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能源

其他

27个项目规划总投资超千亿!三峡集团一批新能源和长江大保护项目集中开工

12月28日,三峡集团举行2022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宣布规划总投资超千亿元的27个新能源和长江大保护项目集中开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宣布项目集中开工,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韩君出席并讲话,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吕庭彦主持。摄影:李时宇此次一批27个项目的开工建设,是三峡集团全面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三峡集团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为国民经济稳增长、促投资作贡献,更为三峡集团拓展了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三峡集团的发展信心。会议要求,三峡集团全体干部职工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一嘱托,大力传承弘扬“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奋斗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做好当前和明年工作的重大部署上来,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做到守土有责,全力推进已开工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要持续推动工程精益建设、全员精益求精,在精益管理中不断提升质量、创造效益。各项目业主单位要统筹抓好施工管理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合理安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安全准点、依法合规,保障各个项目高质量投产。各职能部门要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当好“后勤部长”,持续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帮助,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开工现场(三峡能源供图)山东牟平海上风电项目开工现场(三峡能源供图)云南宁蒗项目开工现场
2022年12月28日
其他

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库布其沙漠开工建设

2022年12月28日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12月28日,由三峡集团牵头,联合蒙能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库布其基地项目”)先导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开工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黄志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三峡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李富民,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分别致辞,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雨春出席。李富民表示,库布其基地项目是国家规划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全力推进的国家重大工程,对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三峡集团将以此次开工为契机,全力打造“塞上风光三峡”,为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贡献力量。开工仪式现场库布其基地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项目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规划总投资超800亿元。此次宣布开工的先导工程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配置建设相应储能。来源:三峡小微
2022年12月28日
其他

领跑!全球单机容量最大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11月23日,由三峡集团与金风科技联合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该机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6兆瓦机组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风电装备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全球海上风电装备发展的最新标杆。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大力度推广使用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国重器’,以实际行动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绿色电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表示。此次下线的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252米,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约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大;轮毂高度达146米,约相当于一座50层大楼的高度。在额定工况下,单台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34.2千瓦时。根据多年平均发电量设计值,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千瓦的清洁电能,能够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万吨,为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16兆瓦机组在大型主轴轴承、超长轻量化叶片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机组运行状态监测的数字化水平高,能够针对台风等恶劣天气智能调整运行模式,确保风机安全和高效发电。”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翟恩地介绍道。▲16兆瓦风电机组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存下“草原风光” 迈向“电网友好”丨探访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

走进宽敞明亮的调度大厅,宽幅监测屏映入眼帘。屏上,信息急速流转、数据实时闪烁。数据背后,电流在数公里之外的风光储设备间涌动,精准配合着电网每隔3秒的调度指令。推开调度大厅侧窗向外望去,绿草铺展,风光无限。内蒙古乌兰察布,国内首个电网友好的风光储一体化电站在草原落成。在这里,储能系统与智慧集控运维系统运行稳定,多个科研项目正逐一落地,200万千瓦新能源电站将全部并网。如何打造一座新能源电站,克服“风光”资源间歇性、波动性缺陷,让“源网”友好互动?记者来到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以下简称“绿色电站”)现场,一探究竟。核查笔记、敲击键盘、指令回复,一气呵成。“85”后邢轶琛,已是一名从业多年的风电人。2021年,邢轶琛从内蒙古化德风电场来到200公里以西的绿色电站,发现早已熟悉的监测屏幕上,多了一组“电池”图标。“这个图标所代表的正是储能设备,也是实现电网友好的‘利器’。”邢轶琛介绍。风能与太阳能发电,一度被形象比作“看天吃饭”。天气阴晴不定、风力时强时弱,而电力即发即用,对于需要稳定的电网来说,风光电能并不“友好”。储能技术应运而生,在用电低谷时将电力储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再释放,因此也被称为保障电力供应稳定的“充电宝”。目前,如何发挥储能设备自主调节能力,加强电站与电网友好互动,尚处于探索期。2021年末,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入内蒙古电网,成为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规模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电站总建设规模200万千瓦,分为17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30万千瓦光伏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近60亿千瓦时,可满足近30万户家庭月用电量(按每户居民月用电量200千瓦时计)。项目配套建设55万千瓦×2小时储能系统,可储存110台5兆瓦风机满发2小时产生的能量,在阴天或无风时有效“查漏补缺”,为电网系统调峰调频等提供辅助服务。穿过广袤草原上的成排风机与光伏板,记者一行来到储能系统“阵列”之中。纵横交错的电缆与塔架之下,86个储能电池仓成排规整分布。其外观像集装箱,内里则如“蜂巢”般精密——每舱设11个电池簇,每簇含26个电池组/包,内含28个磷酸铁锂电池芯。进入约2米高的储能仓,空调声“嗡嗡”不停,保持室内恒温。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对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影响最大。为此,工程师一改传统表面测温技术,将温度传感器布设在电芯上,实时监测电池状态,配合簇级全氟己酮+水喷淋等新技术,全面杜绝安全隐患。“这些功能,大多是依托电站开展的‘首次应用’。其中每一个参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指标,我们都从零开始学习。”三峡能源内蒙古分公司现场管理工程师郭茂介绍。远在北京,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三峡科研院”)联合清华大学等团队,正在加紧研发储能二期STACOM储能系统与三期数字储能系统,有望提高大容量风电场并网安全性、稳定性。“如果将储能电池看做一个个‘军团’,数字储能系统不再以整体调配,而是实现每一簇‘单兵’调配。电池整体效能将不受个别短板影响。”三峡科研院水电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恩德介绍。记者来到调度大厅时,庞利民正“钉”在集控中心的调度工位上,核查数据、调整监控,完成一项项调度与监测实验。2021年11月,庞利民从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来到四子王旗绿色电站。比起风机与光伏组件的“硬件”建设,一个相对“看不见、摸不着”,但重要性丝毫不减的任务等着他——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慧联合集控系统搭建。表面上看,电站只是多了一个储能单元,但这也意味着工况有了“质”的改变。比如,当有“余电”时,储能系统将优先储存风能还是太阳能?当用电量陡增,是选择加大风机与光伏出力,还是释放储能系统中的电能?几乎每分每秒,电站内部都在做着类似的“选择题”。既要对外满足电网友好、又要对内满足能源协同,这考验着调度智慧。为此,三峡科研院联合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出“智慧联合集控系统”。它如同一个反应迅速、判断精准的“指挥官”,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气象与负荷数据“集入脑中”,精准调配风、光、储单元,实现传统风光电站无法完成的“电网友好”功能——顶峰供电、系统调峰、最大化消纳、功率平滑、一次调频。以顶峰供电为例,在集中用电的高峰时段,如果天气不佳,以往只能通过火电站“应发尽发、多发满发”增加供给。而绿色电站则可以通过储能系统实现向电网供电,为电力供需平衡增添了快稳准的“可选项”。如何启动“可选项”?靠智慧联合集控体统中的中心风光储协调控制器和场站风光储协调控制器实现。“中心风光储协调控制器相当于电站的‘大脑’,实现指令从调度主站至场站协调控制器的转发;场站风光储协调控制器在接收指令后,通过优化计算,分配至站内风光储单元,指挥风机运转启停、储能或释放能量这些具体‘行动’。”绿色电站运维值长梁贺介绍。目前,智慧联合集控系统已经落地风光储场站协调控制器、风光储场站群协调控制器、新能源汇集系统站域保护装置等多套自主知识产权装置,并成功申请了进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站在整个发电厂的视野来看,这些首台(套)装备整合预测预报、调度运行及智能控制等技术,组成了一个灵活、高效的“发电机体”,可有效降低电网调峰和容量支撑压力。“电站不但满足了当地电力需求,还打破了传统风光电站的‘瓶颈’,通过系统调峰、最大化消纳、功率平滑等功能实现,为电网友好打响了‘第一枪’。”三峡能源建设管理分公司北部建设管理部副主任张小龙说。广袤草原上,长风渐劲。无限“风光”化为平稳澎湃的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向外输出。风机与光伏板之下,牛羊漫步,一幅绿色科技与自然风光友好融合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来源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2021,“风光”画卷磅礴出世

2021遥遥能源之路上,茫茫宇宙苍穹间,大美风光无限,我们携大风扶摇直上,采天光蓬勃发展,一路高歌,一路收获,星光不负赶路人,我们重任在肩,一往无前。2021我们持续加快新能源开发进程,全面建成“风光三峡”。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终于实现多年夙愿。2021年4月20日
2022年1月13日
其他

中国电力行业史上最大规模IPO认购完成 投资者缴款认购约226.6亿元

6月4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发行结果公告》显示,本次IPO网上网下认购缴款工作已于6月2日结束,投资者看好三峡能源的发展前景,新股缴款认购金额约226.6亿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提供的数据,本次网上发行投资者缴款认购股份约62亿股,认购金额约165亿元;网下发行投资者缴款认购股份约23亿股,认购金额约61亿元。网上、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股数全部由联席主承销商包销,包销股份数量近2000万股,包销金额约5200万元,包销比例为0.23%。来
2021年6月4日
其他

三峡能源公布IPO网上摇号中签结果 6254514个中签号码花落谁家

6月2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显示,网上发行摇号中签号码共有6254514个,每个中签号码只能认购1000股三峡能源A股股票。凡参与网上发行申购三峡能源A股股票的投资者持有的申购配号尾数与下列号码相同的,则为中签号码:末尾位数中签号码末“2”位数88末“3”位数910,
2021年6月2日
其他

