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派

其他

平均每天至少1名媒体人在巴以冲突中丧生,战地记者如何保护自己?

10月7日,巴以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截至目前,加沙地带已有超1万人死亡。另据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媒体办公室当地时间11月7日消息,本轮巴以冲突中已有48名记者和媒体从业人员丧生。有媒体则表示,“换言之,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名战地记者在硝烟中遇难。”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聚焦于战地记者的职业处境,简述战地新闻报道的发展和新趋向,谈谈战地记者在报道中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所面临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问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随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战地新闻报道在现代新闻业正式诞生之前,战争史撰写于战争结束后,而且大多是由那些不在场的人写的:里面记载的事情不是由亲眼目睹者记录的,而是根据其他人的叙述拼凑起来的。据悉,最早的战争目击者作品之一是由荷兰画家Willem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欧美主流媒体转型都有哪些大动作?四大热门领域分析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已轰轰烈烈二十载,如今到了深处,外加AIGC的突然崛起,新闻业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甚至被主流媒体长期作为转型和抵达受众抓手的社交媒体,阵型和流量也已产生变化。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享辜晓进教授文章,从内容付费、数字音频、新闻信潮流、AI崛起共四个方面,梳理和阐述当前欧美媒体融合转型的最新态势和探索成果,以期与国内媒体的转型实践形成对照,获得借鉴,引发思索。作者:辜晓进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深圳日报》原总编辑。作为主流的付费模式发展与AI困境从欧美媒体的实践看,以付费订阅为核心的各类在线付费模式仍是主流。根据英国在线新闻媒体协会(AOP)和德勤公司(Deloitte)6月份发布的最新《数字出版收入指数报告》,今年第一季度,英国新闻媒体的数字总收入同比微弱增长0.1%,但其中付费订阅的收入增长强劲,增幅高达18.3%,是数字广告收入的下滑拖累了整体数字收入水平(商业广告和视频广告分别下降11.7%和10%)。[1]这表明有较大的人群愿意为其所喜欢的优质内容付费。但全球付费意愿最强的国家并不是美英,而是北欧一些国家。据国际数据研究分析集团Wordsrated提供的2022年数据,全球民众为在线新闻付费比重第一和第二的国家分别为挪威(41%)和瑞典(33%)。比利时、芬兰、菲律宾、美国以19%的比重并列第三,澳大利亚、巴西、丹麦、印度尼西亚、瑞士以18%的比重并列第四。在挪威,三大全国性日报《晚邮报》(Aftenposten)、《世界之路报》(VG)、《挪威日报》(Dagbladet)是付费阅读的主体。挪威最大报业集团施博史泰德(Schibsted)近年实施对旗下在线媒体一揽子的订阅套餐,包括《晚邮报》《世界之路报》等6种报纸和44种期刊以及一批播客产品。据该集团3月28日公布的2022年财报,旗下媒体的发行收入为30.29亿挪威克朗(约合2.8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增长额全部来自数字订阅。[2]据美国媒体研究机构波因特数据,美国的《纽约时报》等全国性报纸、《波士顿环球报》等八大都市报纸以及大批中小型地方报纸,2022年的订阅数量都实现增长。其中《纽约时报》净增100万份,订阅总量高达960万份。另据路透研究院的《2023数字新闻报告》,英国民众为新闻在线付费的比重虽然只有9%,但全国性主流媒体的数字订阅都实现增长,其中默多克旗下的《泰晤士报》和《星期天泰晤士报》,2022年的纯数字订阅量为43.8万份,带来7320万欧元订阅收入;实施订阅优先策略的《每日电讯报》的订阅量为58.9万份;实施会员制的《卫报》获得超过100万的资助者。付费模式虽然早已成为趋势,但AI聊天软件的突然批量出现,带来新的变数。据美国国际新闻媒体协会(INMA,原“国际报业营销协会”)文章称,AI正成为数字化付费订阅策略的搅局者。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智能语言模型,已营造出一个新的搜索时代。与以往的条目搜索方式不同,现在的AI可以通过抓取的方式,在对话或答问环节就自动搜索出很多目标信息,从而穿越大多数付费墙屏障。微软和谷歌都宣布开发出基于智能聊天的融合搜索(Search
2023年8月23日
其他

BuzzFeed News的衰亡,与美国数字媒体的至暗时刻

News就以一副“革新者”的黑马姿态闯入新闻传媒业,在严肃新闻报道领域摘得了普利策奖这样的桂冠,也一度让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因此被寄予厚望。没想到十年河西,BuzzFeed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科学家对话《三体》导演:三体人究竟长啥样?

继《狂飙》之后,开年另一爆款剧《三体》即将迎来完结。著名科幻IP的影视化从来都不容易,例如:“宇宙闪烁”该怎么呈现?三体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科幻问题超出了科学范畴,该如何解决?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来物理学家王一教授与《三体》总导演杨磊及其他多位主创、科学家的对话内容,揭秘《三体》影视化背后的故事。对话嘉宾信息王一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质疑声与阴谋论齐飞:胡某宇事件,为何真相公布后仍然众说纷纭?

胡某宇事件,从当事人被曝失踪到确认缢亡,整个过程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舆论生态。2月2日,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已梳理掌握网上杜撰虚假事实、制作虚假场景、炮制虚假录音、拼接监控视频、假冒事件当事人等五大类共计120余种虚假信息。为何这类事件往往会伴随大量的质疑、联想乃至谣言?比起真相,有时候我们似乎更容易相信阴谋论?报道青少年自杀等悲剧性事件时,媒体如何把握信息披露与道德伦理的边界?本期全媒派对话多位传媒学者,试图寻找答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1.在胡某宇事件的发酵过程中,很多犯罪动机或夸张故事曾被提出,有的甚至发展成阴谋论。很多类似事件中也常常伴随着大量猜测和联想,原因有哪些?辜晓进(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第一,有些人对于相关机构所发信息的信任度下降。第二,在缺乏信任的前提下,人们会脑补一些情节,对阴谋论之类推测产生兴趣,事后证明这类推测大都不靠谱,其中有不少所谓事实是假新闻。现在很多假新闻会伪造合法性,从消息源、叙事方式等各方面看上去都似乎是一个合规的内容,让人更容易相信。第三,该事件主体是一个年轻学生,而且涉及死亡、自杀等因素,本身就牵动人心,特别是年轻人和家长会产生共情,进而引起广泛关注。第四,越是舆情焦点,越容易引起更多媒体的介入,进而容易把事情传播开来。加上现在复杂而多元的网络传播,会让人有很多想象空间。有些人可能原来没有想那么多,但是一看某某文章/视频,脑补一下,然后形成各种各样的判断,这些判断又反馈回舆论场,变成我们现在所看到和讨论的大量猜测与联想。这种现象暂时没办法完全避免。2.网络上一些质疑、猜测信息的出现,是否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辜晓进:现在网络上更多是一些推断和质疑,而如果推断和质疑的目标朝着阴谋的方向演化,也就是有个主观故意方的存在,才有可能变成所谓的阴谋论。阴谋论一般都包含人为的主观故意因素,所以它和猜测、推断、质疑其实是不完全一样的。网络是一个反应极其灵敏的系统,它有一个自我净化的过程,哪怕是假新闻,有些也可能不攻自破。总体上,我觉得质疑、推断层面的信息,是有一定积极因素的。第一,它对信息的发布方,特别是对公共信息的发布会形成一种良性压力,使得有关方面更快速、更完善地履行自己的责任。第二,它能让信息发布者更直接地面对民众,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和诉求。第三,更重要的是促进事情抵达真相。这里讲真相,不是说事件里一定有阴谋,而是指有些应该公开的信息要及时公开。所以,哪怕有些质疑显得有点咄咄逼人,甚至是大家脑补了很多东西,但是客观上还是有一定好处的。网友们对于胡某宇事件的关注和讨论热情,我总体上持赞成态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曹然(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我认为只要是出于善意的动机,一些合乎情理的质疑、猜测即使短时间内缺少足够事实的支持,也应当在可控范围中允许其出现和存在。因为网民在事实材料的掌握上其实是先天不足的,如果对网民提出像新闻记者、执法人员一样的高要求,可能导致其无力承受事实核验的预期耗损,从而迫使他们放弃行使自身正当的知情权、表达权,打击其了解和参与公共事务的信心。反过来说,在善意动机驱使之下做出的合乎情理的质疑和猜测,即便后来被证明与事实真相存在一定出入,只要它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就应该被允许。当然,如果这些质疑、猜测信息超出了一定的边界,比如可能立即造成社会恐慌,引发社会动荡,则应当进行必要的限制。3.的确也有救援队员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个别网民“脑洞大开”曾影响搜救方向。其中一些信息可能也会被媒体采用,这会造成误导吗?辜晓进:信息社会的以讹传讹,对舆论会带来一些误导,主要表现在会对认知产生干扰,影响人们对于真相的理解。至于对媒体的操作,倒是影响不大。因为媒体的操作有其准则,需要遵循一定的框架,只要是足够专业的从业者,不会受到太多影响。我倒想提出另外一点,这么多纷乱的信息,稍微有点责任心的媒体,应该积极介入,并通过自己的调查去证实或证伪,至少促使真相出现,或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冯帆(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这也说明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不再是各种信息的垄断者,也不再是公众唯一的信源。而面对新闻时效的要求,媒体有时也不得不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例如从一些自媒体和网民的话语中搜集信息,这的确是一把双刃剑。4.相较于常规信息,流言或谣言信息的传播往往更有市场,其吸引力从何而来?比起真相,为什么有时候大家更容易相信阴谋论?辜晓进: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说,反常的事情,它的新闻价值往往是比较高的。我常跟学生们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但公众喜欢。他们的看点一个是反常,一个是故事性。阴谋论是构成反常故事的最便捷(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以电视剧、电影为例,很多好看的故事里面,一般会有对立面、有过错方、有阴谋方等,形成一种更具吸引力的叙事架构。我记得在20年前,美国有位专家和我说,那时候西方报纸就已经不太好办了,因为媒体很多,市场饱和了。如果要新办一个报纸,那就只能考虑走低端,走低俗路线,追求感官刺激,那它的发行量才可能超越既有报纸。这在当时是符合逻辑的,套在现在的信息社会,这种信息也是容易传播的。世界上很多研究统计都显示,低俗或虚假信息的传播比我们正规渠道发布的正确信息的传播更快、更广。回到舆论中的阴谋论,其特点往往是特别出格、想象力过于丰富、带有反叛色彩等,更容易带来流量。而话说回来,猎奇、反常、耸人听闻这几种因素,在传统媒体时代也是媒体所追求的东西,现在面对广大网民,就更是这样,只不过现在有很多反常或耸人听闻是无中生有的。而正规媒体因为有把关人的存在,报道的一般都是真事。问题在于,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里,不可能出现那么多反常的真事。那为啥有些人会信以为真?因为部分网民不会从证伪或辟谣的角度来想,而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至少可以娱乐一下,所以大家愿意转发。中国古话就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说法,再加上网络的推动,大家的信任与转发,最终会形成一种人为的轰动效应。5.为什么像胡某宇自杀这样有重大争议的事件,在官方公布真相之后仍然众说纷纭?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在真相有案可查的情况下坚持错误事实,意味着存在一种“造假的共识”。这样的行为在历史研究中并不罕见。法国历史学家为此使用了“虚假的真相”这个概念,即在某种历史策略框架内“伪造真相”。这源于“伪造者与其受众之间的默契”,它将“对伪造的认可”作为传播过程中“某种信念的推动力”。换言之,“虚假的真相”不仅来自伪造者与公众之间的默契,也意味着存在接受谎言的条件,即公众需要某种信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曹然:一方面,面对不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潜在危险,人们试图进行解释,从而消除内心的不安。另一方面,人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会通过各种交往行为维系、增进自己和群体的关系,其中就包括了传递各种信息。基于这一目的,信息的真假有时不再重要。此外,人会致力于提升自尊的认知活动,然而,自我提升对于认知、判断的偏差影响是显著的,这一偏差影响甚至会延伸到人们所属或认同的群体。为了更好地区分“我们”和“他们”,可能公然、有意地为私利散布谣言,也可能无意识地选择和传播利己谣言。6.数字媒体时代,很多信息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未必全面的信息是否可以被接受?辜晓进:即使在传统媒体时代,当一个事件突然发生后,也是无法直接抵达真相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报道逐渐抵近真相。所以信息呈现是要分阶段的,过去常会有系列报道。在互联网时代,时效大大增强了,信息发布以分秒计算,就更加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比方说美国“911”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就在纽约。一开始,这么大的事件发生了,媒体要全力以赴报道,但是短时间内又得不到真相,比如死伤多少人,这是差不多一年后才完全确认的,但所有媒体的报道每天都不间断,有不少现在看来是不准确的内容,但难以避免。所以即使在传统媒体时代,它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允许媒体无法在短期内得到真相。在数字时代,时效性加强了,不是以天来计算,而是以分秒来计算,这其实还压缩了报道周期,在追求更快的路上,很难毕其功于一役,那么就可能会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7.这类事件报道常常牵涉到当事人及家属的隐私,以胡某宇事件为例,您觉得隐私权让渡的边界在哪里?冯帆:以胡某宇事件的报道为例,隐私权让渡的边界应该进一步明确,保证公众知情权和当事人隐私权之间的平衡。在充分保证和尊重当事人隐私权的前提下,实现对知情权的兼顾。同时媒体和公众也需提升新闻参与边界的意识,防止出现媒介审判等情况。辜晓进:在涉及胡某宇这种青少年自杀事件时,需要强调下,他既不是公众人物,也不是政府官员,我们应当尊重他和他家人的隐私权利。所以很多无关细节不必要穷追猛打、抢着把它披露出来,媒体记者需要有一种对于尊重个人隐私权的自律。当然,这方面我们需要启蒙的地方太多了,积极正面探讨,是提高我们媒介素养的一种方式。接受到什么程度是其次,我们只有不断进行输出,时间长了一定会有好的效果。8.对于青少年自杀等悲剧性事件的报道,如何去把握内容披露的尺度?有哪些不可触碰的禁区?辜晓进:关于自杀事件的报道,涉及新闻伦理,全世界已经有很多规范了。我确实也会担心胡某宇事件形成比较负面的舆论效应,因为如果最后把焦点全部转移到他的自杀方式及成因等方面,我担心会带来另一种反效应。对于自杀,人类已经有数百年的研究历史了,大量事实证明,自杀事件如果被广泛传播,可能带来更多的自杀!这里想说一下“维特效应”。歌德有一篇小说,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讲了一个年轻人因失恋而自杀的故事,结果小说引起轰动的同时,在当时的欧洲掀起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以致有段时间很多国家把它列为禁书。以前美国有社会学者也统计过,每一次轰动性的自杀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自杀的人数会大大增多。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面向媒体工作者发布过报道自杀事件的参考指南。所以其实是有规范的,但可能有些媒体人或自媒体人不清楚,没有充分意识到重要性。我们也希望媒体能做一些引导,告知这种自杀事件的信息传播是具有非常鲜明的新闻伦理特征的,需要遵循基本的操作规范。编者注:报道指南内容可简要概括为“六要”和“六不要”,中文版指南参考以下链接或点击阅读原文:预防自杀:供媒体工作者参考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58814/WHO-MSD-MER-17.5-chi.pdf指南来源:英文版原著:世界卫生组织
2023年2月3日
其他

