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实的民国到底长啥样?老照片不会骗人。

苏杭日记 2024-03-22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十五组罕见老照片对比

还原一个真实的民国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艺术


时代

生活


岁月流逝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历史上有很多精彩的瞬间我们已经无法再看到,很庆幸摄影技术及时出现了,他们通过照片的形式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那个年代的记忆,我们可以透过很多老照片,看到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民国期间的老照片,有着不同地方、不同族群、不同年纪的女子们留下的影像,百年间,时光匆匆,她们大多已经逝去,但片中鲜活的一面,却永远的凝固着,将这些旧影,对比来观,如在镜中,她们又重新登场,仿佛未曾离去,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真实的民国。






壹| 两个家庭




1918年的北京,时逢春夏之际,在北海公园,一个乞丐家庭的合影,右2的母亲衣衫不整,抱着一个幼儿,在她右边可能是长子,打着赤膊,左边的孩子们大多光脚,穿着破衣,甚至一个男孩裤子都没有,乞讨所得就是他们生存的来源。



1925年4月之前,在北方的一处宽敞庭院内,富态的老爷坐在椅子上,少爷蹲在地上看花,两人的长辫子清晰可见,两个妇人是老爷的妻妾,靠壁上一个大大的福字,甚为醒目。


图评

刚刚从晚清的暗夜中醒来的华夏,迎来了共和的曙光,但这个泱泱大国,如同一艘大船,早就千疮百孔,停滞在岸边,贫富分化很明显的呈现出来。



贰| 两个少女




1925年3月,河北承德的街头,一个小姑娘,模样清秀,裹着小脚,手捧着自家制作的枕头售卖。



1916年,北京的一家照相馆,12岁林徽因的留影,一身新潮的衣装,她的父亲是北洋政府高官,家世显赫。


图评

她们俩人年龄相差了几岁,容貌却有些相似,都有着中国传统女子之美。不过一个是三寸金莲,一个是天足皮鞋。家世的不同,命运也会迥异。但那美好的少女年华,都在两人的照片中永恒。



叁| 两个老妇人




1918年的北京,为庆祝一战胜利,紫禁城内举行感恩节总统大阅兵,观礼的老妇人,穿着华丽,正坐在香炉旁歇息。


1917年的四川茂县,一位老奶奶靠在柴堆上休息。

图评

两个老人年龄相仿,一个养尊处优在京城,一个操劳家务在山区,相同的是她们的小脚,两人都在抽烟,一个是短短的烟嘴,一个是长长的烟管。



肆| 三寸金莲的对比




1917年的浙江杭州附近的一处集镇,一个小女孩的奶奶正在给她裹着脚,奶奶满是笑容,孩子虽然是无动于衷的神情,但她皱着眉头,可见滋味并不好受。



1932年的山西大同,一个妇人洗完脚之后,正在用干净的缠布重新包裹着她的小脚。


图评

两张相隔15年的照片,恰好是一个女孩、一个妇人的缠足画面,这陋习源自北宋后期,长达千余年,一直摧残着一代代的女子,行走中的婀娜,成了一种病态之美,让她们从心理和身体上成为男人们的附庸。



伍| 学习与工作




1926年的浙江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内的课堂,风华正茂的学生们正在上着英文课。



1937年的大连,几位年轻的姑娘,在羊毛加工厂的机器旁,全神贯注的进行纺毛加工。


图评

民国时期的女孩,从几千年来的封建桎梏中走了出来,开明的家庭开始让女子去读书,女人惟有通过知识,才能拥有争取自己地位的最强武器;其他普通的家庭,也让女子去工作,通过劳动来贴补家用,养活自己。



陆| 良家女性与风尘女子




1930年的安徽芜湖,走在街头上的几位江南女子,面容姣好,气质脱俗。



1932年的辽宁丹东,这是妓院的聚居一条街,一群风尘女子在门廊下合影,大多没有笑容,生活对于她们就是苟且。


图评

一个是在城市间自由的徜徉,一个是在牢笼般的地方卖身,照片中她们的神情亦有天地之别,欢快与阴郁,在照片中瞬间定格了她们的命运。



柒| 两个母亲




1936年的辽宁本溪,一户人家里,母亲正给孩子喂乳,摇篮设计的很独特,一个铁皮筐,几根绳子穿过,从屋顶上吊下来,放置在大炕旁。



1947年的上海,出生了一对臀部相连的连体婴儿,唯利是图的商人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付钱给他们家在外巡展,展览途中母亲正给孩子们喂奶。


