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术共同体

其他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

(3)自筹经费项目申请人,须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申请评审书》)“其他来源经费”栏填写经费,并上传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
3月19日 下午 6:14
其他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

现将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项目宗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旨在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进一步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二、资助范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我国现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近现代以来的名家经典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的翻译出版。主要领域包括:1.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优秀成果;2.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优秀成果;3.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现中华文明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有助于国外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成果;4.创新发展中国理论和学术范式,反映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优秀成果;5.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和倡议,以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等方面的优秀成果。申报成果选题应来自我办发布的推荐书目(附件3)。未列入推荐书目但确属优秀的成果申报,从严把握,须由申请人提供证明其学术价值、社会影响和对外译介价值的详细材料(包括两位正高级职称同行专家签名的推荐意见)。一般性通俗读物等成果不予受理。已立项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果、在国外已出版的成果以及受到“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文化著作对外翻译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项目资助的成果不能申请。同一成果以未受到上述项目资助的其他文版翻译出版可以申请。三、申请形式1.项目主要资助中国学者在国内已出版优秀成果的翻译及其在国外的出版发行;版权属于中方的社科类外文学术期刊也可申请资助。2.项目资助文版以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等5种为主,德文、日文、韩文等文版侧重于资助中外学界共同认可的名家经典,其他文版主要侧重服务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各国互利共赢事业。翻译既要保证忠实于原著,又要符合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3.申报成果形式以单本学术专著、学术期刊为主,少量高质量的专题论文集也可申报,高质量的学术丛书以单本著作形式逐一申报。申报成果的中文原则上应不少于8万字,一般不超过20万字,篇幅超过30万字的应进行压缩和改写。4.学术著作类外译项目全部实行联合申报,分为出版责任单位和项目主持人两个责任主体,共同承担项目实施责任。持有版权和负责出版事务的中方出版社作为出版责任单位;项目申请人即项目主持人,主要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外语专业、翻译专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出版社之间也可联合作为出版责任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外译推广。5.中方出版责任单位主要职责是统筹和主导翻译、出版事务,包括联络中外学界推荐选题、协调版权、联系外方合作出版机构、遴选合作申请人、约定分工和出版合同、图书推广事务等,重点对翻译质量审核把关,统筹编辑审校事务并承担最终审校职责。项目主持人主要职责是在中方出版责任单位指导下承担著作主译或次译工作,并负责或参与联络中外学界组织围绕译著推介开展的研讨会、书评等工作。四、项目类别与资助额度1.学术著作类外译项目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主要资助国家级优秀出版成果和名家名社名品。申请人根据选题和组织方案切合实际地提出项目申请类别。申请重点项目未达到立项要求、但达到一般项目标准的可立为一般项目。2.项目资助经费由联合申报主体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申请,全国社科工作办在综合考虑项目组织方案并参考评审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审核确定。资助标准为:(1)学术著作类项目,一般项目为1000-1200元/千字,重点项目为1300-1500元/千字,单项成果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50万元。资助经费的具体分配由联合申报双方平等协商自行决定,我办按一定比例分别划拨启动经费至双方所在单位。(2)外文学术期刊项目,资助额度为每年40-60万元,每三年为一个资助周期。五、申请要求学术著作类外译项目:1.具有国际合作出版经验的国内学术出版机构、具备对外学术交流经验的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均可联合申报。承担英文版翻译的申请人,原则上须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承担其他文版翻译的申请人,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4年1月31日之前的可以申请)。2.学术著作类项目,须与国外权威出版机构签订出版合同,并约定明晰各项事务,包括版税、校对、发行和推广机制等。如因国外出版机构出版流程所限,在申报日期截止前未能提供正式出版合同的项目,须提交由国外出版机构负责人签字或加盖机构公章的出版意向证明,并注明正式出版合同的签订安排,待合同签订后补交。出版责任单位和申请人须妥善处理好所翻译著作的版权相关事宜,并附在申请材料中。申报成果同一语种的外译版权只能授权一次。国外出版机构应来自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外出版机构指导目录(附件4)。未列入指导目录但确属权威出版机构的,须由申请人提供证明其学术出版资质的详细文件材料(含该机构的基本情况、已出版主要学术著作等)。3.学术著作类项目实行中外编、译、学协同合作的团队制,由联合申报主体共同商议组建课题组。项目申请人应承担主译或次译工作,具备以文版所在语种写作的能力或著作所涉学科的研究能力,具备一定与外方学界的联络能力。课题组须至少配备一名外方合作译者/审校人员、一名项目涉及学科的中外专家学者。合作译者/审校人员一般以文版所在语种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优秀母语专业人员为主。鼓励各学科专业学者担任项目申请人,鼓励海外汉学家、译著所涉领域优秀华人学者和外方其他学者以各种形式参与课题组。外方成员须认真负责、对华友好。最终出版成果须根据实际承担的工作按照国外出版机构要求进行署名。4.申请人所在单位应设有科研管理部门,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能够提供开展外译工作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期刊类学术外译项目:5.申请期刊类项目须有CN刊号或依托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中文期刊创办的外文学术期刊,连续出版3期以上,其主办主管单位应为教育部、中国社科院所属单位或全国性专业学会;期刊应已进入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或在我国重点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或有发展潜力、具有学科特色。六、申报程序1.申请学术著作类项目,申请人应先与出版责任单位取得联系。出版责任单位按本公告规定的要求,依据相关学术委员会或内部评审机制,公平、公正甄选联合申报的申请人,重点考察和评估申请人的资质和各项能力,择优联合申报。对于非主译的项目申请人,出版责任单位要重点考察其项目研究能力、中外学术交往和协调能力、项目组织能力等。确定申请人后,双方就外译事务的各项分工协商达成一致,并自行签订《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分工合同》。2.项目实行网络填报信息。网络填报系统于2024年1月15日至25日开放,在此期间项目申报双方可登陆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以实名信息提交注册申请,审核通过后按规定要求填写申报信息。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有关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可咨询400-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选题征集!

近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24年度重大、重点项目选题的通知,明确征集要求、征集形式、征集结果使用和征集填报时间等。一起来了解——征集要求选题建议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把握教育的民生、战略和政治属性,面向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中国教育学,突出科学问题,体现学术引领。选题建议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简洁,不加副标题。每个选题建议需简要说明选题缘由、研究目标、科学问题和核心内容,300字左右。凡与以前已立项的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选题不再推荐(往年已立项选题见附表)。征集形式本年度选题实行网上征集。作为推荐单位,省级教育规划办、教育部直属单位、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应广泛征求本地、本单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每个二级管理单位推荐选题不超过10个,另外每个指定基地和学术组织推荐选题不超过5个,每位指定学者和实践一线优秀代表推荐选题不超过3个。所有选题建议都交由二级管理单位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https://202.205.185.227/)上统一填报。平台不接受个人填报。征集结果使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学者对征集的选题建议进行充分研究比对,遴选部分选题列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24年度重大、重点项目指南。凡被列入指南的选题,其推荐人和推荐单位需承诺,同意对该选题进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不发生知识产权争议。征集填报时间平台选题征集系统开放时间,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12月15日止。平台的选题征集系统为本次选题征集的唯一网络平台。如在平台系统填报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请咨询技术人员,联系电话为:400-800-1636。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项目立项题目(2019-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题目(教育学,2019-2022年度)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远方的家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http://www.moe.gov.cn/s78/A13/tongzhi/202201/t20220128_596771.html申报课程: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报公告