做短视频,纸媒和广电究竟谁更厉害?

纸媒和广电到底哪个做短视频更有优势?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也是很多人固有的认知——当然是广电。但广电做短视频真的比纸媒更有优势吗?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享一篇来自传媒茶话会的文章,通过对话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副总编辑周保国,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编委、四川观察CEO岳学渊,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负责人胡嘉迅,体坛周报新媒体总监李旸,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涂凌波,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邓元兵,从新闻从业者和权威学者的视角来深入了解纸媒和广电转型短视频的优势分别是什么?并探讨广电该如何在这一赛道上“弯道超车”?图片来源:Pexels做短视频,广电和纸媒“平分秋色”全套的视频拍摄、剪辑设备和专业团队,丰富的视频生产与制作经验,优质的出镜主持人资源……有这么多优势,按说广电做短视频比纸媒更能出圈,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2020年,CTR媒体融合研究院从传播力、影响力、原创性等维度对快手媒体号进行综合评估,发布了“CTR—快手媒体号综合榜”。榜单显示,综合实力排名前20的快手媒体号中,广电有8个号上榜,纸媒也有8个号上榜。另据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会等机构发布的《2020中国媒体抖音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媒体抖音年度案例综合得分排名前20的媒体抖音号中,广电和纸媒都有8个号上榜。2020年媒体抖音年度案例综合得分前20媒体两份榜单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广电做短视频出圈、成为头部账号的比例似乎并不比纸媒高。这不禁让人好奇——相比纸媒,广电做短视频有先天优势,从长视频到短视频,对广电而言似乎就是“一抬腿”的距离,咋就不能诞生更多出圈账号?(一)短视频时代,广电的技术优势被解构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编委、四川观察CEO岳学渊谈道,资讯类短视频生产与传播逻辑与长视频完全不同,更强调速度、现场,而非画质、镜头语言。因此,一个优质的摄像能用一台机器拍出来的资讯类镜头,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广电的设备、技术价值在资讯类短视频场域优势并不突出。(二)“一抬腿”的距离,广电“腿”却抬晚了些2018年,全媒派发布的一篇文章揭示了一个多少令人诧异的现象——最早一批入局短视频领域的传统媒体是纸媒而非擅长视频制作的广电。待形态明朗,广电媒体开始后来居上,在资讯短视频领域开疆扩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广电活得很滋润——广告收入稳定、拥有相比图文更先进的传播手段,无论是在推进融合发展进程上,还是短视频转型的紧迫性上,危机感都不强。此外,体坛周报新媒体总监李旸分析认为,广电有着自己的平台,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和崛起对广电的威胁最大,因此二者存在冲突甚至是竞争关系,这导致了广电在进驻短视频的态度上比较谨慎。(三)思维观念没有转变比如,守着设备、技术、频道资源等重资产,视若珍宝,放不下,带着重重的“壳”入局短视频,难以轻装上阵;陷入“能力陷阱”——未能“去电视化”,以做长视频的思维观念、方法做短视频,将长视频剪辑后搬运到短视频平台,必然导致水土不服。岳学渊分析,广电做视频有着人才、资源等优势,但目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缺乏all
2022年11月28日
其他

刷出来的趋势:越来越多人正在用短视频看新闻?

你在用什么软件看新闻?据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新调查结论,该机构收集了不同年龄段美国用户“从哪里获取新闻”的数据。结果显示,在30岁以下美国成年人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经常从TikTok上获取新闻。且自2020年以来,TikTok作为新闻来源的使用率从22%上升到33%。图片来源:皮尤研究中心随即,美国一家科技媒体网站The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全球社交媒体大转型

最近,裁员的风吹到了硅谷。当地时间11月9日,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母公司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确认了整体裁员的规模,裁员人数约为员工总数的13%,总数达到11000人。其实在此次动荡之前,一场全球社交媒体大转型运动,早已经拉开序幕。这场转型运动的核心关乎平台内容治理,始自2018年。悉数这一年的代表性事件,“剑桥分析”无法避开。图片来源:Pexels2018年3月,Facebook承认,英国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违规获得五千万用户信息。而后Facebook因未能妥善保护用户个人敏感信息等被集体诉讼,同时,美国联邦贸易(FTC)也对Facebook展开调查。而马克·扎克伯克本人,也因剑桥分析事件出席美参议院委员会听证会,接受议员问询。无论“剑桥分析”是不是导火索,但从2018年起,治理内容生态,就开始成为大部分社交媒体的核心工作。社交媒体上的有害内容一般包括不实信息、仇恨言论和儿童色情等。在这场转型运动中,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增设了多种功能以提升内容治理能力、对抗有害内容。这既是平台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监管力量和舆论质疑的回应。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享一篇来自波动刻度的文章,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海外社交媒体巨头们在平台内容治理方面存在着怎样的难度?以及他们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型的?对抗不实消息“全球变暖只是谎言”“新冠病毒是人造的”……对于这类社交媒体上的不实信息,多数人已经司空见惯。除了传统的凭空捏造或以讹传讹的虚假信息(misinformation),如今社交媒体上还涌现出大量的误导性信息(disinformation)。这类不实信息往往基于政治或商业目的,掺杂某些真实的信息,从而实现更强的迷惑性,无论是平台算法,还是普通用户,都更难鉴别。作为应对,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Facebook自2016年发起事实核查计划,至今已与全球范围内的80多家独立第三方核查机构合作。每当事实核查机构将平台上的一条内容评定为“虚假”时,Facebook会大幅减少该内容的传播,以降低其曝光率。2021年5月,Facebook进一步推出系列措施以治理不实信息。此前,当事实核查机构认为某条帖子是不实信息后,转发过的用户将会收到提醒,Facebook优化了这一机制。如今,用户可以查看事实核查机构评估该信息失实的理由,已经转发的不实信息也会被加上标签,提醒其他用户这是不实信息。Facebook还会警告用户,如果多次散播不实信息,他们的帖子将会更少地出现在其他用户的信息流中。许多用户在Facebook上获取新闻资讯并进行讨论,但有一些用户会重新分享过去的新闻信息或帖子,并将其作为新的信息,而这可能会传播错误信息,或者让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产生误解。针对这一问题,Facebook增设了一个警告的弹窗,当用户想要分享的内容的发布时间超过90天时,就会收到提醒。此外,有许多用户往往并没有阅读文章内容,而是在看到某个文章的标题后就转发。这可能散播不实信息,并且仅仅依据标题就与他人展开讨论,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为了让用户更加负责任地转发信息,Facebook会提醒那些没点开链接就按下“转发”按钮的用户:你将要分享你没有阅读的文章,这可能意味着在关键事实上犯错。实际上,早在2020年6月,Twitter就在其安卓客户端试行了这一功能。Twitter产品总监Kayvon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AI画作拿下一等奖:争议之余,再谈媒介对人的延伸

[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邓建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网上冲浪小心有坑!网络平台的风险提示功能有多重要?

