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医讯

被用户删除
科技

直播回放|崇尚高贵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的温度和“医教双师型人才”高尚情操和道德的养成

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青年医生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旨在塑造医生的全面素质,包括专业技能、伦理道德、同理心以及沟通能力。为了深化这一理念,我们开展了医学人文直播讲课,我们希望传递医学人文的核心价值,帮助青年医生在专业成长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出对患者的深切关怀和尊重。
5月24日 下午 7:02
其他

本科规培考核合格,即可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省卫健委发文,引发巨大争议

导语在近期出现了多次规培负面新闻后,这份新规的出炉一石激起千层浪。3月28日,海南省卫健委发布了《海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提到:探索和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衔接,逐步统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容和方式。对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临床医师,可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要求,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份具有极大改革精神的文件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医疗界的极大轰动,尤其是还在苦苦考研的医学生。海南一位2024届临床医学生表示,自己今年毕业,废了好大的劲才考上了研究生,现在居然说本科规培合格就能拿硕士学位,那这些好不容易才考上了研究生的岂不是要亏死吗?那些学硕上了三年研究生没有规培证,岂不是还不如本科规培合格的?真的太震惊了……反正只要规培就给硕士学位,那我当初考研干嘛呢?”还有医生表示: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是医学学历更不值钱了,究其本质还是为了省钱。现在三甲医院招聘的都是研究生,一般直接看学历就行,但现在若是实行“专硕并轨”,那本科生的规培待遇会被砍一刀,因为身份是研究生,只能算是劳务派遣不是职工,明晃晃的把规培医生从劳动者换成了学生,以后要是想退出机制是难上加难。有医生还表示:以后海南的专硕估计没几个人考了,都知道专硕规培不如委培赚的多,本科直接找一个单位委培后再跳槽岂不美哉。不过人家写的是可授予而不是授予,文字游戏还是得小心,不知道又设了啥门槛卡你,让你进退两难。还有同行喊话,先把以前的研究生学费退了再说。很多医学生辛辛苦苦复习考研,考研和规培的考试的难度可不是同日而语的,且待遇差很多,确实很难让人心理平衡。其实,总的来说,海南省此举对于缓解规培矛盾是有一些作用的。对于规培生考核合格即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是能够缓和一定的矛盾,但是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给予学历证书,那就大大缓解了规培生的矛盾。毕竟只有学位证相当于同等学力,而拥有学历证,才真正是一个研究生。这个想法其实此前就有实行过,后面实行了一两届就不了了之了,如果继续实行这个政策,对目前专硕研究生也非常不公平。凭本事考进的研究生和本科规培生出来都一样是研究生,让广大专硕怎么想?不过对于想申请博士的同学,规培结束获得的同等学力硕士身份也是可以申请博士的,就不用以后再去花钱读在职硕士了,缩短了医学生的受教育年限。所以如何协调规培生管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还有待遇的问题也是参差不齐,多者15万以上,少者5万以下,这样大的差距怎么让规培生心甘情愿的干活。此前,有网友向卫健委反映强烈的诸多问题中就有一条:我们社会规培生,和那些专硕规培生从事的工作和学习都是一样的,年限也是一样的,所有方面都毫无差别,凭什么三年之后我们什么都没有,他们能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硕四证合一极不合理,请尽快废止。”虽然矛盾能得到缓解,但专硕研究生对此还是不满意的,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如果规培合格可以授予硕士学位,如果是同等待遇,是认同等于硕士学历。那么这就可以取消硕士研究生统考,因为硕士联招统考的意义在哪里?刻苦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社会人”和“专硕生”闹矛盾王辰院士:取消专硕考试是关键有网友表示,海南这一政策和前段时间王辰院士在两会期间提议的取消医学院毕业生专硕考试,毕业生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年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通过者(通过率约为70%)同时进入专硕培养,培训与学习结束后,通过住培结业考核者获得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另达到授专硕学位条件者授予专硕学位证书的建议如出一辙。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等4部门曾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同等对待”政策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发〔2021〕18号),该文件要求,对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职称晋升方面,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关于如何去落实这个同等对待,研究生专硕考试或许是一个落脚点。就在上个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针对医学生和青年医师的成才、成长向两会进行了提议。特别强调建立规培与专硕、专培与专博一体化医师培养模式,顺畅医师职业发展路径。王辰院士提出了取消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专硕考试的建议,他认为毕业生应直接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年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通过者(通过率约为70%)同时进入专硕培养。这一建议旨在简化医学教育体系,使医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顺畅医师职业发展路径。通过这种方式,培训与学习结束后,通过住培结业考核者将获得专业医师资格证书,而达到授专硕学位条件者则授予专硕学位证书。王辰院士的这一建议,意在解决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未能有效衔接贯通的问题,减少业内矛盾和困扰,避免产生不稳定因素。王辰院士还指出,建立统一规范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在毕业后教育阶段实行“行业人”管理制度,推行住培与专硕、专培与专博一体化的医师培养模式。目前,王辰院士的建议已经被多省纳入研究,未来或许是可行的实施方案,我们也期待,未来这些政策都能落地实施,更好的保障医护权益。规培反接轨来了!你看好吗?此前,有医生爆料:明年湘雅医院将采取规培反接轨。无独有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也在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简章中提到了反接轨。这与大家所熟知的规培并轨完全不同。图片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并轨是临床专硕与规培紧密捆绑的模式,在2014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2015年开始,实行并轨培养模式。住培考核合格的专硕,毕业后可以拿到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医师资格证住培证4个证书,俗称四证合一。至此就有了专硕并轨规培概念。图片来源:教育部等六部门并轨是临床专硕接规培,那么,反接轨培养模式则是规培接硕士,本科生可以在规培结束后,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只是不能获得硕士毕业证书。这意味着,规培生在完成规范化培训的同时,可以通过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增添一份竞争力。反接轨培养模式,其实是在现在规培大势所趋的境遇下,探索更多医学生培养可能性的尝试。而且,反接轨通过同等学力申请的硕士学位是很多医院是认可的,能够用此方式实现学历的提升。规培的同时获得同等学历硕士,对医学生来说是一种成本较小却有收益的路径。除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之外,反接轨还有其他的升学通道,在住培的第三年可以报考全日制在校学硕,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图片来源:西南医科大学但是,反接轨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这种方式的学位含金量是低于全日制在校硕士的。而且,如果想要在国内申请博士,要求毕业证+学位证双证书。因此,这项政策还需要谨慎考虑。无论如何,不去改善规培生的待遇而通过降低研究生的门槛来稳定大家继续规培,不仅会影响了研究生整体水平,还会加减矛盾激化,原本还是香饽饽的临床专硕,同等对待后价值大降,是谁都无法淡定的。此事,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往期回顾荒唐!河南一医院工作人员被刑事立案!他的做法被央视曝光!延迟退休被叫停,将实施工龄退休制?官方回应!相当比例的医护人员,为何不愿意延迟退休?震惊!医生被网曝是杀手,结局令人意想不到...这种现象为何屡禁不止?DRG下“黄金学科”排名出炉,重症学科垫底!推诿病人现象频发?多位两会代表提议:DRG付费方式要调整!医务人员高级职称或将「废除」,取消职称评审还远吗?
4月16日 下午 7:01
其他

热议!“交了护理费凭啥还要再花380元请护工?”患者要求取消护工,护士为啥就不能照顾病人拉屎撒尿?

导语交了护理费为啥还要花380元请护工?多位患者强烈建议取消护工。近段时间,护士和护工两个角色引发的关注和讨论让人思考。这起于一份住院费用明细。3月23日,一位网友在网络上疑惑:“广州某三甲医院的手术费用清单中,护理费为38.38元,既然有这笔费用,为何还需要我们聘请护工?护工的收费高达每天300元/人,主要工作包括看护、取送药品、辅助排泄、擦洗身体等。护工就是专门坑老百姓的,收费很高,而且还不负责任,强烈建议取消护工!他们负责任的态度让人怀疑,我建议取消护工,让护士回归基础生活护理,全权负责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辅助病人排泄、擦洗身体。同时,护理费可以适当提高,从38.38元提升至120元一天,这样不是更好吗?”4月2日,湖北一位患者家属也在网络上对护工这个职业发表了批评。据了解,张女士的85岁外公因手术住院,需要24小时陪护,她的父母轮流陪护,忙得不可开交,医院建议可以请护工。于是,张女士聘请了一个专业护工,24小时护理病人,费用为每天380元。然而,几天后,她发现事情并未如她所想,他们一家人都感到后悔。护工是个50多岁的女性,表现得非常热情,她自称在医院做护工已经有好几年了,对医院的情况非常熟悉。张女士因此放心地让护工照顾外公,她的父母也得以休息几天。张女士说:“三天后,我和父母去医院给外公送营养汤。手术后暂时无法说话的外公用手势向我指着护工,摇头示意。我后来询问了隔壁床的病友,他说我们离开后,护工的态度就变了,不能及时给外公换尿不湿,经常在病房找不到她,即使在病房也总是在刷手机、打视频电话。我们每天额外给护工200元买医院食堂的三餐营养套餐,本来是不包括护工的饭的,但她每餐都买两份,外公本来就吃得很少,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给外公吃的普通盒饭,自己吃的营养套餐。”“我原本吩咐护工每天给外公擦洗两次,但我发现外公的病号服和袜子都没有换,外公也表示身上不舒服。当我向她提出这些问题时,护工不但不承认,还责备我们做儿女的没有孝心。我爸妈立刻让护工不要再来,还是由他们轮流照看外公,这样只会说好听话但不专业、不负责任的护工谁敢用?不靠谱的护工太多了,收费高、不负责,不如取消护工,如果护士能承担患者的生活护理工作,我宁愿把高额的护理费给护士!”患者要求取消护工的事件并不少见,此前,一名患者家属就向《法制日报》记者反映:“最近3个月,我父亲在几家医院辗转住院大概70天,经过医保报销后自付医药费1万多元,而护工费却比医疗费还高,支付了1.7万余元,这对我们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请护工性价比太低,既然有护士了,为什么还需要护工呢?我不理解。”每天38.38元的护理费用在哪里了?为什么护士不能照顾患者的大小便?最近,护工的口碑非常差,很多人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立即取缔这个职业。有患者反应,护工费用高是一方面,其次性价比太低,职业素养堪忧。在医院不难见到白天护工躺在床上睡觉、玩手机,甚至是吃着家属给病人准备的水果和营养品等场景。更有甚者,护工会对患者出言恐吓威胁、打骂讥讽、实施虐待,看不出一丝感情所在。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规范的现象,原因就是护工行业门槛低,而所谓的培训大多也只是走走过场。有护工在采访时就公开表示:“昨天人还在工地打工,今天就转行做护工了,一眨眼的功夫咱也是医务人员了。”于是乎,就有人发问:护士是干嘛的?论专业程度护工比不上护士,有护士就够了呀,为什么还要设置护工这个职业?医院的护士为啥不去做生活护理,反而要患者额外花钱找护工?每天交给医院的护理费干什么用了?好家伙,一连串的问题,请容笔者一一回答。首先,不要责怪护士不去做患者的生活护理,因为生活护理并不是护士的工作。护士的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常规护理及技术操作等临床护理。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病人的咨询辅导、接诊和治疗工作,同时,还要负责病人的心理护理,包括给予病人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士需要执行口服药物、注射和其他给药治疗,负责检验样本的采集,还要定期巡视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护士还负责采血、取血、手术协助、危重病人的处理,以及健康教育和指导,包括疾病防治知识、生活方式。护理人员的职责不仅包括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美观,还需要负责医疗文件和物品的管理,并及时反馈病人对医疗服务的反馈和需求。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参与护理教育和科研活动,以提升护理技能,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如更换药物、拆线、处理绷带等,以确保病人的伤口和创伤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因此,住院时每天38.38元的护理费用其实是用于临床护理等各项服务的,这并不是无缘无故或者毫无理由的扣除。护理人员的工作繁多,要求他们去做辅助排泄、清洗身体等日常生活护理,实在是浪费了他们的专业技能。而且,我国的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截至到2022年底,我国注册护士的总数超过520万人,每千人口的注册护士约为3.7人。但根据正常的医疗指标计算,我国医疗机构的专业护理人员的缺口仍然达到350多万人。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缺口面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已经达到了极限,我们无法再要求他们去承担更多的护理工作。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去照顾病人的排泄和洗涤,这是不现实的,无论护理费用增加多少都是不现实的。一位护理人员曾经说过:“早上交班后,一场繁忙的工作就开始了,打针、换药水、发药、接收新病人、执行医嘱、进行治疗、处理突发情况、巡视病人……病房走廊里到处都是我们忙碌的身影,我真希望我能有三头六臂!如果没有护工的帮助,科室需要增加几名护理人员才能应对。”既然护理人员不能去做生活护理,但有些病人没有家属,确实也离不开生活护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只能设立一个新的职业——护工。护工不专业,护理人员没时间谁能让病人享受到专业、负责的生活护理?对于护工,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护工不属于卫生技术人员。护工属于医疗护理辅助人员,在医院的角色定位是: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协助家属做好患者的生活照护等工作。他们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可以分担患者家属的照顾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护理人员短缺与患者照护需求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护工队伍主要来源于第三方外包的家政公司。护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职业素质不高,缺乏护理专业知识,部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爱心,甚至出现了护工虐待老人的现象。护理人员忙不过来,护工又缺乏职业素质,这就催生了另一种新的职业——医疗护理员!医疗护理员是医疗辅助服务人员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主要从事辅助护理等工作,医疗护理员相较于护工的培训,更加专业化、系统化,有助于优化人员结构,而且医疗护理员更加年轻化、职业化,从业人员大都在18-45岁之间,能够实打实地帮助到医护人员。事实上,国家早就注意到了这个新兴的职业,并鼓励医院引进医疗护理员。然而,在推行医疗护理员制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第一,如果临床护理和生活护理不能明确分开,护理人员和医疗护理员的职责就难以划分清楚。第二,医疗护理员纳入医院管理体系后,如果需要纳入医保支出范畴,相应的医保支出也会增加,根据目前的医保状况,难以全部支持临床护理和生活护理的费用。第三,如果护理员纳入医院统一管理,护理员的工作性质如何明确,是社会聘用还是属于医院工作人员编制?国家有无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医疗护理员这个新兴职业在未来肯定会在医疗机构内得到大力发展,取代护工并成为“香饽饽”的可能性非常大!往期回顾荒唐!河南一医院工作人员被刑事立案!他的做法被央视曝光!延迟退休被叫停,将实施工龄退休制?官方回应!相当比例的医护人员,为何不愿意延迟退休?震惊!医生被网曝是杀手,结局令人意想不到...这种现象为何屡禁不止?DRG下“黄金学科”排名出炉,重症学科垫底!推诿病人现象频发?多位两会代表提议:DRG付费方式要调整!医务人员高级职称或将「废除」,取消职称评审还远吗?
4月13日 上午 7:00
其他

刘进回应医学生极端事件:必须要接受这样的工作强度!