为做好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以下简称研究专项)申报工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项目宗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围绕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教学基本规律、重大问题,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申报对象与资助额度研究专项主要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及相关研究人员、省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思政教学科研人员、省级以上教育研究相关机构科研人员和军队院校政治教员。重点项目每项资助35万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20万元。三、申报条件(一)课题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1.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国家社科基金有关管理规定。2.申请重点项目需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申请一般项目需具有中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3.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研究专项,申报2023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及其课题组成员不得以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研究专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以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研究专项。4.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本次研究专项,须在《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本次研究专项。(二)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须具备下列条件1.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科研力量和扎实的学术积累。2.设有专门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3.能够为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四、工作安排本研究专项实行网络申报和评审。具体安排如下:1.申请人在线申报的同时仍需提交纸质版《申请书》1份,并确保线上线下《申请书》数据内容完全一致。《课题论证活页》不需提交纸质版。网络申报系统于10月20日至11月1日开放,在此期间申报人可在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以实名信息注册账号后登录系统,并按规定要求填写申报信息(已有账号者无需再次注册)。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项目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有关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400-800-1636,电子信箱:support@e-plugger.com。2.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管理部门受理本地区普通高校、党校(行政学院)、教育研究相关机构等单位的课题申报,教育部社科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课题申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受理本单位的课题申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受理中国社科院大学的课题申报,全军社科管理部门受理军队院校的课题申报。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管理部门以及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按规定做好申报信息审核,于11月8日前将申报材料汇总表和纸质版《申请书》(1份)报送至我办,申报材料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yj@nopss.gov.cn,逾期不予受理。3.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相关科研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严格审核申报资格、申报质量、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申请人及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师德学风和必备条件等,并签署明确意见,维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权威性和严肃性。4.全国社科工作办对《申请书》进行资格审查,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查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立项。建议立项课题名单经批准后,在全国社科工作办网站公示7天。公示期满,对无异议者下达立项通知书。五、其他事项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继续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申请单位要着力提高申报质量,减少同类选题重复申报。申请人根据教学实践和研究实际自主确定科研团队。鼓励能够依托知名高校进行课题管理并牵头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的重点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参与申报和研究。申请人可根据《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课题指南》(见附件1)条目直接申报,也可根据《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结合自身研究实际和教学实践适当修改课题名称申报或者自拟选题申报。自拟选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等对待。项目完成时间为2-3年。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详见我办网站)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申报课题须按照《申请书》和《课题论证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五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并责成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处理。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附件:1.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课题指南2.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请书3.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课题论证活页4.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报材料汇总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23年10月9日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站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http://www.moe.gov.cn/s78/A13/tongzhi/202201/t20220128_596771.html申报课程: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出版单位主管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央各重点出版集团:根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并报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批准,现将《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做好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2023年9月14日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根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现发布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思想文化动力。二、资助原则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应体现以下原则要求:(一)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二)代表国家水平。具有较高思想、学术价值和重要社会、文化价值,代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学科各领域先进水平,反映新时代发展成就。(三)突出创新创造。以推动学科、学术、文化繁荣发展与原创能力提升为目标,坚持创新引领,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力,反映创新实践,加快各领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四)服务现实需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体现鲜明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以精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三、资助重点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以下六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优秀出版项目。(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1.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围绕“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丰富内涵,“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等方面聚焦着力,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2.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人类文明新形态、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思想观点,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中深入研究阐释其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发展脉络、实践要求,深刻揭示蕴含其中的学理道理哲理。3.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坚持平实朴实切实,转换话语体系、转变文风话风、创新话语表达,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推出分众化、对象化读物,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二)主题宣传教育1.聚焦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深入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深入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举措成效,生动展现全党全社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2.围绕重要历史时间节点持续做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出版宣传,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3.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引领,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弘扬时代新风、培养时代新人。(三)经济社会发展1.深入宣传阐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原则、总体要求,准确解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任务。2.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解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举措。3.生动展现新时代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和深化改革开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具体实践,准确解读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措施,有效回应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四)哲学社会科学1.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传播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等优秀成果出版。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研究,在有关理论读物中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2.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科学决策、服务治国理政的重要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推出见解独到、紧扣需求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面向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出版精品。3.聚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基础和前沿问题,推动重大学术基本理论研究,提炼标识性概念、范畴,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具有较高主体性、原创性和学术思想性的研究著作出版,助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4.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打造国际社会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支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外翻译出版,优选国外重要文献和学术著作翻译出版,加大重大国际问题研究、区域国别研究方面的出版力度,推动提升国际话语权。(五)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1.服务科技强国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推动为各领域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的原创成果出版。支持翻译引进国际科技前沿最新研究成果。2.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基础材料、先进制造、可再生能源、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助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推出代表国家科技实力的自主创新成果。3.围绕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支持反映科技进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优秀原创科普读物,推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的传记作品。(六)文化建设和中华文化传承发展1.围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宣传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深化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推动文物、考古学等领域重大研究成果出版。支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发展,推动相关成果出版。3.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推出深刻展现新时代中国人丰富多彩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标志性文艺原创精品,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围绕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打造高质量对外出版精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宣介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主张,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入选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项目,按“事后补助”方式,以正式出版物申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主题出版项目不占用年度出版基金项目申报名额,有关申报要求和程序另行通知。四、申报要求国家出版基金主要资助优秀公益性出版项目,以图书出版项目为主,同时资助少量音像电子和数字出版项目。(一)申报单位应为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出版机构,具有良好的出版业绩和社会信誉,具备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条件和能力。(二)申报单位应立足自身专业定位,有与申报项目相关的专业编辑团队,具备相应出版资质。(三)申报单位应拥有所申报项目的专有出版权或相关著作权,并确保该项目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四)申报项目数量:1.符合申报条件的出版单位每家可申报2项。2.有以下情形的出版单位,可按要求增加申报项目数量:(1)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奖(不含提名奖)的出版单位,可增加1个申报项目(各奖项不重复奖励)。(2)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的出版单位,可增加1个申报项目。(3)获得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或优秀作品奖的图书出版单位,可增加1个申报项目。(4)申报项目中含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的出版单位,可增加1个申报项目。(5)2019—2023年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数量排名前50位的出版单位,可增加1个申报项目。(6)根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22年绩效考评情况通报》,获得申报名额奖励的出版单位,可按通报要求增加申报项目数量。3.有以下情形的出版单位,核减其申报项目数量或取消申报资格:(1)在年度申报周期内受到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或存在严重导向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版单位,视情况核减其申报项目数量或取消本年度申报资格。(2)根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22年绩效考评情况通报》,对相关出版单位核减其申报项目数量或取消本年度申报资格。(五)申请资助金额:单项申请资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确有大额资金需求的,应作特别论证说明。每家出版单位,申报2—4个项目的,至少1项申请资助金额在50万元以下;申报5个(含)项目以上的,至少2项申请资助金额在50万元以下。(六)申报项目成稿率:1.图书项目应提供不少于60%的书稿。辞书类项目应提供不少于40%的书稿。丛书类项目提供书稿总量不少于60%,其中各单册图书均应提供部分书稿。2.音像电子和数字出版项目应提供完整的作品策划方案和能够据以判断项目总体质量的样片或演示版本。(七)鼓励申报成熟度高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
2023年9月14日
其他

2023-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征集

为进一步做好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工作,现向国内各出版单位、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全国性社科学术社团以及广大专家学者征集2023-2024年度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项目宗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旨在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进一步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2.基本要求。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要坚持正确导向,代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准,重点资助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近现代以来的名家经典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的翻译出版,以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等文版为主,涵盖26个学科。推荐选题请注明所属学科,内容为多学科研究的,选择为主的学科。选题应避免与已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文化著作对外翻译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资助项目及已对外译介的学术成果重复。3.选题内容。推荐选题应侧重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现中华文明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理论和学术范式,反映当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和倡议,以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等方面的优秀成果。4.推荐要求。本年度征集选题分单位推荐和个人推荐。每个单位推荐不超过15种书,每种书不超过3个文版;每位专家学者推荐不超过2种书,每种书不超过2个文版。出版机构和科研单位要高度重视选题推荐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中外编译学联合,组织专家学者充分论证,确保推荐选题代表相关领域高层次水平。推荐选题单位和专家学者应加强与外方出版机构对接联络,丰富拓展优秀成果海外推广发行渠道。我办将组织专家对征集选题进行评估,确定2023-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目录。5.报送方式。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通过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实行选题征集。征集系统从7月10日至25日开放,在此期间各单位和专家学者可登陆该平台的“选题征集”板块,以实名信息注册登录,按平台所列表格填写完整推荐信息,每个单位只能指定1名负责人报送本单位推荐信息。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选题推荐。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主页“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征集系统”为本次选题征集的唯一网络平台,选题推荐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联系电话:010-83083053选题征集系统技术电话:400-800-1636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23年7月4日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http://www.moe.gov.cn/s78/A13/tongzhi/202201/t20220128_596771.html申报课程:
2023年7月4日
其他