自各类网络平台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关于“风险提示”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在国外,诸如推特、脸书等平台,时常会更新一些提示功能,帮助用户免受极端言论、谣言等负面信息打扰。在国内,当我们检索一些特殊关键词,或刷到某些可能引发不适的视频图片内容时,往往也会看到类似的提醒。不过,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多元化等特点,平台的风险提示针对的多是那些典型的危险内容,仍有许多盲区仍待加强提示。例如,在8月彭州山洪事故发生后,就有许多网友提出质疑:去龙槽沟的游客们,或许也有不少是被某平台上的种草攻略所吸引,但平台此前并未关注到这个网红打卡地在夏季的危险性。事故发生后,平台在“龙漕沟”搜索结果中增加了风险提示。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关注网络平台的风险提示功能,从重要性等方面出发,谈一谈如何在网上冲浪时多增加一道安全提醒。风险提示为何重要?赛博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交互性强。新媒体语境下,全民狂欢的信息热潮随时可能上演。面对复杂的社会信息环境,网络平台主动对特殊搜索结果进行警示和提醒,是保持信息良性传播分发的重要一步。以社交平台为例,当下的社交网络内容大多是以UGC为基础,用户基于兴趣爱好以及行为适用习惯而形成了群组结构。博主在社交平台种草分享的帖子通过搜索引擎或者精准定向推送,进行传播,不论是小众旅游地还是危险模仿行为,形成参与式文化后便容易产生“病毒式的分享”,引来大批用户的“铤而走险”,甚至有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其危险性。图片来源:Pexels而且,许多病毒式分享以及用户的模仿行为,源于网络上有影响力的KOL的传播,这些内容通过社交平台链接人际传播圈和营销团队的造势,可以在互联网上产生持久影响。有些内容在大多数语境下甚至是安全的,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风险。比如夏季的龙漕沟游玩指南,如果缺乏风险提示,就容易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同时,很多指南类、模仿类的信息往往是在网络社群中传播,群内聚合程度高,成员信任度高、互动性强,信息易产生裂变式传播。如果内容里包含错误的引导,且缺乏风险提示的话,就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负面后果。哪些内容需要重点提示?网络平台的风险提示设置,主要可以分为这三类内容:未经官方发布证实的信息或地点、明显主观引导性的行为或言论、AI合成的视频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平台应该设置审核规则和前置风险提示。首先,未经官方发布证实的信息,经网络平台发布后,如果不进行及时求证和打标签,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现象。图片来源:Pixabay使用后期技术和未经证实而传播的推广信息,也是平台需要注意提醒的。例如龙漕沟事件中,当地有关部门在龙漕沟附近立了警示标牌,但网络上的“种草”内容却有意不去谈山沟游玩的危险。因而对于未经证实的推广消息,网络平台应警示该地点存在风险,请勿轻易模仿或者前往。而部分使用滤镜来制造虚假网红打卡地和网红美食的内容,更是在迷惑了用户的同时,伤害了平台的可信度。那些具备主观煽动性的偏激言论,同样是风险提示应该多多关注的对象。其多指带有威胁生命安全的字眼与诱导犯罪的言论内容,以及挑拨消极情绪的信息文字。如外网信息在国内灰色网站进行传播,信息杂糅后流通到用户的信息场域中,容易造成一定范围的悲观情绪与不当言论。平台需要及时研判和管理,避免用户受此类消息侵扰。引导性的行为则指的是危险动作模仿。如“龙吸水”、杂技动作或是废弃楼宇防空洞探险等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呈现此类内容时,平台应该尽可能匹配对应的风险提示标签。另外,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一些AI合成的虚假内容如今逐渐常见起来,视频抠图、换脸等行为也容易引发侵权行为和误导用户。如经典剧目片段通过技术手段更换为恶搞效果的人脸形象,人类脱离引力效果倒立在天花板上自由行走等内容,平台都可以设置不同程度的提醒,以供用户辨别真伪。如何呈现风险提示?对于特殊搜索结果的前置性提醒,是当下的重要议题,从国内外社交平台的不同做法中,我们可以发现,风险提示的呈现其实也有讲究。图片来源:B站截图首先,在错误的信息获得信息引力即流量推送之前,进行自动检测。如重大新闻报道或事态仍在发展进行中的信息,但却未得到官方或当事人证实,缺乏高质量的证据与声明佐证其有效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自动检测并分类、数据库的信息筛查等,加入风险提醒。除此之外,对信息源的判断也尤为重要。对于发布内容的创作者来说,信息应来自于权威渠道,并标记信息来源的途径。其次,是要对已经筛查出来的风险内容进行转载限制、减少曝光等。但这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也对第三方内容生产平台的数据有所影响,平衡创作自由度、用户体验感与平台严谨的审核,是社交平台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此前提下,可以借鉴贴片广告或者弹窗插播广告的形式,进行风险提示。比如针对血腥暴力的有关剧情,可以在片头加入引言:禁止未成人观看或是未成年人在家长陪同下观看;相关文章则在转载或是点击阅读时出现风险提示的弹窗提醒,这种情况下,用户的操作自由度有所保留,同时平台也设置了前置性提醒。再次,把一部分提醒的权限交给用户,让用户通过自我检测或标记的方式进行风险提示也不失为可举之措。推特在2021年末推出了Self-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寄语新传学子: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进行传播研究?

Hacking)所说的“人类的循环效应”(looping
2022年9月16日
其他

网络社交新迷思:人人讨厌已读不回,人人都在已读不回

许多社交软件都具备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功能:已读回执。由此也就出现了一个容易被吐槽的现象:已读不回。其类似于媒介传播中的“回复延迟”,相关研究表明,“回复延迟”会给所在组织的用户带来愤怒与不耐烦的情绪,产生破灭感或伤害。[1]微博#已读不回#话题。图片来源:微博截图在当下的互联网中,“已读不回”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只要存在人际交往,人们就有可能高频遭遇这种经历。要么是被人已读不回,要么是已读不回别人。“你已经一秒钟没有回复我了,太有趣了,这天气就需要你的冷暴力”。微博热门话题里的高赞留言,对“已读不回”的讨论充满了调侃意味。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则将通过读者朋友反馈的数据,与大家聊一聊“已读不回”这个网络传播现象。已读不回,你能接受吗?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已读回执”。“已读回执”是指信息接收者查看到信息后,依托于后台技术给予信息发送者的已读反馈。过去,人们常在邮件中设置这种功能,方便当对方查看所发邮件时,发件人能收到通知。现在,这种回执功能广泛出现在社交平台,特别是追求沟通效率的工作类软件。9月初,全媒派以“已读回执”为主题向读者发起调研,共回收190份结果:图片来源:全媒派从接受程度来看,选择有点在意、比较在意、特别在意的受访者占比约为95%,而选择毫不在意的受访者仅为5%左右。其实大部分的受访者还是很看重他人对自己的信息是否有积极反馈的。图片来源:全媒派其次,从能够接受多长时间的已读不回来看,能接受1天以内或更长时间的人数占比总和达到43%;5分钟以内、15分钟以内、30分钟以内和3小时以内这几个忍受阈值的选择人数相近,均在12%左右。说明虽然大家都不想遭遇已读不回,但对于已读不回时间的忍耐度没有想象中那么低。图片来源:全媒派最后,其实我们很多人也有过对他人已读不回的经历。在本次调查中,就有93.6%的受访者表示有“已读不回”别人的情况。可见,当下“已读不回”的行为已经较为普遍,甚至可以说,人人都讨厌已读不回,但人人都会已读不回。另外,针对“已读回执”的问题,我们还收到了许多不同的回复,比如大家很想了解平台为什么会设置该功能?已读不回的行为对社交关系会有什么影响?已读不回的心理和原因有哪些?有留言说到,“已读不回”就像被人遗忘一样,不过被人遗忘了也不全是焦虑,也有它独有的意义。已读回执,怎么来的?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功能的设置也是围绕着用户需求展开。目前,应用市场上存在的开设“已读回执”功能的社交软件,主要有办公类、恋爱交友类、电子商务类、公开化社交类等等。在许多办公软件中,聊天、公告等功能皆可查看已读或未读状态。另外,一些短视频社交软件也是可以在聊天对话框查看已读或未读的状态。那对于产品开发者来说,设计“已读不回”的初衷是什么呢?图片来源:聊天截图果壳公众号文章《发明已读不回的“凶手”,我帮大家找到了》中提到,“已读回执”的“幕后黑手”是黑莓公司。2005年,黑莓正式推出了BlackBerry
2022年9月14日
其他

社会议题撞上医疗话题,报道这类热点如何避免翻车?

8月下旬,湘雅二院刘翔峰事件引发全网关注,主流媒体、医生个人账号和商业医疗平台纷纷发布相关内容。这其中,有人科普手术操作规范、分析事件原因,但也有人浑水摸鱼、借机带节奏。医疗健康议题往往与性命、生死紧密相关,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车。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享传媒茶话会文章,来看看当社会议题与医疗话题交叉叠加,新媒体关注这类事件时还能放心追热点吗?怎样才能不翻车?舆论环境复杂,新媒体容易翻车当下,我们处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多元化的互联网平台、海量的用户群体、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舆论场人声鼎沸、众声喧哗。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董关鹏用两个公式形象地总结了当下的舆论环境:高速舆情+百变舆论=众声喧哗海量信息+视频生动=众说纷纭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一些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一是小热点出现大舆情。二是极端个案捍卫底线,前几年的保姆纵火案、今年的唐山打人事件等极端案例,一次次击穿群众的心理防线,直击人性的底线。三是民生舆情持续走高,只要事关老百姓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相关的话题,往往伴随较大舆情,比如魏则西、鸿茅药酒等。四是性别议题频繁进入视野,明星代孕也好、女德班也好,对女性权利的呼吁力度空前。身处瞬息万变的舆论环境中,跟时间、流量、热点赛跑的新媒体账号面临巨大压力和风险,新媒体跟进这类热点翻车的可能性倍增。图片来源:Pixabay那么对新媒体账号来说,哪些情况需要警惕?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媒商实验室首席专家李颖做了形象的“翻译”。第一,人们关注公共卫生话题,医疗话题热度会维持高位。这意味着选题不慎翻车风险高。第二,人们对医疗健康专业知识的需求增加,相比较原来的“被告知”,大家还想了解背后的原因、运作机理等,并且信息还要通俗易懂。这意味着专业能力不足翻车风险高。第三,由于医疗健康话题本身的复杂性,不同专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观点,但随着关注度升高,原有内部的、相对封闭的专业讨论,或被置于公众视野之下。这意味着专业领域话题演变成社会公众话题的风险高。可能有人会问,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新媒体关注医疗健康话题时怎样才能“全身而退”?这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加深对外部舆论场的认知与理解,“蹭热点”要谨慎,这使得选题前期研判环节变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是加强专业领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了解本领域内不同的见解和争议,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平衡的知识和观点呈现,满足用户更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切勿在热点危险边缘试探当社会议题与医疗健康议题的交叉日益增多,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巨大的流量和公众关注度,新媒体还能跟进社会热点吗?安全蹭热点的红线底线在哪儿?“社会议题完全可以切入,没什么问题!”中国记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话锋一转,“但是,这几点需要格外注意。”面对社会热点、敏感话题要谨慎对信息敏感程度和事件发酵程度的判断,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热点是否能蹭。对信息敏感程度的判断主要关注是否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导致对相关重要对象的评价过于片面。对于事件发酵程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判断:一是看主要互联网平台上相关话题的持续事件、热搜数量和波及范围等方面。例如,这一事件是地方性事件还是全国性事件、是仅涉及某一群体还是具有大众性、是触痛了某一部分人群还是广为深入人心。二是可以借助一些舆情工具用数据辅助决策。从热点的走势、相关文章切入角度、公众评价等维度参考。不要脱离主业,锁定基本盘新媒体追热点,无论如何不能脱离主业。主业是什么?与自身定位有关、与核心用户有关。用户关心什么?痛点是什么?那就关注什么。涉时政话题,把得准就议、把不准别议“对于热点话题能不能切入,首先判断热点事件的真实性,其次判断有没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角度,如果没有角度不要硬碰。”顾勇华表示。遇到热点事件不能一股脑就往上冲,这三种情况坚决不能蹭:存疑新闻不蹭、导向不正的不蹭、立场过于偏激的不蹭。那么,涉及社会民生类事件热点,如何巧妙找到医疗健康角度呢?“只要是涉及‘人’的事件,都可能有适合健康传播的切入点。”顾勇华用一句话总结。蹭热点不翻车的正确姿势当然,找到社会热点的安全切入点并不意味着就能高枕无忧了,新媒体想要安全地追医疗健康热点,在实操环节还要绷紧几根弦。建立智囊团,做风险评估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施琳玲建议在涉及敏感点、热点的事件上需要谨慎,而且在传播声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对内容输出的安全性也变得更高,因此要提前对风险进行评估。还可以在着手选题前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或者建立智库协助研判。采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标准报道医疗健康相关话题必须严守专业性,一切以科学循证医学,以经过验证的、形成共识的、不跨圈的、有把握的话题去进行评价,这是根本。《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分享说,涉及医疗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时可以通过这几个标准来判断相关新闻的真假,继而决定是否跟进。首先是符合基本逻辑、符合医学科学规则;其次是研究过程符合科学标准,是否进行随机双盲测试、样本是否对照可重复、有没有经过同行评议、是否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等等;再次是健康报道必须有准确的信息、数据。图片来源:Pixabay巧妙把握话题的“度”李颖提醒新媒体要思考介入医疗健康社会热点的“度”。“可以提供专业角度分析,但重点在于参与的方式如何,是对抗式的还是建设性的?是一家之言还是要尽可能平衡?”例如,涉及公众人物时,对于这类自带流量的公众人物的点评就容易引发争议,需要谨慎处理。比如,有一段时间,明星们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健身、减肥的经验,其中就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示范。作为专业的医疗健康新媒体,是不加辨别蹭热点大力宣传,还是以批评、否定为主,抑或是鼓励健身的同时指出错误?三种不同的操作方式,会直接导致后期议题的走向完全不同。再比如对于医疗领域内部的专业分歧,也是应谨慎处理的敏感领域。对某个药品的疗效、某个健身商品的作用或是某项公共卫生政策的对立观点,是单方、绝对地给出判断,还是表达己方观点的同时、提供反向信息作为平衡?前者毫无疑问会更容易带来流量,但对于健康医疗类媒体来说,“流量”却会直接影响老百姓的就医决定,恐怕就不能简单地将流量作为首要追求目标了。人文关怀贯穿始终涉及生命健康的信息,是一类“刚需”信息,且容易涉及强烈的情感因素以及价值选择等主观判断。在进行热点研判时,人文关怀应作为一条重要的评判标准,或者说是前置条件,且应贯穿文章始终。比如法律层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对患者和家属的隐私保护等等。赵安平用一句话总结说:“用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标准,在遵循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把这些结合起来,追热点、做报道才扎实,才能够站得住脚、有生命力。”【今日互动】对于医疗热点话题的报道,你觉得有哪些常见的问题?又有哪些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2022年9月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互联网内容付费观察:知识or娱乐,大家都在为什么内容买单?