中国电力行业史上最大规模IPO申购完成!三峡能源A股整体申购规模近1.3万亿

作为中国电力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IPO,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登陆A股市场,备受广大投资者关注。6月1日,三峡能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网上发行申购情况及中签率公告》显示,投资者参与三峡能源A股IPO申购十分踊跃,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约为1619万户,有效申购股数约为4874亿股,整体申购规模近1.3万亿元。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公告》公布的回拨机制,由于网上初步有效申购倍数为189.57倍,高于150倍,三峡能源和联席主承销商决定启动回拨机制,启动后的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1.28314731%,有效申购倍数为77.93倍。据悉,三峡能源与联席主承销商定于6月1日在上海市进行本次发行网上申购摇号抽签仪式,并将于6月2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上公布网上摇号中签结果。来源:三峡小微记者:王
2021年6月1日
其他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秦海岩:紧抓上市新契机 引领产业新发展

紧抓上市新契机引领产业新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访谈近期,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即将迎来上市,成为中国电力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和A股市场新能源板块的“压舱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希望三峡能源以上市为契机,进一步运用好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继续引领我国新能源产业更快、更高质量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QA记者:您如何看待“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发展势头和发展前景?秦海岩: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风电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作为落实“30·60”目标的主力军,风电的发展必须提速,“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增2.5亿千瓦以上的开发规模。从目前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年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是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不存在“天花板”。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联合相关机构对我国风电技术开发量的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巨大,陆上140米高度技术可开发量超过51亿千瓦,海上水深50米、海域100米高度技术可开发量约4亿千瓦。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风能资源还会增加。二是构建以风、光为主体的电力系统不存在技术瓶颈。结合中国现状来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具备条件。国家气候中心联合相关机构开展的研究表明:“到2050年,如果风电装机25亿千瓦、光伏装机26.7亿千瓦,按照全国小时级的风光发电和需求侧电力电量互动平衡,不用储能和需求侧响应,仅靠风光就可以提供全国67%的电力电量需求,同时弃风弃光比率不到8%。”三是消纳空间不会受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报告《中国能源转型与“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增量电力需求1.8万亿千瓦时,存量煤电退出4053万千瓦,由清洁能源满足增量电力需求和替代存量煤电退出,对应“十四五”期间需新增风电装机2.9亿千瓦,清洁能源年均新增5800万千瓦。四是产业基础成熟,足以支撑产能的扩大。过去30年,在技术创新、规模效应的双重促进下,风电设备价格降低了70%以上,风电场开发造价降低了近50%。同时,风电产业链条已逐渐成型,通过模块化设计、自动化设备应用、工艺优化等,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如叶片生产时间从最初的48小时已降至目前的24小时,风电已成为技术成熟、成本优势明显的电力来源。记者:“十四五”期间,风电产业发展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如何解决?秦海岩:第一个挑战是开发规模如何保证,开发空间如何布局。“十四五”期间,风电要实现每年5000万千瓦以上的新增装机,如何布局开发空间是最大的问题。解决不好,产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快速增长。为此,“三北”“中东南部”“海上”这“三驾马车”缺一不可。第二个挑战是如何构建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竞争秩序。当前,行业中出现了一个不好的势头——设备“价格战”。如果大家的竞争是基于质量技术标准,在一个基准线上进行价格比拼,显然无可厚非。最怕的是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质量和可靠性一定是行业发展的底线。另外一个问题是,在很多项目开发中存在“以投资换资源、以资源换订单”的做法,而非基于质量、技术、成本来择优挑选设备供应方,大家不是在公平的环境中展开竞争,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寄希望于相应政策的约束和健康市场环境的形成。第三个挑战是电网如何适应高比例的新能源发电场景。中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风、光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占比将高于80%,这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需要抓紧做好以下工作: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跨省跨区的联络线路建设,提高跨省跨区的电力交换交易能力。二是未来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与有源负荷将迅速增长,需要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借助互联网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等各类资源,进行协同化运行控制和市场交易。加快灵活性电源建设。一是充分利用我国电力系统内传统电源的灵活性资源,如推进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同时建设投资成本低、启停迅速的天然气发电机组。二是发挥各类储能技术的优势,来满足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调度需求。比如,按照功率计算,蓄电池的价格很低,但按照蓄电量计算,其价格最高。因此,可以将之用于用电负荷高峰时段的消纳和补偿。而氢能恰恰与之相反,适合用作季节性或更长时间段上的消纳和补偿,抽水蓄能则介于这两者之间。电力系统内不是缺乏灵活性资源,而是缺乏调动这些灵活性的市场机制。建立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需要的市场化机制。依托能源互联网技术构建下一代智能电力系统,在数据和网络的支撑下,电力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实时定价,从而回归真正商品属性,价格将取代频率成为调节供需平衡的有效信号,从之前的供应按需求调整变为需求“随风而舞”“随光而动”。记者:众多国家将海上风电作为加快推进能源转型的核心路径,对于中国来说,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有何战略意义?秦海岩: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对带动沿海地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自给率、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以及迈向海洋强国等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一,有助于加快沿海省份能源转型进程。我国沿海省份经济发达,总耗能约占全国的一半,且用能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减排压力大,能源结构亟需调整。依靠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加速开发海上风电,可以有效推进沿海地区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有利于实现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助推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我国广东阳江、江苏如东等地具备建设海上风电母港的良好条件,可以通过产业配套,集合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产业价值,打造出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大动能。第三,有利于确保我国沿海地区能源供应安全。第四,海上风电涉及众多高端装备制造的尖端技术,将带动东部省份在高端轴承、齿轮箱和大功率发电机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具有前瞻性的海洋测风、海洋基础、海洋施工和专业船舶设施研究等工作也会伴随海上风电技术开发而开展。第五,发展海上风电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高度契合。记者: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海上风电经过“十二五”
2021年5月31日
其他

风从海上来 | 走进三峡集团海上风电专业化运维公司

我国海岸线长,海上风力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具有占地面积少,开发规模大,发电利用小时数高等特点,加之国家政策支持,我国海上风电也已进入规模化开发。今年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要求下,海上风电产业迎来了空前的热度,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快速扩张。风电运维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因此备受市场青睐。为迅速抢占国内外海上风电运维管理市场制高点,实现海上风电规模化、连片化、集中式管理,三峡能源结合大运维模式和专业化平台改革试点,成立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集中、统一负责为三峡能源沿海区域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运维专业化服务,承载着三峡集团引领海上风电专业化运维的重要使命。江苏运维公司目前负责6个海上风电运维工作,装机规模近170万千瓦,北至辽宁,南至广东,遍布我国海岸线。辽宁庄河项目东北区域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是我国北方地区已建成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我国境内目前纬度最高的、最寒冷的海上风电场。江苏响水项目国内首批海上风电商业示范项目,创造了亚洲首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国内首条220千伏三芯海缆等多项第一。江苏大丰项目是国内目前建设离岸距离最远、集控中心电压等级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是国内首次采用海上高抗站解决海上风电长距离电力输送难题的项目。江苏如东柔直项目国内乃至亚洲首个采用柔性直流输电的海上风电项目,有首创多、难度大等特点,项目将建成世界最大、亚洲首座海上换流站。福建兴化湾项目国内首个大功率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项目,拥有单机容量亚太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的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拥有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8兆瓦级机组。广东阳江项目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为我国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先行先试。运维项目体量如此庞大,机型复杂且难度高,员工们太厉害了,应该都是经验丰富的骨干老员工吧?项目运维难度确实高,员工运维经验的确丰富,但他们却是一帮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员工,自愿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项目一线。他们现在开展了哪些工作呢?江苏运维公司成立以来,全面贯彻落实三峡集团和三峡能源的各项工作部署,对照集团公司对海上风电提出的“六个引领”目标要求,不断提高海上风电运维管理水平,降低运维成本、强化海上风电运维市场竞争力,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流的海上风电运维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开展海上风电场预防性试验江苏运维公司于2019年取得承修承试四级资质,具备35千伏及以下电气设备、安全工器具试验条件,在各项目部自主开展预防性试验相关工作,实现35千伏以下电气一、二次设备自主检修率达到100%,35千伏以上电气一、二次设备预防性试验参与率达到100%。拥有三峡能源首个取得CMA油化验资质的油化验室设立油化验室,现已取得绝缘油品检验检测CMA资质,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检测人员,各项设备齐全,为安全生产、业务能力提升、降本增效保驾护航。开展国内多个海上风电场海洋工程类检测工作在所辖海上风电项目自行开展风机基础及海缆路由检测、无人机叶片巡检、及桩基础防腐检测等海洋工程类检测工作,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处理隐患,保障所辖海上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成立三峡能源首个创新工作室——海鹰创新工作室为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有效实现降本增效,成立海鹰创新工作室,并以点带面在各所辖海上风电场均开设创新工作室。目前共维修成功500多个备品备件,节约成本约400万元。2020年获得公司“五小”发明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3项,获得中电联2020年度电力职工创新三等奖1项,现已发表新型实用专利4篇、国家发明专利1篇,专利受审12项,被集团公司评选为第一批示范创新工作室。拥有三峡集团首艘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三峡能源001号”它是实现风机吊装和大部件更换的秘密武器,出色的起重和载荷能力将让它在海上风电施工与运维作业中无往不利。作业深度50米,满足目前所有近海海上风机吊装要求;作业主吊额定起重800吨,工作幅度18-70米,甲板面积2000平米,甲板面以上高度120米,具备国内市场主流机型吊装能力。正式服役后,将有效缓解施工船舶紧张压力,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市场,提升海上风电规模化运维能力。大风起兮归三峡,敢立潮头唱大歌江苏运维公司正破浪前行来源:江苏运维公司点“赞”点“在看”给风光君鼓励一下吧!
2021年5月31日
其他