图评

不同的境遇,母爱都在乳汁中流淌,不管她们和孩子会遭遇什么,是平淡的人生,还是磨难后痛苦,是健康长大,还是无法养活,这瞬间的大爱永远不会消失。



捌| 两场婚礼




1947年的上海,24岁的记者陈香梅,嫁给了支援中国抗日的飞虎队陈纳德将军,这是她们婚礼留下的照片,陈香梅脉脉含情的看着她的丈夫,因陈纳德比其父大三岁,从而一直被家人反对,两人的婚姻经历了许多曲折,才终成美眷。



1947年的陕西临潼,一对新婚夫妻举行婚礼,站在台阶上合影,新郎穿着中山装,手拿着礼帽,新娘头饰鲜花,身披纱巾,不知何故,两人均无笑意,撅着嘴,新娘还有些哀怨之色。


图评

同一年的两场婚礼,喜气的程度却是迥异,也许,爱情的力量下,自由的婚姻总是令人愉悦的,陈香梅是爱上了陈纳德;临潼的小夫妻是传统的中国婚姻,也许是媒人介绍或者父母包办,先结婚后恋爱,才会有如此的表情。



玖| 乞船与放排




1917年的长江南京段附近,船上的一位妇人顶着长长的竹蒿,附着一个乞讨网筐,正向行驶的客船上伸去,期待来往的好心旅客给一点吃的或者是铜板,每艘船上孩子们则眼巴巴的望着。



1929年的福州,一处河道上,一位老妇人也是拿着长长的竹蒿,不过她是在奋力的撑着竹排,通过贩运竹子来赚钱养家。


图评

两张画面,一个是乞讨的场景,一个是自力更生的场景,在那个积贫积弱已久的年代,谁是谁非并不容易判断,境遇不同,总会用着各自的办法去生存。



拾| 水上花舫与野鸡揽客




1929年的广州,花舫是水上妓院的雅称,停留在珠江上的花舫相互连接,形成了花舫一条街,每当有客人前来寻妓,便通过小船接送



1931年的上海,位于四马路附近的青莲阁茶楼,沿着二楼的护栏,众多女子伸头张望,这里是上海著名的野鸡活动地,作为一个唱曲、杂耍、杂摊的汇聚处,成了三教九流之人的出没佳所,因而成了流动妓女的招徕客人的好地方。


图评

中国传统有句俗语:笑贫不笑娼,在民国时期,一些家境贫寒,谋生无门的女子,稍有姿色便成了老鸨们的猎物,这两张的照片中,坐等客人与主动寻客的方式,都见证了她们的悲惨人生。



拾壹| 农家与店家




1925年的辽宁大连,一处乡村农家的门口,春天的时节,桃李花开,一个农妇带着她两个孩子,站在门口石墙边,此般的田园生活,在阳光下一派祥和恬淡。



1931年的浙江绍兴,同样是一个春天,这家卖着花雕酒、酱油、豆腐乳等食品的商店,门口的老板娘边带孩子,边织着毛线衣。


图评

农村与城市,农家与店家,不同的谋生手段,就是普通人的居家过日子,她们抚育着的孩子们,在往后的日子里,慢慢成长,只不过,如今已成耄耋老人矣。



拾贰| 读书与麻将




1917年的江苏南京,金陵大学的图书馆内,5位女大学生坐在桌上认真的看书,背后的书橱大多为英文书籍,中式的窗棂下,阳光透入,古老的中国,悄无声息,开始走向学习西方之路。



1924年的辽宁大连,两个年青女子在麻将桌上,留下了这张影像,那个时代的人们,麻将是一种最好的消磨时间的娱乐,既能家长里短,又能赌个输赢。


图评

芸芸众生,来到世上,不论是乱世还是治世,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有人负笈前行,教化国人,有人安于现状,醉生梦死,历史的车轮只会一直前进。



