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刚:未来2个月60%的人或感染BF.7,企业闯关攻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椅子教练 Author 黄刚

多少人在疫情封控中还走不出来?

防疫呼唤超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放开第一天,我朋友圈里一下子阳了50个人

防疫的重要转变
精准防疫,从我做起!了解真实现状,分析个人和企业如何应对感染。果断从外在的“你应”走出来,转变为内在的“我应→我要→我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把生命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防疫,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呼唤自立、自由、自有、自主、自新、自尊、自律的人。
小编手记

2022.12.10

本文作者 黄刚 医生 康析健康创始人;曾在上海三甲医院担任临床医生15年;从事健康风险管理20年;企业家私董会健康顾问;《健康多活十年》作者。

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分型、进化,传播力快速增强,毒性减弱,疫情迎来了一个变静为动的转机。根据多位医学专家和广州等城市疫情防控部门的信息,奥密克戎变异株BF.7在接种疫苗有效的前提下重症率极低。多地相应地出台了乘坐公交、地铁不再查验核酸和不再做跨省落地检的政策,一时间,人们意识到要“放开了”。

在浙江、江苏等地企业家组团出国抢单的振奋消息之外,我们听到的更多是对感染的担忧。如果感染了,该怎么办?会有风险吗?个人和企业要做哪些准备来应对大概率的感染?

伟事达001组张伟俊教练邀请了原上海三甲医院临床医生、《健康多活十年》作者黄刚医生为伟事达校友分享了防疫新时期如何“主动担责、精准防疫”,帮助我们了解现状,分析个人和企业如何应对感染。这次分享是一阵及时雨,让大家不仅缓解了焦虑,也开始有序地着手做准备。伟事达也将本次内容共享给大家,愿大家保持健康,顺利“闯关”!

未来2个月60%的人或感染BF.7,企业闯关攻略在这!

正文:3241字
阅读:7分钟

来源:老椅子教练

编辑:Elsa
审核:黄刚


防疫三年,现在的情况

01 防疫急转弯,BF.7的传染性超乎想象

我们国家很不容易,顶了三年,总算到了一个病毒相对比较弱的时候,准备着陆。本来是准备软着陆,但这次的病毒BF.7传染性太强,超过天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没有办法抵挡住的。

广州本来想挡一下,建了24万个方舱床位,可没几周就已经16万病例,按照这个传播力,240万个床位都不够。想想没有办法,只好转换方向,这里也有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02 我们迎来了群体免疫的最佳机会

现在是整个病毒毒性比较低,是通过有步骤的放开获得群体免疫的非常好的机会。对于感染(新冠病毒),我们早晚都要来一下,大概率是躲不过去的。同时,我们对病毒的变异要高度重视,持续几年内仍然会反复感染,并不是感染一次就终身免疫的。

03 未来2个月,60%的人可能被感染

根据全球各个大城市的经验,一个月到两个月,整个人群都会接触到病毒,有60%的感染率。有人说感染率是80、90%,那是在几轮以后了。当然,不排除的是也会有极少数个体能始终不被感染。

04 医疗极限承压是最大问题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医疗系统将极限承压。现在看,像保定、石家庄这些城市的数字,感染后重症的不多,但这是因为真正高危群体(如居家老人)还没有接触到病毒。用这个目前的数据判断病毒强弱还有点早,目前还不能掉以轻心。

就个人防疫来说,影响因素主要是年龄、基础疾病以及是否接种疫苗。最大的挑战是中高风险人群的危险性急剧增加,特别是老年人。

如何判定人群的感染风险级别?上海华山医院刚刚制定了一个标准,如下图:



低风险:小于80岁、没基础疾病就是低风险的;小于80岁,有基础疾病但很稳定,全程打过疫苗的,也是低风险。

中风险:年龄小于65岁,但有基础疾病、不稳定的(比如说高血压没有控制好),但是全程接种疫苗了,是中风险;年龄在65岁到80岁,基础疾病比较稳定,没有全程打过疫苗,也是中风险。

高风险:年龄小于65岁,但有基础病且不稳定,没有接种疫苗,是高风险;年龄在65-80岁,有基础病但不稳定,无论是否接种疫苗都是高风险;年龄超过80岁、未接种疫苗就是高危人群,不管有没有基础病。

为大家分析这一点的原因是低风险人群发烧的时候可以在家里对症处理解决,而中风险和高风险人群,如果发高烧是需要去医院让医生判断的。中风险如果在家里,风险可能增大,特别是中风险和高风险的特效药应该在早期进行使用,这样会降低风险。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整个中国,特别是大城市老龄化非常严重。拿上海来讲,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80多万,同时这些人的疫苗接种率很低,这些人如果感染那不得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特效药及时使用问题和ICU床位严重不足问题。辉瑞特效药的效果非常好,早期及时使用,差不多90%的重症可以不发生。上海很多医院都有,需医生按需使用。

ICU人员床位严重不足。上海在ICU床位方面已经全国靠前了,但整个上海的ICU床位也不到两千张,目前是95%的使用率。如果用来抢救新冠重症患者,那其他的病人就没法接受本来该进行的治疗。



关于个人防疫的几个问题

对于多数人来说,普遍存在这样几个疑虑。

疑虑1:低风险人群是否绝对居家?  

