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踩了这3个大坑,赚到钱才怪!

小巴 理财巴士 2023-06-07



欢迎来到【小巴取经】
和小巴一起共读经典

上周,我们开启了朱宁《投资者的敌人》的解读。


在散户上篇,咱们谈了谈散户犯错背后的心理偏差:


交易频繁,消息滞后同质化,过度自信,低估成本和困难,回避损失——


《大佬齐推荐:你不得不知的,亏钱真相》


今天,我们接着来看散户下篇,进一步分析那些常见决策——


在做组合、选股、买基金的时候,我们到底是怎么踩坑的。


下面,且听小巴给你分享一下具体的感悟。


01


组合太单一


现在咱们知道,很多人管不住手,总会想着要去操作,交易频繁。


但在这个表象之下,内在原因其实是他们的投资组合,不够多元化。


没有意识到,要用多元化来防范股价下跌的风险。


为什么会不够重视呢?


除了我们上一篇讲到的“过度自信”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对某只股票或某个行业很熟。


如果你在腾讯工作,那或许你会觉得,我自己就职的公司,很熟,我可以买很多;


如果你在国内,那或许你会觉得,其他国家我根本不了解,只投国内的资产就好了。


这其实是一种本土偏见,从最基本的风险分散原理来讲,全球股市是最安全的,本公司的股票风险更高。


朱宁教授自己的研究结果是:


大量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投资组合,收益表现比不上多元化投资组合,而且风险还更大。


这看起来
似乎和巴菲特
“投资自己熟悉领域”的理念
相违背呀?



但小巴觉得,并不矛盾。


首先,你自以为的“熟悉”,实际上未必准确,尤其当你不是公司高层的时候。


第二,巴菲特只有一个,普通人很难像他那样做研究,做决策,把鸡蛋集中到一个篮子里,做到那个业绩。


所以巴菲特也建议,普通人还是投指数基金更靠谱。


其实小巴觉得,像咱们投资基金的话,基金这个品类本身,我们是熟悉的,但也可以做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要比直接选股风险小很多。


在这里,朱宁教授还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他做了一个针对美国和中国股市的研究,发现:


如果是在短时间内买入的股票,这些股票之间的关联性比较低,投资者自觉考虑到了要分散风险。


如果投资间隔时间较长,投资者就会更多考虑单只股票表现,忽略了这只股票作为组合一部分,对整个组合风险的影响。


这就导致,他的投资组合很可能集中在某一个行业,或者是高度相似,然后风险过于集中。


看到这里,小巴想到,整体思维很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倡导大家,最好用规划的方式安排自己的资金。

如果某个方面出现了漏洞,很可能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情况,比如只重投资,忽视保障。


如果拉高到人生决策来说,也是一个道理。


在你做选择的时候,也不能只看眼前,因为基于短期的决策,常常是不可持续的。


说回来。


朱宁教授在书里还给了我们一个研究结论: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现在需要随机25-30只股票,才能组成一个接近于市场指数的投资组合,足够分散。


看来,咱们还是投基金更省心啊。


然后用定投的方式,实现投资时机的多元化。



02


选股靠噱头


如果在你面前有以下2只股票——


第一只,最近股价创了历史新高;第二只,最近交易量很大。


你会买哪一只呢?


事实上,它们都是散户喜欢买的股票。


在行为金融学来看,人往往会对那些比较明显直观的、抓人眼球的信息,特别关注,但是对那些具体的、有科学性的信息,就神经大条。


所以,当股价创出新高或者新低,交易量大的时候,散户就会开始关注这些股票,然后进行买卖。


但这里面会有什么坑呢?


就如我们上次所说,很多散户其实时间有限,所以主要通过媒体,来获取信息,媒体报道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很少深入研究。


如果上市公司公关做得好,或者和媒体搞好了关系,这家公司的负面消息,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隐瞒,所以散户得到的信息其实很片面,就会影响决策。


但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是通过电话会议、实地调查、参加公司路演等多种渠道,获取更可靠的信息。


然后,他们可以每天花上16小时,做研究。


所以说,散户的过度自信何来?