导语刘进:近期医学生自杀事件我们是非常痛心的。我们应该真正关心爱护年轻医生。作为国内最早发起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专家之一,刘进教授的大名在医疗领域几乎无人不晓。前段时间,多位规培生用极为惨烈极端的自杀方式引发全网关注,央视网更是发出灵魂拷问:好好的规培医生,怎么成了“免费牛马”,再一次把规培制度推上风口浪尖。不是太了解的朋友可以上下滑动翻看大掌之前的推文:遗书催泪!网传“25岁研三规培生值班室割喉自杀”,距离毕业只有3个月,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重视!突发!又一名规培医生刎颈自杀,血泪教训为何又来一次?突发!6天内2名规培生在同一家医院自杀身亡!院方回应了最新!规培生家属:事发前被喊去谈话,自杀背后的更多细节被曝光!规培制度引发下暗流涌动被揭露后,作为推动规培执行落地的创始人刘进现身了
4月12日 下午 7:01
其他

医生懵了!免费义诊居然违法?四川某医院开展义诊被判非法行医,罚款5万元!冤不冤?

导语医院与卫健局理论未果,将卫健局告上法庭,法院却驳回医院全部诉请!四川某医院到社区开展免费义诊,不料被卫健局以非法行医为由罚款5万元。医院懵了,“都是持证医生,怎么就成了非法行医?”在与卫健局理论未果后,一纸诉状将卫健局告上法庭。近期,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发布了有关“医院义诊被处罚”的案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讨论,并冲上了热搜。据悉,四川某骨科医院与某社区协商开展义诊,确定时间后,社区提前通知社区居民。义诊当日,这家骨科医院派了2名医生带着设备等前往社区,还没支好摊子后,问诊的居民就排起了长队。1名医生负责免费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健康咨询。对于有疼痛症状的居民,另1名医生则使用医院自制的中药泡的纱布贴敷疼痛部位,然后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做免费的理疗,并发放医院的宣传册。谁料,就在义诊过程中,卫健局的执法人员就根据接到的举报电话,赶到现场,并要求医生出示区卫健局备案的义诊证明。因无人能出具义诊证明,医院又属于跨区义诊,卫健局随后以涉嫌非法行为为由,扣押了义诊现场的药品、医疗器械,对医院立案调查。后拟对医院作出没收药品、医疗器械,罚款11万元的处罚。对于这一结果,自然难以接受,医院认为,自己是受社区邀请,参加义诊,自己不是活动的组织者,组织者是社区且自己只是有2名工作人员受邀参加活动。且自己的2名工作人员,均具有相应的医师执业证书。而这2名医生也只是为居民免费解答健康知识,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医院并认为自己不存在非法行为,而即便存在非法行医,实施的行为是好意施惠,是雷锋精神,应当提倡,不应被处罚。于是发起了辩护,申请走听证流程。听证会上,医院拿出自己过去一年举报非法行医的记录,显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心。随后,卫健局根据听证情况并考虑到医院存在立功表现,将罚款金额降为5万元,并对医院作出相应的处罚。即便如此,医院还是觉得冤枉,不甘心就此打住,随后便一纸诉状将卫健局告上了法庭,企图通过司法途径撤销这处罚决定。但最终法院驳回了医院的全部诉请。开展非盈利行义诊活动,为何违法?据了解,《卫生部关于组织义诊活动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规定,医疗机构未经备案擅自组织义诊的,卫生行政部门有权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追究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只能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登记的地点执业,医疗机构变更执业地点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重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否则不得开展诊疗活动,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属于非法行医。具体到这一案件,义诊也属于诊疗活动,涉事医院依法开展义诊的区域不是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载明的地址,即此次跨区域义诊没有备案,应属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行为。且由现场人员的询问笔录、现场照片及查获物品等证据能够形成锁链、相互印证。此外,审理这一案件的法院认为,现场药品、器械等均由医院提供,医务人员也是医院工作人员。即便是受社区邀请并通知居民到现场参加义诊活动,但义诊活动如何开展、安排的项目及内容均由医院自行决定并实施。因而医院系本次义诊的组织者。根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99条第1款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5-20倍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虽然医院属于义诊,未收取费用,但该条款为“并处”罚款。卫健局在综合考量医院立功的情节上,对医院处以罚款5万元并无不当。在案证据显示,卫健局接群众举报依法受理本案后开展调查、询问等,依法对医院进行了书面的行政处罚告知,医院陈述、申辩并申请听证,卫健局依法组织听证等,后对医院作出相应的处罚,程序上亦无不当。最终,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通过双方质证举证查明相关事实后,认为卫健局对医院作出的处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内容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最终驳回了医院的全部诉请。0元的违法所得换来5万罚款非法行医为何畸轻畸重泸州市这起未经备案跨区域义诊被行政处罚的案件引起在医疗行业内引发了巨大争议。虽然,这一案件的审理结果已尘埃落定,但该医院被判为非法行医被行政处罚5万元这一事件在医疗圈内的讨论并没有结束。“义诊违法所得是0元,无论再怎么算也罚不到5万呀,从0变成1万
4月2日 下午 7:00
其他

延迟退休被叫停,将实施工龄退休制?官方回应!相当比例的医护人员,为何不愿意延迟退休?

导语原本备受争议的“延迟退休”政策,大概率可能要“熄火”了?“延迟退休”这四个字最近几年一直被提及,但好像都只是一个概念,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每年两会期间,延迟退休成为热点话题。而最近,关于延迟退休政策的讨论,又忽然再次升温成了热点话题。延迟退休迎来新政策?近日,网上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原本备受争议的“延迟退休”政策,大概率可能要“熄火”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总工龄为标准的新政策。所谓以总工龄为标准的退休,就是不以固定的年龄作为退休的标准,而是以个人的总工龄为依据。换句话说,只要达到了规定的总工龄,不管你多大岁数,都可以退休,享受养老金待遇。这种因人制宜的退休制度,看起来似乎更加灵活和人性化,既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矛盾,也可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很快,这一说法,就被官方辟谣。央视新闻指出,近期在各社交平台有文章称多地人社厅决定,从2024年1月1日起推行按工龄退休的政策,一时之间,引发热议。对此,山东、河北、四川、河南等相关省份人社厅相继发布声明辟谣,表示文章和相关截图内容为虚假信息,当地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退休政策,不存在网传的将按工龄退休的情况。也就是说,男性一律60岁退休,女性则55岁退休,工人身份的女性可以50岁退休。相关部门权威人士表示,这个标准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退休的基本规则。也就是,并非是工作满多少年之后就可以自动退休,而仍将按照法定退休年龄来确定的。目前的这个退体年龄框架,始于1951年,至今已73年了。之所以切定这样一个退休年龄线,是因为当时我国的人均寿命不足50岁。而如今,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超过70多岁了,人均寿命大幅度延长。这样的变化,为应对当今的老龄化带来了剧烈的挑战。因此,十多年前,关于退休改革,特别是延迟退休的说法,开始浮出水面。随后,关于退休改革的政策,几乎每年都会成为热搜话题,并且每每总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如同惊蛰春雷,又势有破冰之举。其中,反响最为厉害的,就是2020年1月,山东省出台的《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但是,山东对推迟退休人员的身份限定极其严苛,那就是,必须是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山东省的这一限定,在两年之后的江苏,得以了全面放开。2022年1月30日,江苏明确: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报人社备案,职工可以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这一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时之间,2022年,被称为延退破冰之年,并被人们津津乐道。可谁也没想到,随后不久,延迟退休在网络的热度,就不知不觉间,被所谓的“按工龄退休”这一谣言所替代。相当比例的医护人员,为何不愿意延迟退休?个中原因,不难看出,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延迟退休,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似乎更愿意按工龄提前退休。这其中,就有不少医务人员,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为什么?原因有三个:一是,有些医护人员,才40岁出头,长期的夜班就已经导致他们身体各个脏器甚至不如70岁的老人了。心悸,失眠,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胃肠功能紊乱……延迟退休,无异于对他们的身心,是第二次摧残。有一位女医生就曾吐槽,超负荷工作,熬夜值班,三十多岁,就因长期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腰椎间盘脱出、颈椎病、严重飞蚊症、慢性胃溃疡、胃食管反流
3月27日 下午 7:00
其他

荒唐!河南一医院工作人员被刑事立案!他的做法被央视曝光!

