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著名游戏作家:和女儿一起,拿起或放下手柄,都是陪伴

白广大 腾云 2022-06-30


假期快乐,欢迎来到【DN.A计划】!在这里,我们会向你介绍与儿童网络使用有关的知识。趁着假期,快和小朋友们实践这些小技巧吧。


一个有着20多年“游戏龄”、以博闻多知而闻名的游戏作家,在2015年,迎来了一位可爱的女儿。


一个问题也摆在他面前:相差30多岁的父女俩,如何共同享受游戏的快乐?


经过一番探索,他收获了宝贵的心得。他发现: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游戏只是一种介质——拿起手柄或放下手柄,都是陪伴。


只有陪伴是无法取代的。



文|白广大
著名游戏作家

2015年11月10日,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奇特而重要的日子。《辐射》系列的第四款正作《辐射4》在这一天发售,我的女儿也在同一日出生。作为一个钟情于《辐射》近20年的玩家,我相信这是我与游戏之间的羁绊。


相差30余年的人生经历,如何一起玩游戏?这曾经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但在女儿逐渐长大之后,我却发现这不过是庸人自扰:每个时代的孩子都会有自己对娱乐的观点和选择,这与上一辈人的担忧无关,只与理解和爱有关。


01

 情绪认知


《Splatoon 2》发售时,女儿刚能跌跌撞撞地独自走路。休息日的时候,她偶尔会慢悠悠地踱到书房,看着我挥舞着刷子水桶喷枪,有时披荆斩棘有时徒劳无功地沉浸在乌贼娘的世界里。她有时候会蹦出几个不成句的词,用以描述她认识的世界。

“爸爸。”

我以为她是在叫我,仔细打量一番却发现她是在指着电视上那个垂头丧气的乌贼男孩儿。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将操纵角色的我和电视中的人物建立起联系的,在我看来,这需要足够的想象力才行——但她确实能很直观地认识到:我就是它。

为了继续验证她对游戏的认识,我接着玩了下去。对手强劲,有输有赢,女儿的眼睛里倒映出乌贼的身影。几局过后,她已经能准确地判断出我的胜负状态。

“爸爸输了!”


“爸爸又输了!”


“爸爸赢了!”


我惊讶于她对局势的认知,也惊讶于她的好奇心,放下手柄问道:“你怎么知道爸爸是输还是赢?”


女儿伸出手,指着电视一字一顿地说道:


“输了,他,不开心,哭了”


“赢了,他,开心,跳。”


是的,对情绪的认知是人类的天性。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也会无师自通地了解到情绪的外在表达意味着什么。

哭与笑,是人类的本能。但当一个游戏能够将这些情绪的价值融汇于内时,它应当被称作是艺术品。在小孩子的眼中,《Splatoon》或许只是会活动的色块,会跳跃的绘本,电视屏幕上的争斗在小小的心里,只是一场决定是否快乐的过场。



02

 开始游戏前,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和上一代人比起来,我们这一代人似乎并未在游戏与生活的认知上产生太多的变化——成年人或许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沉迷于某些东西,却仍然会以看似正当的理由剥夺孩子的兴趣来源。和父母单调乏味的哄劝来对比,互联网与游戏的刺激阈值实在是要高得多,以致于会让看似简单的说教变得无比复杂。

所以,当我也身为人父时,能够做到的只是为我的女儿制订她能够理解的规则:

在玩游戏之前,要先学习理解游戏;时长要适度;游玩要克制。

游戏在很多时候要比我聪明得多:它们知道如何在恰当的时刻给出一个合理、有趣的反馈,让游玩者知道乐趣来自何方。因此,观察女儿对游戏的反应,慢慢地居然成为了一种休闲的方式。

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来说,耐心是一项极大的考验——如果不能让她快速理解到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她就会飞快地失去耐心。

不要高估光影对孩子的影响力——它并不比《小猪佩奇》和《汪汪队》高明得多。我曾经试过用《Just dance》来吸引女儿,跳过几次舞之后却发现她只是好奇于扭来扭曲的身影,至于通过“模仿”来完成游戏,这对于她来说还是太难了。

所以,在用不同的游戏进行过试验之后,我发现对于作为引导者的家长而言,耐心也是同样宝贵的存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经验,对于孩子来说是全新的世界。她甚至还没有感受到“输赢”是为了什么,在未来的成年人的世界有多重要。

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只教会了女儿去认识《马里奥赛车》是什么,对于我来说也是莫大的成就。小孩子说话自有一套不完整却流畅的逻辑,这种对话有时候就仿佛鸡同鸭讲。


“车!”