讲座回看:国际期刊论文写作发表系列

回看讲座一讲座名称:国际期刊论文写作讲座嘉宾:李恒教授讲座时长:2小时50分钟观看时限:1年内无限观看讲座大纲:1.编者的视角(“我想要什么”)1)期刊的选文标准2)期刊的审稿程序3)期刊的发表流程2.读者的视角(“我看到什么”)1)高品位的文献选择2)高效率的文献输入3)高质量的文献整理3.作者的视角(“我能写什么”)1)选题与命题2)构思与巧思3)行文与发文报名方式:https://pbm.xet.tech/s/1fW2xE(识别二维码直达)回看讲座二讲座名称: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讲座嘉宾:李恒教授讲座时长:2小时30分钟观看时限:1年内无限观看讲座大纲:期刊选择(常见数据库、期刊概览、期刊投稿要求)、论文选题(基本路径、前沿追踪、文献阅读)、研究方法(方法的优劣性、得当性、可行性)、论文写作(标题、摘要、引言、设计、讨论、结语怎么写)和论文发表(目标期刊、审稿过程、论文修改、发表流程)报名方式:https://pbm.xet.tech/s/2YeEJM(识别二维码直达)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http://www.nopss.gov.cn/n1/2022/0112/c431027-32329870.html申报课程:
2023年2月6日
其他

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讲座2场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http://www.nopss.gov.cn/n1/2022/0112/c431027-32329870.html申报课程:
2022年12月26日
其他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现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项目宗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旨在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进一步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二、资助范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我国现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近现代以来的名家经典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的翻译出版。主要领域包括:1.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有助于国际社会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的优秀成果;2.研究近现代特别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社会等各领域,有助于国外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优秀成果;3.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具有文化传承和传播价值,有助于国外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成果;4.研究人类共同关注话题、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有助于参与世界学术对话、反映我国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成果。申报成果选题应来自我办发布的推荐书目(附件3)。未列入推荐书目但确属优秀的成果申报,从严把握,须由申请人提供证明其学术价值、社会影响和对外译介价值的详细材料(包括两位正高级同行专家签名的推荐意见)。一般性通俗读物、文学作品等非学术性成果不予受理。已立项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果、在国外已出版的成果以及受到“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文化著作对外翻译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项目资助的成果不能申请。同一成果以未受到上述项目资助的其他文版翻译出版可以申请。三、申请形式1.项目主要资助中国学者在国内已出版优秀成果的翻译及其在国外的出版发行;版权属于中国的社科类外文学术期刊也可申请资助。2.项目资助文版以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等5种为主,德文、日文、韩文等文版侧重于资助中外学界共同认可的名家经典,其他文版主要侧重服务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各国互利共赢事业。翻译既要保证忠实于原著,又要符合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3.申报成果形式为单本学术专著、学术期刊为主,少量高质量的专题论文集也可申报,高质量的学术丛书以单本著作形式逐一申报。申报成果的中文原则上应不少于8万字,一般不超过20万字,篇幅超过30万字的应进行压缩和改写。4.学术著作类外译项目全部实行联合申报,分为出版责任单位和项目主持人两个责任主体,共同承担项目实施责任。持有版权和负责出版事务的中方出版社作为出版责任单位;项目申请人即项目主持人,主要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外语专业、翻译专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出版社之间也可联合作为出版责任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外译推广。5.中方出版责任单位职责主要是统筹和主导翻译、出版事务,包括联络中外学界推荐选题、协调版权、联系外方合作出版机构、遴选合作申请人、约定分工和出版合同、图书推广事务等基本责任,重点对翻译质量审核把关,统筹编辑审校事务并承担最终审校职责。项目主持人职责主要是在中方出版责任单位指导下承担著作主译或次译工作,并负责或参与联络中外学界组织围绕译著推介开展的研讨会、书评等工作。四、项目类别与资助额度1.学术著作类外译项目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主要资助国家级优秀出版成果和名家名社名品。申请人根据选题和组织方案切合实际地提出项目申请类别。申请重点项目未达到立项要求、但达到一般项目标准的可立为一般项目。2.项目资助经费由联合申报主体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申请,全国社科工作办在综合考虑项目组织方案并参考评审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审核确定。资助标准为:(1)学术著作类项目,一般项目为1000-1200元/千字,重点项目为1300-1500元/千字,单项成果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50万元。资助经费的具体分配由联合申报双方平等协商自行决定,我办按一定比例分别划拨启动经费至双方所在单位。(2)外文学术期刊项目,资助额度为每年40-60万元,每三年为一个资助周期。五、申请要求学术著作外译项目:1.具有国际合作出版经验的国内学术出版机构、具备对外学术交流经验的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均可联合申报。承担英文文版翻译的申请人,原则上须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承担其他文版翻译的申请人,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3年1月31日之前的可以申请)。2.学术著作类项目,须与国外权威出版机构签订出版合同,并约定明晰各项事务,包括版税、校对、发行和推广机制等。如因国外出版机构出版流程所限,在申报日期截止前未能提供正式出版合同的项目,须提交由国外出版机构负责人签字或盖机构公章的出版意向证明,并注明正式出版合同的签订安排,待合同签订后补交。出版责任单位和申请人须妥善处理好所翻译著作的版权相关事宜,附在申请材料中。申报成果同一语种的外译版权只能授权一次。国外出版机构应来自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外出版机构指导目录(附件4)。未列入指导目录但确属权威出版机构的,须由申请人提供证明其学术出版资质的详细文件材料(含该机构的基本情况、已出版主要学术著作等)。3.学术著作类项目实施中外编、译、学协同合作的团队制,由联合申报主体共同商议组建课题组。项目申请人应承担主译或次译工作,具备以文版所在语种写作的能力或著作所涉学科的研究能力,具备一定与外方学界的联络能力。课题组须至少配备一名外方合作译者/审校人员,一名项目涉及学科的中外专家学者。合作译者/审校人员一般以文版所在语种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优秀母语专业人员为主,参与课题组的人数不限。鼓励海外汉学家、译著所涉领域优秀华人学者和外方其他学者以各种形式参与课题组。外方成员须认真负责、对华友好。最终出版成果须根据实际承担的工作按照国外出版机构要求进行署名。4.申请人所在单位应设有科研管理部门,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能够提供开展外译工作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期刊类学术外译项目:5.申请期刊类项目的,外文学术期刊须有CN号、连续出版3期以上,其主办主管单位应为教育部、中国社科院所属单位或全国性专业学会;期刊应已进入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或在我国重点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或有发展潜力、具有学科特色。六、申报程序1.申请学术著作类项目,申请人应先与出版责任单位取得联系。出版责任单位按本公告规定的要求,依据相关学术委员会或内部评审机制,公平、公正甄选联合申报的申请人,重点考察和评估申请人的资质和各项能力,择优联合申报。对于非主译的项目申请人,出版责任单位要重点考察其项目研究能力、中外学术交往和协调能力、项目组织能力等。确定申请人后,双方就外译事务的各项分工协商达成一致,并自行签订《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分工合同》。2.项目实行网络填报信息。网络填报系统于2023年1月5日至15日开放,在此期间项目申报双方可登陆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以实名信息提交注册申请,审核通过后按规定要求填写申报信息。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有关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可咨询400-800-1636,电子信箱:support@e-plugger.com。3.在系统内按照要求填报信息后,导出申请书,一式6份(含1份原件),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其他申请材料包括:(1)学术著作类成果,必须提供所翻译原著、翻译样章各6份(样章须包含目录及核心章节且以中文计不少于1.5万字),《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分工合同》、与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签订的出版合同或出版意向证明及中文翻译件、国外出版机构法律证明文件(非目录内出版机构须另附中文翻译件)、原著著作权人对该文版的授权证明以及其他证明材料复印件各1份。也可附上反映原著和申请人学术水平及其影响的相关材料。(2)期刊类成果,应提供近一年内出版的样刊一式6份,期刊出版许可证副本复印件1份;反映本期刊学术水平及其社会影响的相关材料;编委会成员名单及工作单位(国际编委含国籍)。其中,证明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的材料,必须含期刊所在学科国家级学会的证明,以及相关权威学术期刊评价平台纳入证明或影响因子评估证明。4.项目申请人负责材料报送工作,通过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报所属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各地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基层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切实提高申报质量,严格审核申报资格、材料和证明文件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后及时报送我办。5.纸质版申报材料统一由各地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寄送,不接受个人以及科研单位、出版机构的报送。我办将做好申报材料的保密工作,申报材料不予退回。相关材料在完成签字盖章审批手续后由项目申请人扫描上传至系统,由所在单位社科管理部门和各地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审核后提交至我办。6.省级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须于2023年1月18日前完成审核并将纸质版申报材料报我办,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和网上填报信息一致,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提交。联系电话:(010)83083053;83083062;5833610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22年11月16日附件:1.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请书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代码表3.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2022)4.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外出版机构指导目录(2022)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国际期刊论文写作线上研讨会