导语近期的宫颈癌疫苗乱象,真是荒唐!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发布了一件涉及宫颈癌疫苗造假并违规注射的案件,令人震惊。据了解,李某某是固始县某医院工作人员,其利用医务人员的身份,私自在医院和家中为他人接种假冒的宫颈癌疫苗,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原来,固始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非法经营刑事案件中发现了线索,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查看固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32家接种单位的冷链室、门诊室,对照查阅疫苗出入库记录、接种记录、疫苗生产厂家的资质证书等材料,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补充调查收集证据。经查明,固始县某医院工作人员李某某(已被刑事立案)在未进行疫苗预防接种专业培训的情况下,给消费者接种用生理盐水自制的假冒宫颈癌疫苗。目前,李某某已被刑事立案。此外,固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存在未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宫颈癌疫苗储存、配送、供应等记录,部分出库的宫颈癌疫苗去向不清,部分接种单位未如实记录疫苗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信息,未按规定保存相关记录备查等问题。根据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固始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固始县辖区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负有监管职责。经充分评估后,固始县检察院于2023年11月17日对固始县卫健委立案。2023年11月20日,固始县检察院依法向县卫健委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处理,开展行业治理,规范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疫苗储存、配送、供应、接种记录并妥善保存,强化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疫苗安全,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固始县卫健委收到检察建议书后,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固始县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固始县某医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上述单位直接负责宫颈癌疫苗接种、储存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开展批评、警示教育,给予警告处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全面排查,开展预防接种专业培训,督促各接种单位建立内部规范,公示监督举报方式,接受社会监督。2023年12月5日,固始县卫健委将整改情况书面回复固始县检察院。2023年12月6日,固始县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特邀检察官助理、人民监督员等开展跟踪回访,确认接种单位存在的宫颈癌疫苗接种不规范问题已整改。明知故犯!福建多名医护参与注射问题HPV疫苗警方已介入就在大家为河南固始“生理盐水假冒HPV疫苗”事件令人震惊时,“福建多名医护参与注射问题HPV疫苗”的新闻随之爆出。有媒体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走访了市区内的一家医疗美容机构。机构内一名工作人员在闲聊中透露,他们可以提供港版九价宫颈癌疫苗的接种服务,并声称与多家三甲医院有紧密合作,可以在医院内部为接种者提供便利。美容院一名工作人员私下里告诉记者:“我们是放在三甲医院打,三甲医院找主任给我们打,我们会在省妇幼这种权威的三甲医院,我直接带你们去妇科的门诊或者注射室打,然后他们医生会帮忙把药拿出来给我们。做很久了,这个不能说,查太严了。”记者与工作人员在约好时间后,女子发来了一个定位,内容显示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记者按照约定来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大厅见到了这位美容机构的工作人员。当天,她还招揽了另一名被“九价疫苗”吸引的女生。随后,美容机构工作人员带着接种人员,来到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二楼的一间盆底物理治疗室。房间内有位穿着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白大褂的护士,拿着已经拆好包装的九价疫苗准备注射,当天有多名接种者注射了九价疫苗。记者跟随这名美容机构人员,目睹她带着一名女生径直来到了发热门诊、配药室,把装有疫苗的纸袋交给了其中一名护士。并且,门口还有两名护士在接待患者,偶尔她们也会进配药室操作,但对于一旁注射问题疫苗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还帮忙掩护。接种完毕后,这名医护人员很快离开了这间盆底肌治疗室。这次帮忙注射来路不明疫苗的护士,并不是上回那位盆底专科的护士。从美容机构人员与护士的交谈来看,省妇幼医院俨然成为了她开展问题疫苗业务的“专用接种室”。当记者提出想要带走疫苗包装盒时,工作人员拒绝了。据了解,经调查发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虽然有开设HPV(疫苗)咨询门诊,但没有接种HPV疫苗的资质。且九价疫苗的储存条件很严格,不仅卫生有要求,运输也需要全程冷链,温度控制在2至8度之间。当天疫苗放于纸袋子,难达保温要求。而问题疫苗是由美容机构提供的,那其来源是哪?还是否有效力?甚至谁也不知道接种的是不是九价疫苗,一切成谜,但问题疫苗就这么注射到了接种者的体内。且溯源码被撕毁,也就无法查询到该支疫苗的生产企业、疫苗批次、有效期、配送单位等信息。换言之,这疫苗是真是假,接种者已经无从查证。根据记者长时间跟踪调查,该美容院带人来省妇幼医院注射问题九价疫苗,并非一两次。接种者小张表示,她此前就在该医院接种了问题九价疫苗,如今准备接种第二针。由于担忧疫苗情况,她希望美容机构人员能告知疫苗来自哪家机构或者提供溯源码,但都遭到拒绝。在掌握到线索后,记者也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相关人员及美容机构人员开展问题疫苗注射业务的情况反映给了公安部门,相关部门也展开了调查。疫苗安全关乎公众生命健康,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政府部门一直以来都在加强疫苗安全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但仍有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私利,不顾接种者的生命安全,从事问题疫苗的销售和接种。这种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也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健康和信任。被利欲熏心笼罩下的HPV疫苗或成为医院管理失范带来的灭顶之灾近年来,用生理盐水假冒九价疫苗新闻被频繁爆出。2018年上半年,牛某某和张某某在山东省单县以向针管内灌装生理盐水的方式生产假冒九价疫苗,并通过商标粘贴、托盘塑封等工艺,共生产了2.3万支假冒疫苗。通过多个医美类微信群等渠道,对外销售了9004支假冒九价疫苗,销售金额达到了120余万元。经苏州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检验,抽样送检的假冒九价疫苗内所含液体成分与生理盐水基本一致。2021年4月,重庆某医院护士周某婧以帮助预约宫颈癌疫苗为由,私自收取他人费用,以生理盐水、二价宫颈癌疫苗冒充四价、九价宫颈癌疫苗,自行实施接种,造成170多人遭受财产和健康损失的案件,如今想起来都令人心有余悸。利润大,价格高的HPV疫苗就像是诱人的蛋糕,引出了医疗行业中某些个别的利欲熏心者。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上的失策医疗机构具有不可逃避的责任。最高法指出,这种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行为属于《药品管理法》规定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情形,应认定为假药。此类犯罪不仅使消费者支付高价却无法得到相应的免疫效果,部分消费者还因此错过了最佳接种年龄和时机,社会危害严重,应依法严惩。在医疗领域,每一次负面事件的曝光都是对医院声誉的沉重打击。固始县的这起疫苗假冒事件这类丑闻,无疑给该医院乃至整个医疗行业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更是一记重锤。这起案件性质上不仅是简单的违法案件,更是对医院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峻考验。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圣地,其声誉和形象是建立在公众信任基础之上的。然而,一旦管理失范,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沦丧,这种信任就会瞬间崩塌,不仅让无数患者对该医院失去了信心,更让整个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诚信产生了怀疑。这种信任的流失是金钱无法衡量的,也是医院最难以承受的声誉之殇。因此,医院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因此,加强医务人员正风正气建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不仅是维护患者权益的需要,更是医院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用生理盐水假冒九价疫苗这类案件反映了药品安全领域监管不足的问题,未来希望国家能通过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以适应新时代药品安全法治保障的新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最后,大掌奉劝所有从事问题疫苗上下游产业链的人员,切莫心存侥幸,一旦触碰法律红线,必定自毁前程!往期回顾欲哭无泪!35岁医生跟风读研后却找不到工作了...亲述经历!医生该如何重拾职业信心?行政绩效工资不得高于临床50%!多数医生不认可的绩效内部分配,接下来该怎么走?无奈又心酸!两名外科医生大打出手,背后原因竟是...这是中国90%医生都在面对的难题!医院和医保局打官司,终于迎来大结局了悲痛!半个月不到,4名医生离世!医生忙碌一生是为了什么?
3月22日 下午 7:02
其他

震惊!医生被网曝是杀手,结局令人意想不到...这种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导语丈夫去世妻子为赔偿辱骂医生“庸医”、“杀手”!法院判了!3月17日,有媒体爆出,丈夫去世妻子为赔偿网上辱骂医生,迎来了法院判决,判处造谣者王某公开道歉不少于20日。事情经过:江苏泰州市某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赵某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关于他的不实言论,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赵某报警后,民警很快找到了发布视频的王某。原来,赵医生是王某丈夫看诊时的主治医生,王某认为是赵医生治疗不及时,导致其丈夫因慢肺阻死亡,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丈夫死亡与赵医生工作中失误有关的前提下便发布了大量不实言论:“泰州医院呼吸科的赵某是庸医,为了自己的小利不管病人死活滥用高价药,什么医者仁心,简直是个杀手!”、“请问医院领导是不是背景硬”、“我不怕有后台的医生”、“就是这医生害死我老公的!”....王某目标明确,她想要通过舆论给医院和赵医生施压,达到获取赔偿和损失的目的。王某仗着自己拥有1000+的粉丝,将上述言论发布在网络上,经过了3000-4000次转发后,赵医生已经被一传十十传百给传成了一个“庸医”、“杀手”的形象。而直至被同事和家人询问,他才惊觉自己遭受了网曝。随后赵医生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判令王某在网络平台公开发布致歉声明且不少于20日。在网络上,言论自由无疑是一把不平等的“双刃剑”,其中对准造谣者的一端这代价却太过轻微!几千次的转发,几千次的辱骂,几千几万人的浏览,只换来公开道歉这么简单的处罚,所以,真正伤害的是谁呢?看到这则新闻时,我们既为医生能提起诉讼的行为而点赞,又为法院能还医生清白而欣慰,但又为造谣者只被处罚道歉而无奈,真可谓是患者造谣一张嘴,医生辟谣跑断腿!太过现实!无独有偶医生拒绝患者插队,被写小作文污蔑、网曝2022年,某医学博主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分享了一个医生被小作文网曝的事,被小作文的医生,是医学博主的同事,脾胃病科的李主任。一个名为“正德黑心诊所”的网友发文称李主任是垃圾,给男的看病很快,给女的看病就借口把脉,摸女患者的手,仗着自己是专家,就让患者在门外等着!诊室内医生不急不慢地看诊,诊室外等待的患者也不着急,有说有笑,该网友着急了,就进去诊室问医生能不能先帮他看病,结果医生直接来一句,让他去急诊。博主称,这帖子一看就是捏造事实,恶意污蔑毁谤,因为李主任平时为人正派,不可能为了摸女患者的手搭脉,况且在帮患者搭脉,又是怎么分心去摸女患者的手呢?根据造谣者在网络上发出来的挂号单上的编号,医生们查出当事人的身份。医院系统显示,该造谣者姓刘,单位是金华广播电视大学。这位刘女士预约的时间是早上10:30-11:00的号,她早上九点左右到门诊就诊时,已经挂到了42号。而李医生正在帮第十号患者看病,该女生前面还排了31个患者。而且,该医院为了维护看诊秩序,都是根据电脑排号系统叫的号,根本不可能出错。就在大家都排队等候时,刘女士却声称肚子不舒服,在门诊外大喊大叫,要医生帮她先看。李主任走出诊室帮她大概地看了一下,觉得不是危急重症,就要求她和大家一起排队等候,如果患者很着急,可以去急诊看病。也正是这样,刘女士和陪她到医院看病的男生一脸不开心地离开了李主任的诊室。没过多久,网络上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帖子。随后李医生报警,在派出所的传唤下,造谣者立马转变自己的态度,没了诋毁污蔑时的“神气”,随后李医生要求男子写下道歉信,发布到网络,澄清事实真相!截至道歉信被发出时,诋毁医生的小作文阅读量已高达7000+。这些年,医生被写小作文已经不是秘密,只要稍微不合患者的意,治疗没达患者预期,一篇小作文就会送给当事医生,捏造事实,在网络上伪装成受害者或弱势群体的方式进行哭诉。最后医院为了息事宁人,都会选择私了,能够支持当事医生报警处理的很少。相信很多医生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也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网曝威胁,如:某某医生,如果你今天不帮我安排住院,我就发抖音“宣传”你;某某医生的病如果还好不了,我就去论坛里“曝光”你……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相信大部分医务人员都只是表面上不慌,其实内心却无比挣扎,甚至怀疑自己治病救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说到底,还是对医护的保障力度太低,医院的处理不够有力,社会关注度不够等等因素,让医生们一再退让,甚至迫于威胁惶惶不可终日。医者仁心,不等于一味退让忍耐医生被诽谤,这家医院处理方式太给力了!2020年10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一名女子恶意投诉医生,并在网上发帖,扭曲事实称:再也不敢去金华市中医医院看病了。该帖发出后,随即获得了几万的点击量,在医院和医生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所幸,金华市中医医院没有因为造谣者的片面之言就对该医生进行处分,相反他们一直在力挺自己的员工并陪同报警。该院为此事,先后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6条微博,并在其中明确了医院的态度,认为:对于这种非法盗取他人信息,骚扰和威胁当事医生,甚至在网络上随意捏造事实、污蔑医生的恶劣行为,不值得原谅。违法犯罪的人,必须受到相应处罚。
3月19日 下午 7:09
其他

突发!又一名规培医生刎颈自杀,血泪教训为何又来一次?

导语距湖南25岁年轻的女规培生自杀事件,仅间隔20天时间,又一起悲剧重演。网传,3月14号晚上,南宁市某医院麻醉规培三年级的研究生,被舍友发现在厕所自杀。据传,抹了自己脖子三刀,被发现抢救后,宣告死亡。具体死因不清。有一些网传碎片化信息,大掌截图了一些:此前,大掌曾报道:遗书催泪!网传“25岁研三规培生值班室割喉自杀”,距离毕业只有3个月,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重视!而此次又一规培生吻颈事件,距离2月24日凌晨,湖南年轻的女规培医生自杀仅间隔20天......相同的自杀手法,相同的身份,类似的遭遇和命运!悲剧重演,实在令人痛心惋惜。绝大部分的自杀,都是多因一果,很难单纯的归咎于某件事或者某个人。无论有关部门愿不愿意承认,在很多规培单位,把规培学员当成廉价劳动力和医疗耗材的情况,比比皆是。中国医疗体系,是全世界最廉价最便利的,这种廉价和便利,是靠中国医务人员长时间、高强度、低薪资的待遇维持的。而规培学员,处在中国医疗金字塔的最底层,食物链的最底端。很多地方,很多科室,为了提高科室效益,无视科室人力资源条件,拼命增加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拼命给年轻医生尤其是规培学员增加工作量。这导致大量规培学员疲于奔命,每天忙于各种琐碎工作,不仅得不到充分休息,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真正需要掌握的临床知识和技能。这其中,研究生规培学员的压力尤其巨大。研究生规培学员,在完成规培任务的同时,他们还要完成研究生学业,完成研究生课题和答辩论文。这就导致他们需要比其他学员额外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规培工作本就已经极其繁重的情况下,这无异于雪上加霜。规培学员处在医院食物链最底层,面对各种压榨和欺压,往往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得罪上级医生,不敢得罪科室,不敢得罪医院。目前为止,规培学员依然缺乏一个快速、便利、而且安全(这非常重要)的维权渠道。规培生为何这么累?怎么就没了活下去的勇气?总是加班加班,干不完的活,那照理说规培生的工资应该很高吧?并不是!一天居然才70几块,难道真把规培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了?医院难道就这么冷血吗?从师生的角度来说,医院也不应该如此苛待规培生!工资低、工作量繁重、压力大已经压垮了很多规培生,像这样的自杀和猝死事件,并非个例!2023年8月初,一位名叫吴丽、年仅25岁的规培女医生上班才三天,就在贵州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坠楼自杀身亡,一时间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坠楼女医生出事前向男友诉苦,表示“下不了班”“规培没人带”“心都是慌的”。2018年3月30日,据澎湃新闻报道,镇江一医院呼吸内科规培生值完夜班后晕倒猝死。该规培生是在读研二的学生,事发前,他在实习医院值班约14个小时后,于交接班时突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在此之前,该学生在医院轮转期间,多次吐槽经常超负荷加班。2017年9月,据齐鲁晚报报道,在山东某医院,一名麻醉科的年轻规培医生被发现死在手术室的医生休息室,疑自己注射了用于麻醉的丙泊酚后身亡。据了解,该医生已规培三年,不堪重负,生活无望,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自杀之前曾对朋友表露过下辈子再也不做医生的想法。其同事表示,这名规培医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规培补助少得可怜,他在规培期间经常加班,但医院是不给加班费的。2014年5月1日,据医师报报道,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位24岁的规培医生因压力过大,在家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网友们给他送行时,记得有条横幅这样写到:“沉痛哀悼!5.1劳动节,却成了你生命的终点!天堂有路,天堂有喜乐!”看到这一桩桩悲剧,大掌真的想说,为什么就不能对规培生好一点?把大量的脏活累活交给他们干,工资补助那么低,却美名其曰是为了增进他们的学习,天天写病历能学到什么?规培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呀?规培生是我们的同事、姐妹、兄弟绝不能让他们成为廉价劳动力!作为过来人,很多医生都经受过规培的痛苦。规培生为了实现救死扶伤的伟大理想,在美好的青春年华,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人,到医院参加规培。他们拿着微薄的薪资,日夜忙碌,加班加点,辛勤工作,维持着科室和医院的正常运转,可以说,如果没有大量的规培生管床,仅靠着科室那两三个住院医生,科室迟早要垮。规培生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和牺牲,他们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心。所以,请务必要善待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她们不是医院的“牛马”,不是医院的廉价劳动力,他们是我们的同事和兄弟姐妹,是整个医疗系统的未来!说到底,还是医院对待规培生一贯的冷漠、自私和不重视引发了这起悲剧,医院必须要深刻做出反思和检讨!大掌不得不说,既然规培制度已经成为既定事实,那就请医院和各个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去设法提高规培学员的待遇,并尽快完善规章制度,保障规培学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待遇,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同工同酬。此前,来自山西太原的网民“买不起AD钙”(手机尾号1489)留言表示:“我国医疗体系正在快速发展阶段,但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的待遇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虽然一些医院已经实现了同工同酬,但是绝大部分医院还没有。建议尽快落实医学专硕同工同酬的政策,不仅可以提高医学专硕工作积极性,还能缓解医学生的压力。”对此,国家卫健委进行了回复:根据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属于学生身份,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的管理,学习期间执行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享受研究生有关待遇。针对卫健委的回复,很多专家都表示值得商榷。不少人提出,既然是学生的身份,那为什么每天干的工作却都是住院医生的活?甚至比科室正式职工干的活都要多,这似乎不太合理。因此,不能总是把学生身份拿出来说事,规培生早已是成年人,是法律规定的劳动行为人,获取正常的薪资报酬是理所应当的事。因此,大掌在此再三建议,只要规培生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只要在医院工作并且和正式职工干相同的活,那就应该拿同样的工资,这才是合理合规合法合逻辑的。另外,针对这起自杀事件,大掌还要再给出3条建议:第一、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规培学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设置上限,根据科室不同,确定每个规培学员分管患者数目的上限以及每周工作时间的上限。任何医院和科室,均不得让规培学员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第二、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规培学员关怀制度,定期评估规培学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应该要求带教老师和主管领导定期与规培学员认真进行沟通交流,认真了解规培学员的思想状态及心理状况,及时解决学员困难和合理诉求。第三、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通畅的规培学员维权渠道。当规培学员合法权益受到伤害、当学员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时,应该有快捷便利的维权渠道。对于学员的维权诉求,应该限时调查和回应,并确保学员不遭受任何形式的打击报复。最后,我们要时刻牢记,规培医生是我们的同事和兄弟姐妹,绝不是医院的廉价劳动力!来源
3月18日 下午 7:01
其他