三峡能源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投资者交流会广受关注并取得圆满成功

5月28日,备受广大投资者关注的中国电力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IPO——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刊登发行公告,并成功举办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投资者交流会。在近3个小时的网上路演中,广大投资者纷纷就三峡能源的发展战略、竞争能力、募资运用等关心的话题,提问了130多个问题。三峡能源主要负责人在路演现场表示,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时代背景下,三峡能源登陆A股市场天时地利人和,意义重大。同时郑重承诺将继续秉承合作共赢理念,以最优的业绩回报投资者。三峡能源主要负责人、保荐机构(联席主承销商)中信证券有关负责人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向广大投资者致辞,并回答网上投资者提问。三峡能源是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先行企业、三峡集团新能源开发的旗舰平台,肩负“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承担引领责任”等历史使命。有投资者问,三峡能源最大的投资亮点是什么?三峡能源负责人回答,三峡能源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项目资源获取能力强,特别是海上风电和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同时各项成本能够有效控制,从而使得公司有良好的项目收益率。在谈到公司所处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时,三峡能源负责人表示,电力行业总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程度较高,较快的经济增长能够增加社会对发电量的总需求,因此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周期与宏观经济的周期大体相同,我国发电量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循环周期基本相同。在实现“双碳”目标下,预计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增速贡献占比将进一步加大。在介绍本次发行对公司实现发展目标的意义时,三峡能源负责人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募投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增加公司装机规模、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同时,募集资金的到位有助于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增加公司资金实力、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为后续公司项目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三峡小微摄影报道:王磊
2021年5月28日
其他

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三峡力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访谈

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三峡力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访谈近期,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即将迎来上市,成为中国电力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希望三峡能源上市后,聚焦清洁能源主业做优做强,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本文摄影:陈旋大力开发风光资源推动能源系统转型2020年9月,中国宣布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变革,李俊峰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增长方式、生活方式和能源系统的转型。清洁化、低碳化是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国家提出要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会改变,化石能源减少的比例,势必要依靠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水电等清洁能源补足,受制于开发条件和环保安全要求,目前仅风电、太阳能具有大规模开发条件。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正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李俊峰认为,三峡集团应该在国家政策安排下,发挥优势能力,加强风光资源开发,不断助力我国能源系统转型。开展“源网荷储”模式示范探索新能源消纳路径风电、光伏项目大量投产,却因为消纳能力不足出现“弃风弃光”,造成此种现象,并非能源过剩,而是系统发展不足的表现。“国家提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我相信消纳问题在‘十四五’期间会逐步得到解决。”李俊峰说。除了加快电网建设,配套储能技术也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重要途径。风光发电的波动性特点,决定了其难以根据用电需求调整供电,必须通过大容量、高安全和可靠性储能应用,来提高新能源电源灵活调度能力。三峡能源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建设全球最大的源网荷储项目,提供了包含“电源、电网、负荷、储能”整体解决方案的运营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清洁能源消纳及其产生的电网波动性等问题,将引领新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李俊峰表示。发挥三峡能源引领优势打造新能源技术研发平台我国电力系统中有60%-70%的电源装机来自于央企,这意味着央企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李俊峰认为,三峡能源在青海格尔木建成国内首个光伏平价上网项目,使光伏电价第一次低于当地燃煤发电标杆电价,让清洁能源的平价电力进入千家万户,对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央企的先行先试,对全国电力能源行业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他说。这一引领作用还体现在科技创新上。三峡能源深耕海上风电领域,预计到2021年底,有望成为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企业,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三峡能源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推动大容量机型研发,掌握海上风电大容量风机核心技术,迅速提升了我国海上风机制造水平,降低造价成本,促进了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李俊峰指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技术进步、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海上风电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创新和合作的可能。相信三峡集团会发挥创新优势,打造海上风电技术研发平台,带动行业一起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促进海上风电的健康发展。来源:三峡小微记者:喻清卿相关链接丨风从海上来
2021年5月2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风从海上来 | 走进国内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这场“双碳”目标攻坚战中,海上风电无疑将承担起“排头兵”角色,而海上风电由近海向中远海域拓展,势必将成为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作为目前国内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三峡能源大丰H8-2#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将为后续海上风电发展提供宝贵经验。江苏省拥有954千米长的海岸线,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优越,气候资源丰富;在离岸50千米的位置可开发面积共计19035平方千米,风能技术可开发量估计9500万千瓦,风能开发潜力很大。三峡能源江苏大丰H8-2#300兆瓦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海域,项目建设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保障了各环节的快速响应,推进了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体系化建设。场址中心离岸距离72千米,是国内目前建设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场,项目新建一座海上升压站及一座海上高抗站,电能输送采用220千伏交流海底电缆接入岸基集控中心后将电压升压至500千伏并入电网公司,是江苏省首个升压至500千伏并网的风电项目,是国内首次采用海上高抗站解决海上风电长距离电力输送难题,也是国内集控中心电压等级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同时本项目积极推进使用集控中心500千伏变压器、GIS、电压互感器等国产设备,实现了关键技术国产化。项目建设海域涌浪大,运输距离远,强对流天气多发,气象情况难以预测,同时也受到海域位置条件和水深影响,项目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项目建设海域存在软土层厚度大、工程地质性能差等特点,对风电机组桩基础桩施工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离岸距离远,使得长距离电能输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充满不确定性。项目团队迎难而上,立足海上风电建设实际,持续优化施工方案,升级工艺流程,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当机立断选用能满足海域施工要求的单桩基础,并采用抛石防护方式进行防冲刷处理,为未来远海风电项目的风电机组桩基础选型提供了宝贵经验。首次在海缆中间设置一座海上高抗平台,补偿了海缆远距离传输存在的充电功率,限制了过电压水平,同时采用国产高压并联电抗器补偿超高压线路的容性充电功率,有效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增加系统稳定性,增强送电能力,便于系统并网。高抗平台模型图生态效益本工程年上网发电量90106.9万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为电网节约标煤约27.73万吨,可相应地减少燃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234.28吨,氮氧化合物225.27吨,烟尘54.06吨,减轻排放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76.05万吨,废水5.41万吨,此外还可减少相应的水力排灰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水环境的污染,风电场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大丰H8-2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助力“双碳”目标,为筑牢我国能源安全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来
2021年5月25日
其他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易跃春:发挥央企引领作用 落实“双碳”发展目标

发挥央企引领作用落实“双碳”发展目标——访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11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电力行业将承担主力军作用。作为中国电力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上市引起广泛关注,资本市场迎来新能源“国家队”。面对新发展机遇,以三峡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应该如何作为,行业发展又将面临哪些新课题?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
2021年5月21日
其他

华东院戚海峰:三峡能源上市将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谱写清洁能源蓝筹新篇章丨三峡能源赵国庆:聚焦主业落实“双碳”目标
2021年5月19日
其他

风从海上来 | 走进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能源转型设定了倒计时牌,也带来了新的压力和动力。推动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构建我国低碳经济竞争优势最重要的路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是对能源电力系统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三峡能源围绕“风光协同,海陆并进”,积极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广东省位于我国南部,拥有4114公里海岸线和41.93万平方公里辽阔海域,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沿海处于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夏季季候风特征十分明显,同时也是热带气旋影响最为频繁的省份,登陆的热带气旋超过登陆我国热带气旋总数的40%,具有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沙扒镇南面海域,共规划五期,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共布置269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共建3座海上升压站,采用220千伏海缆接入陆上集控中心,该项目是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为我国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先行先试。为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项目创新使用了多种施工技术和基础型式,其中吸力筒导管架、单柱复合筒、芯柱式嵌岩导管架、大直径四桩导管架等多个基础形式均为国内首次使用,并完成了目前国内海上风电行业唯一一个斜桩嵌岩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同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提升工效,多次创下国内海上风电施工速度的记录。完成国内首个大直径四桩导管架基础最大直径4米、全长40米、总重量190吨,是常规四桩导管架基础桩径的两倍左右。大直径非嵌岩四桩导管架基础桩型式,在适应地质条件的同时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国内首个芯柱嵌岩三桩导管架基础钢管桩深水嵌岩施工难度大,工序繁琐,且国内无相关参考经验。国内海上风电行业首个深水嵌岩导管架基础的成功运用,为海上风电基础嵌岩提供了可靠的施工、技术经验。完成国内首个吸力筒导管架基础安装安装的吸力筒导管架是筒型基础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在大型风机基础上,导管架体总高63米,由3个直径约为13米、高约11米的吸力筒和高52米的上部导管架组成,总重量约为1560吨,通过吸力泵使筒内外形成压差,在压力的作用下沉贯入持力层。完成南海海域首个单柱复合筒基础单柱复合筒基础底部的筒体直径足足有36米,相当于2.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其整体结构为“单柱+连接件+筒体”的全钢结构,通过连接结构有效地发挥了单桩和传统筒形基础结构的优势,主要解决近海深水海域水深、浪大、基岩埋深浅、施工窗口期短的工程难题。完成国内同等容量下重量最轻的海上升压站三峡阳江沙扒一期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升压站长42米、宽39米、顶标高36米,总重量2692吨,是国内同等容量下重量最轻的海上升压站。完成国内首座斜桩植入嵌岩导管架基础海上升压站吊装海上升压站采用了国内首座四桩斜桩植入嵌岩升压站导管架基础,施工技术难度大,钻孔精度要求高。通过优化基础使得场内集电线路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减少约15%的220kV海缆长度,节约建设成本。升压站吊装仅花费了9小时顺利完成,一举打破了南海海上升压站吊装时间记录。完成国内单体容量最大海上升压站吊装该升压站装机容量900兆瓦,上部组块尺寸长53米,宽41米,高17米,总重量超4000吨,为目前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升压站。完成南海海域单机容量最大的风机吊装该台风机单机容量为7兆瓦,其轮毂中心高度达113米,叶轮直径186米,扫风面积超26000平方米,相当于三个足球场的面积,为目前南海海域成功吊装的单机容量最大的风机。创造国内风机吊装速度的新纪录三峡阳江沙扒项目以单艘施工船单月吊装10台明阳6.45兆瓦大容量风机,平均单台用时3天、最快单台用时仅2天的吊装速度,创造了国内海上风机吊装新记录。生态效益坚守清洁能源开发的使命,三峡集团从三峡走向长江,从长江走向海洋。据估算,阳江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将达47亿千瓦时,可满足约2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00万吨,将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结构转型以及“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持。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三峡能源将继续攻克关键技术,践行示范引领,有力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改革发展,助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向蓝色海洋阔步进发。来
2021年5月18日
其他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曹仁贤:三峡能源有责任有能力推动光伏行业动力变革