站在2022年的时间节点来谈内容付费,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一方面,总不免觉得它有些“陈旧”,尤其是在内容付费领域,很多人脑海中最先想起的,依旧是引领了行业兴起和发展的得到、喜马拉雅、知乎等老玩家,而内容付费行业在今天的困境,依旧离不开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内容同质化等。8月初,在递交7份招股书、经历3次问询之后,得到母公司思维造物IPO进程“终止”,这家曾经想要成为“知识付费第一股”的明星公司曲折的上市之路,也引发了一波对内容付费前景的重新审视。另一方面,内容付费赛道也一直不缺新的故事,“内容”的外延始终在动态变化,像B站等自带内容基因的视频平台们也从未停止尝试。有人降温,有人加码,内容付费并没有一直在舞台中央,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下。已有的讨论中,关注的视角通常在格局变化、新付费机制探索、增长困境等行业向话题上。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想要在梳理内容付费一路发展的基础上,从具体的平台和产品中去探究:目前市场比较受欢迎的付费内容是怎样的?这些内容有何特点?从内容出发,我们再来看看其中的可能与挑战。付费竞争中,泛知识内容布局的演进在梳理时间线前,我们先来厘清两个概念,内容付费与知识付费。常见界定中,一般会认为前者包含后者。具体来看,内容付费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各类信息变成产品或服务,是内容生产面向市场的新的传播、消费方式,其外延十分广泛,新闻类专业媒体、长短视频、游戏、小说、音乐、音频还有知识付费,都是主要类型。[1]有学者将内容付费外延的变化,描述为1.0到2.0的演化,主要区别是:1.0
2022年8月31日
其他

现代人的信息困境:一面害怕错过,一面主动回避

现代人对接收信息似乎存在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低头族无处不在,即便在吃饭或走路时也要盯着手机,担心错过半点消息;另一方面,“新闻回避”成为一个显著的现象,越来越多人主动避免接触新闻信息。当然,信息不等同于新闻,信息一词的指涉范围远比新闻要宽广。但新闻和信息的界限也并不泾渭分明。传统的新闻是机构媒体生产的文字或音视频报道,但如今在社交媒体上,路人拍摄的一条短视频,名人发出的某则声明,在许多人的理解中,这些信息也是新闻。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享“波动刻度”的文章,来讨论为什么人们一方面焦虑于错过信息,另一方面又对某些信息避之唯恐不及?FOMO的盛行FOMO,是fear
2022年8月29日
其他

每年订阅费高达数百美元,这些媒体是怎么活下来的?

新闻业的付费增长已经成为行业难题,根据路透社2022数字新闻报告,只有19%的美国人有新闻付费的习惯,而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只占比17%。付费意愿不高导致的利润降低使得很多媒体不得不裁员、出售业务,也试图通过打折、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用户。低价策略是订阅市场的常规操作了,但一些媒体却反其道而行之,相比于普通媒体几十美元/年的定价,他们的定价往往高达上百美元/年,有的甚至已经超过千元大关。虽然有着高昂的订阅价格,这些媒体反而活得还不错,那么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汇编系列文章,带大家去了解这类高收费媒体中的一些代表,从他们的背景和策略等维度来探讨这类媒体在整个行业中的位置,以及这种模式的潜力和隐患。天价一般的订阅费2013年,在《华尔街日报》工作了8年的杰西卡·莱辛(Jessica
2022年8月24日
其他

Facebook正在失去年轻一代?后者有了“新欢”?

8月10日,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篇聚焦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的新报告——《青少年,社交媒体与科技2022》。报告数据显示,TikTok已经成为美国青少年使用最多的社交媒体之一,而Facebook的青少年用户比例呈现急速下降。而在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的《美国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调查》中,Facebook是青少年群体中的社交媒体之王,在当时美国孩子的社交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七年时间,足够一代人蜕变成长。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编译皮尤这份报告,一起看看这一届美国青少年爱用什么社交媒体?Facebook为何失去了少年欢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编译
2022年8月22日
其他

赚钱不易!近段时间,海外社交媒体有哪些增收新动作?

Blue,但是其订阅者数目已经被Snapchat+超过。根据推特2022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来自“订阅和其他”来源的收入总计一亿美元(约合6.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了36%。这说明Twitter
2022年8月17日
其他

颇有争议!新闻短视频该不该配乐?又该如何选择音乐?

如今,内容市场上有不少这样的新闻短视频——不是鸡汤乐,就是搞笑声,不是惊悚乐,就是悲伤曲……配乐同质化不说,更有甚者乱配乐,灾难新闻配上喜庆音乐,社会新闻配出惊悚音乐……魔音入耳,用户吐槽不绝。新闻短视频为何常常出现配乐问题?新闻短视频能否加背景音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享传媒茶话会的文章,讨论当下新闻短视频的配乐为什么成了令人纠结的问题,以及新闻短视频配乐需要注意的事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配还是不配?这是个问题“暴雨新闻的背景音乐配喜乐,合适吗?”“当地刮台风,新闻视频中加激涌的管弦乐,很突兀。”“搞不懂一些社会突发新闻为何老是用惊悚音乐?”……随着新闻短视频的发展,新闻乱配乐、音乐同质化、BGM满天飞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韩亮和四川观察抖音负责人袁艺峰认为,一方面,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属性边界模糊,新闻专业主义正遭受着不同方面的消解。另一方面,受短视频平台算法推荐机制的影响,情绪渲染性越高的内容,越吸引用户,越会带动推荐和传播。同时,受流量影响,视频编辑很难克制自己渲染情绪的冲动,且欣赏水平不一,对音乐选取也会存在偏差。另外,由于版权问题,合适的音乐较少,难以满足传播需求。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配乐问题,使得用户满耳都是同质、混乱的背景音乐。“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可怕的新闻更加‘可怕’,悲伤的新闻更加‘悲伤’。”袁艺峰说道。配乐使用不当不仅令用户反感,也让媒体人头疼。这不禁引出一个灵魂之问:新闻短视频该不该配背景音乐?有人认为严格意义上,新闻短视频不应该配背景音乐,保留现场同期声最好。“不应该添加背景音乐,因为新闻短视频也是新闻。作为新闻,真实性、现场感和客观性很重要,添加背景音乐会消解甚至破坏新闻的现场感和客观性。”韩亮对此说道。袁艺峰也认为,严格来讲,新闻短视频不应该配乐,因为音乐本身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这和新闻的客观理念相冲突。但这仅就理论而言,现实中不配乐的新闻短视频少之又少,不配乐似乎更突兀,也不符合当下的传播规律。因此,也有人认为新闻短视频是否配乐应辩证看待,对待不同的新闻题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闻短视频的音乐是对信息传播的重要补充,好的配乐可以提升受众对新闻的感知程度,大大增强传播效果。”南方都市报新媒体事业中心首席内容官、N视频总编辑陈伟斌表示。陈伟斌认为,受融媒体传播环境影响,新闻短视频配乐是不可避免的。从传播特性来看,新闻短视频受音乐短视频影响,诞生之初就具有短平快、碎片化的特点,不可避免要使用配乐。从传播受众来看,10亿+网民获取信息的习惯早已深刻改变,快节奏、碎片化、情绪化的内容才会引起用户的兴趣。如何配音乐?这六点很关键要给新闻短视频配乐,到底该怎么配?上述业界、学界的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尽量使用现场同期声现场同期声是新闻真实性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同期声会交代真实的现场环境,哪怕只有风声雨声,也能让观众感受到新闻现场,拉近与现场的距离;另一方面,同期声会传达出当事人第一时间未经修饰的真实感受,这样的真实往往是最动人的,容易使观众共情。在同期声之外,再适当考虑通过背景音乐来调动观众情绪,提升对新闻事件的感知。细致选曲,与题材相呼应针对不同的新闻事件和题材,如时政新闻、重大主题报道、灾难新闻、社会新闻、突发新闻、暖新闻等,配乐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时政新闻、重大主题报道一般会选用稳重、恢弘没有歌词的纯背景音乐;灾难新闻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悲伤的背景音乐;突发新闻一般选用略带紧张激烈的音乐;暖新闻一般会选择积极乐观的音乐;而社会新闻的面比较广,一般是根据内容来决定音乐调性方向。需要提醒的是,使用背景音乐要注意别将新闻性转向娱乐性、戏剧性。注意契合新闻叙事逻辑音乐是感性的,新闻是理性客观的。与音乐短视频以音乐的节奏性形成的符号意义和情景不同,新闻事实本身有自己的叙事逻辑,一般以因果逻辑呈现事件进展。因此,新闻短视频在叙事上要以事实叙述为主,配乐不能脱离事实内在的逻辑和情感。需考虑背景音乐的文化性、地域性差异在使用一些海外背景音乐时,要充分考虑音乐本身在创作时所带有的特殊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等“弦外之音”。图片来源:Pexels如,一些海外音乐可能是描写民族历史,传达民族情绪,或是表达另类文化与价值观,或是原本用于暴力血腥的主题配乐等,使用前要注意甄别。“哀事配喜乐”等雷区不要踩背景音乐在新闻短视频中起辅助作用,应与新闻事件的事实、价值与情感相符合,不可背离新闻主题、事实、价值、情感,特别是灾难新闻不宜使用喜庆、调侃的音乐,社会突发新闻不宜使用幽默、搞笑、宏大的音乐。在使用配乐时,也应声画和谐,注意配乐音量问题,过大过小都会影响观看体验。2020年7月,一条关于长江汉口站水位的新闻短视频曾因配乐不当翻车,被网友批判。当时,长江汉口站水位已达到28.75米,距1998年最高水位29.43米仅差0.68米,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也相应提升至Ⅱ级。但有媒体却发了一条航拍汉口观音阁的新闻视频,配上抒情优美的背景音乐,取名《水上阁楼》,还与网友互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忽视了下游地区受灾的情况,引发争议。谨防背景音乐侵权在使用背景音乐时,版权问题也需格外注意。2019年,papi酱因发布视频未经授权使用歌曲Walking
2022年8月15日
其他

从全网刷屏到信任危机:《二舅》为何让我们如此“当真”?

最近,由B站UP主“衣戈猜想”发布的视频作品《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以下简称《二舅》)掀起不小的舆论波澜,从立意到故事本身的真伪都饱受争议讨论。我们不去剥丝抽茧论证事件本身的真实度,但从风格上来看,它在拍摄手法和讲述文本上使用了类似影像民族志的方式。对于观众而言,“二舅”这样传奇又曲折的经历,无论看完之后会生出怎样的感受——是疼痛、同情、喟叹或哑然、无感、内心矛盾,这都是一次对乡土生活的祛魅过程。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探讨《二舅》视频刷屏背后的传播母题是怎样的?我们又要如何理解“苦难叙事”与情感动员之间的关系?舆论冷却后,比起片子里讲了什么,还有哪些欲语还休的留白值得讨论?图片来源:哔哩哔哩@衣戈猜想撰文
2022年8月5日
其他

订阅减少、市值下降、人员裁减:网飞神话破灭了吗?