医务人员高级职称或将「废除」,取消职称评审还远吗?

导语近几年,关于取消医务人员高级职称的呼声,似乎越来越多,甚至连一些主任医师也密集发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周梁就曾提出:取消我国医生职称体系中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的分级晋升制度,为广大勤勤恳恳地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医疗诊治工作,为病人提供直接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松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岩也曾在两会期间建议:取消各类职称评审,弱化院士社会影响力。
3月17日 上午 7:01
其他

掌上医讯,你变了!

哇塞!小掌大变身啦各位小伙伴们伴随大家近10年的掌上医讯APP终于迎来了超级大变身!这次可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的大改造!一起来看看吧~APP全面升级1内容更丰富医学资讯、前沿研究、指南文献栏目持续更新,全新推出专家专栏、疑难病例讨论等栏目。2服务更完善医讯书屋、医考题库、继教学分、科普发表等满足医生学习成长及职业发展的服务重磅上线!3体验再升级页面更简洁,使用更顺畅;金币商城全面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多福利!多重福利来袭邀请好友,赢万元大奖1参与方式邀请好友➡好友下载APP➡好友填写邀请码➡好友完成医生认证2
3月8日 上午 11:09
其他

遗书催泪!网传“25岁研三规培生值班室割喉自杀”,距离毕业只有3个月,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重视!

导语悲痛!近日,网传“湖南省某医院25岁研究生元宵节于值班室厕所割喉自杀事件”正在发酵,遗书内容太过催泪。网传遗书截图网传,甚至有人po出了她的朋友圈:大掌看后,心在滴血,满满都无奈与无力感,只要再坚持三个月她就能毕业了,如今却用了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在自己25岁时按下了终止键。该事件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发酵,众多医学生、规培生、医护们都在为其惋惜悲痛、感同身受。据了解死者死后经法医鉴定其身体左颈部有切口,而且身旁有手术刀,对此有网友表示“这得是何等的绝望才有勇气自刎而死”。
3月4日 下午 7:38
其他

官方公布!多省发文!2024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名及考试时间汇总

导语关注掌上医讯公众号,最新考试消息及时获知。去年,除个别特殊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均集中在4月底-5月报名,而今年广东和西藏相较去年提前展开了报名工作,除此之外,陕西、云南等地也陆续发布了卫生高级职称考务工作计划安排!大家一定要随时关注官网动态,避免错过报名而浪费一年时间!广东地区广东地区24年高级职称考试安排如下:网上报名及单位审核:2月19日至2月28日报名点审核:2月20日至3月8日考点审核:3月11日至3月22日网上缴费:4月8日至4月12日准考证打印:7月1日至7月5日考试时间:7月6日至7月7日成绩查询:考试结束后一个半月左右公布此前小编发布过文章,具体通知内容可点击蓝色文字了解:报名开始!一地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考试时间确定!西藏地区大掌总结如下:报名时间:2024年2月20日至3月5日现场审核时间:另行通知考试时间:另行通知扫描二维码领取免费题库(高级)网上报名2024年2月20日至3月5日,考生可登录http://39.107.42.219/或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门户网站(http://www.xzwjw.gov.cn/)左侧“西藏自治区卫生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业务考试”栏进行网上报名。请考生网上报名时如实填写手机号,现场审核时间将通过短信方式通知。现场审核时考生须携带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的考试报名表及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学历证明、现职称聘任证明、职称业务考试承诺书(详见下图)、报考临床和护理相关专业的还需提供执业注册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到地(市)卫生健康委进行现场审核,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属(管)单位由所在单位政工人事部门负责初审并将考生报名材料送拉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进行现场审核。职称业务考试承诺书下载处:考试地点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请各相关单位注意收集考生联系方式等信息,考生可关注西藏卫生考试微信公众号“西藏卫生考试”或西藏卫生健康委门户网站“www.xzwjw.gov.cn”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考试信息。专业目录陕西地区网上报名时间:4月23日-5月24日现场确认:4月24日-5月31日报名缴费:各考点自行确定缴费方式,现场确认成功后支付编排考场:6月7日-6月14日准考证打印:7月1日-7月7日考试时间:7月6日-7月7日成绩查询:考试结束后45个工作日内扫描二维码领取免费题库(高级)部分通知详情一、考试时间2024年度全省省级、基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定于2024年7月6-7日进行,考场设在各市(区)及省直,各位考生的具体考试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二、考试专业正高级、副高级各113个专业(附件1)三、报名管理(一)报名方式。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分为省级和基层两个报名通道,考生只可选择其一进行申报。报名考试人员在4月23日-5月24日内登陆中国卫生人才网(www.21wecan.com)进行注册和填报报名信息,打印《报名申报表》个人签字后,由工作单位审核盖章,并在规定时间内统一报送所属考点确认。确认时需提供报名材料的原件及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二)现场确认。各考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4月24日-5月31日期间进行现场确认工作,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提交申报表(附件2)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并出示证明材料原件。(三)报名缴费。按照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调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陕卫人发〔2023〕19号)规定,报考卫生专业高级考试收费每人100元。各考点自行确定缴费方式,现场确认成功后支付。(四)编排考场。6月7日起考点可编排考场、试室和考生座位,截至时间为6月14日前。四、准考证打印、签到表发放自7月1日起,考生可登录中国卫生人才网(www.21wecan.com)打印准考证,截止时间为7月7日。对无条件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考点可采用批量打印准考证功能为考生打印准考证。五、机考实施筹备(一)2024年度全省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采取人机对话考试的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扫码查看通知原文云南地区网上报名:2024年5月6日
2月28日 下午 7:01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卫健委发文:医院要继续过“紧日子”......如何合理调配医生薪酬?一文讲透

导语这几年,医生的日子注定很难……近日,浙江省松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松阳县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积极探索建立适应该县公立医院改革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强化公立医院公益属性,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其中提到,该县要按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求,推进实施分级诊疗,增强薪酬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全面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合理引导医院和医务人员对薪酬制度改革的预期。这一文件发布引发了众多医护人员热议,面对今年的薪酬改革多数医护并不看好。大家担心的点无非是该文件给了医院明确的降薪预期,医院会先拿医生“开刀”:“‘紧日子’是个专属名词,专门指的是控制行政支出和三公经费。医技人员和这三个字不能说是毫无关系,那也是毫不相干的。这一顶横飞而来的帽子掉下来,当地可以有降薪预期了”、“说白了就是(医生)接受不断削减的绩效还坚守岗位。”很多医生对近年降薪怨声载道,并表示,“如果工资降低,立马辞职!”,且不认为薪酬改革会对医生利好。这些消极负面的情绪有对政策执行的不信任,也有对未知收入的焦虑,但都侧面印证了薪酬改制或许“还未做到位”,打消医护顾虑,从根本上满足医护薪酬保障这条路仍任重而道远。2023年全国有关医院拖欠工资的投诉接连出现,有的医院坦言“医院资金困难,拖欠工资实属无奈之举”,多数地区的医护更是“咬紧牙关”与医院共渡难关。伴随医改深入,医护们的收入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已成为医改的新困局。薪酬结构被打破,医生待遇何去何从?要知道,公立医院是公益二类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需要“自负盈亏”。此外,财政拨款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较小,普遍在其总收入的10%以下,部分甚至低于5%,因此,以前医生们薪资大多由医院的营收决定,只有小部分地区依赖财政拨款为生,而那时国家是鼓励医院自创营收的,所以公立医院的经营性收入足以承担医护薪酬费用。然而,在新冠疫情、医保控费、药械集采等多方因素连环“施压”下,医院财务吃紧,进而导致医生薪酬频遭削减,加班费成奢想,拖欠工资现象日益严重。根据历年健康年鉴统计,公立医院的总开支中,员工薪资部分普遍超过总支出的30%以上,目前许多医院难以承担医生薪酬。2021年国家5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充分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作为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允许公立医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为的就是让公立医院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发挥薪酬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全面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国家6部门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指导地方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等。这些顶层设计的导向,在于调动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积极性,也突出“合理引导医院和医务人员对薪酬制度改革的预期”。多地卫健委目前也推出了相关政策,各地医院纷纷探索合理薪酬制度。然而,由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滞后、以及医院营收不利,医生薪酬改革实难起步。根据《2023年中国医院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仍有超过一半的医生实际收入下降,下降的部分包括调低绩效、津贴比例、乃至部分加班费。在这“紧日子”的号召下,医生们成了降薪的“先锋队”。破解医生薪酬改革?公立医院如何破题要知道,想满足“患者要满意、医保要控制、员工要待遇、医院要效益”单一方面并不难,但想要同时满足多方需求却不容易,这才是设计薪酬绩效方案的难点所在。据业内人士观点,目前能破解医生薪酬改革的途径,一方面要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要拓宽经费渠道,只有在保证医院收入的情况下,医生薪酬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根据公开的最新数据,2023年1—3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5.9亿(不包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数据),同比下降0.3%;出院人次7077.2万,同比增长16.2%。今年1—6月,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同比增长18.2%。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公布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23年卫生健康投入继续增加。这说明,从公立医院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医务人员的劳动量并没有减少,医保基金支出也相应增长,财政保障力度更大了。宏观层面的信号是积极的,需要引起更大程度重视的是,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集采结余留用政策执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相关改革如何执行到位、查漏补缺。在去年10月的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曾指出,未来公立医院改革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把“两个允许”落到实处,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动态调整,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中国医疗保险》曾指出拓宽经费的4种渠道,大掌整理归纳了,主要是从以下几个反面入手:一向改革要。通过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后,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提高诊疗、中医、护理、手术等医疗服务收入在医疗收入中的比例。以及成功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耗材使用监管等改革后,确保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重。二是政府要给,即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落实投入责任”时指出: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尽管政策中并没有对在职人员工资予以保障,但如果这六项政府投入责任都到位了,公立医院生存与发展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也就会有更多业务收入可用于薪酬待遇提高。三是政策要帮。《指导意见》要求,对因规范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而减少医保基金支出的医院,当年度医保总额预算额度不做调减。而且,之前关于国家集采省下来的钱也应该留给医院一部分。四是医院要省。《指导意见》一方面要求医院应完善内部考核办法,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医保结余留用资金,主要用于相关人员绩效,使其发挥作用。医务人员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主力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同提升医务人员的获得感没有矛盾。改革所要改的,是不到位的执行、资源的浪费、低效的管理。2024年春节已过,众方都在期待卫健委的动作,如何破解它将是对医改的终极考验。坚定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保障医务人员待遇,换来的将是百姓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大掌也希望官方也能真正尽快地解决医疗困境,让医护人员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正面影响,共同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向前发展。往期回顾欲哭无泪!35岁医生跟风读研后却找不到工作了...亲述经历!医生该如何重拾职业信心?行政绩效工资不得高于临床50%!多数医生不认可的绩效内部分配,接下来该怎么走?无奈又心酸!两名外科医生大打出手,背后原因竟是...这是中国90%医生都在面对的难题!医院和医保局打官司,终于迎来大结局了悲痛!半个月不到,4名医生离世!医生忙碌一生是为了什么?
2月21日 下午 7:02
其他

一地卫健委被立案调查!原因惊呆众人......