低风险人群居家监测,在家里待七天就会好的。但是低风险人群如果有高危的症状:呼吸困难、意识困难、持续高热,就需要去医院看了。另外我也建议大家,特别是有老人的,备氧饱和度仪。因为现在的感染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会造成缺氧,但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变成肺炎,就会缺氧。氧饱和度低于95%就需要就诊了,这是比较高的标准了,一般我建议低于90%就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疑虑2:没接种疫苗的,现在要不要打疫苗?

疫苗的定义我们现在重新理解:疫苗本来是防止感染,现在防不住感染,而是防重症。对照华山医院的风险标准表,如果高危人群打了疫苗变成了中危人群,那就很值得。

疑虑3:新冠病毒到底有没有后遗症?

很多人担心感染奥密克戎会不会有后遗症。后遗症的定义是感染之后三个月,如果有一个症状持续两个月不能好转,其他原因不能解释,就将其列入后遗症。

最近公布了22个国家120万人的确诊患者自我报告的随访结果,感染后基本上涵盖三个症状:疲劳、全身疼痛、情绪波动。第二个是认知问题,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第三个是持续的呼吸系统问题,呼吸急促、持续咳嗽、运动能力下降。

6.2%的人感染之后三个月有至少一种后遗症,其中一些是呼吸问题,一些是疲劳、情绪的问题,还有一些是认知的问题。但以上数据并不很准,是主观陈述,没有临床实证。相信等我们的数据出来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企业防疫在当下的核心目标

现在企业防疫的一个核心的目标就是平稳运行,让企业的经营不受影响
01 避免集中减员
集中减员即因为新冠感染劳动力部分丧失,企业上班的人变少。现在不查核酸,无症状感染者也是可以正常上班的。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但是传染性比较低。按照我们国家规定的做就好了。

02 普通感染者居家

有症状、发烧的感染者一定要居家休息。我们国家的法规现在也规定了这些感染者需要居家隔离。


HR要制定标准,如果早晨在家里不舒服,不要赶着来上班,首先居家测抗原。此时抗原检测就变得特别重要了,特别是在家里发现自己有症状的,就要用抗原测一下到底是不是被感染了。

核酸检测会比较早地发现阳性,抗原会相对晚一点发现,但是抗原一旦阳性,就表示这个人的传染性在最强的阶段。和测核酸相比,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略低,可以多测几次。

普通感染者一定要居家,不要外出,电梯里面都不能去,争取不感染别人,戴好口罩。谁最需要戴口罩?感染的人最需要。另外自行对症处理,现在很多机构都发布了对症的用药办法,我建议让员工都在家里备好。不需要很多,买两盒放家里就可以。一般普通感染者七天就可以痊愈。

03 监测体温

这是为了把传染性最强的人群鉴别出来,请他们回家休息。所以现在企业的体温探头应要比前几个月更加灵敏、分布得更密才行。
04 有计划地让少数人居家办公,防止聚集性感染

上海目前的规定是除了感染的人回家隔离以外,密接的也要回家健康观察三天。按照规定,办公室一旦有一个感染者就没有人能上班了。所以我建议企业应该有计划地让少数人和大多数人分开,也就是“鸡蛋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于居家办公的人,HR要做工作,讲好了,不能去逛街了,居家的目的就是防止被感染,不出去折腾的话,感染的概率比较低。

05 做好外来人员的管理

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包括体温、抗原的监测,最大限度保护整个办公环境不被感染,也避免集中减员。

以上是目前能够想到的让企业尽量正常工作的一些方法。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呼吁大家重视健康,把自己的健康风险管好,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问题,认真做健康管理,让你的身体有抗风险能力。

最后,我们还是要有一点敬畏之心。这次整个政策的调整特别好的一点是它也是一堂大自然教育课——不管我们怎么打算,BF.7一来,所有的设想全部结束,必须按照它的节奏走。企业家也要有一点敬畏之心,凡是影响生命自然进程的事情都要特别敬畏,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更好的关爱。

阅读精选

陈波:立在低处 享受折磨
陈明亮:如何给自己赋能
姆巴佩|在沉默中自性爆发
呼唤超人·查拉图斯特拉说
传达心灵|声音比文字更好
王育琨: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稻盛和夫醉心的人生格局
稻盛和夫点亮了我的心灯
任正非是稻盛和夫的知音
稻盛和夫:把坚实的哲学血肉化
稻盛和夫:答案永远在现场
曹德旺:做好你自己!
燃烧的孤勇者罗红
罗红|此心如野马 奔向少年时
享受RUMI(鲁米)的领悟
天道:孤独,是最大的智慧
一场被低估的观念革命
克鲁伊夫和他的足球哲学
费曼|最应该警惕的,是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科学价值的滥用
—— End ——

防疫进入新阶段,经济严重下滑,

国际国内环境等巨大不确定性时刻,

中国企业该咋办?

在巨大不确定性中, 发现自己,拓展自己!
商业美学|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任正非|至暗时刻 我心光明 用痛苦创造欢乐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
任正非的野望: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开启人人天赋潜能,以生命铸成技术大美绝活,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三个法宝:1. 敬畏团队创造的无穷性,连接无穷性;2. 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以无穷性的未来拿捏当下的动态平衡;3.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的不确定性,把自己铸造成器。无论怎样不被理解,都要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

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对话耿一诚:“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战疫决定性胜利后 不傲娇 不自是
恪守大美绝活的原点思维
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开放
韬光养晦 稳住阵脚 有所作为 决不当头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
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恪守企业经营的原点思维
以生命铸成大美绝活
解决人世间的痛点
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一刹那接一刹那触动您柔软的心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