2022年7月,美剧《怪奇物语》第4季完结。与前几季相比,这一季的视觉效果更强大,动作场面更恢弘,整体基调延续了前几季的风格,并且更成熟、暗黑。无论是观众侧还是影评界,都给出了相当正面的反馈。在观看量、观看时长等数据维度方面,第4季的表现也要远超前几季。这一季分为上下两部发行,7月1日下半部分发布后,由于大量用户登陆观看,导致播放平台Netflix的服务器一度崩溃。最终,《怪奇物语》第4季成为Netflix平台上有史以来第二部观看时长超过10亿小时的剧集(第一部是《鱿鱼游戏》),并且是最受欢迎的英语剧集。表面看起来,《怪奇物语》大获成功,又为Netflix的流媒体事业增添了一笔漂亮的成绩。但爆款剧集频出背后,Netflix的增长困境在今年逐渐凸显。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讨论Netflix发展遇到了哪些困难,而他们又做了哪些应对措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撰文
2022年8月3日
其他

从翻报纸到刷手机,屏幕改变了我们什么?

拿起手机,打开朋友圈或微博抖音,轻轻往上滑动,几乎是如今智能手机用户的日常。人们的这种行为,被统称为“刷手机”。刷手机,是对人类用指尖不断触摸滑动屏幕来“刷新”信息这一动作的概括性表达,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获取是通过对屏幕的上下刷动完成的。但如果我们将视角转至另一种媒介——书籍报刊时,会发现信息的获取是通过从左到右的“翻阅”动作来实现的。此外,在观看电视时,我们最常用的动作是“按”下遥控器。显然,在同一个时空里,不同的媒介指向的可能是不同的使用方式,而我们看似“无意识”的刷手机背后,是对媒介的“有意”适应,这种适应则与人类与媒介技术发展的关系有关。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从媒介进化论视角探讨人类与媒介使用功能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撰文
2022年7月27日
其他

我们当下的媒介使用习惯,是否在很久以前就养成了?

Standage看来,经历了报纸、广播及电视等的大众传播媒介时代,社交媒体不过是恢复了“Writing
2022年7月20日
其他

用表演的方式传播新闻:“现场新闻”的优势与弊端

Practice期刊发布一篇名为《“我觉得我认识每个人”:舞台新闻如何将戏剧和新闻结合起来,为现场观众服务》的论文。作者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凯瑟琳·亚当斯(Catherine
2022年7月8日
其他

社交媒体bot简史:野蛮生长背后,实现另类人机共存

2022年,埃隆·马斯克与Twitter的收购大戏,一度成为互联网行业最热门的话题。5月14日,马斯克曾宣布暂时搁置交易,因为他想进一步了解Twitter存在的垃圾邮件和虚假账号问题。在6月初获得了一些数据后,马斯克的团队又在6月下旬要求Twitter提供更多数据以完成对平台内机器人账号情况的评估。不少评论认为这是一种压价的手段,但马斯克指出的问题,确实是长期萦绕在Twitter平台的一片阴影。而这次收购也将“社交媒体机器人”(social
2022年7月6日
其他

万物皆可“TikTok”:为什么社交平台纷纷做起短视频?

Verge发布了一则Facebook的内部备忘录,提及要通过做大短视频平台Reels,打造世界级推荐算法、整合Messager应用,将Facebook打造成为一个“发现引擎”(Discovery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与「肖一凉介」的两次对话

今年3月21日,我们与传媒垂类公号「肖一凉介」的内容创作者兼运营者“肖一”进行了一次对话,聊了聊他做公号的想法与经验。在这次接触之前,这名新传学生在公共场域里展现出的表达欲和创作热情,让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
2022年6月8日
其他

关注新闻媒体“订阅难”困境:人们为何不愿为新闻买单?

北半球天气越来越热,但内容订阅行业却频频遇冷。如何让用户愿意付费并持续付费,仍旧是困扰新闻业的一大难题。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杂志媒体订阅数在疫情期间持续降温,印刷报业更是下滑明显,过去两年内订阅数总体下滑7%,从1.25亿跌至1.16亿。[1]
2022年6月6日
其他

清华大学胡钰教授:当社交媒体变成“炒作机器”

技术是当今信息媒介进步的内驱力之一。当算法技术、智能技术、感应技术等日益先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交媒体是否也会演变成为“越来越聪明的机器”?与之伴随讨论的,是社交平台的信息呈现对于公众的价值与影响。近期,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分析实验室负责人Sinan
2022年6月1日
其他

对话魏武挥:网络传播中的常见行为和流行现象解析

今天,“新媒体”早已不再是陌生词汇,它重塑了传播样态,改变了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也让网络上的社会化互动渐趋成熟。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进一步激活了人们在网络世界的连接,催生了许多以群体、社区为单位的网络流行文化,日复一日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与交往方式。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骚扰是如何伤害新闻记者的?

当下,记者使用社交媒体获取信息资源、抒发个人意见、与读者互动的情况已经很普遍,但其遭遇网络骚扰的几率也同时变大。在国外,越来越多新闻记者表示,受到网络骚扰甚至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这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到更加疲惫和焦虑,进而萌生出远离社交媒体甚至离开新闻行业的想法。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媒体内容越好,账号人气越高?新研究告诉你或许并非如此

(为方便阅读,本文并未编译论文全部内容,且增加了编者对于研究结论的延伸解读,原文链接请见文末)研究有哪些新发现?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社交媒体资本”。该论文研究中,社交媒体资本(social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海外报社建议员工“少用推特”,记者应与社媒保持多大距离?

与之相似,《卫报》近期也发布了新的社交媒体指南,提醒称,那些在推特上公开互相谩骂的记者们将面临处分。(而《纽约时报》早在2016年的“工作人员守则”中就已经规定不许在社交平台公开批评同事。)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听我说谢谢你》引争议背后,手势舞短视频已经走红多年

图片来源:抖音@歐陽娜娜Nana拍摄成本低、演绎门槛低,没什么条条框框的约束,可能是人人都能参与手势舞视频一大关键。
2022年5月6日
其他

国内外热议的“空间新闻学”,到底是个啥?

在今年3月的《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2021)》发布会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史安斌教授就2022年全球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做了演讲,其中指出“空间新闻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空间新闻学”,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新概念,自2015年由美国学者提出后,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学界新的关注热点。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编译、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章,对“空间新闻学”这一概念进行解释,追溯其发展的背景和过程,并讨论当下相关研究有哪些面向,又能为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启发思考。空间新闻学从何而来?顾名思义,空间新闻学(spatial
2022年5月2日
其他

电视新闻平台转型流媒体,到底还有没有戏?

Max和Discovery+)的一部分出现。这也是一个可能的方向,即传媒集团更可能从整体战略的角度出发,把自身的媒体资源集中起来发挥优势,而不是让其各自独立生长。正如CNN新任首席执行官Chris
2022年4月29日
其他

平时对新闻缺乏信任的人,在内容消费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受访者在这些平台遇到新闻时,通常遇到的是软新闻而非严肃的硬新闻。例如,沙希(46岁,印度)在WhatsApp群里找到的唯一新闻内容,是一个新闻媒体制作的视频,讲的是一只狗从婴儿那里偷蛋糕的事。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GIF:一个观察互联网历史的切面

当我们讨论社交媒体时,表情包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配菜”。可当我们讨论表情包时,一个表情包得以存在并大火的格式却往往被忽略,这个格式的名字叫GIF。相反的是,如果我们提起GIF,那么大部分人脑中第一时间出现的绝对是一个又一个表情包。作为一种社交货币,GIF表情包有时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交资源,斗图时图越多,往往象征着这位用户网上冲浪的时间很多,积攒下无数社交资源。甚至于现在大火的视频博主“半佛仙人”的视频中,画面清一色的都是由GIF表情包拼接而成。可GIF与表情包关联在一起的历史,却是在GIF诞生十多年后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历史,许多人并不了解。
2022年4月8日
其他

从新闻信到填字游戏:如何看待内容消费的复古潮?

Thinking),总是认为别的时代比自己现在生活的时代更好。《午夜巴黎》截图,“思想者”雕塑。来源:腾讯视频但与其说这种怀旧的情结是时代的病症,倒不如把它看作是对当下的回应以及对未来的想象。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将新闻作品变成NFT,对媒体而言是一门好生意吗?

2021年是NFT快速走向大众的一年。年初,NFT还只是一种新潮的收藏品,通过天价拍卖进入主流视野;到年底,在技术和资本的支持下,科技企业、时尚公司、快消公司也纷纷发行自己的NFT,用不同方式试验其可行性。随着NFT完成从一个高概念到无数个落地应用的进化,新闻机构也不甘落后,《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国外媒体开始推行独家的NFT产品,并且有蔓延趋势。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从国外新闻媒体在NFT领域的探索入手,解析新闻机构入局NFT的收益和风险。走进主流视野的NFTNFT的全称是“非同质化货币”(Non-Fungible
2022年1月24日
其他

人人都知道不妥,可“标题党”为何长期存在?

