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合理看待孩子在游戏中的自我表达?

DN.A计划 腾云 2022-06-30


《新游记》第三集上线了。
在第二集中,著名心理学人叶壮聚焦于数字时代的亲子沟通问题,提出了一些实用小技巧。他说:“好的亲子关系,真诚、耐心、不刻意的沟通是前提。”
在最新一集中,叶壮关注了游戏对孩子自我表达、自我定位能力的影响。他说:“游戏是一个进行自我表达、参与交互的新空间,如果利用得好,孩子便会敢于自我表达,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
课前划重点:
  • 如何让孩子获得清晰的自我定位?

  • 孩子在游戏中参与表达,到底会不会学坏?

  • 该不该干预孩子在游戏中发表意见的权利?


建议您点击上方视频观看完整课程,以下为文字的精选版。


DN.A计划 | 这是数字原住民计划(DIGITAL NATIVES. ACTION)的简称,该计划希望能够为在数字时代感到焦虑的父母,提供和网络教育有关的各种知识。


主讲人 | 叶壮

“游戏是一个自我表达,参与交互的新空间。”


在游戏中,玩家表达自我的需求获得了极大满足。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在这件事情上往往一拍即合。


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游戏其实对应着我们身上不同的元素,在冒险游戏中,我们要勇敢;在益智游戏中,我们要聪明;在模拟经营游戏中,我们要够细致......我们虽然可以扮演不同角色,但这些角色其实还是我们自己。


所以,每个人都能把游戏玩成跟别人不同的样子,每个人都在通过游戏表达自我。这本身是值得鼓励的。




▶“游戏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参与交流,展示自己。”
有很多家长表示:孩子玩游戏时根本不理自己,这是不是代表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进行交流了?
我认为并非如此。
真实的情况是,孩子在最初游戏的时候,因为好奇心和求知欲,问了家长许多关于游戏的问题,但家长并不理他们。一次两次还好,长此以往,孩子慢慢就不会和家长交流,他们才会选择游戏作为自我隔绝的空间。
其实,当孩子跟你介绍、分享他喜欢的游戏的时候,家长应该对此表示认可、做出回应,而不是“谈游色变”。只有如此,孩子才可以更多地感觉被理解和被鼓励,更多的交流才会产生。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有20多个家庭参与的网络素养课程。


一个十三岁女生的妈妈表示,这位女生每天玩游戏时间太久了,不和自己交流。于是我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在场同学或家长分享:你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为什么?


这位女生热情地举手,非常大方地站起身来、拿过麦克风。她讲的非常顺畅自然,充满说服力。在她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游戏让孩子变成了闷葫芦”的情况。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姑娘在侃侃而谈她喜欢的事物。


她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这款游戏本身足够优秀;另一方面,她对此足够热忱。于是她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自我的感受。但还要注意的是,游戏空间给了她足够多的自我表达的机会和素材,她将这种能力从游戏空间迁移到了现实生活当中。


久而久之,这种自我表达甚至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对独立性的坚守,以及对自身价值的不妥协。要知道,在多元与纷杂的世界中,能做到这一点还是挺难的。但这件在现实世界中难做到的事,当玩家在游戏中进行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是可以实现的。




▶“游戏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定位自我。”
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哪吒,都想做自己。但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适合什么、擅长什么呢?我认为,很多事情你只有体验过,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擅不擅长。
很多家长有个问题:常常问一些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
有家长问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孩子说:长大后想成为正义使者“奥特曼”。
家长听后不高兴了为这种理想不够“高大上”,他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位航天工程师。几经沟通无果,长就会认为这是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
其实不是孩子不愿意交流,而是孩子不知道该怎么交流、不知道该说什么。
孩子懂奥特曼,但是孩子未必懂火箭、懂平流层、懂第二宇宙速度......他怎么能跟你沟通航天工程师的问题呢?
其实也有办法。
在这个案例中。我推荐给这位家长一款太空探索主题游戏,让他们爷儿俩一起玩。

这个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随机的方法,生成接近无限的不同星球。玩家扮演一个探索者,在不同的星球之间穿梭,并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从游戏中,孩子理解到了“航空航天”是怎么一回事,这也让父亲的态度与期待,有了影响孩子的可能,更让亲子之间的互相表达,有了一个平台。
所以当家长试图影响孩子,想让孩子有一个自我定位的方向时,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接受度更高的选择。


▶家长的担心:孩子在游戏中参与表达,结果学坏了怎么办?
每个家庭对孩子言行举止的约束有差异,家长担心孩子在游戏中受到太多负面影响,这可以理解。
但是,一个“没有负面影响的好环境”是不容易达成的。我认为:只要是孩子能处理好的环境,那就是有价值的好环境。因此,孩子与同龄人打交道的时候,请不要过多干预、过度恐慌,因为早晚有一天,你会无法干预孩子究竟在跟什么人打交道。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你碰见的人,并不一定是你要效仿的对象,他还有可能是你需要警醒的对象,你可能会提醒自己:永远不要成为那种人。
所以我建议家长和孩子聊聊,理解孩子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样的人,了解他们能不能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
如果孩子遇到一些处理不来的情况,或者孩子说的一些情况超过了他认知能力的范围,我们当然要出手保护;但如果孩子本身能做到明辨是非,也知道在复杂的关系中辗转腾挪,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些需要一家人好好讨论的问题:


孩子在游戏中自我表达时,有没有受到过挑战和质疑?


有没有非常不爽的交流经历?


孩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采用了什么应对策略?


孩子有没有需要家长提供帮助的地方?



点击下方标题,回顾《新游记》往期课程:
《新游记》第2集:好好说话很重要!《新游记》第1集:游戏真的是成长的敌人吗?《新游记》开播在即:为父母和孩子带来另一种“游戏观”





往期回顾 


喜欢本文?快点“在看”支持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