谱写清洁能源蓝筹新篇章丨三峡能源赵国庆:聚焦主业落实“双碳”目标
2021年5月17日
其他

风从海上来 | 走进我国纬度最高的、最寒冷的海上风电场

自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双碳”目标后,“碳达峰、碳中和”强势“出圈”。新能源行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站在新的起点,三峡能源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三峡能源庄河Ⅲ(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海域,是东北区域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是我国北方地区已建成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我国境内目前纬度最高的、最寒冷的海上风电场。风电场南北长8.6公里,东西7.7公里,涉海面积约47.7平方千米,场址中心距离岸线约22.2公里,平均水深约20米。项目总装机容量300兆瓦,共计安装72台3兆瓦、3.3兆瓦及6.45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一座220千伏陆上集控中心。可别小看这个风电场,建设难度可不小。快说来听听
2021年5月13日
其他

三峡能源赵国庆:聚焦主业落实“双碳”目标 分享价值践行央企责任担当

者:喻清卿相关链接丨三峡能源王武斌:拥抱新型电力系统新机遇
2021年5月13日
其他

三峡能源:清洁能源技术的引领者

2020年,三峡集团德国梅尔海上风电场年发电量创历史新高三峡能源乌兰察布“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将探索精确控制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解决清洁能源消纳及其产生的电网波动性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源网荷储示范项目▲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风从海上来 | 走进国内首个柔直海上风电项目

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是全球共同面对的课题。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已成为主力军、排头兵。在国家战略层面,已将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新时期能源发展的主攻方向,“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总体目标是“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将成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三峡集团正将新能源打造为集团公司的第二主业,三峡能源作为第二主业实施主体,积极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围绕“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乘风破浪,御风而行即日起推出《风从海上来》专题带你走进三峡海上风电江苏如东,东枕黄海,南滨长江,西接苏中腹地,北连欧亚大陆桥,是长江三角洲北翼的一颗璀璨明珠。全县陆域面积2009平方公里,海岸线106公里、滩涂104万亩、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资源禀赋独特,尤其适合承载海上风电制造项目。为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战略及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海上三峡”的宏伟构想,三峡集团于2018年底成功获得H6、H10两个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努力为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三峡能源江苏如东800兆瓦(H6、H10)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如东项目)位于江苏省如东县东部黄沙洋海域,离岸直线距离50-60千米,水深9-22米,该项目包括H6和H10两座风电场,装机容量均为400兆瓦,共安装200台4兆瓦风机。如东项目与如东H8(300兆瓦)项目共同建设海上柔性直流送出通道,包括:一座海上换流站、一回直流海缆线路、一座陆上换流站。如东项目是国内乃至亚洲首个采用柔性直流输电的海上风电项目,具有首创多、难度大等特点:世界最大、亚洲首座海上换流站项目将建成世界最大、亚洲首座海上换流站,海上换流站由导管架基础、上部模块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分体式导管架基础型式以及上部组块浮拖安装对于陆地建造精度要求以及海上安装精度要求均非常高,均是国内海上风电领域的首次应用。国内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长的柔性直流输电海缆项目将投用±400千伏直流海缆,共包含2根99千米海缆,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长的柔性直流输电海缆。海底电缆敷设对于海上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均有着很高的要求,±400千伏直流海底电缆更是如此,因此如东直流海缆的敷设实施,也将助力海底电缆敷设行业进步。探索远海输电新模式,创新应用柔直新技术柔性直流输电中的换流器为电压源换流器(VSC),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可关断器件(通常为IGBT)和高频调制技术。通过调节换流器出口电压的幅值和与系统电压之间的功角差,可独立控制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如此,通过对两端换流站的控制,就可以实现两个交流网络之间有功功率的相互传送,同时两端换流站还可以独立调节各自所吸收或发出的无功功率,从而对所联的交流系统给予无功支撑。自主研发设备,促进国产化应用海上风电主电气设备长期处于国外电气设备厂家垄断局面,如东项目在三峡集团已有项目国产化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国产化,海、陆换流站联接变、GIS、电抗器、站用变等主要电气设备均采用国产品牌,为主电气设备国产化迈出重要一步。除此以外,IGBT作为柔性直流技术的核心部件,长期受到国外垄断,如东项目将首次批量使用国产IGBT部件,这必将为打破国外企业对柔性直流IGBT部件长期垄断奠定坚实基础。生态效益在国家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部署后,三峡集团积极响应,已明确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环保产业,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东项目整体投运后,年上网电量将达24亿千瓦时,可满足约99万户家庭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燃煤约74万吨、节约淡水约712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约183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助力“3060”双碳目标。供
2021年5月11日
其他

三峡能源王武斌:拥抱新型电力系统新机遇 谱写清洁能源蓝筹新篇章

拥抱新型电力系统新机遇谱写清洁能源蓝筹新篇章——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武斌访谈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首次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先行企业、三峡集团新能源开发的旗舰平台,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即将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跨入资本市场的大门,并有望成为A股市值最大新能源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夕,记者采访了三峡能源党委书记王武斌,与这位业内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工作经历颇为丰富的清洁能源专家对话,解读三峡能源上市背后的重大意义。▲三峡能源党委书记王武斌接受记者采访。
2021年5月7日
其他

2.65元/股!三峡能源IPO发布初步询价结果

5月7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旗下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初步询价结果及推迟发行公告》等,根据初步询价结果,综合考虑三峡能源所处行业、市场情况、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资金需求及承销风险等因素,协商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2.65元/股,网下发行不再进行累计投标询价。按照发行定价,预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27亿元。根据证监会相关要求,三峡能源和联席主承销商将在申购前三周内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连续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原定于5月10日进行的网上、网下申购将推迟至5月31日,原定于5月7日举行的网上路演推迟至5月28日。相关链接➤《三峡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初步询价结果及推迟发行公告》➤《三峡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三峡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摘要》➤《三峡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次投资风险特别公告》来源:三峡小微点“赞”点“在看”给风光君鼓励一下吧!
2021年5月7日
其他

三峡能源:服务“碳中和”的笃行者

三峡能源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迅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三峡能源风电光伏装机比重践行“双碳”目标,三峡能源一直在路上!来源:三峡小微点“赞”点“在看”给风光君鼓励一下吧!
2021年5月6日
其他

央视《瞬间中国》丨三峡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极致瞬间!动人细节!