导语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甘肃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宣布,针对该省白银市保健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三部门”)涉嫌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健康体检市场竞争的行为展开立案调查。这三部门曾在2022年4月发布《关于做好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所有市直各部门、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必须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三家指定医院进行,否则,市财政一律不予报销体检经费。市场监管局认为,《通知》违反了《反垄断法》,剥夺了体检单位的自主选择权,排除其他合格资质的健康体检机构提供服务,妨碍公平竞争。白银市卫健委在被立案调查后,主动纠错,及时废止了相关文件要求。指定公职人员的体检机构,可能是出于医疗服务质量和财政支付便利性的考虑,这一现象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通常,体检要求在市级及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完成,但某些地方也会出现指定特定医疗机构的做法(首宁公务员,2024)。然而,如此限定选择范围的操作,或无意中触及了市场竞争的敏感神经,并有可能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西游记》里,观音菩萨看管不严,致使她的坐骑下凡为妖,害人无数,吃人如麻,血债累累,结果只是被观音菩萨用水瓶子收走,轻描淡写,然后故事就完了。几百年以来,无一人追问观音菩萨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这件事说明了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对权力进行问责的意识。这次,要不是省市场监督局的调查,谁会知道,或者谁会去质疑,这样的事情,居然是违法行为?甘肃省市场监管局的及时介入和政策调整,体现了对保持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承诺,为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了良好示范。这一措施有望激发政策创新,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为其他地区处理相似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卫健委被查并非个例大批卫健局被点名此前,绥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某保险公司指定为绥化市医疗机构的保险单位,规定市内医疗纠纷“定责定损”由某司法鉴定中心等5家机构承担,涉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被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依法立案调查。作为权力部门,一旦存有“偏私”,成为少数人的利益的代表,于正常开放、良性的竞争秩序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而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在国内不是少数。并且,在医药领域,这种行为已逐渐渗透招标、采购、配送等各个环节,严重扰乱相关市场。2022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动案件进行了多批次通报。除了绥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益阳市资阳区卫生健康局、益阳市安化县卫生健康局、都安瑶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衡南县卫生健康局、衡阳县卫生健康局、双峰县卫生健康局等政府单位均因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被通报。披露情况显示,地方卫健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垄断、制定配送、采购,以及限制医疗机构自主选择配送权和招标权的现象突出。2022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
2月20日 下午 7:00
其他

重磅!2024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确定!

导语抓紧准备起来吧!广东省卫健委发布了《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24年度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网上报名及单位审核:2月19日至2月28日报名点审核:2月20日至3月8日考点审核:3月11日至3月22日网上缴费:4月8日至4月12日准考证打印:7月1日至7月5日考试时间:7月6日至7月7日扫描二维码领取免费题库(高级)·
2月7日 下午 7:01
其他

年仅39岁!湖南怀化沈玉平医生因病去世,最后一刻他的举动令人深思...

导语敬佩!感怀!或许,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医生就是铁饭碗工作,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正是医生存在,才给很多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但不为人知的是,他们虽伟大但也有渺小的一面。沈玉平与他热爱的医学事业自古便有“医者不自医”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医生虽然可以为患者治病,但却好像医治不了自己。近期,很多医生的鲜活生命定格在这个冬日里,有年仅46岁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朱翔医生;有年仅55岁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张宏医生,有年仅60岁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知名教授、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王雪医生,有年仅65岁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姚树桥医生,他们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伟大的医学事业,值得所有人敬佩和缅怀。很不幸,在患者们还未平复因他们去世的悲痛心情时,2024年1月27日,年仅39岁的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沈玉平医生因病离世,他的离世让人更为震惊、悲痛和深思。据了解,沈玉平是湖南怀化芷江人,他在2011年本科毕业后,来到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工作,成为了一名泌尿科医生,后在2012年来到广西医科大学攻读医学硕士学位,在经过三年时间学习顺利获得广西医科大学的医学硕士学位后,继续回到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沈玉平医生在2011年参加工作,期间有三年时间学习深造,算下来沈玉平医生已经从事了13年的医学事业。在他的医学生涯里,始终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得到了很多患者的信赖,在患者心目中,沈玉平是一位值得大家尊敬的好医生。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好医生,最后却没有拯救自己。在2023年4月,沈玉平医生被确诊为了癌症,他是因癌症去世的。值得敬佩的是,在确认身患癌症后,沈玉平医生舍不得离开热爱的医学事业和病人,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坚持上班,2023年6月,他接受化疗不得不暂停工作。2023年8月,病情稍有好转又投入到工作当中,直到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再坚持下去。他的这种敬业精神让人无比敬佩,生命的结尾,他也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的医学事业。沈玉平的敬业打动了很多人,但更可贵的是他的无私奉献精神。今年1月27日,沈玉平离世后,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怀化分站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在全院100多位医务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年仅39岁的沈玉平完成了向自己热爱的医学事业最后一次“献礼”——捐献眼角膜。原来他在今年1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日子无多,他自愿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想用自己最后一点余光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医生有着更为便利的就医条件,一名39岁的医生为什么就会因癌症去世呢?是因工作中的过度劳累和压力等原因得的癌症吗?身为一名医生为什么没有在早期发现自己身体的异常呢?这些我们不得而知,但却有好像什么都明白。在生命尽头沈玉平还想着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癌症,他必将会成为一位医德高尚、医术娴熟的名医,但结局却令人无奈和唏嘘,39岁,本应是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时期,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却让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9岁。约定一生无法践诺他与妻子相约捐献自己沈玉平和妻子同为医生,很久之前夫妻二人就曾聊起过捐献遗体器官的事,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2024年1月中旬,沈玉平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便委托妻子联系芷江侗族自治县红十字会表达了去世后捐献眼角膜的心愿,全家人经过商量一致决定支持他。“老公最大的心愿就是捐献有用器官和眼角膜,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自己热爱的医学事业奉献一生。我也是医生,特别能理解他想帮助患者的心情,所以一定要帮助他完成遗愿,这也是他留给我唯一的念想,他的眼角膜将守护着我们和宝贝们,让我有勇气坚强地生活。”沈玉平妻子忍着悲痛为他完成了这个心愿,并声泪俱下的表示:“待我百年后,也要捐献自己有用的器官和遗体。”“我的人生再无你,从此你长眠,我常念,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愿天堂再无病痛,你一切安好!”沈玉平妻子在朋友圈发的这段话,让人感动落泪,书写了一名医务工作者大爱洒人间的故事。1月27日晚,沈玉平走完他人生最后一程。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00位医护同事都赶来为他送行。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怀化分站站医生小心翼翼地取下他的一对眼角膜,并送往长沙爱尔眼库进一步评估。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眼表科主任李宽舒博士感慨道:“生命不因死亡而终结,有爱就能得到延续和传承。非常感谢我们同行沈玉平医生的这一份大爱,我们向沈玉平医生致敬,同时也向沈玉平夫妇致敬。”医生这份职业虽被称为“白衣天使”,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家庭,有爱人,有子女,有父母,他们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层光环,却背负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努力,背后是超强度的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而癌症和疾病就是这样,总是在人身体劳累有所破防的时候入侵,令人防不胜防,所以医生身体更容易出现“职业病”,癌症、过劳死等原因已经带走了无数医生的鲜活生命......大掌希望,医生在救治他人的同时,也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一旦出现问题一定不要拖,要及时检查,并对症下药,只有保证自己,才可以在医学岗位上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往期回顾欲哭无泪!35岁医生跟风读研后却找不到工作了...亲述经历!医生该如何重拾职业信心?行政绩效工资不得高于临床50%!多数医生不认可的绩效内部分配,接下来该怎么走?无奈又心酸!两名外科医生大打出手,背后原因竟是...这是中国90%医生都在面对的难题!医院和医保局打官司,终于迎来大结局了悲痛!半个月不到,4名医生离世!医生忙碌一生是为了什么?
2月5日 下午 7:01
其他

颠覆认知!阿尔茨海默病可人际传染,已发现8例患者

导语除了不同程度的失忆,这些患者还出现癫痫、痉挛性麻痹、语言障碍......而这一切,源自于一场治疗,所用材料取自于人类尸体的大脑。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迄今为止,全球约有5000万阿尔茨海默症病例,每年新增患者约为1000万例。痴呆症患病人数统计显示,中国居全球第一。尽管对该病的研究从未止步,但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来预防和治愈阿尔茨海默症。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是由淀粉样β蛋白和tau蛋白积聚引起的,通常分为成年晚期的散发性疾病,或更罕见的由于基因缺陷而发生的遗传性疾病。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在脑实质和血管中(如脑淀粉样血管病(CAA))和过度磷酸化的tau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令人信服的遗传和生物标志物证据支持Aβ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根本原因。2024年1月29日,在"Nature
1月31日 下午 7:00
其他

欲哭无泪!35岁医生跟风读研后却找不到工作了...亲述经历!医生该如何重拾职业信心?

导语乔布斯曾说: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让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此前,在某论坛上,一名来自广东的35岁住院医发帖讲述了他的个人经历:2014-2020我在某地区专科三甲医院干医技,收入一万多。那时候一年有一个月休假,只上半天班。科里比我后来的两个小伙儿后面要考执业医,要考研,我知道了以后也去考,结果他俩没弄成,一个已经结婚了,一个还在上班还在考。我呢?考上了,找了个本地其他医院的导师,技术很强就是不教你。放养三年毕业了,我也35了,35岁人生的坎儿,我在本地找工作人家都是导师(科主任)自己的学生,把坑占了,导致我找不了。以前我是临床专业,这几天想回去老本行主要是以前的主任把招聘条件报上去了都是医学影像学,我又回不去了。我真是欲哭无泪,可是又能怎么办?现在人在内地一个正在创三甲的医院,工资还不如以前拿的多。还累的要死,人生地不熟,二等公民,每每这样,我都想回去。回去又找不到工作,陷入了死循环。要回到以前的医院也搞不了医技了,要回去必须是双证博士或者高级职称。我目前35岁才是住院医,要两年后才能考主治。漫长道路我心灰意冷,回想下自己,当初要是继续干医技读个在职也好啊,偏偏怎么走上这个绝路了,前两天又被车撞了,目前躺在医院,很生气疼得不敢动怒。很想回去回不去。35岁住院医真可悲,专业不对口,导师不行....过去诸多回忆涌上心头,很想流一次泪,但是泪早已流干。只有心中滴泪。在大掌看来,多数医生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上都很迷茫,有人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佛系态度,有人却是想还想再博上一把,再加上医疗行业的“高学历内卷”,让众多临床医生更是不知所措,盲目跟风,不想掉队,也不想错过机会,这些都成了很多人心里放不下的一股劲。医生的“运道”是选择大于努力?从医后的就业选择无非是医疗事业单位与转行两个大方向。大掌认为,提升学历是为了找工作而不是为了提升学历而提升学历,每位医生在设计自己职业规划时,都需要看清楚未来的大趋势。这位医生本来在专科三甲医院干得好好的,结果头脑一热,跟风去提升学业,三年到,毕业了,但没位置了,只能狼狈找到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医院维持生计!确实可惜!很多医生都有相同的经历。一位广东的眼科学医学生表示,他的经历与文中的住院医经历一模一样,或许是在三甲干医技有些学历自卑,或许是没有读研前认为自己绝不止此,辞职前领导还劝了去读个在职,但自己觉得去读个在职的对不起那个曾经拼命考上的自己,当时真的有考上执念,现在很后悔自己背井离乡错过陪伴家人和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但也回不去了。一位浙江的骨科医师也很迷茫,自己快四十,二甲县级综合医院医院,床位600+,副高,年入税前25+,想考博,还在纠结中。北京的一位医生告诉大掌,他从医院出来也算35岁,主治,进了保险总部,当核保、健康管理、政府医保、接触了很多医疗行业结合科技的项目,过了5年还是要再往前走,医院就职如果层级不高,相对视野还是闭塞。但其所在医院的情况很舒服,自己两间办公室,一个学生一个护士,人际关系上上下下也都不错,但我选择换一个行业,而没有去行政科室。这几年感觉医疗影像ai诊断这方面还是有需求,医技+科技还是有亮点的。所以,认清自己的长短,珍惜当下,以及自己是否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同样非常重要,虽然该医生失去了过去的一个好位置,但自己努力三年,学业还是进了一步的,也算有失有得,实在不该因悲哀迷糊了自己的双眼和心智。要知道过去的位置是回不去了,眼睛放开远点,天下自有留爷处。浙江一位普外科医师看的更明白,他不认为考研读博对临床有什么用,在他看来就是名头好听一点,搞了点虚无缥缈或者有用或者无用的科研。“我是20多年前读的研究生,说实话毕业的时候形式就很不好,我们部级院校的博士去找工作都非常难,到上海只能去区医院工作。当时就果断放弃转博。以为学历这条路已经贬值到头了。没想到回来居然又热了一段时间。可能和上部的构建(缓解就业压力及快速学历升级)有关。但是无论如何都会有饱和的一天,况且现在医疗形式经济形式都很差。这名住院医现在的这个情况比较棘手,要我说,既然已经上了贼船,干脆黑到底,去读博士,拼一把”。科研与临床,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兼得。多数医生在追求高学历和搞科研的同时,就会缺失临床的提升机遇。之前播出的《offer3》中,心血管内科中的刘畅和高尚2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刘畅浙大八年制,已进入博后阶段,自然被扣上了学历最高、科研能力最强的帽子,但实际的临床表现,却不如同组的学历一般的高尚,然而高尚则科研能力就弱很多。
1月26日 下午 7:00
其他

悲痛!半个月不到,4名医生离世!医生忙碌一生是为了什么?

