阶段对我们的英语学习也有所启发,我总结为这样几点:


1)养成“用自己的话转述”的习惯,能够把中文和英文都变成直白的说法,确保自己了解大意。


2)积累常用表达,有意识整理主题表达。要学就先学最值得学的,即最常见、灵活、记得住用得出的那种。


3)不要一开始就把学习目标定位“地道”,因为地道是多年学习、积累和实践的结果,不是初学时就可以达到的目标。


从基础到高级,不仅是知识上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也是对认知、意识、敏感度的挑战,这个急不得。先做到准确达意有话可说,到了”提高阶段“后也就自然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没有读到过听到过这个表达的话,说的当然不够地道,那就先说清楚吧,地不地道要靠点缘分。平时多想想“这句话还能怎么说”,比追求“快速变得地道”的灵丹妙药靠谱得多。


2. 20/80 原则



《实战笔译》中还强调“本教材在内容选择、解决方案的设计方面运用了帕累托法则,本教材简称之为 20/80 原则。”教材遵循的原则是“不求齐全、完善,但求重点突破、带动全面”。这个思路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英语学习。


很多学生的问题就在于求全、求完美,试图在短时间内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不可行的。更聪明、高效的方式是把这 20% 最基本朴素的事情做好,重点突破,带动全面。



3.#跟Eric读词典#


在微博上时不时发些和英语相关的内容,随手记录随手学习。


比如“阶梯教室”原来是 lecture theatre;bank 可以用作动词,bankable stars 可以表示“流量明星”;kick 可以表示“酒精的效力”,比如“这酒劲儿很大”就可以说 This drink has quite a kick。



我很喜欢英汉双解词典,一来可以通过英文解释掌握较为精确的含义,二来通过中文句子体会这个词的灵活用法。比如截图中的这两句话,就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我们可以学到:


1)表示“令人耳目一新”,可以直接用 refreshing 的副词形式处理即可。反过来,这种类型的副词+形容词表达,理解的时候可以把这个副词单拎出来。


2)“不逞匹夫之勇”怎么说?词典中说的是 to be afraid when there’s something to be afraid of。我们可以学到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一种现象/说法。同时要注意,日常学习中要重点学习这些最简单、实用、学得会用得出的表达,切勿眼高手低不屑学习这些“简单说法”。


还有几个小词分享给你。


be at it again:字面意思是“又干了坏事”,当我们想表示“死不悔改”“破罐子破摔”时就可以用到它。《经济学人》中把它用到了 Elon Musk 身上:



be down to我们很熟悉be up to someone表示“取决于xx”“由xx负责”,be down to someone也有这个意思。另外be down to还可以表示“是xx的结果”“由...造成”,最近在《经济学人》和 EnglishPod 中都遇到了。    


                                                     

a big ask:这期《经济学人》中有这么句话 :



xx is a big ask,我们很熟悉 ask 是动词,但这里用作名词,表示“棘手的事“,相当于 a difficult thing。这种词简单易记,值得记下来。类似的还有if,but的用法,比如新任英国首相在就职演讲中就说了句:



最后顺便推荐一本书:朗文出版的《多功能分类词典》。它把英语词汇分类编排,是英语写作、翻译及增加词汇知识的必备工具书。今后我会单独写文章介绍。这本书不好买,需要的朋友可以找一下电子版本。



以上就是本期的“看朋友圈学英文”,欢迎大家加我的微信(hailuenglish),欢迎大家在微博上@Eric英语学习笔记


每天要有大块专注时间学习和阅读,也要利用碎片时间整理、应用、分享,这样才能学海无涯乐作舟。


朋友圈学英文系列:

上周我读了这 3 本书 / 学英语,不需要讲太多道理 / 阅读中,到底该不该查生词?“怂了”可以怎么说?最近我读了哪些书?当乔志高遇见胡适 / 如何读外刊?如何让表达更地道?和雅思考官学口语 / 学习这事儿只和自己有关啊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