女儿对着屏幕上的马里奥挥着小手。

“这些车车跑得很快!”

“咦,爸爸,你被车车撞了!”

“爸爸你输了!”

我咬牙切齿地丢出红色乌龟壳,打翻前面的路易:

“你老爹我还没有输!”

女儿在旁边瞪着眼睛:

“那爸爸什么时候输呢?”

“……爸爸不会输。”

“爸爸总是不会输吗?”



在传递规则的时候,必须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规则,或者拿出一个最简化的规则,比如现在玩游戏不是为了赢,只是为了参与,能够体验到这个游戏试图带给玩家的快乐。

甚至有时候,我必须去解释规则本身——因为这个世界就是按照客观法则在运行。摔倒会痛,夜晚会黑,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是需要孩子去认知和遵循的。游戏也是如此。

几度尝试之后,我把蓝色的2P手柄交给女儿,然后告诉她,电视下方的那个开小车的女孩儿就是她的角色。她颠来倒去地抓着小手柄,学着我的样子笨拙地左扭右扭,看着屏幕上的角色撞人或被撞,哈哈大笑。

“好玩吗?”

“好玩!”

“为什么好玩?”

“不知道!”

“那为什么好玩?”

“好玩!”

尽管两岁多的她还不可能知道,我把她的角色调成了自动驾驶,但她看着屏幕上代表自己的碧琪公主驾车飞奔并为之大笑时,那种快乐和任何一个面对游戏的玩家并无二致。



03
 与其说是玩游戏
不如说是“我想让孩子感受到爱”

更多时候,女儿更喜欢的是静静地窝在我身上,看我玩游戏。在很多时候,她并不会特别对某个游戏感兴趣,而是对游戏里出现的变化提出自己的观点。

她会问《怪物猎人:世界》中的森林是什么地方,会问火龙是什么动物,会阻止我用锤子暴打小鸟,担心它会疼;她会根据《铲子骑士》里的场景,问这是什么季节,问这个蓝色的小人为什么要不停地跳来跳去;她还不会对《黑暗之魂3》的怪物感到恐惧,却能记得传火祭祀场里的老爷爷(铁匠)和老奶奶(侍女),每隔一段时间就催我回去看他们,怕他们孤独。

但这种时刻对于我或她来说都是宝贵的。我与妻子像每个家庭中的父母一样,早出晚归,有时候只能在深夜摸进卧室,看看她熟睡的面庞。或许很多个晚上,当她期盼着我们回到家里时,最终只有困意作为回答。

纵使游戏再有趣,它也不能代替来自真人的陪伴。我并不能为女儿选定她的喜好,也不能替她走完一生的道路。我不会把游戏摆在一个娱乐品的地位上,却指望它发挥艺术品的功用——或者让它取代亲人的价值。

在任何时候,外在的物件永远也取代不了人与人情感之间的关联,如果仅仅认为某样东西已经足够代替人的位置,那么恐怕是注定要失望的。人们总喜欢用各种借口掩饰自己的怠惰,却习惯于让那些看起来似是而非的观点占据舆论的市场。


“都是XX的错!”


“会变成这样,都是因为XX!”


这不公平。

拿起手柄或放下手柄,都是陪伴。游戏在这其中,只是介质而已,我更看重与那个小小身体互相依偎时传来的体温,感受她的浅浅呼吸。

从孩子到成年人,就是温暖与依赖一点点消散的过程。无论如何,当她长大成年,对于游戏与父亲,自然会有自己的认识,而我则是应当继续做一个有趣的人,给她的人生带来更多的乐趣,让她能够在任何年纪,都能意识到自由与快乐的可贵。

如果她愿将这一切看作游戏,我想这会是她的幸运——但即使远离游戏,她也仍然是我的女儿。公正的时光会将情感中的挚爱提炼出来,以游戏或其他事物的形态,构成我与她之间的羁绊。

这一切,从游戏开始,却不会仅以游戏为终点。


【DN.A计划】是数字原住民计划(DIGITAL NATIVES. ACTION)的简称,该计划希望能够为在数字时代感到焦虑的父母,提供和网络教育有关的各种知识。



聊天时间


在【DN.A计划】栏目,

你想看到哪些有意思的话题?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往期回顾 



喜欢本文?快点个“在看”支持一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