1月11日,一则名为#平均一天吃4个鸡蛋胆囊长满结石#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的关注和讨论。乍一看话题里有些文章的标题,不禁让人产生吃鸡蛋得胆结石的联想,但看完整篇报道就能发现,长结石的罪魁祸首并非鸡蛋,而是当事人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等多重原因造成的。有专业营养师也表示,食物中的胆固醇对于人体总体胆固醇的贡献率不高,吃点鸡蛋并不用太担心。目前也没有数据显示每天吃一个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美国最新膳食指南和我国最新的膳食指南,都取消了对胆固醇的限制[1]。这至少说明,正常吃鸡蛋,对人体没有危害。但有些发布者刻意在标题和转发文案里突出吃鸡蛋和得胆固醇的关联,这样的内容标题自然也遭到了网友们的质疑,评论区不乏“标题党”“误导”的批评之声,更有网友如法炮制类似标题表达了自己的嘲讽。图片来源:微博评论其实,这种略显“标题党”的现象在我们浏览各类信息时早已屡见不鲜,不论是读者、业界还是学界都从未停止对“标题党”的质疑,然而多年过去这种现象却始终存在,并且不断变化“升级”,让人防不胜防。“标题党”是什么?为什么“标题党”一直存在?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梳理“标题党”的几大特征,探究为什么我们总是躲不过“标题党”。处处开花的“标题党”断章取义、耸人听闻甚至打色情擦边球……“标题党”的这些套路已然被人们所熟知,可究竟何谓“标题党”?“标题党”是指在各种媒介的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在网络媒体和娱乐报刊上,用夸张、歪曲等手段加工制作耸人听闻的、与实际内容并不相符甚至截然相反的标题,以吸引受众关注的行为[2]。“标题党”的本质并非传播信息,而是为了引起关注从而获得更多利益。“标题党”一词广泛流传于网络论坛时代,经常有人在发帖时担心自己的帖子没有人气和吸引力,于是就制作一个与自己所发帖子内容无关、但又非常吸引人的标题,骗取其他网民的点击来提高自己帖子的人气[3],于是,网友开始用“标题党”来形容这类靠标题博眼球的群体,而如今更广义的理解则是对有夸张虚假表现形式的标题的统称。据学者研究,“标题党”的行为则最早出现在广告业。对商业广告而言,吸引受众的目光从而令其产生消费行为是其主要目的,而标题作为广告的重要部分自然需要承担吸睛的任务,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广告的效果[4]。此后,“标题党”从广告业扩展到多个行业,至于新闻界的“标题党”,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黄色新闻时代。当时正值美国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顶峰,在新闻界的表现则是媒体一味追逐报纸销量和利润,而无视公众利益与社会价值。两个报业大亨普利策和赫斯特围绕着漫画形象“黄孩子”展开竞争,竞相在《世界报》和《新闻报》上刊登煽情新闻及刺激性报道以吸引读者,这些新闻通常使用夸张、醒目的标题,以色情、凶杀、暴力、恐怖等带有强烈刺激性、轰动性的情节为主要内容。当时的新闻标题已经有了如今所谓的“标题党”的特征,一起普通的诱拐案,标题是《妙龄少女与凶残歹徒的惊魂一夜》;而像《神秘史前巨兽重现世间》这样的标题,其实只是发现了恐龙化石。即便到了21世纪,部分纸媒也仍然热衷于刊登具有强烈情感倾向性的标题。只是比早期会收敛许多,但一些“一语双关”或玩“谐音梗”的标题,仍带有强烈的“标题党”属性。而在互联网上,“标题党”现象就更常见了,在追求注意力经济的时代,网友如何在海量信息中产生点击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本身的标题。为了吸引受众,“标题党”与过去相比也种类更多、风格各异。拆解“标题党”的常见套路断章取义,歪曲原意这类“标题党”在日常阅读中十分常见,往往使用“某人/某机构:xxxxxx”的格式,以权威人士或机构为发声人,说出一句出格或令人费解的话语来吸引人们的注意。然而这类标题通常都并非采访者的原话,或只是对被访者原话的断章取义甚至曲解。即便是专业权威机构,在发布内容时也同样要避免成为“标题党”。1月2日,某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一篇题为《不能仅以“出轨”为理由,请求离婚》的文章让网友炸了锅,标题所指向的“出轨不能离婚”含义引起了广泛争议。图片来源:微博评论但结合文章内容和《民法典》规定,其意思是普通的出轨行为,不构成法定的离婚事由,而非当事人不能起诉离婚。这样的文章本意是进行普法,可却因为令人误解的标题而被批评,自然是不可取的。强加因果,改变逻辑正如文章开头的新闻将吃鸡蛋与胆结石进行因果联系一样,明明是不加节制吃鸡蛋加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共同提高了其患胆结石的风险,但部分媒体和自媒体在发布时选择了隐去关键事实而强加因果,通过嫁接、删减等叙述方式,将事物之间进行因果联系,从而达到颠覆认知的吸睛效果。强加因果标题在关于健康传播的报道中尤其常见,如“食物相克”“火腿肠和酸奶一起吃会致癌”等内容,而实际上致癌的是发生反应的某两种化学物质,食品中只是含有微量该物质,正常食用并不会致癌,这就是典型的“脱离剂量谈毒性”,并且以某种食物代指某类致癌物质,不仅不能向公众正确传播科学健康知识,还容易引发人们的恐慌。夸大其词,无中生有还有许多“标题党”喜欢将报道内容夸大或在标题中无中生有,以具有冲击力的文字吸引人们的注意。例如“X国将成为XX强国:2050年世界无敌”这种套路的标题,刻意夸大报道内容,撩拨用户情绪。通过这些流量密码,“标题党”就达到了“化平淡为神奇”的目的,将事实包装成奇观从而得到关注。煽动情绪,利用心理这一类“标题党”往往会利用人们心理上的接近性,如通过地域名词煽动起人们的爱国情绪。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中国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等标题。根据清博指数2016年对188条“标题党”的分析统计数据,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词中有4个地域类词汇,分别为中国、世界、日本、全国[5]。此前,网上曾出现过一批以“XX为什么渴望回归中国”为题的“标题党”文章,这类文章为了收割流量编造爱国谎言,宣扬不健康的爱国情绪,看似正能量实则恶化了网络信息传播环境。另一方面,这些“标题党”也喜欢使用煽动性词语诉诸情感,如一则“14亿国人彻底怒了”的视频,其实际内容只是当天国内新冠确诊病例数,与标题毫无关系。“标题党”将事实套上“非人”“悲惨”等标签,通过“无法相信”“彻底怒了”这些词引发人们对情感内容的共情和好奇,其内容也多采用耸人听闻的表达方式扭曲事实,而这类“标题党”往往是家庭微信群转发的重灾区。经常被长辈被广泛转发的“标题党”视频。图片来源:小程序截图色情低俗,窥私恐怖这一类“标题党”更可谓是规模庞大,屡见不鲜。尤其在娱乐、体育新闻中,低俗色情类标题比比皆是,无论事实如何,报道标题总是围绕着性特征展开,或是女星的衣着身材、或是球场上的拉拉队员,标题中通常都凸显着“性感”“火辣”等词语,用色情擦边球的描述方式包装十分正常的新闻,引起人们的误解从而收割流量。而这些“标题党”的内容实则未必相关。如《前女排国手化身车模……》这则视频,实则是前女排国家队运动员参加汽车品牌的商业活动与产品合影。人们对于别人的隐私或内幕总是有着或多或少的窥探欲,而窥私类“标题党”通常会使用揭秘、内幕等关键词,如“你还不知道吗?”“央视刚刚曝光”“315晚会曝光全名单”等词汇吸引点击。如一篇名为《央视沉痛播放,住电梯的都看看吧……》的文章内容其实是教人如何安全乘坐电梯,与央视无半点关系。也有“标题党”喜欢使用“死亡”“血淋淋”等恐怖词汇,但实则内容并非标题所说那般骇人。如一则名为《854平米豪宅50万甩卖却无人敢买
2022年1月19日
其他

商业媒体经营下行,非营利媒体的机会来了?

Hopkins早在2018年就开始关注阿拉斯加州的这一社会问题,但由于其所在的报刊缺乏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始终未能取得进一步的进展。于是他通过ProPublica所创建的“地方报道网络”(Local
2022年1月12日
其他

拆解2021全球新闻付费订阅榜:财新进前十,其他九家都有谁?

12月初,国际报刊联盟(FIPP)发布《2021全球数字订阅报告》,公布了新闻付费订阅数的全球榜单,排名领先是知名度较高的国际主流媒体,例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来自中国的财新以70万付费用户位列第10。《报告》指出,全球的期刊杂志、媒体内容产业的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逐渐扩大。在世界各地,媒体公司正不断推出新的内容付费方案。同时,数字新闻的付费订阅数快速增长,对比去年同期,2021年全球数字订阅用户数量超过3580万,涨幅为14.6%。单从数据态势来看,新闻付费订阅似乎是大势所趋。但现如今,媒体公司想走新闻付费路线真的简单吗?全球头部新闻付费市场的发展状况如何呢?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来一篇汇编稿件,盘点最近一年各家头部新闻付费媒体都有哪些新动作,分析新闻付费市场的发展特点。哪些媒体挤进了付费榜前十?在FIPP公布的榜单中,欧美地区媒体在前十名中占据八席,非英语世界入围的媒体分别是来自日本的日经新闻(Nikkei)和中国的财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过去一年里,它们取得了哪些成绩?以及为了留住老用户、吸引新用户,它们做出了哪些努力?图片来源:国际报刊联盟首先,排名前三都是我们熟知的美国老牌媒体。《纽约时报》以总计760万的数字付费用户形成压倒性优势,是第二名的两倍多,数字和印刷产品的总订阅量为838万。今年11月公布的Q3财务报告显示,《纽约时报》国际数字付费用户数也突破了100万大关;Q3订阅收入为3.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主要得益于数字产品订阅量上升,包括新闻产品、游戏内容、烹饪以及音频应用Audum和产品评论网站Wirecutter。除了核心新闻产品外,该报非新闻类产品增长势头强劲[1]。排名第二的是《华盛顿邮报》,对比2019年Q1数据,2020年Q4该报订阅用户数增长了50%,达到300万。《华盛顿邮报》近几年一直在发展播客业务,其播客听众数在2020年激增了20%。今年5月,该报旗舰新闻产品Post
2021年12月29日
其他

@新传考研人:倒计时一天!请查收这份回忆与祝福

现在,结果对我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未来在生活里过得不如意的时候就多想想现在的自己,想想自己能够在这么长久枯燥的生活里努力坚持。最后,也希望大家都能过上自己期待的生活,考研的结束不是人生的结束。
2021年12月24日
其他

BuzzFeed上市如坐过山车,海外新闻聚合类平台何去何从?

2006年,秉承“分享比搜索更重要”这一理念的BuzzFeed,将自己从为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内容优化的业务中释放出来。在随后几年时间里,凭借最拿手的各类榜单和meme图,BuzzFeed让自己的内容风靡社交网络,成长为一个广受年轻人欢迎的新闻聚合类平台。2021年12月6日,BuzzFeed与SPAC(Special
2021年12月13日
其他

现象级传播背后,张同学的热度还能维持多久?