科研人的日常三联:读文献、写论文、做项目。大论文、小论文、C刊论文、S刊论文......归根到底就是读读写写!你会读文献吗?文献如何选择?文献如何输出为论文?你会写论文吗?你写的论文是编辑想要的吗?你拿什么来写论文?到底怎么写论文?来这里找答案!哲学+文学双博士,编者、读者、作者李恒教授带您踏上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之旅欢迎参加国际期刊论文写作线上会议01主办单位科学出版社02时间安排2022年11月26日
2022年10月24日
其他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名单出炉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公示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已完成受理申报、通讯初评、会议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现将立项名单予以公布。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人文社科项目申报汇总(10.8)

(申报时间:2022.10.17-2022.10.27)https://sk.rednet.cn/content/2022/09/27/11877437.html江苏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10月8日
其他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4675项 ,西部项目500项

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并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共立项500项(见附件),现予公布。附: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识别图中二维码
2022年10月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概况及大数据分析

9月13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可点击上方图片查看立项公示名单01.总览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为5183
2022年10月2日
其他

讲座回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同属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名家经典和优秀成果的翻译出版。资助额度高,一般项目1000-1200元/千字,重点项目1300-1500元/千字,其申报的核心要素:选题、团队组建、联系出版社、申报书撰写、翻译样章。6月26日,由科学出版社主办、吴碧宇教授主讲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讲座落幕。时长2.5+小时的回看视频大纲如下:错过了选题征集怎么办?外语和小语种的入选比例怎么样?立项难吗?科研小白如何做好前期准备?项目主持:非外语人如何申报外译项目?主持和主译?外译选题:怎么选?什么书容易列选?选题没上目录怎么办?团队组建:什么时候组建?成员人数多少?中外人员分配?出版社:如何选择/联系出版社?不在目录里的出版社如何处理?申报书:申报成果简介各部分如何协调?申请人的主要贡献主要突出什么?翻译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怎么处理?翻译样章:选取哪部分?样章有哪些注意事项?讲座视频现已上架,欢迎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讲座链接:https://pbm.h5.xeknow.com/s/hBGmI推荐阅读什么是好论文评审专家研究发现:基于392个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失败项目的经验总结!2万字审稿意见回复在顶刊上发表了!学术期刊发表为什么必须引入同行评议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的两个维度:申报书的设计与书稿的打磨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爱思唯尔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国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的要点、重点和关键点
2022年6月29日
其他

学术研究必备的工具有哪些?

操作简单、专业性强、能够节省效率的工具可以让科研工作事半功倍。读研究生的同学们为了顺利毕业,发表一两篇SCI或者够格的国内领域核心期刊的论文,想办法追求高效率的科研是必须的。以下这几款软件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工作学习效率,尤其是对科研工作大有裨益:1基本配置:Office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国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的要点、重点和关键点

近期,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征集通知下达,它也是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学术外译资助名家经典和优秀成果的翻译出版。资助额度高,一般项目1000-1200元/千字,重点项目1300-1500元/千字,其申报的核心要素:选题、团队组建、联系出版社、申报书撰写、翻译样章。外译选题:怎么选?谁来选?什么样的适合自己?选题没上目录怎么办?团队组建:什么时候组建?成员人数多少?中外人员分配?出版社:哪些出版社适合自己?如何联系出版社?申报书:申报成果简介各部分如何协调?申请人的主要贡献主要突出什么?翻译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怎么处理?宣传推广方案怎么写?翻译样章:选取哪部分?样章有哪些注意事项?现在如何准备?
2022年6月9日
其他

什么是好论文

无论什么文章,都要有综述,差别只在于这个综述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学位论文的综述是显性的,期刊论文的综述是隐性的。◉
2022年6月1日
其他

评审专家研究发现:基于392个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失败项目的经验总结!

引言国家社科基金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级别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课题。本文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通报终止或撤项的392个项目为研究样本,首次对国家社科基金失败项目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发现:失败项目分布呈高度集中的特征,主要集中于一般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且集中于文、史、哲、经等基础学科和传统优势学科,集中于人文社科研究实力较强的重点院校。作者简介吴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副主任、陕西高校首批新型智库(A类)“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2万字审稿意见回复在顶刊上发表了!

选题意义评价在国家的双创和战略转型背景下,该论文考察企业的创新行为、创新效率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同时相关问题也是企业界目前非常关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文献中也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与丰富。2.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学术期刊发表为什么必须引入同行评议

为促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引入同行评议十分必要,因为同行评议被公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学术公平的重要机制,是学术期刊发表的标准环节。在国际上同行评议也被认为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国内,人们也越来越认可同行评议机制,很多专家学者和编辑逐渐接纳、参与和信任这一机制。《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完善同行评议机制,这给新时代如何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因此,在学术期刊发表中,我们应认真探讨如何有效引入和完善同行评议机制,尤其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探索有效的同行评议机制。只有合理引入同行评议,学术期刊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的学术发表才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我国在学术期刊发表中引入同行评议的时间较短,至今还存在不少没有引入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但在同行评议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缺点。正如一切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同行评议机制的优势能够促进期刊发展,其不足则可能会影响期刊发表的信誉。当这一机制的缺点暴露,人们开始怀疑同行评议的可靠性。在此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同行评议机制更加可靠和可信,如何保证同行评议机制的有效运行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究,尤其是当前我国的学术期刊发表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同行评议并没有普遍被采用,已经引入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在具体操作机制上也不尽完善。如此,我国的学术期刊发表是否需要广泛推行同行评议?同行评议是否能有效促进我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对此,国内学术期刊界的认识并没有达成一致。笔者认为,同行评议是国际公认的学术期刊标准配置。如果要跟国际学术期刊界互动,并获得相应的学术发表话语权,我国的学术期刊必须认真采纳这一已被公认的标准,否则,不仅不能获得话语权,而且可能无法在同一个平台上平等对话。学术期刊发表之所以必须引入同行评议,主要是从知识论等多个角度进行考量。第一,学术发表中引入同行评议是国际学界的共识。采用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基本的入门标准,必须达到这一标准才能获得国际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界的认可。当前,我国学术期刊数量庞大,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有2000余种,但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并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学术发表过程中同行评议机制并不健全。我国进行学术期刊建设,尤其是建设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要对国际学术期刊的基本规则特征有充分认识,遵循国际学术期刊的基本共识。我们的学术只有同国际接轨,才能更好地加入国际学术界,获得国际影响力。当前多数学术期刊致力于走国际化路线,获得国际声誉,大多基于这种考量。因此,学术期刊发表引入并完善同行评议机制是当代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从同行评议的目的来看,同行评议作为一种学术发表领域的规范,主要是为了维护学术以及学术共同体的整体性和规范性,促进学术共同体的规范化运作,形成学术发表过程的标准化动作。通过同行评议评估学术论文的有效性,评价论文的质量和原创价值等,过滤无效或低质量文章。学术发表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体行为,并非只是作者或者编辑的行为,它关涉范围很广且具有公共性,还关系学术界的整体发展问题,因此,学术发表应遵循其规则和发展规律。学术论文不同于其他创作,它是学者的研究性成果,其评判标准是该论文对人类知识增长的贡献。学术发表活动应促进学术发展,其知识论依据是应该促进人类知识的增长,因此,学术发表的主要目的是把具有原创性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发表出来并进行传播,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或者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佐证。第三,从机构发展的角度看,同行评议是促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同行评议有内容过滤的作用,可以将质量好的文章推向高质量期刊,从而使文章进入高质量的传播平台,而学术期刊也可因其刊载的高质量内容实现品牌构建。可见,同行评议制度可以促进学术期刊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虽然同行评议并不能识别出所有的高质量文章,但它能够筛选出不合格、质量较差甚至充斥常识性错误的文章,学术界对同行评议的这一重要作用是一致认可的。从这个角度看,同行评议对学术期刊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同行评议制度可以有效杜绝选稿用稿过程中的“关系稿”“人情稿”。完善的同行评议制度,是学术期刊在选稿和用稿中能够坚持质量原则的保障,学术期刊的编辑应严格遵循同行评议的程序,根据评议结果决定稿件采用与否。在完善的评议制度中,评议活动及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能够获得各方的认可和共同遵循,从而促进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和学术活动的有效创新。文章来源摘自张蕾、何云峰:合理引入同行评议以促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出版广角》2022年第6期,第11-15页。推荐阅读立项率超20%的国家项目,了解一下2021国社科中华学术外译立项分析2022年教育部哲学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征集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申报公告47种北大核心期刊2022重点选题汇总Phd系列三:开题、预答辩、答辩与评阅Phd系列二:博士生与导师Phd系列:读博与博士论文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的两个维度:申报书的设计与书稿的打磨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讲座回看||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