在120米的高空俯瞰大海,能看见什么?是一望无垠的辽阔是波涛翻腾的湛蓝在三峡风电人眼里只见一台台随风而动的风机滕华灯,一位从事风电行业十年的“老兵”,在今晚央视CCTV1综合频道播出的《瞬间中国(第四季)》节目中,讲述了三峡广东阳江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中的极致瞬间和动人细节。快来看看!迎风而来,破浪而行我们创造着历史也渴望被历史铭记我们默默奉献也渴望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广东阳江沙扒1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全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年发电量可供一百五十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海上风电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我们以担当尽责,践行初心使命积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建党100周年献上“绿色厚礼”!相关链接:1.广东阳江项目创国内海上风机吊装新纪录2.三峡新能源广东阳江二期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3.国内首座斜桩植入嵌岩导管架基础升压站完成安装4.国内首台吸力筒导管架基础风机在广东阳江成功安装点“赞”点“在看”给风光君鼓励一下吧!
2021年5月1日
其他

三峡能源正式启动招股!拟发行不超过85.71亿股人民币普通股

★NEWS★4月2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旗下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发布《招股意向书》《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等,正式启动A股招股程序。三峡能源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股份数量为85.71亿股,约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30%,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本次发行将通过网下初步询价直接确定发行价格,初步询价时间为4月29日、30日,采用上交所网下申购电子平台进行。三峡能源的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水利部水利工程综合经营公司,1985年9月改组为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原隶属于水利部,后纳入国资统一管理,2008年底整体并入三峡集团,并定位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战略实施平台,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业务。自进入新能源发电领域以来,三峡能源围绕“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目标,秉持“风光协同、海陆共进”开发思路,发电项目装机规模由2008年底的14.3万千瓦迅速增长至2020年9月底的1189.8万千瓦,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5.69%。目前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盈利能力等跻身国内新能源企业第一梯队,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以及核准待建装机容量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招股意向书》显示,为进一步实现“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三峡能源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主要用于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投资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提升海上风电建设及运营能力。(下拉看全文)
2021年4月26日
其他

证券日报 | 三峡能源发布招股意向书 发力风电、光伏两大赛道

4月26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或“公司”)在上交所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等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股票简称为“三峡能源”,股票代码为“600905”,该代码同时用于本次发行的初步询价及网下申购。本次发行网上申购代码为“730905”。招股书显示,三峡能源成立于1985年9月5日(2019年6月26日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以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三峡能源围绕“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的战略目标,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实施差异化竞争和成本领先战略,努力打造产业结构合理、资产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管理水平先进的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自进入新能源发电领域以来,公司装机容量迅速增长,装机规模由2008年底的14.3万千瓦迅速增长至2020年9月底的1189.8万千瓦,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5.69%。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控股的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1189.8万千瓦,其中:风电689.88万千瓦,光伏发电477.14万千瓦,中小水电22.78万千瓦。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9月,公司风电发电量分别为92.27亿千瓦时、112.75亿千瓦时、125.74亿千瓦时和108.33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分别为29.23亿千瓦时、36.24亿千瓦时、54.06亿千瓦时和48.42亿千瓦时。随着在建项目的投产,公司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目前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装机规模、盈利能力等跻身国内新能源企业第一梯队。三峡能源在风电赛道上坚定不移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全力推进广东、福建、江苏、辽宁、山东等地前期工作,不断巩固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优势。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海上风电项目已投运规模104万千瓦、在建规模293万千瓦、核准待建规模530万千瓦,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到2020年底,公司预计投产和在建海上风电装机达到427万千瓦,该等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年发电量121亿千瓦时。当前,公司海上风电已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三峡能源在光伏赛道上积极推行光伏多元化开发,有序开发大规模集中式光伏发电,探索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储一体化)等业务发展模式,形成由点到面的光伏开发格局。截至2020年9月末,三峡能源已投产光伏项目遍及甘肃、青海、河北等18个省区。其中,在安徽淮南建成了全球最大采煤沉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项目(15万千瓦),项目将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变成绿色能源基地,助推和引领国家新能源发展模式。在河北曲阳建成了国内单体最大的山地光伏项目(20万千瓦),项目建设带动了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同时将光伏开发与精准扶贫等有机结合,打造了“光伏+”的“曲阳模式”,实现了企地互利共赢。在青海格尔木建成国内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示范项目(50万千瓦),项目的建成推动了平价清洁能源走进千家万户,引领国内光伏产业进入平价上网新时代。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清洁电能需求将持续增长。三峡能源占据了风电与光伏两大赛道,未来,必将在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迎来新的辉煌。来源:证券日报网记者:向炎涛编辑:李
2021年4月26日
其他

国内首个!三峡如东海上风电柔直项目海上升压站安装顺利完成

4月19日上午8时08分,随着如东H10项目海上升压站吊装顺利结束,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H6、H10海上风电项目两座海上升压站海上安装工作全部完成,三峡如东项目又一“脉络”顺利打通,为实现2021年全容量并网发电奠定坚实基础。三峡如东800兆瓦(H6、H10)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如东县东部黄沙洋海域,离岸直线距离50-60公里,水深9-22米,该项目包括H6和H10两座风电场,装机容量均为400兆瓦,规划安装200台4兆瓦风机。200台风机所发电能通过此次吊装完成的两座海上升压站升压后,再分别通过两回220千伏交流海缆汇集至海上换流站,海上换流站再将电能通过一回直流海缆送至陆上换流站,最终通过陆上换流站接入电网。作为海上风电场电能汇集中心,海上升压站是输变电的关键设施,
2021年4月21日
其他

三峡集团首艘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下水及命名仪式成功举行

4月20日上午,伴随着一阵响亮的鸣笛声,三峡集团首艘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三峡能源001号”在江苏扬中造船厂顺利下水。三峡新能源党委书记王武斌,扬中市政府副市长林成春,新韩通船舶重工董事长孟成君、总经理周义庆等出席仪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是配备先进设备的海洋工程船舶,可将风机和基础运输至风电场址,并进行定位和安装。“三峡能源001号”于2020年11月10日开工建设,甲板面积达2000平方米,最大作业水深55米,配有一台800吨、25米绕桩主吊机,具备国内主流大功率风机组机型吊装能力。目前正在进行船舶交接前的各项收尾验收工作。“三峡能源001号”正式服役后,可适用于辽宁、江苏、福建、广东等不同海域的海上风电设备安装,将有效缓解施工船舶紧张压力,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市场,提升海上风电规模化运维能力。加快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三峡集团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能源”)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坚定不移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已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三峡能源001号”成功下水,是推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加快发展的重要标志,将为服务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点击上方视频看“三峡能源001”号风采供
2021年4月20日
其他

叮~三峡新能源机器人天团闪现

注意注意三峡新能源机器人天团闪现~三峡小飞特性能飞,视觉成像,红外热成像,植被监测三峡小飞帮助三峡新能源青海分公司执行一系列光伏运维相关任务,搭载视觉成像、红外热成像以及植被监测等功能,节约车辆、人员、燃油等诸多成本。现场运维人员表示:无人机巡检可对光伏组件污垢、裂痕、遮挡、发热等异常情况进行探测,快速精准找出故障点并及时处理,有效提高发电效率。以无人机为载体加大对输电线路和光伏区的精益化巡视,有效降低员工工作强度,保障作业安全,让光伏组件和高压电力线路重点、难点区域巡视工作更加科学、准确、高效。戳下方视频看三峡小飞风采光伏电站专用清洗车特性多孔式自动喷洒,自吸自排,水位监测甘肃省酒泉区域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素有“全年一场风,从春吹到秋”之称,沙尘漫漫落在光伏组件上,大大降低了光电转换效率。为克服恶劣环境影响,西北分公司自主改造完成第一批光伏组件清洗车,目前已在敦煌、瓜州、酒泉三个场区投运。该清洗车采用高压多孔式自动喷洒,具备喷头全仰角覆盖组件、水位监测等功能,全程一人操作,节约用水约50%,配有若干电磁阀,实现自吸自排,水雾射程合理,实用性强,改装后节约成本60%以上,光伏组件清洗后,发电量提升3.2%。戳下方看清洗车工作视频特巡先锋特性能飞,抗冻这一无人机“小伙伴”名叫“特巡先锋”。截至目前,在地属偏远,天气寒冷,雪季长达半年,线路、风机叶片处覆冰现象出现频率较高的黑龙江伊春美林风电场,“特巡先锋”已高效完成了630公里线路、15次54台风机的飞巡,具有极强的低温极端环境巡检能力,是项目员工每月定期巡检工作的有力帮手,为风电场冬季以及极端天气雪后特巡、安全保电奠定坚实基础。智能巡检机器人特性多孔式自动喷洒,自吸自排,水位监测四川省普格县吉留秀3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乌沟光伏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洛乌沟乡,所处海拔约3680m,现场职工长期坚守在空气含氧量低、大雪大风天气频繁等恶劣环境中。为解决以上困难,三峡新能源西南分公司在普格吉留秀光伏项目推进了高海拔智能光伏运维技术试点,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解决人工巡检中的“繁、难、险”及重复性工作。“智能巡检机器人”集激光定位、视觉导航、红外测温、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与决策于一体,利用检测装置获取设备温度、仪表读数、开关状态、异常声音等各类目标状况。在发生异常紧急情况时可作为移动式监控平台,代替人工及时查明设备故障。“智能巡检机器人”从每日早9点开始巡检,下午4点巡检完成。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后,现场巡检工作量大幅降低,提升了设备检修效率。组件智能清扫机器人特性自供电,智能控制,无水清洁,夜间可工作组件智能清扫机器人使用于三峡新能源山东分公司微山小卜湾50兆瓦光伏项目,该项目位于采煤沉陷区,粉尘污染较重,严重影响组件发电效率。清扫机器人使用光伏板自发电,电机带动毛刷和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在光伏板上边缘和光伏板之间的缝隙间行进,同时,毛刷反方向旋转,清洁灰尘,对全部组件清扫一次只需40分钟左右,两天一次,极大保障了组件清洁度,提高了发电效率,预计每年可提升发电量7%左右。利用清扫机器人对组件进行清扫,优势主要有:(一)自供电,带储能装置,无需提供外部电源;(二)智能控制、无人值守,节省人工费用;(三)无水清洁,节能环保,节约用水;(四)运行频次自由设定,根据场区环境定期清洁;(五)机器人清扫用力均匀,不会造成电池片隐裂;(六)机器人可以夜间工作,不影响组件正常运行;(七)机器人毛刷为尼龙材质,只要硬度合适,不会对光伏组件表面产生损伤,不会影响组件发电效率。戳下方认识组件智能清扫机器人什么什么你也被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机器人天团迷住了哈哈哈毕竟可爱又能干的小家伙谁不喜欢呢他们可是场站运维人员的心肝宝贝不仅科技感十足能帮助巡检解放人力提升工作效率也在无形中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呢供稿:青海分公司、西北分公司、东北分公司、
2021年4月14日
其他