那在选股这里,朱宁教授还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甚至名字的复杂性,都会影响到散户买股票的积极性。


比如,不少人喜欢买代码以8和6结尾,名称字数少,公司名简单的股票。


这种不理性的现象太多了。


有媒体拍到王菲左手戴了戒指,有人直呼A股牛市要来,因为早些年王菲结婚,正好碰上两轮牛市。


马伊琍被传出婚变消息时,伊利股份大涨的信息也铺天盖地……



不得不说,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03


基金不给力


炒股炒上瘾,买基金也是同样的频繁手法。


所以交易费用蹭蹭上涨,而且,短期内买卖基金的交易成本,是高于股票的,因为你要支付机构打理基金的费用。


为了买到一只好基,我们很多时候会参考基金过往的业绩。


但是朱宁教授说,基金的历史业绩,并不能有效帮助咱们提升收益。


在他看来,基金的收益来源是4个:


1、风险


也就是,通过承担更多的风险,来获得收益。


朱宁教授在书里说了个自己岳母的事情。


岳母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先后买入“中邮核心优选”和“华商盛世成长”这两只基金,收益很不错。


在购买当年,它们都是业绩排名前十的优秀基金。


但是,过了一两年之后,两只基金的表现都很差。华商排在了最末的25%里,中邮的业绩甚至跌到了倒数10名之内。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落差?


这就是,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对应关系。当然,前提是市场大好,恰巧2007年也是大牛市。如果遇到熊市,指数跌5%,它可能跌10%。


所以朱宁教授觉得,如果基金是因为承担更多的风险,而获得了收益,这个收益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应该受到鼓励。


回想小巴在解读《投资最重要的事》这本书时,也是看到同样的观点,想通过博高风险,就能换来高收益的做法,是不妥的。


因为风险越高,收益的不确定性范围就越大,风险和收益并不是简单一一对应的。



2、投资风格


不同风格、板块的股票会有不同走势,它们自然会影响到这类基金的业绩。


比如,前段时间科创板成立,科技主题的股票火爆,科技类基金也很热门。


另外,基金经理个人的风格也会影响到基金。


不过,朱宁教授在这里给咱们爆了一些料。


国内有的基金,名称和投资标的,可能是不一致的,也就是风格发生了漂移。


比如,不少取名“大盘精选”的基金,投的实际上是小盘概念股;冠名“价值型”的基金,投资的其实是成长型股票。


那在基金经理这里,也会有鸡贼。


基金经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之后,往往很难改变。但是有基金为了吸引更多人买,会改名称,看起来就换了一种风格。


例如1997-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期间,很多原名为“价值型”的基金改了个“成长型”的名字,因为当时的投资者,更关注高成长性的企业。


但事实上,基金经理没换,就是换汤不换药,基金的风格还是一样。


所以,咱们也不能只看名称就信了基金的风格,可以登录天天基金网等网站,看看基金实际的持仓、基金经理相关信息。


(持股实际偏大盘风格的“ 易方达 中小盘混合” )


3、基金经理的投资技术


也就是主动的α,个人投资技术。


这在主动型基金中,对收益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我们才会说,基金经理是主动型基金的“灵魂”。


4、运气


这个就不必多说了,认识到运气的存在,让我们学会谦虚。

分析完基金收益来源
朱宁教授给我们的投资建议
是什么呢?


投资相对消极的、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


首先,基金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它的业绩是不能跑赢整个市场的,只有很少的基金经理,能长期战胜市场,注意,是长期可持续。


而我们投基金,其实是因为它可以做到,相对廉价、便捷,和多元化。


那在费率上,咱们知道指数基金是被动管理,费用就要比主动型的基金低,而且还在陆续调低。


小巴再说直观一点,如果你一年本可以获得10%的收益率。

那在扣掉主动型基金的综合费率后,你的实际收益率,是8%左右。


但如果是指数基金,扣掉费率后的收益率,是9%。


长期投资下来,这个差距就很大了,复利的威力你懂得,不必小巴再多说。


(某主动型基金费率 来源:天天基金网)


(某指数基金费率 来源:天天基金网)


所以,朱宁教授的建议是——


散户只有通过充分、廉价的多元化投资,才能保证自己的投资净收益,至少可以和市场大盘的表现持平。


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个好结果了。



好,小巴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最后,帮大家总结一下收获:


大部分的散户,投资组合很单一,除了过度自信之外,还有本土偏见,缺少整体配置的考虑。


在选股的时候,也常常被噱头吸引,以至于很容易因为信息差被割韭菜。


从长期投资来看,基金这种方式,特别是被动的指数基金,人为埋下的坑更少,让我们得以实现充分和廉价的多元化投资,获得和大盘持平的平均收益,省心投资。


下一篇,咱们讲讲高大上的机构,看看机构高管们是怎们操作资本,又是怎么损失的。

小巴取经
咱们下一期再会吧~




加上星标


可以更快找到理财巴士喔~



理财巴士发布时间 20191129


本公号原创内容版权归理财巴士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理财巴士

微信公众号:LicaiBUS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