4月16日,由科学出版社主办、李恒教授主讲的“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讲座落幕时长2.5小时的回看视频大纲如下:期刊选择(常见数据库、期刊概览、期刊投稿要求)、论文选题(基本路径、前沿追踪、文献阅读)、研究方法(方法的优劣性、得当性、可行性)、论文写作(标题、摘要、引言、设计、讨论、结语怎么写)和论文发表(目标期刊、审稿过程、论文修改、发表流程)讲座视频现已上架,欢迎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视频详情)✦科学出版社知识服务产品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的两个维度:申报书的设计与书稿的打磨

24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通知下达,对,它也是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资助35万元,一般项目获批资助费为20万元。据相关统计,其立项率远高于20%。中标率高是否意味着容易获批?申报后期的关键是什么?申报书如何讲好“申报故事”?主要内容如何规划?主要观点如何提炼?研究方法如何落实?学术创新如何发掘?学术价值如何彰显?已有研究成果(书稿)如何完善?博士论文如何修改?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选题征集

手把手助您成功申报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全新升级版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5.文献综述如何催生论文、专著和项目https://pbm.h5.xeknow.com/s/3nFQgn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爱思唯尔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

4月1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2022年教育部哲学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

手把手助您成功申报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全新升级版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5.文献综述如何催生论文、专著和项目https://pbm.h5.xeknow.com/s/3nFQgn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名校文史哲类公开课汇总

文史哲类公开课汇总编辑:哲学之路(ID:zhexuezhilu)文字、音韵、训诂、文献、古籍公开课小集一、文字学(不分先后,下同)1.武汉大学公开课【古文字学】55P,萧圣中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101530/2.华南师范大学公开课【古文字学】58集,张玉金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113700/3.武汉大学公开课【说文解字研读】32集,万献初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813275/4.武汉大学公开课【说文解字】12集,万献初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shuowenjiezi.html5.山东大学公开课【说文解字与中国文化】20集,王新华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804653/6.南开大学公开课【王力先生关于中国文字学的卓识与贡献】4集,向光忠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575796/7.清华大学公开课【楚文字研究的意义】3集,李学勤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001396/二、音韵学1.武汉大学公开课【音韵学】万献初主讲,81P。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444493/2.浙江大学公开课【音韵学】31集,黄笑山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495277/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3.南开大学公开课【汉语音韵学概要】26集,曾晓渝主讲。http://video.chaoxing.com/serie_400000408.shtml三、训诂学1.四川大学公开课【训诂学】36集,谭伟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287224/2.陕西师范大学公开课【训诂学】68集,郭芹纳主讲。http://m.bilibili.com/video/av11013942.html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3.复旦大学公开课【尔雅概说】4集,胡奇光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875942/4.北京师范大学公开课【训诂学与经学、文化】10集,许嘉璐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193982/四、文献学1.山东大学公开课【文献学】114集,杜泽逊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091581/2.南京大学公开课【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93集,武秀成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094352/3.东北师范大学公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26集,李德山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221229/4.河南师范大学公开课【史学视野下中国文献学思想的发展历程】4集,王记录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636471/五、古籍1.国图公开课【中国古籍十二讲】李致忠主讲。http://open.nlc.cn/mooc/92332.陕西师范大学公开课【古籍版本鉴定】7集,贾二强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261537/3.厦门大学公开课【俗字与古籍阅读】3集,曾良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803550/中国史公开课小集一、通史(不分先后,下同)1.北京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16集,阎步克、邓小南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gudaizhengzhiwenhua.html2.北京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史】150集,邓小南、张帆等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256151/3.中央民族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史】76集,李鸿宾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408321/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4.南开大学公开课【纵谈中国古代前期史】14集,孙立群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gudaiqianqishi.html5.清华大学(新竹)公开课【中国历史的演变与发展】张元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612723/6.哈佛大学公开课【中国X】包弼徳等主讲。http://www.acfun.cn/a/aa50000327.首都师范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史探讨】46集,郝春文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441455/8.湖南师范大学公开课【中国通史专题】19集,李育民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892573/二、断代史1.辽宁师范大学公开课【先秦文化史十讲】52集,常金仓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364272/2.清华大学公开课【秦汉史】40集,秦-晖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9369914/3.复旦大学公开课【隋唐史】44集,韩昇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911255/4.复旦大学公开课【宋辽金史】54集,余蔚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941311/5.中国社科院公开课【宋史研究要点】4集,王曾瑜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502252/6.南开大学公开课【蒙元帝国史】50P,李治安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044700/7.中央民族大学公开课【明史十讲】164P,陈梧桐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375061/8.吉林大学公开课【明清史专题】35集,王剑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234014/9.中国社科院公开课【中国近代史讲析】42集,雷颐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345641/10.华中师范大学公开课【中国近代史】15集,朱英等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jindaishi.html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11.辽宁大学公开课【明清史专题】19集,郑川水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250057/12.中央民族大学公开课【唐史五讲】5集,李鸿滨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tangshiwujiang.html三、专题史1.清华大学公开课【中国建筑史】87集,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455032/2.清华大学公开课【中国思想史】38集,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183298/3.复旦大学公开课【中国法制史】62集,郭建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281453/4.复旦大学公开课【经学史】20集,朱维铮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366895/5.中央民族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10集,蒙曼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zhongguogudaifunvshi.html6.台湾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生命礼俗】12集,叶国良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ntu/shengminglisu.html7.台湾大学公开课【传统中国的国家与皇权】15集,甘怀真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ntu/guojiayuhuangquan.html8.清华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礼仪文明】19集,彭林教授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liyiwenming.html9.西北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10集,张岂之等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chuantongwenhua.html10.中国社科院公开课【中国史学史】22集,谢保成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6870878/11.陕西师范大学公开课【隋唐人的日常生活】15集,于赓哲主讲。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suitangren.html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12.北京师范大学公开课【晚清政治史】132集,王开玺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066709/13.北京大学公开课【中国对外关系史】16集,牛大勇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064187/14.中央民族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若干问题】53集,陈梧桐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322882/15.清华大学公开课【中西文化关系史】15讲,张国刚主讲。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3007.html16.清华大学公开课【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5集,何兆武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657657/17.清华大学公开课【中国工艺美术史】38集,尚刚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915792/18.吉林大学公开课【中国政治思想史】104P,颜德如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828766/19.北京大学公开课【中国图书出版史】45集,杨虎.肖东发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076273/20.山东师范大学公开课【中国社会风俗史】33集,秦永洲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808081/21.山东大学公开课【中国审美文化史】25集,廖群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806407/历史地理学公开课小集1.复旦大学公开课【历代行政区划略说】4集,谭其骧主讲。http://shupw.multimediapress.cn/v2/h/content_133.htmlhttp://shupw.multimediapress.cn/v2/h/content_134.htmlhttp://shupw.multimediapress.cn/v2/h/content_135.htmlhttp://shupw.multimediapress.cn/v2/h/content_136.html2.复旦大学公开课【中国政区地理略说】周振鹤主讲。http://www.cciv.cityu.edu.hk/video/player.php?video=http://144.214.148.63:8080/visitor/2000-2001-s/zhou_zhenhe/video-zhou_zhenhe-29-high.flv3.复旦大学公开课【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周振鹤主讲。http://www.cciv.cityu.edu.hk/video/player.php?video=http://144.214.148.63:8080/visitor/2000-2001-s/zhou_zhenhe/video-zhou_zhenhe-31-high.flv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4.复旦大学公开课【中国历史上两种基本的政治格局】周振鹤主讲。http://www.cciv.cityu.edu.hk/video/player.php?video=http://144.214.148.63:8080/visitor/2005-2006-s/zhou_zhenhe/video-zhou_zhenhe-305-high.flv5.复旦大学公开课【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4集,葛剑雄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6876170/6.复旦大学公开课【丝绸之路:旧史今时】6集,葛剑雄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869440/7.复旦大学公开课【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5集,吴松弟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870168/8.北京大学公开课【地理学的近代化与其固有的问题】5集,唐晓峰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057222/9.北京大学公开课【浅谈历史地理学的多角度综合研究方法】7集,辛德勇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9368341/10.北京大学公开课【时空二维视角下的历史地理学】7集,韩茂莉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055259/11.北京大学公开课【中国地理】48集,韩茂莉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731882/12.暨南大学公开课【历史农业地理复原】5集,郭声波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725282/13.上海交通大学公开课【历代战争的军事地理】5集,刘统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9387989/14.西南大学公开课【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回顾与反思】3集,蓝勇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302838/15.陕西师范大学公开课【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研究路径】6集,侯甬坚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276602/16.陕西师范大学公开课【历史时期中国的沙尘天气】4集,王社教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261777/中国文学公开课小集一、通史(大致分类,不分先后,下同)1.北京师范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至南北朝,55集,尚学峰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846128/唐代部分,78集,康震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132831/宋代部分,30集,马东瑶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164147/元明清部分,42集,郭英德主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166244/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2.台湾大学公开课【中国文学史】欧丽娟主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004499/
2022年4月8日
其他