广东阳江项目创国内海上风机吊装新纪录

3月30日晚23时,随着“华祥龙”主起吊机在三峡广东阳江沙扒项目缓缓将直径7.48米的首段塔筒精准对位成功,创造了单艘施工船单月吊装10台6.45兆瓦大容量风机的新吊装纪录。面对抢装潮背景下钢结构产能不足及船机设备资源紧张等诸多困难,目前国内单个风机吊装船的施工速度在每月5台左右。三峡阳江沙扒项目位于南海海域,地形复杂、海况恶劣,春季平均每月窗口期仅有15天,此次单船单月完成10台大容量海上风机吊装,以平均单台用时3天、最快单台用时仅2天的靓丽成绩,向国内海上风电行业再次展现了“三峡速度”。突破始于坚定的目标3月24日,在完成本月第7台风机吊装后,阳江项目立即成立“保10”任务临时工作组,紧抓海上短暂的施工窗口期,统筹规划施工组织,积极对接材料生产、出运、安装各个生产环节,并召开风机吊装“保10”工作专题会,反复研讨,细化施工方案,以精确到小时的计划,协调组织各施工单位向“保10”目标发起冲刺。突破立于精心的组织为保障吊装基础工作面的连续,阳江公司全力协调基础施工单位及钢结构加工厂推进基础的转化;为保障风机设备的连续供应与出运,提前组织设备商榷保主机、叶片及塔筒供货充足;为保障吊装现场遇到的突发问题能及时解决,公司领导驻守一线靠前指挥,第一时间协调各方处理现场问题,团队成员在吊装现场做好全流程记录,及时提效总结、优化工艺与环节。突破得于紧密的配合吊装施工单位广州打捞局、风机厂商明阳智能、塔筒供应商水电四局、运输船“亚庆海”等多家单位紧密配合,分秒必争。项目团队、调度员、后勤员、船员、施工队等参建者日以继夜,披星戴月,共同面对南海的大风大浪,为吊装工作全力以赴。青衿之志、履践致远。阳江项目团队将坚定不移贯彻“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争做新能源发展的排头兵,为三峡集团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供
2021年4月1日
其他

我国南海海域完成首批大直径单柱复合筒风机基础安装

3月19至20日,我国南海海域首批两台大直径单柱复合筒风机基础在三峡新能源阳江沙扒一期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安装完成,标志着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新型基础应用上又迈出坚实一步,对解决海上风电浅覆盖层嵌岩基础施工有重大意义。本次安装的单柱复合筒基础由三峡上海院设计,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施工。该基础是国内首次应用在大型风机基础上,也是南海首个大直径纯钢型的新型基础形式,该批单柱复合筒基础筒裙直径36米,筒高9.5-12.5米,单柱直径达10米,总高度55.2-58.2米,总重约2200吨,通过吸力泵使筒内外形成压差,在负压的作用下沉贯入持力层。由于国内单柱复合筒基础成功施工经验不足,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阳江项目团队对设计、建造、运输、安装下沉全过程严格把控。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土体循环弱化特性,并对单柱复合筒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变形、沉降、土体刚度弱化、筒基贯入等进行多方面计算。施工准备阶段邀请业内经验丰富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把关及细化,确保运输、沉放、灌浆等施工过程有十足把握,提前落实好船舶等资源。施工阶段采用5000吨起重船“华西5000”和大型自航驳船“汇宗海”等大型船舶进行海上施工,并设计专用工装结构,精准控制吸力筒内外压差,保持水平度,在缓慢下沉过程中达到设计标高,首台施工,为了保障万无一失,整个施工过程放慢节奏,但两台基础全过程施工仅用40小时,全部负压下沉达到设计标高,最终水平度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在当前海上风电平价化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作为海上风电降本增效的利器,三峡集团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的重要指示精神,阳江项目团队将加强与设计院及各参建单位合作,深化海上风电技术的研究应用,致力于成为“海上风电引领者”,努力将阳江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成为高质量精品工程。来源:珠江公司通讯员/摄影:肖瑶瑶、倪道俊点“赞”点“在看”给风光君鼓励一下吧!
2021年3月20日
其他

注入“风光”动能,实现“双碳”目标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解决方案,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担当。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明确部署,强调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3月15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三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已明确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并将新能源业务作为核心主业进行打造。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三峡新能源承载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奉献清洁能源,共护绿水青山”的时代重任。助力三峡集团实现“双碳”目标,是三峡新能源的责任和义务。截至目前,三峡新能源清洁能源装机占比100%,业务遍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装机规模超1570万千瓦,累计生产清洁电能超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超3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超7778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21万公顷。海上风电三峡新能源大力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累计获取海上风电资源超3000万千瓦,全力打造“海上三峡”,沿海最大海上风电走廊正在高质量形成,为海洋经济开发和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在大型海上风机整体安装、基础形式创新、柔性直流输电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力促进全产业链国产化和先进装备中国制造。
2021年3月18日
其他

探索“光伏+” | 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

光伏+产业曾经这里是“采煤沉陷区”废弃的渔网、未完全淹没的房屋如今这里是绿色能源基地这里是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这里建成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150兆瓦)淮南市潘集区煤炭资源丰富在提供化石能源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约8.4万亩土地因采煤而沉陷一度成为困扰当地发展的一大难题项目水域面积4500亩我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积极探索“渔光互补”新模式使原本闲置的水面产生持续的收益实现农民增收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下方水域进行渔产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展模式项目综合利用塌陷湖高效利用闲置水面获得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我们积极履行央企责任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加大对当地社会的帮扶力度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全方位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改善当地空气质量2020年淮南漂浮式电站发电量约1.8亿度清洁能源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650公顷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约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4万吨减少森林砍伐约6.6万立方米照亮城乡家庭约11.5万户沉陷区真正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来
2021年3月15日
其他

三峡新能源广东阳江二期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随着叶轮缓缓开始转动,220千伏海缆将产生的清洁能源向外输送成功,三峡新能源广东阳江沙扒二期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检测,成为广东省同期开工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中最先实现首批并网的项目。风机吊装作为三峡集团广东阳江“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江沙扒二期项目位于阳江市沙扒西侧海域,规划面积约64平方公里,场区水深28米-32米,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
2021年3月13日
其他