拾叁| 算命与萨满




1930年的苏州,一位老婆婆正在求签问卦,神情稍显紧张,旁边的两个路人老妇,好奇的看着卦师讲解。



1935年的辽宁大连,一位萨满女巫师正在做法,东北地区的百姓,对萨满教很信仰,如果家中人遇到疾病,会寻求巫师做法来求仙化解。


图评

民国年代,老百姓总是希望生活如意,不论是祈求家人幸福,还是化厄解困,首先想到的是求助神灵护佑,而这,一直延续至今。



拾肆| 两个年轻姑娘




1925年的辽宁沈阳,一个青楼女子坐在沙发上,手扶脸庞,二郎腿的姿态,慵懒闲适之极。



1930年的杭州,一位年轻的船娘坐在船头,眼睛斜睨,等待游客登船游览。


图评

两个女子,长相有些神似,不同的谋生之路,安逸程度虽然相差很大,但是我们可以从图片中看出,她们的心态仿佛都有些不甘,浅浅淡淡的都露在了脸上。



拾伍| 农妇与潮女




1944年的江苏南京,郊外的一处河渠,几户农家合作踩着水车,右边的妇人低着头,踏着水车,仿佛如有所思。



1945年的北京,白塔旁的岸边,一位时髦的女性坐在树根上,独自一人,欣赏着风景。


图评

差不多的年龄,相异的身份,心事也不同,阳光普照,微风吹拂,那是属于她们的时光。




百年已过,明月依旧,盈亏不绝,清风时时,任意西东,那些民国往事,有着风月之伴,虽早早消散,却永远成为我们心中的风月。我们的祖辈,生于民国,经历的种种,随着他(她)们的渐渐离去,亦成轻风,在我们的身上,留下丝丝的拂动,然后,无影无踪……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大家都在看头条


美不过人间,国色最幽微。
大年初一了!这《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再不发对不起大家!
从小年到正月十五,中国人都在做啥?
江南年夜饭的顶级菜单(附视频完整版)
古老的姑苏古老的桥
全球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30处,你打卡过了吗?
24个美得令人窒息的中国古村落,往后余生慢慢走。
回家过年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听过最最戳戳戳心的回答
推荐文革时代背景的老电影80部(在线观看)
苹果和它煮是冬天最狠的止咳药!
苏南,苏中,苏北到底在争什么?
202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整版江南才子戴望舒和他的吴侬软语版《雨巷》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样板戏”巨头们几家欢乐几家愁?

领略一下地道杭帮菜和它们的故事

最美的春天,在江南。

六七十年代无数文艺青年为之倾倒的优秀作品10部

不一样的诗意杭州,被90后小伙定格在这一秒。

看完上海知青在新疆兵团的老照片后泪流不止......
想起一些老歌,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头头是道。
66年前九位艺人在中南海合影的故事
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再不看就没了!
读江南美景春联
苏州评弹:经典妙韵的张调作品
江青指导的革命样板戏作品10部(完整版)
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再不看就没了!
读江南美景春联
苏州评弹:经典妙韵的张调作品
春节时间:美女棋手破解残局,引来万人空巷。
牛年看牛
上海的女儿周采芹
布面油画《青春之歌》和女知青的故事
过年了!这《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不发对不起大家!
从小年到正月十五,中国人春节都干些啥?江南人的年夜饭
看遍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六十座名山的雪景到底有多美?
传奇女人--昂山素季
开国十大元帅的后代知多少?
全球最著名的地标建筑30处,你到过几处?一位外国业余摄影师,用他的照片解读中国之美。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202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整原版)
当江南水乡飘起雪,乾隆去过的这12个古镇,哪一个是你的最爱?
空姐是旅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美到窒息的中国古村落,再不看一眼它就消失了。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
红色名媛章含之的那些事
最中国的雪,在江南。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建筑,美的惊心动魄。《周迅模特油画》和她的九儿昔日延安十大美女的最后结局,令后人唏嘘不已。
北方和南方的真正差别在这,超级形象了!
中国画卷
《红楼梦》中最精妙的一处性描写十首清丽委婉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无锡太湖船菜16道,有故事的佳肴最是美味。
神奇的布达拉宫里面长啥样?
江南十八道汤品
住在上海的日本妹子被完好保存下来的中国珍贵古建筑(修正版)
爱在金陵的深秋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10)
江南这几颗银杏树,看着看着就想结婚。
上海本帮招牌菜
钱塘江大潮:10段大片让你一次看过够
腔调韵味十足的越剧10大唱段
一到秋天,无锡就美成金匮。
老上海的蜗居年代
新中国最顶级的饭局
异国风情:印度的那些奇葩事儿
魔都土豪面16碗,你吃过几碗?江南水乡委婉动听的戏曲弄堂的消逝江南十条特色风情街民国好声音:上海滩七大歌姬
酥到骨子里的10首苏州评弹
徽杭的故事:一条古道往东行,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美国人40年前拍摄的彩照里,藏着最真实的徽州原貌。
最江南的28碗面
20世纪,上海的100个瞬间。
上海宋家花园,百年老宅半世传奇。江南馄饨江南民歌小曲28首
从上海到香港:十个人的同框,十个人的传奇。很漂亮很漂亮的100个地方江南养生之音30曲


  时光


活生  


壹玖叁伍

排版 / 喜喜

图片 / 网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