近期项目申报汇总

手把手助您成功申报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全新升级版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5.文献综述如何催生论文、专著和项目https://pbm.h5.xeknow.com/s/3nFQgn
2022年4月8日
其他

47种北大核心期刊2022重点选题汇总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选题方向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2.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3.社会信用、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公正研究4.区域发展、乡村振兴与相对贫困治理研究5.健康中国、养老服务与人口均衡发展研究6.“双碳”目标、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7.大数据、人工智能、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研究8.数字经济、金融监管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9.科技创新、产业链现代化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10.全球治理、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请通过本刊投稿审稿系统(网址:www.wujhss.whu.edu.cn)进行投稿。《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22重点选题方向01/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02/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03/后疫情时代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治理04/以碳中和、碳达峰探索生态文明建设05/文化强国战略和国际传播研究06/世界文明的比较研究07/新科技革命与人文关系问题08/地方制度创新与国家治理09/高质量发展与双循环格局10/个人信息与数据保护法律制度官方网站:https://shjx.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shjx投稿系统:https://shjx.cbpt.cnki.net/EditorD2N/index.aspx?t=1《治理研究》2022年选题方向一、“执政党治理”栏目重点选题1.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体系建设2.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3.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4.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5.数字党建与基层治理现代化6.全面从严治党与高质量党的建设二、“国家治理”栏目重点选题1.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化2.共同富裕与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3.共同富裕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议程4.数字治理与数字政府5.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6.人口结构与国家治理的变革7.国家治理能力与纵向政府间关系三、“浙江现象与经验”栏目重点选题1.率先构建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研究2.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建设3.数字政府建设的浙江模式4.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研究5.基层党建数字化的理论与实践6.浙江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7.浙江省公共数据立法相关问题研究四、“社会治理”栏目重点选题1.共同富裕建设与社会高质量发展2.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研究3.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治理4.健康中国、平安中国与应急管理5.优化生育政策与提高人口质量研究6.深化医疗保障改革研究7.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五、“经济与治理”栏目重点选题1.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2.数字经济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3.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的产业政策研究4.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区域实践研究5.区域发展差距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6.城乡差距与乡村振兴研究7.收入差距与收入调节政策研究六、“法与治理”栏目重点选题1.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2.智能时代的社会风险及其法律规制研究3.数据安全范式革新的立法研究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治化应对研究5.“数字弱势群体”权利及其法治化保障研究6.风险社会治理中的法治理念与制度研究7.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的反思与重构研究官方网站:http://zlyj.zjdx.gov.cn/CN/1007-9092/home.shtml《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选题方向一、当代社会研究1.乡村振兴战略及“三农”问题研究2.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Phd系列三​:开题、预答辩、答辩与评阅

学位论文答辩PPT模板大全博士生答辩决议简易模板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常见模板四段格式|硕士与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含样板)如何速成答辩决议书I:博士论文从硕士与博士论文的差异看硕士论文的答辩决议D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Journey into Journals——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

科研人的工作日常:读文献、写论文、做项目。研读文献不曾困惑,构思选题不曾迷惘,综述文献不曾彷徨,选取方法不曾迷茫,撰写论文不曾痛苦,发表文章不曾被拒,不足以谈学问!不足以语科研!文献如何转化为论文?如何接轨国际学术前沿?如何提高国际写作与发表能力?国际期刊如何选择?国际期刊投稿有什么要求?国际期刊论文写作如何选题?国际期刊论文研究方法如何选取?国际期刊论文各部分如何设计写作?目标发表期刊如何选择?修改发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来这里找答案!哲学+文学双博士,既是作者更是审稿人和主编的李恒教授带您踏上国际写作与发表之旅欢迎参加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线上研讨会01研讨主旨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发展趋势提高国际写作与发表能力提升科研能力和国际影响力02时间安排2022年4月16日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申报通知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申报启动,通知要求4月底完成申报,时间紧急,提请各位专家抓紧时间准备。科学出版社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指定申报和出版单位,2015年、2017年、2019年入选数量居全国出版社之首。欢迎通过科学出版社申报,联系方式见文末。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申报通知
2022年3月4日
其他

国家社科基金和各部委重大课题申报汇总

(申报时间:2022.01.10-2022.03.15)http://www.nopss.gov.cn/n1/2022/0111/c431038-32328978.html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Phd系列二​:博士生与导师

读博涉及许多方面,将分系列介绍与读博相关的各个方面的推送,本次为第二个系列。上一系列:Phd系列一:读博与博士论文下一系列:Phd系列之三:开题、预答辩、答辩与评审本系列汇总13篇推送,个别文章虽然只有部分内容涉及导师,但重要性不亚于一篇完整的文章。1.驾驭自己的博士学位:更好地与导师沟通2.如何“驾驭”你的导师——最有用的习惯3.效率调查结果|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立项率超20%的国家项目,了解一下

1月12日,2022年度国家社科申报通知发布,其近年立项率约15%;1月27日,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启动,其平均立项率已三连降,且2021年为8.1%。不是国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更不是国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说的是不限项申报,近年平均立项率超过20%的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更有统计数据显示,其近五年的平均立项率为2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什么时候开始申报?什么人适合申报后期资助?如何做好国社科项目准备的准备?专注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多年,经手数百份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申报的科学出版社全新升级“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线上课程。(课程详情)适合人群博士毕业副高及以上职称课程内容导言:真了解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吗解读:国家社科后期项目申报行动:手把手助您填报申报书关键:申报重中之重--书稿怎么弄技巧:如何用未出版的课题报告申报注意:用优秀博士论文怎么申报申报:打通任督二脉的最后一步(课程详情)推荐阅读陈新仁教授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陈新仁教授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路况播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的“路线规划”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的“通行证”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2021国社科中华学术外译立项分析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5份国社科立项申报书分享
2022年2月16日
其他

Phd系列:读博与博士论文

史上最年轻的10名博士学位获得者历史上12篇最著名的博士论文欣赏博士论文的长度令人恐惧吗?世界上最长的博士论文让你的博士经历更加轻松愉快的10个提示评价博士论文的一种参考标准斯坦福教授|
2022年2月16日
其他