三峡新能源新增投产装机突破500万千瓦

硕果辞旧岁,捷报迎新年。12月31日凌晨0时19分,山东巨野5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并网,至此,三峡新能源2020年新增投产装机超500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突破1500万千瓦,高质量发展再迈新台阶!百折不挠勇向前,追风逐日担大任。2020年初,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集团党组先后多次召开新能源业务发展专题会,研究部署新能源业务板块改革发展工作,提出全年新增装机规模确保完成500万千瓦的任务目标。实现500万千瓦,既是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做优新能源业务的战略需要,也是公司提升行业影响力的有效支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党组决策部署,按照“多快好省、只争朝夕”的总要求,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上下联动,务期必成!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聚合力以抗疫,凝万心以克艰。疫情是灾难,更是考验。受疫情影响,人员流动、设备供货、物流运输均按下“暂停键”。上游设备制造商复工无期、产能缩减,难以支撑长期稳定供货。下游施工企业受疫情管控、交通管制,短时间内无法组织大规模施工。资源短缺管理来补,利用远程网络,开展线上办公、流程审批、会议组织等工作,创新使用简易采购和“云审查”方式压缩采购流程,积极推进设计出图、招标、手续办理等准备工作。提前做好疫情防控充足准备,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提前返岗并接受隔离,隔离期满后第一时间开展工作,局部施工、严防聚集,确保疫情防控、工程建设两不误。摸排厂家复产时间和生产能力,梳理供货计划。协助施工单位提前筹备基本物资保障和防疫物资储备,编制赶工措施方案,细化和完善各项开工准备工作。坚定信心坚决打赢复工复产攻坚战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困难面前显担当,越是艰难越向前。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全体干部员工积极协调,取得复工批复,按照“一项目一策、分阶段复工”原则,详细制定复工方案、施工计划,明确关键节点目标,协调参建单位、设备厂家,提前谋划、有序复工,跑步前进。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疫情保生产促发展的关键时刻,2月24日,公司发出开工动员令,代表集团率先打响复工复产“第一枪”,宣布在广东、江苏、福建、宁夏、河北等地开工建设总装机规模392万千瓦、总投资580亿元的25个新能源项目,对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信心、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是集团在做好“六稳”工作中发挥中央企业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的具体体现,引起了社会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挂图作战坚决打赢工程建设阵地战号角声催马蹄疾,风正帆扬启新航。审时度势应对挑战,2020年,是陆上风电补贴电价关门之年,更是海上风电抢装2021年底全部投产的关键之年。受之影响导致“抢装潮”,各类风机设备、光伏组件供货紧张,施工资源异常抢手。新能源项目前期投资巨大,能否按计划并网取得预期电价成为项目是否盈利、投资回报率是否达标的关键。面对严峻形势,公司上下加班加点,共克时艰,保障工程建设进度。领导班子靠前指挥,抢时间进度、抢设备资源、抢要素保障,以“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随时随地开会、特事急事速办,加快决策效率。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应对市场环境,合理涨价,调整付款比例,加大预付款比例,持续保持竞争优势。陆上项目纵深推进,全球最大“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江苏泗洪、宁夏利通光伏项目实现“630”并网目标,国内陆上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在新疆布尔津并网发电,冬奥会柔性直流配套15万千瓦风电项目在河北康保建成,集团在桂首个风电场广西平南项目、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项目甘肃清水白驼风电场等15个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海上风电全面发力,一次性开工建设国内规模最大海上风电项目阳江二至五期(140万千瓦),国内首个±4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如东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亚太单机容量最大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清兴化湾成功并网,东北地区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首台吸力筒导管架基础风机成功“立足”阳江海上风电场。全年已投产海上风电规模超130万千瓦,2021年底投产装机将超420万千瓦,稳居国内第一。共克时艰坚决打赢合作并购决胜战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针对平价上网进程提速、补贴滞后时间延长、行业整体资金紧张等形势,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加大投资并购力度,成立投资并购部,打造一支专业化并购团队。披星戴月赶进度、夜以继日测收益已成为这支团队工作的常态,面对“花多果少”的并购现状,他们以专业高效、严谨细致、勤勉尽责的作风,不断优化并购项目审核机制及关键节点,联合优质合作伙伴,高效精准的提出评估方案,协作联动开展建成收购及项目合作。创新并购模式,发挥公司优势,在竞争对手争夺加剧、业主期望较高等诸多不利情况下,公司突破制约并购工作瓶颈,为加大并购力度提供有效保障,各部门通力合作,在并购流程、参数估值、政策激励、投资决策、风险防控、授权放权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和配合,并购团队充分发挥资金、品牌和技术优势,把控尽调深度和瑕疵容忍度,坚守底线、不越红线,充分挖掘并购资源。通过前置股转、优化建设管理、合理把控资金支付等方式,提前介入项目建设,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全年完成并购项目立项超千万千瓦,一举打响“三峡并购”品牌知名度!分秒必争坚决打赢抢装并网收官战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500万千瓦,片瓦不能少、寸瓦必力争。全体建设者将建设进度精确到“天”,安全措施落实到人,凝心聚力确保各阶段目标顺利达成,迎难而上保障总体进度顺利实施。在最后一个月,面对巨大的装机缺口,公司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梳理20余个重点项目关键节点,工程建设人员全部驻扎现场,倒班坚守,领导班子奔赴各地协调,日夜兼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广西平南风电项目并网,新疆布尔津风电项目并网,湖南洪塘营风电项目并网,吉林双辽服先光伏项目并网,河北康保风电项目并网,山东润莱、滨州、巨野风电项目并网......捷报频传,抚慰的是梦想,坚定的是信念!道阻且长坚决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指出,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中央经济会议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风电光伏发展,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这一系列利好政策,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对新发展机遇、新业务方向和新竞争环境,作为集团公司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公司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抢先发展、超前发展、引领发展。全体建设者们将用钢铁般的意志、永不言弃的精神,燃烧激情、昂扬斗志,用实干和智慧铸就“风光三峡“新篇章!凡心所向,素履以往。成绩是下一个起点,三峡新能源人将继续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把实干写进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紧抓战略发展机遇期,早日建成“风光三峡”,为国家“3060”目标贡献更多三峡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改革发展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来源:办公室、工程管理部,通讯员:袁娜、高帅,海报制作:黄丽洁)点“赞”点“在看”给风光君鼓励一下吧!
2020年12月31日
其他

国内首座斜桩植入嵌岩导管架基础升压站完成安装

12月27日17时28分,经过9小时连续奋战,广东阳西沙扒二期400兆瓦海上升压站顺利完成吊装。这是国内首个使用斜桩植入嵌岩导管架基础的海上升压站,作为海上风电场的“心脏”,升压站成功吊装,也为三峡阳江沙扒二期项目按时建成投产吃下一颗“定心丸”。该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长42米、宽39米、顶标高36米,总重量2972吨。作为今年全国首批复工复产项目,阳江沙扒二期项目海上升压站建造工程于2020年4月20日在胜利油建龙口项目部开工。面对新冠疫情、海上风电装备材料紧缺等困难,项目团队认真统筹规划施工组织,积极对接材料生产、出运、安装各个生产环节,并在重要环节项目安排专门人员驻厂监造。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细化施工方案,全力加快建设进度,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于10月5日完成建造,10月10日完成出厂验收,相较于同期、同容量的在建海上升压站,建造周期提前45天。南海海域冬季施工窗口期短,风急浪高,今年更是台风频发,仅十月和十一月就先后经历了“沙德尔、莫拉菲、浪卡”等9个台风过境影响。阳江项目密切关注施工海况,紧紧抓住短暂的2天施工窗口期,为确保海上升压站在48小时内顺利完成吊装,积极组织承建单位召开海上升压站吊装专题会,吊装计划精确到每小时,同时邀请其他建设单位资深技术人员建言献策,最终历时9小时顺利完成升压站吊装,一举打破南海海上升压站吊装时间记录。下一步,项目团队将与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加快电气调试进度,确保海上升压站如期投运。(来源:珠江公司
2020年12月29日
其他

国内首台吸力筒导管架基础风机在广东阳江成功安装

12月19日16时,随着三峡新能源广东阳江一期海上风电项目15#机位风机叶轮精准对接,国内首台吸力筒导管架基础风机安装圆满完成,吹响了阳江项目冬季风机安装施工的冲锋号角。11月开始,持续的寒潮及季节性涌浪给项目施工带来巨大困难,为应对南海冬季恶劣海况,保障安全、高效地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团队统筹规划施工组织,积极对接材料生产、出运、安装各个生产环节,重要环节安排专门人员驻厂监造。同时积极协调国内顶尖的风机安装船“华祥龙”进场施工,制定详细的技术交底与全过程检测方案,采取船舶自带风机设备的运输安装模式,耗时48小时,完成了国内首台吸力筒导管架基础风机吊装。
2020年12月21日
其他

全球规模最大源网荷储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全球规模最大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布小林宣布开工
2020年10月31日
其他

三峡新能源阳江沙扒二期项目完成国内首台海上风电芯柱嵌岩三桩导管架安装

8月27日16时30分,三峡新能源广东阳江沙扒二期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完成国内首台用于海上风电的芯柱嵌岩三桩导管架的吊装,也是阳江项目完成的首个风机基础导管架施工,标志着该项目进入风机安装阶段,向实现年度目标迈出坚实一步。导管架输运阳江二期项目所在海域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项目设计了四桩非嵌岩导管架、芯柱式嵌岩导管架、植入式嵌岩导管架等多种基础型式,其中芯柱式嵌岩导管架是首次在深水海上风电项目中运用,意味着项目成功打破深水海上风电芯柱嵌岩基础施工壁垒。导管架起吊本次吊装的首台三桩导管架根开26米,整体高度53.5米,总重为950吨。由于所在海域风大浪急,导管架吊装必须定位精准,水平度要求十分之高,为保证本次作业顺利完成,项目公司积极调配,采用具备3200吨起吊能力的“长大海升”起重船进行起吊施工。整个施工过程速度快、精度高,从起吊到沉放到位仅3小时,沉放到位后导管架顶法兰水平倾斜度仅有万分之五,精度远高于设计要求的千分之五。导管架起吊深水嵌岩施工难度大、工序繁琐、国内尚无相关参考经验,特别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及海上风电抢装潮影响,项目推进面临人员复工返岗、原材料采购、钢结构加工等诸多困难。项目管理团队通过狠抓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对项目进度节点进行精准控制,历经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嵌岩平台下海、桩基嵌岩以及芯柱桩浇筑及水下割桩等工作,在8月圆满完成首台导管架安装。导管架安装阳江二期项目正有序推进,项目管理团队认真总结首台导管架施工经验,继续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基础施工、导管架加工、风机吊装等重点环节加大管理协调力度,全面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实现首批机组并网发电目标,确保2021年完成全容量并网建设任务。(来源:珠江公司,通讯员:滕华灯,石磊)点“赞”点“在看”给风光君鼓励一下吧!
2020年8月28日
其他

亚太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机在三峡福清兴化湾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