导语逝者已矣,生者当惜。1月23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发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姚树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月20日22时15分不幸逝世,享年65岁。姚树桥是我国临床心理学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曾主编全国高等医药卫生本科生教育(五年制)国家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版,第七版)等教材10余本,为我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悼文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表示,姚树桥教授一生勤勉、淡薄名利,从病情确诊到治疗,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便又重返工作岗位。甚至住院期间,每天仍在工作,修改学生论文、评阅国家国际标书及论文、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启动会议等。65岁的年纪,本来可以安心退休颐养天年,但姚树桥教授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燃尽生命中最后一簇火焰,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哪怕是在“内卷”当道的如今,也是令人动容的。不过,感慨惋惜之余,我们更应该看到以姚医生为代表的医务群体的不易和奉献——为了医学事业的发展,他们不辞劳苦、过劳工作!半个月不到,4位医生离世!过劳,是对生命的摧残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孙雅逊主任深夜发了一个与千万网友夜谈人生的视频,让众人感到非常心酸。凌晨12点,一个月前刚做过甲状腺癌的孙医生才下班。他一天看了40名患者,做了5台手术,其中4台是房颤,另外一台是房扑,非常难做。孙医生感慨,人这一辈子为了什么而活着?什么样的人会当医生?自己对生活要求不高,也没什么兴趣爱好,每天就是闷头干活,这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手术台上了,或许这样的人适合当医生........一个大病初愈,自己身体也不好的人,一天的工作量居然这么大,还熬到了凌晨才下班。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即便是铁打的,也吃不消吧?孙医生在寒风中有感而发的这席话,令无数网友心疼,更令无数同行破防:一来自南宁的外科医生表示:外科医生都一个样,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手机24小时待机随叫随到,生怕病人有什么突发情况,需要处理。辛苦不是常人能体会到的,消耗了精力和体力的同时,还得承担压力。一广东的医生家属看完后,受到极大的触动,她直言:作为医生有多辛苦,没有经历过的都不会懂。儿子是外科医生,半夜回家是常事,有好几次过年吃团圆饭,刚坐下就被电话叫走了。家中大小事物,基本顾不上,就连儿媳妇生孩子,他也因为突发情况,被叫走了。医生从业门槛很高,培养的周期也很长,工作后工作强度也非常大,能够坚持下来的,都非常了不起!但是医生们如此忙绿、如此过劳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答案可能在每个人的心中,可能根本就没有答案。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在中国,医生过度劳动现象日益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关注、不得不改善的地步了。2018年1月,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三级医院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二级医院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时;在城市大型三甲医院,49%的医生每周至少两个夜班,18%的医生曾经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80%的医生在工作时间喝水不超过一杯,83%的医生不能按时吃饭,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医生能够休完法定年假。2018年8月,研究人员对浙江省9所三甲医院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随机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研究医护人员过劳状况(回收有效问卷936份),结果显示过劳医护人员共598人,占63.89%。2021年,一项研究对22个省份1719名公立医院的医生进行实证调研显示,84.6%的医生处于中重度过劳状态。可以说,一袭白衣之下都是疲惫不堪的肉体和不堪重负的灵魂。可是,过劳怎么能成为常态,它最能摧残一个人的生命——2024年伊始,已经有好几位医生离我们而去,他们再也等不到这个近在眼前的团圆年了:2024年1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讣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知名教授、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王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01月10日10时27分病逝,享年60岁。据公开资料,王雪医生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为重症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西部及陕西重症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胸怀天下,心里永远装着病人,唯独没有自己”是同事对她最真实的评价。同日,有消息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医学科普博主朱翔医生突然离世,年仅45周岁。随后,该网传消息被证实。朱翔医生从医22年,其2001年从徐州医学院毕业,2023年刚刚博士后出站。虽然已经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但是才45岁,青年才俊,谁能想到会发生这样不幸的事情!2024年1月17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讣告:1月16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张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曙光医院逝世,享年55岁。据公开资料显示,张宏教授系上海中医药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月25日 下午 7:00
其他

行政绩效工资不得高于临床50%!多数医生不认可的绩效内部分配,接下来该怎么走?

导语医院行政后勤绩效收入高于一线医务人员,合理吗?近日,内蒙古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并执行《包头市深化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试行)》,提出实施医务人员绩效薪酬改革的十条措施。图源:包头市卫健委此次,包头市出台的薪酬改革方案有不少看点,如:➤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动态追加机制。除公立医院年度正常的实绩考核的外,各医院还将得到不计入绩效薪酬总量核定基数的、合理追加的绩效薪酬,增幅原则上不超过上年度盈余额的30%,金额上限不超过上年度绩效薪酬总量的10%。➤对各医院确定的儿科、急诊科、感染疾病科等薄弱科室给予绩效倾斜政策。➤为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将按照公立医院职工总数5%~10%的比例建立临床一线骨干人才库,在进修学习、业务拓展、绩效分配等方面给予骨干政策支持,以实际待遇扶持骨干发展。➤将赋予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分配更大的自主权。绩效薪酬内部分配要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倾斜。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公立医院绩效薪酬的内部分配。方案指出:方案绩效薪酬内部分配要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倾斜,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价值,体现医、护、技、药、管等岗位差异,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避免平均主义。其中,医技科室人员、护理人员、行政和后勤人员人均绩效薪酬不得高于临床医生平均绩效薪酬的
1月24日 下午 7:00
其他

无奈又心酸!两名外科医生大打出手,背后原因竟是...这是中国90%医生都在面对的难题!

导语为什么医生会陷入争夺病人的恶性循环?客户是生意人的衣食父母,病人是医生的立身之本。换句话说,没有病人,医生空有一身本领也没有用武之地,医院如若没有固定的病源,巧妇难也为无米之炊。一来四川的医生表示:这算是医生间的二八定律。令病人趋之若鹜的都是有名气专家,而普通医生却在为收治病人发愁,最终造成强者越强,名气越来越大,普通医生难以职业上升举步维艰。其实病人也不妨多给普通医生一些机会,让看病分流稍加平衡一些。如果真的普通医生遇到难以处理的疑难杂症,也会发挥最终技能—摇人。一来自深圳的医生无奈感叹:深圳某大三甲医院,一年胆囊手术都进2000台,区级医院手术都被吸走了,他们无限扩张,区医院凉凉!而一来自内蒙的医生则表示:压力与机会并存,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你有没有实力!这句话说的太好了!那这究竟怎么回事呢?有网友发帖称,两位胸外科的副主任医师为了抢病人打起来了,还上升到报警的高度,针对这起事件,医院并未做任何处理。消息是否属实尚有待考究;但是,各个医院相同专业的医生为收治病人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同事之间反目成仇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该网友感叹:真的很卷!在该院有很多科室存在这种情况,为了多收病人多挣钱,各个医疗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用尽一切办法抢病人,搞得同一科室医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针对这种情况院领导却选择视而不见。医院为了鼓励医生多收病人,在促进多学科发展的同时,也为医院创收制定了各类考核,包括病人出入院人数、手术台次、床位使用率的等,不达标的医生还会被点名约谈。一来自四川的神内医生表示:神内的病人经常被神外抢走,先做完检查能治就治,不能治就再推给他们。为此,神外的效益非常好,而他们相对来说比较惨淡。在各种质控、绩效指标的驱动下,为了能够生存下去,身在局中的医生不知不觉就卷入了这场没有尽头的竞争中。同事之间无友谊,同行好友成对手,就是这种无序化内卷最直接的结果和形容。随着时间的发展,迎来了各大医院的疯狂扩张,还有新兴医院的崛起,上述情况更是进入了一种白热化的状态。医生想要衣食无忧,突破病源难题是关键医院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因出生人口数量的下滑,病人的总量并未同步增长。医院和医生们该如何生存,成了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一面是病人总体数量不增反减,一面是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数量的不断增多,生存成了摆在众多医院和医生面前的严峻问题。之前,经常听人抱怨,看病很难,就医很难,而现今的现状是很多医院收不到病人,若大的医院常年闲置,导致医院陷入经营困难,濒临倒闭。打架是文化人最嗤之以鼻的粗俗行为!若非事关核心利益,若非矛盾不可调和,受过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外科医生岂能做出和乡野村夫一样令人耻笑的行为?打架只是一时情绪的爆发,是一种表象,背后反映的是长时间困扰外科医生的严峻的生存危机。以前有私立医院,为了招揽病人,雇佣医托到大型医院门口去拉拢病人,拉一个病人过来,私立医院就给医托一笔钱。
1月22日 下午 7:01
其他