重磅!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文献综述如何催生论文、专著和项目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度剖析5份国社科立项申报书分享
2022年2月14日
其他

我国博士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作者简介罗洪川,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向体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信息处项目主管;高玉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信息处副处长;马永红(通讯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目次一、研究设计1.数据总体情况2.特征指标建立3.研究方法二、我国博士研究生毕业去向整体情况三、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1.就业地区2.就业单位性质3.工作性质四、结论与分析五、研究局限性来源:本文原题为《我国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分析——基于2015—2020年博士毕业生数据的分析》,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年第1期。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承载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大历史使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冲击着我国就业市场,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由于疫情直接导致部分企业倒闭,使得就业岗位减少,就业问题浮现。同时,随着研究生学历教育普及以及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大量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就业市场,就业问题日益加剧。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产教融合等问题,将对博士毕业生就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少学者对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究。卿石松通过分析2017届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超过20%的博士从事临时性的博士后工作、临时就业等;陈洪捷教授通过6344份博士毕业生调查问卷,分析了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选择的群体差异性,发现七成选择了学术职业,三成选择了非学术职业;徐志平等以“双一流”建设为切入点,分析了2017届我国6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现学术性岗位仍然是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然而运用连续几年博士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数据进行分析的很少,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他们的就业情况如何?有多少博士毕业生继续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又有多少进入了企业工作?他们的就业特征及趋势是否与已有研究中的就业特征保持一致?不同性别对不同的工作性质是如何选择的?有多少人选择中西部地区就业?等等。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梳理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就业趋势,将有助于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以及企业及时掌握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而促进协同建立就业动态反馈机制,促进产业融合、产学融合,提升博士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设计1.数据总体情况使用教育部相关部门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学位授予信息中的就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不包含党校、军队院校、军事学以及部分博士毕业生就业信息为空的数据)。有效数据共计304020条,其中学术学位博士280622条,专业学位博士23398条;男性占比60.28%,女性占比39.72%;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比51.5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占比31.79%,普通高校占比14.50%,科研机构占比2.20%;学习方式以脱产学习为主,占比89.68%。数据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2.特征指标建立根据学位授予信息年报数据结构及代码手册(2020版)(以下简称“手册2020版”)对学历教育博士毕业生去向的定义,博士毕业生去向分为就业、继续求学、入博士后流动站(本文仅包括当年应届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数)、出国、出境、待业和其他7种类型。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就业包括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劳务合同、定向委培、升学、出境、出国、项目制博士研究生培养以及入博士后流动站等。为更加直观地研究和分析博士毕业生去向,本文将样本数据中去向为就业、继续求学、入博士后流动站、出国、出境、其他均归为就业范畴,并从就业、待业两个方面对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再对去向中的就业数据从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单位地区以及工作性质进行统计分析。3.研究方法结合全面性与系统性,首先采取描述性分析对博士毕业生去向整体情况进行描述,然后使用卡方检验对不同院校类型、不同学科门类、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性别的博士毕业生就业特征差异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检验。我国博士研究生毕业去向整体情况从表1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毕业去向分布情况、表2的博士研究生就业与待业情况以及图1中博士研究生毕业去向趋势(虚线部分),可以得出:第一,博士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良好,就业率较高。数据分析显示:2015—2020年博士毕业生就业人数285729人,就业率均值94.01%;待业人数18291人,待业率均值5.99%。其中,2015/2016学年博士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达
2022年2月9日
其他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选题征集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文献综述如何催生论文、专著和项目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度剖析5份国社科立项申报书分享
2022年2月9日
其他

202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公告

202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公告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现予发布《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22年度重大招标和重点课题指南》,并就做好202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2022年2月8日
其他

项飚:写作和发表成了异化程度最高的劳动方式

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飚应JCS《中国社会学学刊》之邀,举办了一场名为“学术发表的未来”的讲座。项飚在讲座中批评了当前学术发表存在的问题,包括学术发表离知识分享越来越远,学术写作被异化,学者圈子的封闭和等级化等问题。只要是在学术圈“摸爬滚打”过的人,很难不对项飚所指出的问题感同身受。写作和发表成了异化程度最高的劳动方式文
2022年2月8日
其他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

1.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以学校为单位,地方高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校以教育司(局)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2022年1月28日
其他

2021国社科中华学术外译立项分析

根据公示,今年中华学术外译拟立项237项,分布于19个语种,其中英语一家独大,独占142项,出版责任单位共计61家,项目承担单位为124家。大于2项的立项单位全部立项单位北京大学8南京大学8上海外国语大学7中国政法大学6同济大学6山东大学6东南大学5北京外国语大学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中山大学4华东师范大学4上海大学4暨南大学4杭州师范大学4华南理工大学3浙江师范大学3浙江外国语学院3中国传媒大学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3青岛科技大学3西南大学3华中师范大学3浙江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3华南师范大学3南开大学2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四川外国语大学2首都师范大学2中国海洋大学2厦门大学2苏州大学2河南大学2天津理工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2广东工业大学2清华大学2上海财经大学2大连民族大学2江南大学2青岛理工大学2北京理工大学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西南民族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2武汉大学2山东师范大学2北京语言大学2延边大学2电子科技大学2中国社会科学院1湖北大学1中国科学院大学1哈尔滨工业大学1大连外国语大学1河北大学1燕山大学1广东金融学院1湖北理工学院1陕西师范大学1广州华商学院1江苏科技大学1曲阜师范大学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西安交通大学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长江大学1武汉科技大学1中南民族大学1南京财经大学1嘉应学院1青岛大学1复旦大学1三峡大学1哈尔滨工程大学1中国艺术研究院1云南师范大学1南京师范大学1外交学院1国家开放大学1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1华东政法大学1烟台大学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上海师范大学1鲁东大学1上海交通大学1南昌航空大学1西北大学1南京农业大学1西南政法大学1内蒙古大学1江西财经大学1齐鲁工业大学1福建师范大学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福州大学1西北师范大学1山西大学1中央民族大学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1珠海科技学院1黑龙江大学1江苏师范大学1大连理工大学1西安外国语大学1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1四川大学1苏州科技大学1武汉纺织大学1国防科技大学1浙江理工大学1山东工商学院1民族团结杂志社1南京理工大学1上海社会科学院1宁夏大学1吉林大学1国家卫计委1浙江工商大学1西南交通大学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1大于2项的出版责任单位全部出版责任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5商务印书馆28中华书局19北京大学出版社1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9南京大学出版社7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6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科学出版社5浙江大学出版社4复旦大学出版社4上海人民出版社4译林出版社3上海古籍出版社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武汉大学出版社3文物出版社2天津教育出版社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2年1月25日
其他