最近,你一定在网上刷到过“张同学”。在短视频里,他经常拿出一包干脆面或者香肠,就着旺仔牛奶或爽歪歪,凑合完一顿早餐,接着把已经褪色的荞麦枕头和薄棉被放进橱中,摘下自制的碎花窗帘,开始“丰富”的一天。串起这一天的,是多机位构成的流畅剪辑,和虽然只能听懂“啊哦嘿呀”但十分洗脑的BGM。张同学的视频看似日常,却受到大量短视频用户的喜爱和追捧。自10月4日发布第一条视频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共计发布40多条短视频,粉丝量已经突破1300万。随之而来的,是以话题#张同学各地分学为代表的“张同学模仿热”、各大媒体的评论采访,以及到张同学家打卡的络绎不绝的粉丝。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聚焦@张同学.的视频传播链条,分析在同质严重的农村类短视频红海中,张同学的视频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又是如何形成了现象级传播?粗糙又精致的短视频是怎样的?张同学是一个来自辽宁营口的“农村大龄单身男青年“。他的生活朴实无华,甚至略显枯燥和无聊,无非就是每天在内急中苏醒,然后用酸奶、饮料或蛋花汤送下几粒六味地黄丸后开启新一天。动图来源:抖音@张同学.无非就是每回去超市“嘎油”都要赊账,偶尔还借口接电话逃脱尴尬,让好友二涛背锅。动图来源:抖音@张同学.无非就是把钥匙藏在全网皆知的地方,用巨型“车钥匙”发动汽车后,再带上自备的车座,出发到山里去砍柴、挖松露。动图来源:抖音@张同学.无非就是煮米饭时用手指测量水位,为免去刷碗筷的麻烦用一次性餐具,然后以一个饱嗝结束视频。动图来源:抖音@张同学.这些事情看似稀松平常,但确实是农村生活的真实还原。不靠美颜滤镜的修饰,也不靠制造哗众取宠的土味,在张同学的巧妙记录和高频切镜中,沉闷的日子突然有了活力。没有刻意的情感输出,却在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平和坦然的生活态度。视频中的张同学在用心随和地过好一种朴素的生活,而视频外的我们也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体验另一种生活状态。正如前央视主持人赵普评论的:“带着温情的孤独、平和的不安和无言的倾诉,这些复杂感受在远离都市熟悉的环境下是那么的真实,那种清贫和张同学内心难掩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真的是非常治愈。”张同学凭什么“火出圈”?自从李子柒、华农兄弟走红以后,乡村题材一度成为短视频创作的风口。再加上直播带货的风靡等等,这类题材的短视频成了新的流量密码。有学者曾对快手短视频平台进行抽样研究,其中所抽取的124条短视频中,38条为乡村类短视频,所占比例最大。[1]那么在这偌大的内容池里,张同学的视频有何特点?缘何能从内容红海中突围,并引发极为广泛的模仿热潮呢?一反常规:风格鲜明的流水账记事无疑,张同学的视频是极具个人特点的。首先,张同学采用的流水账似的叙事方式看似违背短视频的创作规律,却使其视频风格独树一帜。没有起伏,没有悬念,没有反转,甚至没有明确的主题。这样一种反爆点的创作逻辑反而成了其一大特点。在流量逻辑中,爆点是大多数创作者都想寻得的。张同学反其道而行之,讲述再朴素不过的农村生活,反而成了其最大的创意。用变换的画面在流水账中凸显细节的质感,是张同学视频的另一大特点。据多位影视评论者的分析,张同学每支视频的分镜数量能达到几百个。生活中的举手之劳在张同学的镜头下显得更加真实可感。比如张同学每天早晨将被褥塞到橱子里的动作,由一个张同学后方的机位和橱子里的机位组合呈现,在视频里,甚至能清晰地看到被褥落到橱子中扬起的花毛。这种多机位的拍摄能够给观众带来沉浸感,使人仿佛置身于张同学所处的环境。动图来源:抖音@张同学.此外,分镜的综合运用提供了更多元的记录视角,也使张同学的视频更加生动。据不完全统计,张同学使用的视角包括但不限于主体(张同学)视角、客体(被使用物体)视角、第三人视角等等。以熟悉的吃六味地黄丸为例,除了常规的第三人视角(近景、中景皆有),还有药瓶内的视角。在这一点上,同样是记录生活,张同学的视频就与完全的他者拍摄视角和vlog区分开来。动图来源:抖音@张同学.在创作手法的把控上,张同学在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光谱中也找准了个人定位。他的生活粗糙,屋内设施、行为举止、与朋友的对白,甚至是带有错别字的字幕,无不流露出一个粗枝大叶、不事雕琢的农村大汉的气质。但张同学却不邋遢,他用心经营每天的生活,给人一种既粗砺又精致的撕裂感,在大量同质化乡村短视频的审美疲劳中,他另辟蹊径,或展现了一种另类的“美”。模仿热潮:短视频平台上的“张同学热”短短两个月涨粉千万,横空出世的张同学一时间成了全网模仿的“顶流”。截至12月7日,在抖音平台上,话题#张同学各地分学话题下有数百条投稿视频,播放量已经突破10亿次。图片来源:抖音伴着极富动感的BGM,许多农村地区的网友也还原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他们像张同学一样,格外注重拍摄农村生活的细节。动图来源:抖音亦有部分网友不局限于农村这一创作环境,借鉴张同学的拍摄手法与节奏,反映自己的生活状态。动图来源:抖音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组织机构也关注到了这一热潮,以张同学的拍摄手法展示该单位、该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动图来源:抖音那么,为什么张同学的视频会引发如此狂热的模仿呢?网友对张同学的模仿,本质上是一种对信息的选择。施拉姆曾针对影响受众信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提出过一个公式,即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不难理解,获取这一信息的费力程度越低,受众选择这一信息的可能性就越高。[2]首先,张同学的视频作为一种信息,易读性极强。他的视频内容就是记录日常,创作手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操作难度不大。因此,模仿难度不大、好上手成为诸多网友跃跃欲试的动因之一。就像今年大火的“沉浸式xx”一样,保持沉默、保留环境中发出的细碎的同期声,就能制作出一支“沉浸式视频”。因为易于操作,“沉浸式护肤”“沉浸式宅家”等主题的视频比比皆是。可以说,诸如张同学的视频、“沉浸式xx”等视频创作手法有模板化的趋势,甚至可以将它们理解成是一种视频创作的“滤镜”,这种滤镜里包含拍摄技巧、BGM、画面风格等。至于视频能否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则取决于视频内容的质量。此外,张同学视频也具有一定的耐读性。视频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细致入微的记录赋予了生活中的每处细节以生命力,正如网友感叹,“琐碎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多姿多彩”。张同学的视频让网友意识到鸡毛蒜皮的可爱之处,因而愿意用视频记录下从前那些未曾着眼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模仿张同学的视频不仅是在借鉴其拍摄手法,也是在感受他乐观积极、甚至以苦为乐的精神品质。除此之外,张同学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巨大的传播力使其话题度不断攀升,点赞、追随、质疑等声音悉数登场。有人认为,农村是好题材,但张同学却用抹黑农村生活的方式来赚取流量,不可取;此外,在张同学每条视频的评论区几乎都有人质疑张同学有团队;而大部分媒体和网友的态度则以肯定为主,呼吁更多“张同学”的出现,记录真实的中国,挖掘乡村的魅力。由于平台的开放性、信息的复杂性等原因,“人红是非多”在社交媒体时代似乎更容易发生,甚至是非越多人越红。对张同学视频的讨论进一步点燃了网友们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使张同学获得了如滚雪球般增长的粉丝量与关注度。昙花一现还是流量常青?在进退场速度都极快的短视频市场中,总有人是昙花一现,也总有人屹立不倒。例如,此前深陷商业纠纷的李子柒,就一直被粉丝期盼着早日更新。毫无疑问,李子柒已经成为乡村题材视频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整个视频行业的流量常青。那张同学能一直红下去吗?12月5日,张同学发布了一支名为“网红飘了”的短视频。在视频中,他以“我是网红”为由拦车,到超市清账时还被老板娘调侃道“飘了”。动图来源:抖音虽然是带有夸张和恶搞成分的戏剧化表达,但也确实如张同学所说,他已经跻身“网红”之列,其号召力和商业价值已然是一番新天地。我们应理性审视:现在的“张同学热”中存在哪些问题?“张同学热”又该如何维持下去?本雅明曾用“灵韵”的概念来抨击现代工业带来的技术复制。虽然在工业技术发达、批量生产成常态的现在用这一概念来苛求创作者有些不近人情,但是顺着这一思路我们不禁想问:对张同学视频的复制是完全优质的吗?“张同学热”又是否会影响张同学视频本身的“灵韵”?事实上,投稿话题#张同学各地分学的视频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网友刻意模仿张同学穿袜子,袜子有很多窟窿却崭新;有的网友模仿张同学的视频不乏商业植入,所谓的“张同学模板”只是其进行商业营销的一张面具。基于这一现象,张同学视频所形塑的所谓的“想象的共同体”或将被商业利益渗透。此外,张同学的影响力亦延伸到了线下。其近日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称有许多粉丝到他家打卡、找他合照,导致他创作的时间被压缩。或许这是一种“甜蜜的烦恼”,但终究是打破了线上互动与私人空间的界限,影响了张同学的创作与生活。在一哄而上的“张同学热”中,张同学本人的视频要保留“灵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看出,在已经发布的40多条视频中,有许多情节是重复多次的。尽管张同学尝试了不同角度来拍摄,但长远来看,一味重复细节不免会让受众觉得乏味。因此,拓展创作思路与拍摄场景是张同学未来创作的必由之路。毕竟,日日有新闻,月月有新人,话题度和模仿热终将过去,只有好作品才留得住观众。隆冬来临,张同学创作的春天却刚刚到来。然而,流量注定会带来凝视甚至打扰。我们作为受众,最好的姿态当如理智地支持、冷静地审视,为其留够时间进行内容创作和他所希望进行的扶贫带货。愿他能如光明网评论的那样,继续用真实呈现乡村自信,乃至带动乡村发展。[3]【活动预告】12月12日(周日)晚7:30,宝藏老师分享第二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焦点访谈》前主编庄永志老师来教大家拍视频啦。找选题、想策划、写脚本……聚焦身边的人与事,如何把生活拍出故事感?欢迎关注全媒派,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预约~添加小助手微信(qmp_001),可加入直播群聊。【今日互动】你看过张同学的视频吗,他的视频是否吸引你?你认为张同学的视频创作模式是可复制的、可维持的吗?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参考链接:[1]光明日报《乡村文化振兴,短视频能做点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792108943609229&wfr=spider&for=pc[2]张晔.
2021年12月10日
其他

短视频到底是不是“新”媒介?

