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场火热,“卖旧买新”炒基呢?

小巴 理财巴士 2023-06-07



和近来货币基金、债券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相反。


权益类投资可谓是热得不行,规模不断扩大,而且爆款基金不少。


这些爆款,大多都是新发行的、募资规模超过百亿,或者是提前募资结束,短期内就售罄的基金。


比如前几周,张坤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募集上限80亿,首日吸金340亿。


还有更早一些,今年2月份发售的“睿远价值均衡三年混合”,单日认购甚至高达1223亿,一举刷新了单只基金的认购记录。


小巴整理了一下今年以来,首募规模超过百亿的爆款基金,也有13只了。


(2020年百亿爆款基金整理 注:非推荐)


当然,大多数基民都是冲着明星基金经理去的,大量资金的涌入,就打造出了所谓的爆款基金。


这也是基金公司的一种销售手段,以明星经理之名发行新基金,更容易卖出去。


不过新基金爆火的背后,还有一个助推。


就是银行这些主要销售渠道,会引导客户“赎旧买新”,也就是,赎回之前投资的基金,转而去购买新的基金。


和你说其实就像打新股那样嘛,买新基金,等到涨到一定程度就了结,然后再买新的。


一听起来挺有道理的。


不过销售渠道鼓励客户这么操作,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可以提高他们的中间业务收入。


客户赎回之前的基金,需要支付赎回费,而银行可以从中分一杯羹。


同样的,客户在认购新基金的时候,要支付认购费,最后也有一部分可以转化为银行的收益。


银行赚取的认购费,普遍比存量基金带来的尾随佣金更高。


所以,这些渠道更愿意引导客户赎回老基金,来认购新基金。


但对于咱们来说,成本就上去了,在银行这些渠道买基金,本身费用就是比较高的,不像第三方网络平台那种基金“超市”,打折力度比较大。


而新基金本身

我们就一直不建议大家买


首先,新基金结束认购期后,通常会进入3个月左右的封闭期。


在这期间,基金经理需要将手里的现金拿去配置股票,也就是建仓。


基金募集的资金越多,建仓期往往就越长,这相当于你的投资时间延迟了。


第二,大多数的基金经理,通常有自己的投资风格,特别是老牌基金经理。


想想如果你是基金经理,在做一个新基金的时候,会不会考虑在配置成分股的时候,参照以往管理过的,和新基金风格相近的老基金股票仓位呢?


一方面节省精力,自己做得会更顺手。


另一方面,大额资金的涌入,利好股票上涨,老基金已经持有了这些成分股,就会利好老基金净值的上涨。


也就是所谓的“抬轿”。


这种情况其实不少见,像交银施罗德的一位基金经理,在今年1月份成立的一只混合基金,其十大权重股当中,就有9个是从某只老基金那里复制过来的。


这只老基金是在2016年11月成立,近4年的时间内,回报收益高达155%。


(老基金的十大权重股)


(新基金的十大权重股)


再看这两只基金近3个月的收益率走势,几乎是一致的。


(新老基金收益率走势)


所以,同一个基金经理,如果管理相同风格的基金,那他的资产配置可能相差不大,新老基金一样的波动。


那对我们基民来说,既然都差不多,那何不直接买老基金,省掉这个认购费和建仓时间成本呢?


爆款新基金还可能因为限制份额,按比例销售,你想买都不一定买得到那么多。


还有一个事情,那就是有些基金公司,借明星经理之名发行新基金,在募集资金规模达标之后,基金经理就换了。


你为明星经理而来,结果人家只是挂个名,转身就走了,扎心了吧。


比如今年4月份,富国发行的一只基金,一开始是在其明星经理于洋的名下。


结果,于洋任职不到两个月就走人了。



不过于洋是因为个人职业发展原因,直接从富国离职,去哪里也没说,他管理的多只基金全都换了基金经理。


整体来看,买新基金并不见得就是好,也没个业绩参考,老基金净值高,其实是实力的体现。


而且赎旧买新这种做法

有一个很坏的影响

就是容易养成短线的投资习惯


频繁地赎回老基金买新基金,会因为申、赎费增加投资成本。


而且,这种短线操作,也会对基金经理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基金业绩。


首先,来看老基金方面。


如果基民们都赎旧买新,基金出现大规模的赎回,基金经理就必须卖股票,来应对赎回的要求。


那么,基金经理的股票布局就会被打乱。


特别是那些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就得被迫重新调整投资方案。


当大部分基民都热衷于短线的“赎旧买新”,基金经理也会被迫迎合大众的喜好,而转战短线投资。


所以有基金经理吐槽,如果这种短线交易的风气壮大,他就不得不多留一些现金,预防流动性风险,这对于基金产品的运作显然是一种浪费。


再来看新基金方面。


短期大量资金的涌入,也会增加基金经理配置成分股的困难。


正如一位基金经理说的:


“投资能力是有上限的,我了解的个股就那么多,资金涌进来,单一个股多配几个亿,都能把股价打飞了。”


基金经理也有自己的能力圈和风格,追踪的个股有限,市场上优质的股票也是有限的。


资金规模太大,就会因为难配置到优质的股票,而影响到业绩表现,要调仓的时候,更是“船大难调头”。


最终,由这种短线操作带来的浪费和投资风险,都是由咱们自己来承担的。


这叫做自以为聪明,而最终反被“聪明”误。




相关热文推荐给你
(点击以下图片直接查看)



加上星标防丢失


可以更快找到理财巴士喔~



理财巴士发布时间 20200703


本公号原创内容版权归理财巴士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理财巴士

微信公众号:LicaiBUS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文章目录

 觉得有收获就点亮星星,

或点个赞给小巴鼓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