医院和医保局打官司,终于迎来大结局了

导语经历4年5场诉讼后,永嘉江南医院与当地医保部门的官司,终于在近日迎来了终审判决。1月16日,知情人士透露,永嘉县医疗保障局因被上诉人永嘉江南医院有限公司诉该局行政处罚一案,不服浙江省平阳县人民法院(2022)浙0326行初239号行政判决,提起上诉。经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该案审理期限延长三个月。如今,该案已审理终结,判决结果为驳回医保部门的上诉,维持原判,该判决为终审判决。据了解,该案一审判决是2023年5月29日由浙江省平阳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认定永嘉县医疗保障局2022年1月7日作出的浙永医保执罚决字〔2022〕第1号行政处罚决定定性不准确,事实和法律依据不足,程序不正当,依法应予以撤销。也就是撤销此前要求永嘉江南医院退回骗取的医疗保险基金3773014.81元;并罚款15092059.24元的处罚决定。“从作出行政行为到行政处罚都是错的”此前,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2016年11月开始,温州永嘉江南医院的9名股东陆续被抓,罪名是涉嫌诈骗医保资金,案件审理长达两年时间。正是在此期间,2016年11月23日,永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永嘉江南医院有限公司做出了终止履行医疗服务协议、暂停医保实时刷卡结算功能、冻结医保基金应付未付款的行政处理。而理由就是江南医院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9名股东被羁押了3年,永嘉江南医院也因此关门。2019年12月,法院一审判决出炉:不构成诈骗罪,但又以“虚开发票罪”定罪,免予刑事处罚。在提起二审上诉,请求无罪判决之后,二审裁决书仍维持一审判决,以涉嫌骗保立案,却以虚开发票罪结案。该案9名股东集体向高院申请了再审。法院的判决已经事实上宣告了医院并没有骗保。事后,这家民营医院起诉地方医保局,要为江南医院“正名”,希望医保局恢复医院的医保资质,并返回未付的300多万医保结算费用。2021年4月7日,永嘉江南医院诉讼永嘉县医疗保障局行政处理案件在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据悉,医院要求医保局支付医保报销款的诉讼请求得到了一审法院支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判决要求永嘉县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江南医院支付医疗保险报销款302万余元。时间到了2022年1月7日,虽然此前法院两度审判结果都认为医院不构成诈骗罪,但永嘉县医疗保障局还是作出了浙永医保执罚决字〔2022〕第1号行政处罚决定,要求永嘉江南医院退回骗取的医疗保险基金3773014.81元;并罚款15092059.24元。江南医院再度起诉,2023年5月,浙江省平阳县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认定永嘉县医疗保障局出具这一行政处罚决定定性不准确,事实和法律依据不足,程序不正当,依法应予以撤销。而这次判决公布后,永嘉县医保局又提起上诉后,在延长审理期限数月后,二审法院驳回了医保部门的上诉,维持原判。“其实从作出行政行为到最终行政处罚作出都是错误的”,纵观这起医院与医保部门多年“拉锯战”,一位法律界人士这样表示。一起值得警醒的医保案“在与全国各地医保部门讲课沟通的时候,我曾多次提及永嘉江南医院的案例,警醒医保部门依法监管,依法行政。”一位医保局管理人士表示。长期关注本案的知名医改专家徐毓才也表示,由于医保的不当处罚,导致一家医院永远“死掉”了,医院虽然赢了官司,但失去了太多。关于永嘉江南医院案件,还要从2015年说起,包括郑直、张区、陈健、张永谦医生等多位眼科主任在内的9名医院股东来到永嘉县,合伙经营一家综合性民营医院——江南医院。在2015年底到2016年12月,一年多的时间里,江南医院向永嘉县慈善总会捐款450万元,其中98%用于医疗救助项目,先后使2000多名需要救助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由于股东中有一名做医疗器械的商人,江南医院可以以远低于其他医院的进价获得用于白内障手术的人工晶体,但在晶体的最终医保报销价格上和市场价保持了一致。也因为这样,江南医院将白内障手术价格压了下来,根据其提供的数据显示,当时江南医院单眼白内障手术医疗总费用为8000元左右,而随机抽取的省级医院使用相同晶体的费用情况则显示单眼白内障手术医疗总费用为8000至13500元不等。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在江南医院进行单眼白内障手术医保基金支付的费用在4600元左右,而随机抽取的省级医院医保基金支付的费用则在5100至10200元不等。正因如此,医院的合伙医生表示,在保证医院运作的情况下,这样定价既能减少医保支出,又能给患者提供实惠,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出乎意料的是,就是这件他们认为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让几位合伙医生遭受了近三年的牢狱之灾。节约医保基金,却因诈骗医保被查!人工晶体价格秘密被揭开据国家卫健委《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统计,社会办医疗机构总数量已达49.5万家。另据统计,非公医疗机构中超6万家被纳入了医保定点。而之前公开披露的数据测算,医保收入占非公立医疗机构收入的比重超过了70%,为主要“金主”,可见目前社会办医机构对于医保的依赖程度之高。永嘉江南医院收入基本上以白内障医保患者为主,为患者开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事情就出在人工晶体上面。据介绍,由于江南医院的股东中有一位医疗器械经营商,以一款市场价为5000元左右的日本进口人工晶体为例,医院的进货开票价格为5200元每枚,医院在此价基础上加价100元后以5300元的价格销售给患者,并以此向当地医保基金申请报销。作为股东,器械经销商可以给到医院一个较低的结算价格,进货价与结算价之间的这部分差价返利给医院。根据江南医院提供的资料显示,做一个白内障手术的费用大约在8000元左右,医保给予的报销比例约为52%,含人工晶体在内的全部手术费用,医保基金约支付4600元左右,剩余部分由患者自行承担,但江南医院将患者的这部分费用进行了减免,因此患者在江南医院做白内障手术是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的。而根据温州市人社局2017年10月17日出具的一份2016年1~9月随机抽取的省级医院使用的同款日本进口人工晶体费用情况表显示,单眼白内障手术医疗总费用8000元到13500元不等。医保基金支付的费用为5100元至10200元不等。也就是说,在公立医院同样使用与永嘉江南医院同款进口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手术,永嘉江南医院比一般的省级公立医院还要节省医保基金,而且患者除了医保报销的部分,自己基本上是不需要花费任何钱的。对此,《南方周末》曾以“一宗骗保案掀开价格机密:白内障手术为何这么贵?”为题进行了报道,根据当事人郑直的舅舅提供的一份病人病历资料显示,浙江省景宁县某公立医院的同款人工晶体,2016年12月时价格为5480元一枚,高于江南医院向医保申请报销的价格。“同样的人工晶体,‘人家’卖5000元没罪,我卖5000元就有罪?”庭审中,张永谦曾如是辩解。据介绍,江南医院的白内障手术以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医疗技术获得当地患者的高度认可,从2015年底开始,在近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该院就医治了三千多名白内障患者。一些患者后来在得知江南医院几名医生的遭遇后,自发给当地有关部门写了“集体请愿书”。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教授表示,尽管在很多疾病上民营医院很难和公立三甲医院竞争,但在眼科领域,民营医疗几乎在大多数地级市都超过了当地的三甲医院。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十几年来,眼科用实践向业界、政府和民众证明,医疗服务供给的市场化绝不是洪水猛兽,民营医疗在基本医疗领域不仅可以提供质量可靠的医疗服务,而且可以节约成本和医保基金,有效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那么江南医院的盈利点到底在哪里呢?实际上就是上述人工晶体经销商结算价和医保结算价之间的差价,差价以返利的方式回到医院。也就是说,如果不基于医保,江南医院的这一商业模式几乎不存在。但正是完全基于医保的商业模式,为几位医生创业者后来的牢狱之灾埋下了祸根。江南医院现状:名存实亡、理想破灭几年前,9名股东入狱,正蓬勃发展的江南医院被按下了“暂停键”。恢复自由之后,张区医生等人第一时间去医院看了看。昔日繁忙的医院,如今落满灰尘。曾寄托他们办医理想、职业梦想的江南医院,已经没有重新开始的可能了。工商资料显示江南医院依旧是“存续”状态,但江南医院“存续”的使命不是重新开始。“江南医院存续的原因是江南医院还欠着员工的部分薪酬,供应商的部分货款,还有房产租金。我们需要这个主体与医保局交涉。重新做的可能性几乎很小,因为员工都早已另谋高就,股东也对这样的投资环境信心不足。”张区说。恢复自由之后,江南医院的几名股东希望拿回被扣压的应付医保款项偿还欠款,对员工和昔日的合作伙伴有个交代。“永嘉县医保局扣押了永嘉江南医院应付款项379万余元,经多次交涉无果,而且永嘉县医保局要求我们走司法途径。所以只剩下诉讼一条路可以走,被迫无奈之下只能起诉医保局。”江南医院被“暂停”的这8年,也是张区等投身社会办医眼科医生被“暂停”的8年,大好的年华与时光消磨在身陷囹圄与司法诉讼中。这家民营医院的倒下,不是因为经营不善没有患者;郑直、张区、陈健、张永谦,这些创业医生满怀信心入局,却经历“噩梦般”创业经历:办医1年坐牢3年,背负罪名出局。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法律事务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邵颖芳持续关注这这个案件,并且早期时候就呼吁应当立即将9名股东无罪释放。2019年末,几名刚刚被取保候审的江南医院的股东,委托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的邵颖芳律师团队,向永嘉县医保部门提起系列诉讼——就是上文所述案件。邵颖芳表示,“行政诉讼纠纷代理不是一个结果论成败,代理最大的意义在于促进有关部门更好的依法依规的去行使职权。接触到永嘉江南医院涉嫌医保诈骗案件至今,从刑事案件介入到行政诉讼启动,中间的曲折故事一言难尽,需要依靠两位专业级律师的分工协作才最终取得这样的结果,拿回原本属于当事人自己的东西,希望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案件是最后一个。”来源
1月20日 上午 7:01
其他

悲痛!知名大三甲主任猝死,年近45岁,离开头一天,发布了一则视频...

导语惊闻噩耗,令人无比悲痛!2024年1月12日,网传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医生、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科普网红朱翔医生突然离世,年仅45岁。朱翔是麻醉界的后起之秀,在麻醉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经常向大众科普麻醉知识,他在抖音上还拥有近10万的粉丝,点赞量超过百万。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么一位年轻有活力的医生怎么就会猝死呢?要知道在他猝死的前两天,他还于1月10号在抖音上分享了一段患者手术后的视频,向公众科普医学知识——顺行性遗忘。1月11日晚上临近半夜,有粉丝在朱翔医生的账号下留言为其祈福,希望他可以渡过难关。岂料到了1月12日上午,就有医院知情人士透露朱翔主任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最终身亡,年仅45岁。对于公众关心的死因,知情人透露系心脏骤停导致。谁也没料到,这么年轻的一个人,这么敬业的医生,11日就出事了。在朱翔发布的视频中,他经常到深夜才能下班。在一则视频中,通过医院办公室的窗户可以看到城市的点点灯火,整个城市都已经进入了睡眠,同事问他:“朱翔老师,都这么晚了才下班,怎么感觉您还是那么快乐啊!”朱翔回答道:“是的啊!我们的快乐就是病人可以平平安安回到病房,我们可以高高兴兴回家!”同事接着说:“这不是你的快乐,我问的是你自己的快乐!”。随后,朱翔医生陷入了沉思,没有再回答,只是一个人默默离开了医院。这个视频令人感觉心都被扎得生疼,医院那么多病人都等着他去实施麻醉,他只能这么晚下班,难道还有什么其它办法吗?据公开信息显示,朱翔医生已经从医22年,2023年刚刚博士后出站,曾主持省市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超20篇,其中近一半论文被SCI检索,申请2项专利,获得省市级重量级奖项4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自媒体网站的运营,他还获得了医院颁发的“新媒体人才”荣誉。这个年龄,这样的学医成长周期,要学历有学历,要技术有技术。这个年龄,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却突然离世,让医院和家庭都遭受巨大损失。如此年轻有为的一位医生,未来还必将在麻醉界发光发热,可惜天不佑人,命运捉弄,只能空留遗憾。麻醉科频发猝死事件猝死医生一半都来自于麻醉科有的医生才20多岁!在得知朱翔主任去世的消息后,粉丝们在表达震惊和缅怀的同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疑惑:前一天还活蹦乱跳和粉丝互动的麻醉科医生,怎么一下子就猝死了呢?难道麻醉科的工作量那么大吗?能把人累死?是的,麻醉科工作量极大,而且猝死事件频发,有的医生才20多岁。国外一个医生协会(IMA)曾做过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是医生的平均寿命仅为59岁,远远低于普通人的寿命72岁,要少活13年之久。原因是大部分去世的医生死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而活着的医生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其中45-55岁这个年龄组的医生健康状态最为脆弱。而中国的一份研究调查报告显示,1/4的医生罹患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比普通人群要高出25%。其中,一半的医生都患有高血压,40岁以上的医生患病率是普通群体的2倍以上。触目惊心!而据中国医师协会曾参与的一项有关中国医师猝死调查发现,2015年以后,猝死医生明显上升,其中以三四十岁壮年医生最多。调查令人痛心发现,半数医生在猝死前,都已持续工作了8~12个小时,甚至不少医生连续工作超24小时。有些让人意外的是,猝死比例最高的不是急诊科,也不是重症科,竟然是麻醉科医生,达到了26%。这次猝死的45岁朱翔医生,就是一位麻醉科医生。据媒体公开报道,近年来已有多例麻醉医生猝死或自杀的事件发生:2017年1月9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一名麻醉医师,在值班过程中猝死,刚满28岁。2017年3月26日,江阴某医院麻醉医师邓某,猝死,25岁。2017年6月2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规培住院医师陈德灵,猝死,26岁。2017年9月2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年轻的麻醉专业规培医生将麻醉药物推入自己的静脉结束了生命,年仅28岁。2019年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医师江金健,心脏骤停去世,30岁。《中华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统计了2012年至2015年被媒体公开报道的医生猝死案例,在已知的29名医生当中,有14名医生竟然都是麻醉医生,占总人数的一半。太令人惊讶,麻醉科医生猝死事件到底为啥会比其它科室高那么多呢?深扒原因后大掌发现:麻醉科医生太累了。据调查显示,国外的麻醉医生通常每年只需服务500-1000例病例,而我国麻醉医生每年接诊病人数保守在上千例,整个医院的病人想要做手术,都得靠麻醉医生进行麻醉。相比其它科室,虽然外科医生也很忙,但他们可以忙在手术室、忙在查房,还可以坐门诊,总有机会喘口气,但麻醉科医生却要一直在手术室里忙,极其单调,心里不免会压抑。只要患者做手术,就离不开麻醉,在中国内地,一个麻醉大夫却要对应7个手术大夫,甚至7.5个。因此,麻醉医生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这使得他们极易出现过劳的情况。过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梗、脑梗、脑出血等疾病。麻醉科医生在30岁的时候正是医院的骨干,承担的工作很多,猝死概率大,因此被称为麻醉科医生的“30岁现象”。此外,心理压力也是导致麻醉科医生猝死的重要原因。由于麻醉科医生的“病情处理周期”很短,从麻醉到苏醒,在数个小时内就要直接面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他们的大脑劳动强度很大,每天都肩负着患者性命相托的重任,神经始终像一根弦一样时刻紧绷。手术室是麻醉医生绕不开的工作场所,术中使用的麻醉气体、高频电刀、甲醛、臭氧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各种仪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医疗射线也会对医生的健康造成影响,手术室的空气污染是严重影响麻醉医生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缺口35万,还有人竟然认为麻醉不是医生麻醉科现已成为跳槽的重灾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百年,可还有很多人认为麻醉科只是辅助科室、医技科室,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挫败了麻醉医师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麻醉是现代医学的开山之作,没有麻醉,就没有现代医学,在100多年前,即便是像阑尾炎这样如今低年资医生都能完成的手术,对当时的医生和病人来说,都无异于拿性命相赌。近50年来,随着麻醉的巨大发展,外科手术成为大多数人可以耐受的常规医疗,麻醉医学是各种外科大手术安全开展的前提。所以,谁还敢认为麻醉医生不重要?对于经历手术的病人来说,最迫切的期望是安全、无痛;而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他们的期望是患者拥有平稳和良好的手术条件,这一切都需要麻醉医生去提供支持。麻醉医生在所有医务人员里面,是具有最全面抢救技能、知识、经验、理论及方法的医生,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急诊科医生、ICU医生都是不能和麻醉科医生相比的。如此重要的医生,现实却是,小医院麻醉可有可无且不在领导的建设重点内;在大医院中,由于重症病人多、疼痛病人多,麻醉科的重要性才日益凸显。但这也只是浮于表面,事实上的受重视程度也就那么回事,做完一场手术,受瞩目的永远是外科医生,病人感谢的永远是外科医生,手术费用分大头的也是外科医生。在称呼上,懂行的叫你一声麻醉医生,不懂行的直接称呼为麻醉师,彻底沦为背后的小透明。“我从麻醉科跳槽主要原因是不受患者和院领导的重视,工资低、工作量大,职业成就感也太微薄。”从麻醉科跳槽的武汉黄医生表示,有次武汉某老总家属遭遇了车祸,小腿受伤严重,抢救的任务是尽量保住患者的肢体,麻醉科、创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危重症科多学科合作奋战了9个小时,才把患者的腿保住。在患者康复后,家属为医生们开庆功会感谢,所有参与抢救的医生都到场了,却无人通知参与抢救的麻醉科医生,患者没跟于麻醉医生们见过面,不了解可以理解,但院领导会不知道麻醉医生在危重症抢救中的功劳吗?或许在他们看来,麻醉医生就是可有可无的辅助而已,所以,很多麻醉科同事要么改行,要么跳槽……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万名麻醉医生,服务于14亿人口,中国还缺少35万名麻醉医生。人员短缺导致加班频繁,工作量巨大,可工资收入却提不上来,这就又导致了麻醉医生的大量流失。大掌想想悲哀而无奈。朱医生是一个优秀医生。可是,连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有什么病症,都不注意的医生。再技术精干和优秀,年轻就消失于自己的岗位,大掌认为,这不是好医生。战场,首要的,不是消灭敌人,而是保护好自我战斗力量,最大程度避免伤亡。很多人都期望医生能告诉自己,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捷径,可以预防猝死。但实际情况是,医生自己也不能预防猝死。所以,你看这广褒宇宙,烟火人间,有多少是人能掌控的?人定胜天,天,对你翻一个白眼。避免猝死,如上终南山,倘若真有捷径可走,那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不吸烟、不饮酒,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学会调节情绪,懂得取舍,知道进退,减轻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张弛有度,学会调节,保持心情愉悦……扪心自问,别说麻醉医生这个职业了,就是普通人,谁能做到?有医生表示,自己所在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每年职工大体检,基本都有好几个被发现恶性肿瘤。而且,都是青壮年。“三高”和肿瘤,几乎成了医护人员的一种新型职业病。但是,人就是这样,总是抱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是击鼓传花的那最后一棒。还有一点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这些年,甲状腺结节、肿块发现率非常高,以前好像很少。是否可以作为课题研究一下?最精通医学知识的人群,却沦为最不健康的,说明促使人健康的根本不是医疗本身,而是其他,超出医疗之外的东西。就拿医护来说吧。医护人员不仅是给病人看好病,还需要SCI、课题、成果、学分,以及整个医疗行业为了生存,彼此之间争抢病人白热化,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内卷。他们就像两头烧的蜡烛。白天看病,晚上值班,发文章刷题目整材料提职称。基层医院待遇差,饿死;三甲医院活太多,累死,一线医护人员卷了多少年了。有时大掌在想,三甲复审,为什么不审审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长,是不是严重超标?为什么不审审医护人员的休息休假,有没有得到保障?为什么不审审医护人员的排班是不是科学合理?为什么不审审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是不是足够简洁?好多医院领导都说医院事业单位,劳动法不太适合用于医院。你跟主任说:太忙!主任跟你说:多来个医生,就要多分一份绩效!你说: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工作和回家还能剩点精力陪家人,少拿绩效,也没关系的。主任摆摆手,转身走掉了。心想:你们少拿绩效没关系,可我少拿绩效有关系。真相,不能直视。医生的命延续了他人的命,医生用一天的生命看几十个号,为几十个人夺回了身体的健康。医学是神圣的,但不能因为治病救人是神圣的,就把医生的生活绑定在医院。正所谓“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麻醉关乎着每个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危,如果麻醉医生自己的生命健康权都得不到保证,那还谈什么医疗呢?多少麻醉医生基本天天在医院忙碌,希望医院能给麻醉医生多一点的休息时间,多一点重视和关爱,他们的命也是命,也需要正常的生活。逝者已矣,生者当惜!《协和临床医疗手册》希望麻醉医生通过此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来源
1月15日 下午 7:00
其他