短视频几乎渗入了每一个网友的日常生活,凭借其新奇好玩的内容、适合碎片化时间观看的简短时长、算法提供的个性化推荐等特点,短视频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然而,在电影史上,其实也存在着和短视频有些类似的电影形式,那就是被称为“吸引力电影”的早期电影,它们都具有不太重视故事情节、以展示搞笑、奇观、杂耍的场景为主,并且播放时间短。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在介绍吸引力电影的基础上探讨短视频和吸引力电影的联系,钻钻牛角尖,看看短视频是否真是一种全新的媒介。何为吸引力电影?吸引力电影是美国电影理论家汤姆·冈宁针对1906年前的早期电影研究所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这一概念能够很大程度上概括早期电影的主要特征(因此,本文中会将吸引力电影和早期电影看作同义词)。早期电影作为一种吸引力电影,它并非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而是直接诉诸观众的注意力,激起视觉上的好奇心,通过令人兴奋的奇观提供快感[1]。吸引力电影具有以下两个特点:注重视觉刺激性比如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直接呈现了一列火车朝着屏幕的方向驶来的画面,仿佛要撞向现场观众一样;梅里爱的《橡胶脑袋》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被割下来的大脑袋被不断重新组合的奇异画面;电影的前身——19世纪的幻灯片对观众展示的许多内容也是鬼怪、骷髅头等令人惊恐的影像。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中一列火车朝着屏幕的方向驶来的画面。图片来源:腾讯视频这些具有视觉刺激性的画面直接触动观众的视觉感官,激起他们的特定情感。也许是因为早期电影的这一特征,麦克卢汉才将电影视为一种热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清晰,观众不需要调动太多的感官就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2]。吸引力电影所展现的刺激性画面必然是直观的,通俗点讲就是“简单粗暴”,不太需要观众进行过多的思考就能够被理解,或者压根就不需要被理解。这种特性,与当下风靡的短视频确有异曲同工之处。缺乏内容叙事性缺乏内容叙事性是吸引力电影的又一大特点,即使存在叙事情节也是非连贯的,是为展示刺激性画面服务的。因为,早期电影是作为一种吸引人的节目出现在杂耍节目单中,被大量无关的表演行为包围着,这些表演与叙事无关,演出顺序也没什么逻辑[3]。它们的特点是人物不能够完全融入一种连贯的叙事结构,这类早期电影极力向观众呈现的是一种表达和展览时候的修辞与方法,而不是致力形成一种叙事和流畅的陶醉过程[4]。为何早期电影会着重这些刺激性的画面展示而非故事性的情节叙述?一方面,这受限于技术原因,当时的设备不支持电影人创作出具有丰富故事情节的电影。首先,对话是叙事的重要部分,电影叙事情节的推动也往往需要依靠演员的对话来完成,对话在向观众传递电影叙事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观众只有理解电影中演员的对话,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叙事情节。然而,早期电影大多是默片,也就是无对白的电影,没有办法传递演员对话的声音,这样,早期电影就没有办法通过对话来实现生动的叙事。而后来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则弥补了默片的这种缺陷,但这已经不在吸引力电影的研究时期内。当时的电影创作者也尚未摸索出能够清晰传达叙事内容的创作手法,比如剪辑、场面调度等,他们对电影如何向观众表达准确的对时间、空间的感知也难以把握。其次,要对故事情节进行充分的展开,往往需要一定的电影时长。然而早期的电影技术设备尚未成熟,胶片容易断裂、卡壳、发热,摄影机、放映机的电量小,这些问题限制了长篇幅电影的创作和放映,想要在这短时间内留住观众的注意力就只能够依靠刺激性了。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电影在被发明时普遍被当做一种用来逗人娱乐的杂耍把戏,对应莱文森媒介演化三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玩具”阶段,电影被放在露天剧场、歌舞厅、游乐场等地方,作为娱乐项目和其他节目一起呈现给观众。而戏剧性、刺激性的画面相较于故事情节的展开,更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观众逗乐,实现娱乐的目的。此外,早期电影的创作者大多是电影设备的发明家,比如卢米埃尔、爱迪生等就是有名的发明家,或者是魔术师比如梅里爱。这些人往往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奇思妙想适合以吸引力电影的方式展示各种奇观并如同他们的发明创造一样震惊观众,但是这些人并不是讲故事的大师。最后,当时的电影主要面向的是广大的劳工阶层,劳工阶层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所以相比于复杂的故事情节,戏剧性画面往往更能够吸引他们。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社会上流人士曾认为看电影是一种粗俗的行为,如果套在几年前刚流行的短视频身上,这种风评也是适用的。总之,吸引力电影的概念,让人们更加深入地发掘出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潜力。观众观看电影并不仅仅是了解了某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次在身体感官上的体验。就像早期的火车电影那样,将一个长廊设置为电影放映厅,并在长廊两边放置观众坐席,长廊中间是过道,就像火车车厢一样,在长廊尽头的墙壁上投影摄影师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拍摄的风景影片,让观众不仅看了一部风景影片,也仿佛体验了一次列车之旅。短视频与吸引力电影有多像?结合前文所讲的吸引力电影以及我们熟悉的短视频,可以发现如今的短视频在很多方面具有与吸引力电影相似的地方:短片为主,整体叙事性不强短视频无疑是“短”的,快手在2017年提出了对短视频的定义——以57秒竖屏为标准;而今日头条则提出,短视频最适合的主流播放时长是4分钟;同样在2017年,短视频平台秒拍则提出短视频不需要被定义,秒拍就是短视频这种微妙的广告式认定[5]。吸引力电影也是短的,冈宁将吸引力电影的时间界限划定在1906年以前,在此之前的电影受限于播放技术、播放介质等,播放时间都不会很长,比如卢米埃尔兄弟在19世纪末期的电影《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都是时间大约为一分钟的短片。此外,短视频和吸引力电影一样,整体叙事性不强,注重事物的直观呈现。短视频由于播放的时间比较短,难以进行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叙事,也难以让故事情节充分展开。因此,短视频大多为某一生活场景的实时记录或摆拍,被看作是一种生活画面的呈现,而非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甚至是对电影或电视剧中的某一精彩场景的再现。我们常常看到在短视频中有一类视频是直接将某种文本(考试成绩单、聊天记录、个人笔记等)呈现在观众眼前并伴随着笑声,这些文本中的内容往往是具有幽默感的,这样不需要展开叙事就能够吸引观众。而吸引力电影则为早期电影的观众们呈现了许多魔术表演、异国风光甚至是挑逗性的色情场景。展现奇观,寻求瞬间的刺激短视频和吸引力电影一样,以一系列令人惊异的瞬间寻求对观众直接的感官刺激。短视频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方式,更是因为短视频中的各种奇观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男子行车途中偶遇丹顶鹤跳舞。视频来源:快手@通辽融媒体各种搞笑、夸张的表演,是吸引力电影中杂耍元素的再现,短视频中的演员以各种令人发笑的动作、姿势、声音等戏剧化地将生活中的各种滑稽瞬间表演出来,以刺激和吸引观众。同样,如前所述,吸引力电影吸引观众的地方并非生动的故事情节,而是以极具视觉刺激和精神震惊的画面直接打动观众的心灵,比如魔术师在台上变戏法的画面、火车迎面冲撞而来的画面、用剃须刀切割眼球的画面等。在这一点上,短视频还与吸引力电影具有相似的表现手段——演员直视镜头。以让丁真火爆的短视频为例子,在这条时长只有7秒的短视频中,没有任何的故事情节,仅靠曝光一个迎面走来的帅气少年的脸庞和他身上的装饰,这个少年不停直视镜头,他的魅力迷倒了不少观众。类比到吸引力电影中,演员直视摄影机向观众发出邀请或挑逗眼神的画面,其实蕴含着相近的传播逻辑。图片来源:抖音@微笑收藏家·波哥缺乏逻辑,独立内容混剪吸引力电影和短视频一样都是将在主题上不同或者内容上毫无关联的短片结合在一起播放,就好像是一堆视频的混剪。在短视频App中,观众通过手指滑动,可以浏览不同内容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在内容上不必具有联系,完全是独立的片段。而早期的许多吸引力电影也是如此,比如高尔基在记录他第一次观看电影的文章中就说到,他在卢米埃尔的影厅中连续观看了《巴黎街景》《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家庭早餐》等短片;1900年世界博览会上以巨大屏幕吸引观众的巨型电影,在半小时内依次放映了一百五十部短片[6]。惊奇好玩,相似的观看体验短视频的观众在观看体验和感受方面,也和吸引力电影的观众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在观看吸引力电影时,观众往往会认为其中呈现的画面是非常真实的,比如有些观众在观看《火车进站》时,就认为火车要冲出屏幕,将现场的人碾压。短视频的一部分观众也可能会认为视频中所表现的内容是真实的,这体现在许多人会在现实生活去模仿短视频中的桥段。比如有观众在看完介绍某种生活技巧的短视频后,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所看到的内容,甚至有新闻报道过,有人模仿短视频中的偷窃手法,在现实生活中实行偷窃犯罪。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早期电影和短视频一样,被当做是对现实生活的记录,电影在发明之初,被当做是照片的延伸,让静止的图像活动起来能够让现实中一切获得不朽的存在;如今,短视频也同样被人们用来记录美好的生活片段,尽管如今短视频的创作也越来越多地是人为设计摆拍的结果。短视频的内容让观众感觉很好玩。图片来源:B站@papi酱人们在观看短视频的时候,会觉得其中的内容很好玩、有趣、搞笑、感动,甚至会伴随一些身体上的反应,比如仰天大笑,而且观众会通过点赞、转发等行为与短视频博主进行互动。而那些呈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者是生活中罕见场景的短视频,则会让观众产生惊奇之感,比如有的短视频展现了有人骑着一只猪上街、新郎新娘坐牛车等画面就具有足够的让观众惊异的吸引力。而同样,吸引力电影的观众,也会被电影中好玩、奇幻的画面调动起惊喜或惊异的情感。比如当观众在观看《水浇园丁》时,就可能被影片中那个淘气男孩的行为逗笑,整个影院内的观众都开怀大笑、欢呼,从下面这幅当时的海报中就可以体现出来,这与现代电影院中只能安安静静看电影而不允许发出声音来的文化截然不同。图片来源:[法]图莱:《电影-世纪的发明》现代电影和电视剧等影像实践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与观众在精神层面的互动,即观看者运用大脑思维去理解影像中的画面,去把握故事情节。而短视频与吸引力电影则主要以惊奇、刺激的奇观直接吸引观众的感官、调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自发地点赞、转发或者和画面中的角色互动。从传播效能上讲,在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这种“短”显然是精悍的。短视频和吸引力电影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说明人类喜欢上这种短而好玩的视觉文化形式是有迹可循的,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必然的。那么,短视频还能不能算一种全新的媒介呢?可以认为,吸引力电影在当时已经具有了如今短视频的雏形,短视频也继承了早期电影的部分遗产。从字面意义来看,短视频似乎不算“新”,但除了上述相似之处,短视频与吸引力电影在表现形式、创作方式、商业价值、进化潜力等各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别。即便是叙事上,如今逐渐成熟的短视频行业也开始表现出更多层次的故事脚本能力。或许,早期的短视频和吸引力电影是比较相似的,但吸引力电影的故事早已结束,而短视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今日互动】你觉得短视频和吸引力电影的不同点有哪些?在你看来,短视频是一种新媒介吗?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参考链接:[1]
2021年10月15日
其他

你吃的网络“大瓜”背后都有哪些法律常识?

从劣迹艺人的作品在视频平台下架,到热门电视剧的盗版视频在网络上售卖;从公众人物的私人聊天截图公开,到艺人投诉节目组恶意剪辑;从层出不穷的洗稿抄袭丑闻,到剪不断理还乱的图片侵权现象,无不激起受众对于其背后涉及的法律问题的好奇心。这些时有发生的热点事件,一直是媒介和舆论关心的焦点,其中一些可能就和媒介本身息息相关。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邀请到腾讯新闻知识官、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请他来谈一谈这些被内容行业从业者及消费者广泛关注的事件背后的法律问题,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指导和建议。赵虎律师长期专注于知识产权案件的办理和研究,为许多影视公司、剧组和明星提供过法律方面的服务。以下为他的口述内容:公开名人聊天截图,有问题吗?全媒派:近来不少引发网络热议的公众人物争议事件里,聊天截图、通话录音等社交信息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将私人交流信息公开到网络平台上,这种行为是否存在法律风险?赵虎:这种行为的确会存在一些法律问题,但不只是法律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假如人们习惯把私密的聊天信息公开,可能会对我们的社会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法律上来说,大概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隐私权的问题。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聊天截图、通话录音等私人交流信息属于自然人的隐私,擅自公开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名誉权的问题。因为一方公开另一方信息时,他们并不是公开全部信息,而是选择部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进行公开,这些信息无法呈现事件的全貌,甚至会让大家产生误解,导致被公开信息的一方的社会评价降低,这就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赵虎律师讲解公开截图背后的法律问题。图片来源:腾讯新闻App全媒派:在电视综艺节目播出时,偶尔有艺人会表示自己被节目组恶意剪辑了。如果存在恶意剪辑事实,是否侵犯了艺人的权益?艺人可以采取哪些方式维权?赵虎:对于节目的恶意剪辑问题,首先要看双方合同的约定,因为明星参加综艺,合同里会说明对于节目的剪辑要不要经过明星的同意,以及这个剪辑的尺度是什么,比如不能令人误解。如果有相关约定,就按照约定来处理,恶意剪辑就意味着一方可能会违约。如果没有合同约定,可能会涉及到侵权问题。比如将他人对事件A的回应剪辑为对事件B的回应,拼接事实造成诽谤,可能会侵犯艺人的名誉权。如果艺人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应当及时固定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全媒派:如果一个艺人因个人问题成为劣迹艺人,导致他参与的影视作品或电视节目延播或停播,制作方可以对当事艺人发起违约诉讼吗?赵虎:我经手的合同都会有对艺人的道德条款。因为艺人如果自身出现一些问题,对片方的影响太大了,所以片方在合同中会对艺人约定一些道德条款。在艺人因为个人问题而成为劣迹艺人,导致制作方损失时,制作方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艺人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实践当中,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困难。有的劣迹艺人是已经认定了的,片方就可以根据合同去起诉他。但是有时没有证据认定这个艺人是劣迹艺人,只是大家心里的主观想法,片方起诉艺人违反合同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2021年10月14日
其他

当纸媒纷纷数字化,还有必要统计发行量吗?

1914年5月20日,34个美国和加拿大的广告主、广告代理商、报纸发行人聚在一起,协商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报刊发行量审核组织——ABC(Audit
2021年9月30日
其他

如果有一天他们忘记了你,将这支Vlog拿出来看一看

我没见过他们年轻时的样子。从我第一次见到他们起,他们就是这副有些成熟的模样,眼角有层叠的皱纹,皮肤不再紧致,脚步缓缓。晨光微熹中,我曾与他们一同漫步;繁星夜幕中,我曾听着他们口中的故事与歌谣。时光从未停留,他们也从未停止变老。我想记住他们,我想在这流淌的时光中留住他们。于是我举起了相机。影像1963年,导演陆庆屹的父母结婚,两个人穷得没有一双好鞋,甚至没有一口锅。但他们还是攒下了一点钱,请照相馆的师傅为他们拍下一张结婚照片。这是那个年代的浪漫。2009年,陆庆屹买了第一台相机,用照片纪录下了父母生活的许多瞬间。2015年,他看了侯孝贤导演的一个访谈,有电影学院的学生问,该如何开始拍片子,侯导回答说,“你想拍就去拍,拍了才知道怎么开始。”这句话让陆庆屹十分触动,“照片毕竟就是一个个时间的定格,我想拍出时间流淌的过程和痕迹。”怀着这样的想法,他开始拍摄。陆庆屹选择将镜头聚焦在他最熟悉的父母身上,用四年时间记录下他们生活的点滴。因为每次拍摄时间都选择在春节前后,他给这部纪录电影作品取名《四个春天》。影片中,两位老人认真生活,他们会聊聊家常,然后相视一笑;他们会一起走过乡间田野,踏歌而行。纪录电影《四个春天》。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母亲干活时,父亲会将好吃的东西喂给她;纪录电影《四个春天》。图片来源:腾讯视频父亲头发长了,母亲会唠叨着为他修剪。纪录电影《四个春天》。图片来源:腾讯视频豆瓣上14万人为这部片子打出了8.9的高分,全片明明是再日常不过的生活点滴,却可以从中窥见时间的流逝、相伴白首的真情、无比真实和动人的情感。这是影像的力量。表达站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这位歌者,生活里是一位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综艺《忘不了餐厅》第二季。图片来源:腾讯视频她的名字叫做贾迎芬,是综艺《忘不了餐厅》第二季里的嘉宾,她所患疾病的最典型症状就是记不住事,但她最终还是登上了唱歌的舞台。一遍又一遍的排练,一次又一次的忘记,所有人都为她的演出捏一把汗。惊喜的是,小芬阿姨顺利地完成了演出,没有唱错调,也没有记错歌词。优美的声线、不间断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喝彩,共同体现着这场演出的成功。连台下的女儿也坦言,33年了,好像现在才正式认识母亲。
2021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