號外7月12日21时25分,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单机容量亚太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刷新了我国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新纪录。它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具备10兆瓦大容量海上风机自主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调试、运行能力。★标志着我国风电开发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是实现海上重大装备国产化,打造海上风电大国重器的重要成果。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引领海上风电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三峡集团的重要使命。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2015年,三峡集团与福建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海上风电资源禀赋优异的福建作为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重点实践区域。“三峡集团把福建作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实现产业化、大型化、高端化的集中突破区域,组织各方积极探索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模式,推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布局,力争把海上风电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清洁能源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中国三峡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王琳表示。为推动海上风电产业落地,三峡集团与福建省福州市政府合作建设国内首个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五年来,福建省各级政府、部门陆续出台鼓励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福建省发改委出台文件,明确通过统筹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福州市政府也出台支持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相关部门也纷纷通过人才引进、技术改造、投资奖励、市场开拓、基础设施配套、首台套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有利促进了福建省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培育、壮大。同时,三峡集团也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品牌、人才优势,不断深化与国内外一流风机设备制造企业合作,加快推进福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海上风电场和一流海上风电产业园。“此次10兆瓦大容量机组并网发电是政企、企企、企校等资源整合、良性互动、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实现海上重大装备国产化、打造海上风电大国重器的重要成果,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关键一步。”三峡新能源负责人说。研制与推广使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功率清洁高效风电机组,是三峡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更好造福人民”等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的实际举措。“三峡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6.29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重要指示要求,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加快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瞄准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海上风电开发中,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加快推进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研发应用,努力把中国海上风电做大做强做优。”中国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本次并网的10兆瓦机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最新一代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由三峡集团与东方电气集团联合研发,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该型机组针对福建、广东等海域I类风区设计,机组环境适应性、设备可靠性、风能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具备超强抗台风能力。机组轮毂中心高度距海平面约115米,相当于40层居民楼的高度,风机叶轮直径185米,相当于3台波音747并排的宽度,风轮扫风面积相当于3.7个标准足球场。在年平均10米/秒的风速条件下,单台机组每年可以输送出4000万度清洁电能,可以减少燃煤消耗12800吨,二氧化碳排放33500吨,可满足20000个三口之家的家庭正常用电需求。该机组的推广使用可大幅降低基础、征海、安装、海缆及后期运维成本,促进海上风电度电成本降低,也有利于减少风电场用海面积,提高海洋利用率,促进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该机组在兴化湾二期项目通过试运行后将进行批量化生产,并逐步在福建百万千瓦级风电场以及国内外更大范围的海上风电场中推广应用,助力三峡集团开展12兆瓦以上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联合研制工作,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国家能源变革,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为提升我国海上风电研发创新水平、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点个“赞”及“在看”给风光君鼓励一下吧!
2020年7月12日
其他

“四足鼎力”,国内首个大直径四桩导管架基础桩在三峡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立足”

抢滩南海,千帆竞发,冲刺正当时!最大直径4米、全长40米、总重量190吨6月23日,最大直径4米、全长40米、总重量190吨的国内风电行业首个大直径四桩导管架基础钢管桩在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二期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完成沉桩,实现国内海上风电大直径导管架基础建设全新技术突破。4米大直径非嵌岩四桩导管架基础桩三峡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共规划五期,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其中,阳江一期总装机30万千瓦,于2019年11月完成首批机组并网发电,计划2020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阳江二期规划容量40万千瓦,设计安装62台6.45兆瓦风机,项目采用大直径四桩导管架、芯柱式嵌岩导管架、吸力筒导管架等多种创新型基础形式,其中大直径四桩导管架基础数量占比超过50%,是实现阳江二期项目整体并网任务的关键所在。保持架运输01
2020年6月24日
其他

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H6、H10海上风电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开工

6月5日,随着37#单桩基础稳稳插入大海,如东项目顺利完成第14个单桩基础施工,标志着三峡集团在江苏地区建成“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如东项目单桩基础沉桩完成自2月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H6(400兆瓦)、H10(4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建设团队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一手抓。目前,陆上换流站已完成全部基础桩施工,各主体建筑施工正有序进行;海上换流站基础桩、导管架、上部组块正在制作;两个海上风电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成14个单桩基础施工,累计完成18根单桩制作,另有28台单桩基础正在同步制作。与此同时,项目团队积极对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协调各参建单位,于5月底顺利取得海事主管部门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为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开工创造良好条件。▲海上施工应急预案评审会因项目所处海域地质条件复杂,海况环境恶劣,离岸距离较远,可作业窗口期短,项目工程建设团队深入研究水文、气象、地质等因素对沉桩的影响,合理选择和锁定基础施工船机设备,组织各参建单位制定基础施工专项方案及多项辅助措施和应急预案,施工前现场组织召开预备会,针对机位点地质情况制定相应“防溜桩”预案及垂直度控制措施,确保单桩基础施工顺利进行。▲如东项目单桩基础施工如东H6、H10项目离岸距离分别为50千米、63千米,所发电能汇集至海上换流站后,采用国内在海上风电建设中首次探索和应用的±400千伏直流海缆送至陆上换流站。下一步,如东项目团队将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狼性团队精神积极推进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既定目标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为打造江苏如东“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实现“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2020年6月8日
其他

战疫情抓发展丨三峡集团一批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

视频制作:高锦涛25个项目总投资58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7万个战疫情抓发展三峡集团一批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疫情保生产促发展的关键时刻,2月24日,三峡集团在京通过视频会形式发出开工动员令,宣布在广东、江苏等地开工建设总装机规模392万千瓦、总投资580亿元的25个新能源项目,建设期预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约1.7万个。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宣布项目正式开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赵爱明,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三峡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王琳,广东阳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绩,江苏南通市副市长潘建华等出席并讲话,三峡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杨省世主持会议。摄影:王磊摄影:李喆赵爱明表示今天的开工动员会是三峡集团党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在前一段的疫情防控战斗中,三峡集团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按照国资委党委统筹部署,同舟共济,精准施策,战疫情、稳运行、保民生等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为保障湖北人民抗击疫情战斗和工作生活需要作出了贡献,为中央企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发挥了表率作用。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三峡集团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确保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完成党中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贡献力量。摄影:朱彬向海平表示近年来,三峡集团深入推进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是加快推动东部地区能源转型、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项目,希望三峡集团统筹谋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细化落实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措施,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争取尽早投运发挥作用。摄影:戴显康王琳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三峡集团听从号令、服从指挥,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此次集中开工建设的一批项目,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是三峡集团在做好“六稳”工作中发挥中央企业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的具体体现,是优化发展新能源业务,加快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和陆上风电、光伏项目建设的积极行动,彰显了三峡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夺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胜利”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下一步,三峡集团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多三峡力量。陈绩、潘建华表示此次项目开工是三峡集团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的重要环节,必将有力推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集聚发展,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也必将有力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此次集中开工的25个项目分布于广东、江苏、福建、宁夏、河北等14个省区,将直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对调整优化地方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三峡集团国内新能源项目分布图广东阳江阳西二至五期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和江苏南通如东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此次开工项目中容量最大、投资最多的两个“超级工程”。两个项目总投资约424亿元,共安装414台国产大容量风电机组,预计在建设期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超4000个,计划2021年底前全面达产,届时年总上网电量可达72亿千瓦时。其中,阳江项目共分为五期建设,一期30万千瓦项目已于2019年11月底实现首批机组并网发电,此次二至五期140万千瓦项目同步开工,创国内海上风电一次性开工建设规模之最。如东项目是国内首个±4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海上风电项目,直流海缆输电距离约100公里,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长的柔性直流输电海缆。两个“超级工程”有多“牛”?先来看一组数据——总投资:约424亿元安装国产大容量风电机组:414台建设期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超4000个年总上网电量:72亿千瓦时可稳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近9亿元可满足家庭年用电量:约450万户广东阳江阳西一至五期项目集控中心效果图减排效益更是不在话下: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4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83万吨减少森林砍伐约255万立方米
2020年2月24日
其他

媒体聚焦 | “光伏田”的里程碑 ——走进三峡新能源格尔木光伏领跑者项目

“光伏田”的里程碑——走进三峡新能源格尔木光伏领跑者项目5号项目的两处沙丘采用草方格固沙的方式有效防止沙丘移动。闫小龙
2019年12月17日
其他

山上太阳帽,山下村民笑

曲阳的山都是石头,曲阳人很早就会雕刻,由此成为“中国雕刻之乡”;现在,曲阳的山还是石头,但是曲阳有了全国最大的山地光伏电站,山地光伏成了曲阳的另一张名片。阳春三月,太行山东麓的河北曲阳艳阳高照,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走进齐村镇,不远处山上的一排排蓝色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贪婪”地吸收着每一缕阳光,整洁的民宅白墙上有手绘的光伏板和宣传标语,偶尔还能看到屋顶上的光伏板,院子中不时传出村民爽朗的笑声……很难想象,之前
2019年4月26日
其他

我国北方地区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并网发电

▲国内首座寒冷海域海上升压站2019年1月19日14时56分,随着国内首台低温型6.45兆瓦大容量风电机组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海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北方地区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投入商业运行。▲国内首台低温型、大直驱海上风电机组项目自2017年10月25日海上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三峡新能源公司充分发挥在技术、管理、人才、机制等方面优势,组织各参建单位精心制定项目建设计划,抢抓海上有效施工窗口期,安全优质、高效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克服了突发性恶劣天气、海域地形复杂、水深跨度大等施工难点,攻克了海上风电抗冰难题,完成了目前世界最长单根无接头220千伏交联聚乙烯三芯海缆敷设、国内首座寒冷海域海上升压站吊装,历经近14个月不懈努力,在2018年底实现首台3.3兆瓦机组并网后,今天顺利实现国内首台低温型6.45兆瓦大容量风电机组并网发电,正式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行,为我国探索北方严寒海域开发海上风电新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风机吊装现场这座建在我国北黄海海域的海上风电场,由三峡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用海面积约47.7平方公里,总投资超50亿元,场址中心距离岸线约22公里,平均水深超过20米,是国内首个建成投产满足“双二十”标准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7.14亿千瓦时,可满足4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
2019年1月19日
其他

官宣 | 今天,中国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12月29日10时18分,中国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在青海格尔木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替代煤电的平价清洁能源正式走进千家万户。这座建在“世界屋脊”上的光伏电站,由三峡新能源联合阳光电源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500兆瓦,占地771公顷,总投资超过21亿元,是国内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光伏领跑者”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项目平均电价0.316元/千瓦时,低于青海省火电脱硫标杆上网电价(0.3247元/千瓦时),开创了国内光伏平价上网的先例。▲
2018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