5份国社科立项申报书分享

近日,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发布,成功立项申报书,点击标题即可查看。1.英汉情感语法研究2.“一带一路”语言景观汉俄比译模式化研究3.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4.扶贫开发中的数目字管理研究5.基于证据的四六级、雅思、托福考试效度对比研究But,如上成功立项案例与2022年度申报书要求有很大出入。(2022年度国社科项目申报活页)究其原因,自2021年以来,国社科活页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新的活页要求:学术史略写该略到什么程度?如何把握略写的“度”?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如何体现?新进展的“新”如何实现?如何处理框架思路和提纲目录的关系?目录是什么的目录?框架思路如何呈现?研究计划怎么计划?活页到底怎么写?大家不会以为项目申报=填表吧您的选题好吗?您的题目好吗?好的题目是怎么改出来的?学术史梳理如何与平时的研究结合起来?国内外研究动态如何协同?有多少个重点?如何选择重点?目标与对象、价值如何区别?如何谋篇布局?难点有多难?重点和难点如何对应?创新途径有多少条?创新来源在哪里?......来这里找答案!科学出版社已全面上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深度剖析近9小时视频课程一年内无限次回看主讲嘉宾黄忠廉教授
2022年1月24日
其他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投稿方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投稿方式关于人文社科领域三大评价体系(南大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人大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您所关心的那些事儿,小编都为您整理好了……学科期刊刊名投稿地址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安徽大学学报.
2022年1月24日
其他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现予发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度课题指南》,并就做好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更好繁荣中国学术,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度课题指南》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基础和前沿问题,在相关学科中拟定了一批重要选题,申请人可结合自身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选择申报。三、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代表正确方向、体现国家水准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前沿动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四、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青年项目申请人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7年3月20日后出生)。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根据研究实际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在站博士后人员可申请,其中全脱产博士后须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五、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六、项目申报范围涉及国家社科基金23个一级学科,申请人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3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另行组织。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度课题指南》分为具体条目(带*号)和方向性条目两类。具体条目的申报,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也可对选题的文字表述进行适当修改。方向性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具体条目和方向性条目均可申报重点项目。申请人可根据《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结合自身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项目)。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课题名称表述要科学严谨、简明规范,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八、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继续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申请单位要着力提高申报质量,从严控制申报数量,特别是要减少同类选题重复申报。九、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万元。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详见我办网站)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3年。十一、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作如下限定:(一)申请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在研的国家级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二)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2年3月20日之前的,或在3月20日前已向我办提交结项材料的,可以申请2022年度项目。后者具体日期以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寄出结项材料时间或在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审核提交的时间为准)。(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请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申请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一)—(四)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六)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七)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八)不得使用与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九)立项后凡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其他基金项目资助字样。十二、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申报项目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以下简称《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没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5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学科评审组专家或邀请学科评审组专家进行申报辅导。凡行贿评审专家者,一经查实将予通报批评,如获立项即予撤项,5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评审中发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除按规定进行处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十三、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要按《活页》中规定的方式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十四、获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如计划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外语撰写成果,须在《申请书》论证中予以说明。十五、项目申报材料从我办网站下载。纸质版《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报送本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十六、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责任单位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后上报我办。十七、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受理当地的课题申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规划办受理兵团的课题申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受理本院的课题申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受理本校(院)和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直属单位的课题申报,教育部社科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等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军社科规划办受理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国社科工作办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十八、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网络申报。申请人在线申报的同时仍需提交纸质版《申请书》一式3份,并确保线上线下《申请书》内容完全一致。《活页》不需提交纸质版。申请人需登陆我办官网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www.nopss.gov.cn/),下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网络填报版)并填写相关信息,检查内容无误后(申请书第一行出现“您现在可以上传申请书”的提示)通过项目申报系统上传申请书。项目申报系统于3月1日零时至3月20日24时开放,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项目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有关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400-800-1636,电子信箱:support@e-plugger.com。十九、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按规定做好申报信息审核,于3月25日前将申报信息汇总表和纸质版《申请书》报送至我办。逾期不予受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安排如有变化,我办将第一时间另行通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22年1月12日深度剖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在即,您在准备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选题行不行,题目好不好,学术史梳理和前沿动态如何呈现,文献综述是否精炼达雅,如何合理描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价值和创新各自的立足点在哪?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如何互融?且2021年以来申报书发生了变化,如何以不变应万变?来这里找答案!科学出版社已全面上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深度解剖9+小时视频课程一年内无限次回看主讲嘉宾
2022年1月12日
其他

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结果揭晓

近期两场重要会议预告1.名称:第八届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研讨会会议主题:12小时深度剖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主办单位:科学出版社会议时间:2022年1月1日-2日主讲专家:黄忠廉教授会议详情:第八届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研讨会
2021年12月31日
其他

2021年批准新创办或更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一览

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优化布局、分类施策。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推动资源有效配置,健全期刊准入退出机制,明确各类学术期刊功能定位,统筹推进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形成总量适度、动态调整、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学术期刊出版格局。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文献综述如何催生论文、专著和项目

读文献不曾痛过,不足以谈学问!有的人面对文献手足无措;有的人饱读文献,一到写作却无从下手。文献应该如何阅读?阅读的文献如何输出?文献阅读如何走向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到底应该怎么做?有没有相关案例解读?能不能展示从文献阅读到文献综述的过程?如何在文献综述过程中整理出选题思路?文献综述如何转化成学术论文?文献综述怎样转化成专著?文献综述对成功申报项目起什么作用?来这里找答案!欢迎参加线上学术研讨会议文献综述:一举四得一举:做好文献综述一得(发文):转化为学术论文二得(出书):输出为学术专著三得(与会):升华为参会论文四得(获项):斩获社科基金项目01研讨主旨赋能科研成长完善科研方法提升科研能力02时间安排2021年12月12日9:00—12:0003主讲嘉宾
2021年11月23日
其他

核心期刊2022年重点选题方向集锦

部分期刊陆续推出了2022年度的征稿选题方向,这些期刊包括CSSCI、北大核心、普通期刊等,涉及高校学报、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包括CSSCI、北大核心、普通期刊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核)2022年选题方向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2.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3.社会信用、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公正研究4.区域发展、乡村振兴与相对贫困治理研究5.健康中国、养老服务与人口均衡发展研究6.“双碳”目标、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7.大数据、人工智能、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研究8.数字经济、金融监管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9.科技创新、产业链现代化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10.全球治理、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写作要求具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明确的问题意识,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资料翔实,研究结论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论文字数以1.2-1.8万字为宜,格式体例可参照本刊2021年刊发的论文。请通过本刊投稿审稿系统(网址:www.wujhss.whu.edu.cn)进行投稿。本刊实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单次审稿周期最短为21天。本刊不收取版面费、评审费等任何费用,论文一经刊用即向作者支付稿酬。《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双核)2022重点选题方向01/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目前正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022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将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掌舵导航,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规律,分析新征程上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建设要求等,特别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学理化,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02/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陆续公布,在社会上引起不少争议,持续走低的人口出生率、持续递进的“少子化”和“老龄化”,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看待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及其治理前景、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人口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中国目前面对的人口挑战,研究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值得挖掘的“人口红利”、探索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建设性问题。03/后疫情时代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治理随着全国人民共同抗疫的努力,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虽然疫情终将过去,但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中国在进入后疫情时代后,如何进行社会治理,助力疫后经济的跃迁和社会转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看待后疫情时代国家的职能?如何认识疫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深刻变化?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复苏与繁荣等问题值得深思。04/以碳中和、碳达峰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营造创新环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之中是目前的工作重心。为了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愿景,从行业布局、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治理与监管等多个角度分析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与前景有着深远意义。05/文化强国战略和国际传播研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理论角度探索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方式方法,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建国家叙事理论视角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强对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探索国家叙事和中国形象故事化的传播策略。06/世界文明的比较研究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世界文明的比较研究是对不同时期或不同文化所达到的总体的和基本的价值尺度的比较认识。加强对世界文明以及与此相关的国际文化思潮、主要国家的文化战略、当代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如今,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探索世界文明的演进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复兴的世界意义,正确认识和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构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关于文明起源与演变的理论、范式和话语体系至关重要。07/新科技革命与人文关系问题新一轮科技革命(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等)发展迅猛,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重要议题:如何看待人文的价值转向?如何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新科技革命会给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带来怎样的颠覆性影响?科技自强和人文精神培养之间应是怎样的关系?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技术和生态学领域是当今科技与人文融汇贯通、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交融的重要领域,现代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人文与科技融合的?人与机器的关系是否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等。08/地方制度创新与国家治理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其中,赋予地方政府合理的制度创新权限是发挥地方积极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尤其是,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无人区,需要地方政府有更多的勇气和担当,试错更多的地方性制度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复制推广形成更多的国家法律规范,此乃创新法治和改革协同的重要实践。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在当代国家治理中扮演的角色结构,反思央地关系与中国地方治理改革路径,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立法创新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09/高质量发展与双循环格局经济增长目标的战略性制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深刻的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与路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对中国经济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以下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如:如何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如何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等。10/个人信息与数据保护法律制度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滥用等风险,我国个人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因而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监管执法部门已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比如,《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立法层面平衡个人信息保护和个人信息利用两者关系的一次新尝试。制订和完善数据法规对于激发数据活力、释放数据价值具有重大意义,世界各国都正在加快建立健全数据规则体系,我国各发达省市也把数据立法作为促进数字化发展中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亟待思考以下问题:基于大数据背景,我国当前的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面临着怎样的风险和挑战?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打破数据资源流动面临的壁垒,完善数据保护立法等。投稿须知1.正文:论点明确、新颖,逻辑严密,数据准确,文字精练。2.
2021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