一张处方爆火,近20万医生直呼受不了!大三甲医生:看着心惊胆战!

导语这张被争论不休的处方背后关窍你猜得到吗?近期,全国多地发热患者又“鼓”了,特别是抵抗力较低的儿童,有些孩子因感染甲流连续一两个月都没有上课,刚好的差不多了,又感染了乙流,发烧、咳嗽断断续续,家长和孩子齐受罪,不知道何时是个头......随着儿童咳嗽门诊量的激增,一张基层处方在医疗行业爆火,立刻引发了将近20万医生的强烈讨论,引起了一阵波涛汹涌!从这张基层处方单可以看出,孩子感冒发烧去看病,医生上来就天罗地网一番操作。开出克林霉素尚能理解,紧接着居然还有中药注射液清开灵、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一看到这张处方单,大掌就头皮发麻,这还只是基层用药,上来就扔了一个核弹,激素和利巴韦林一共各用5支,居然还是注射给药,并不是能减轻副作用的局部雾化。大掌不禁想问,真有医生如此大胆吗?不严谨的仔细斟酌,一上来就给儿童开这么全面出击的药物,一丝后果都不考虑吗?该处方中,在使用中药制剂的同时,也应用了多种抗过敏药物,就算因中药注射制剂导致过敏或出现了副作用,症状也可能会被掩盖,后期风险谁来承担呢?这张被争论不休的处方背后关窍你猜得到吗?跟帖医生众多,其中有医生表示:地米既能退烧,抗炎止咳,抗炎缓解咽痛,妙!这种处方,是各种诊所普遍的路数。这种处方在诊所,无人监管,全凭自觉或者良心,至于激素把月经搞乱,利巴韦林生殖毒性的副作用......安徽皖北一名医生看到这张处方后表示:“诊所基本都是用这个处方!要知道,效果贼不赖,老百姓就喜欢这样的处方,为啥不用青霉素或者头孢,而是换成了克林霉素?因为青霉素易过敏,头孢需皮试,左氧有胃肠道反应,于是,他们选了个有效又折中的方子,用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甚至有的诊所能开出极其广谱的亚胺培南!也别管培养什么超级耐药菌了,老百姓说好那就是好,你三天治不好病,你就是庸医!”“清开灵、炎琥宁、板蓝根、柴胡、穿心莲都是必备的,只要是中药制剂,那就能挣大钱,诊所必开,也别管中药注射液安不安全、过不过敏了!如果不用清开灵这些药怕是只能烂在药库里。激素前2-3天也必用,患者追求症状学效果,诊所医生要想混下去就得用,不然就可能被扣上医术不高明的帽子,这是为何正规的内科医师干不过诊所的原因之一。”“至于利巴韦林,就算指南上说禁忌症多,儿童慎用,什么过敏性休克、生殖毒性,但患者甲流乙流那么多,总得来上一样抗病毒药物,全面突击总有一样能治好病。这些药主打便宜,有效,利润高,至于患者后续的影响,根本无暇顾及,这就是诊所医生的治病逻辑,大三甲用啥,他们用啥,直到让大三甲无药可用……”此外,还有熟悉其中关窍的一位医生一语道破其中原因:基层不这样开处方,那基本上就是天天吵架,打了针烧不退,吵多了就习惯用上激素了。对此,四川一名医生非常认同此观点,且感同身受,他表示,三个月以前他也会嫌弃这张处方,但之后遇到了一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来看病后彻底改观。因为患儿一感冒就被带去诊所打激素,随后医生给孩子爷爷讲先不用激素,避免影响孩子发育,感冒咳嗽都有个过程,用什么药都不会一天就痊愈。医生按照原则开药治疗后孩子症状无明显好转,第二天早上都还未交班,孩子奶奶就来办公室开骂了,“年轻医生只配坐在办公室里混吃等死,连个感冒咳嗽都医不好,还赶不上一个诊所的村医”。各类污言秽语不堪入耳,这名医生表示,亲身经历这件事后面对这张处方心情更是五味杂陈,或许之后也不想再去考虑素的远期危害了,为了患儿长期考虑反受责怪,有些怀疑开这么重的处方背后,是不是都是患者逼的。20万名医生都惊呆了!大三甲医生:不规范,风险大能不能别这么开?重庆一名三甲医院的呼吸内科医生对于这张处方非常不认同,但更多的是无奈,她表示,这张处方的效果一定很好,要知道,激素、抗病毒、广谱抗生素都用上了,能不好吗?但看病并非与打仗一抹一样的原理,对于儿童,是万万不能搞火力全覆盖、范围打击那一套的,否则后果真的很危险!这张处方的激素和利巴韦林分量用的极大,溶液浓度用的也不对,在以往的医疗事故中,克林霉素和利巴韦林由于浓度太高、滴速太快造成的猝死和过敏性休克比比皆是,这都是教训。一名专业的医生是绝不允许激素、抗生素、抗病毒一起混用,这张处方就是在乱搞。如果要对儿童使用抗生素,一般也会选择窄谱抗生素精准打击,但是有的诊所医生竟然还开亚胺培南,这与作死何异。”大掌认为,激素的副作用没有医生是不知道的,但有患者不懂激素、抗生素、抗病毒一起混用的风险,仅仅是想要好得快而已,如果医生也“半推半就”不懂拒绝,那医生的职业操守又将何去何从呢?说实话,只吊两瓶维生素,病人也能缓解,诊所也能赚到钱,并非就真的需要如此重且杂的药,激素能不开就不开,跟患者讲清楚利害关系,没有患者会不理解,更何况面对的是一名幼儿,父母又会让孩子处于危险境地呢?或许,有些基层的现状是这样的,不验血、不拍片做CT,甚至各种抗原检测试剂也没有,发烧咳嗽无法精准诊断,为了省事求全面,更为了追求效果,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抗病毒,以及糖和盐)已经成了标配,至于其他的,老百姓不管,老百姓看中的只会是效果,只要不把他打出严重问题就可以了。可一旦真的出现了严重问题,患者和诊所又都无法承担沉重的代价,说到底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医生和患者都心存侥幸,都在赌,赌患者没事,赌自己是命运眷顾的人,但大家或许忘了,无论如何总有一方会失败!这真的很无奈,患教工作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安全用药需重视避免头孢曲松+地塞米松联合配伍!避免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制剂!在患者一味求效果、求立竿见影的现状下,可以想象,有些基层的不规范用药肯定很难改变,毕竟没效果就没患者。但大掌还是要劝诫基层医生多注意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平时开处方要避免!前几天,临床上就报道了一例地塞米松联用头孢曲松导致患者猝死的案例。通过查阅头孢曲松的说明书可知:头孢菌素类静脉输液中加入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血管活性药(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时将出现混浊。由于本品的配伍禁忌药物甚多,所以应单独给药。其次,应用头孢曲松期间饮酒或服含酒精药物时在个别病人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故在应用本品期间和以后数天内,应避免饮酒和服含酒精的药物。地塞米松属高效、低毒的糖皮质激素,在与多种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葡萄糖酸钙等)混合输液时可产生浑浊、沉淀等化学物理反应。地塞米松含两个烯键,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头孢曲松钠含有羧基,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两者配伍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聚合反应,带来理化性质的改变。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原粉无菌填装制剂,加水制成溶液后pH宜控制在6.0~8.0的弱酸性环境中,β-内酰胺环在近中性的溶液环境中稳定性较好。而使用最多的地塞米松的剂型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其水溶液的pH在7.5~10.5时较稳定,显弱碱性。两者在同一水溶液中混合,存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的可能性。在统计分析了在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同瓶配伍药物不良反应的数据,共计检索2111例,最终纳入1289例,其中严重报告166例(占12.8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275例,占98.91%)。因此,头孢菌素与地塞米松同瓶配伍,存在理化性质改变的风险,进而降低药效和引起更多药物不良反应。同瓶配伍的地塞米松不足以完全预防头孢曲松钠的过敏反应。临床应避免将头孢菌素与地塞米松同瓶配伍给药,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追溯到更早之前,一名乡镇医生给村里4岁男童孙子开了一张处方同样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g+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2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静脉滴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1ml+5%葡糖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8ml+5%葡糖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g+5%葡糖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共计:17.2元看到这张处方,外行人觉得大赞,17.2元就治好了病,这比大医院动不动就花好几百可要良心多了。可内行人,却倒吸一口冷气,对于一个4岁儿童来说,这样的用药也太可怕了。大掌咨询了一位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临床药师,他提出该处方用药存在以下问题:1、儿童群体禁用阿米卡星。阿米卡星是常用的、价格低廉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但副作用明显,在临床上已有相当多的惨痛教训。以前经常能见到因为使用氨基糖苷类致聋的孩子,造成终身的遗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亦明确指出氨基糖苷类药物应避免在小儿患者中使用,只有在病情需要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本例显然不属于这种特殊情况。2、头孢曲松的剂量明显偏大。头孢曲松成人常规剂量为1~2g,一天一次,本例中4岁儿童使用了和成人相同的剂量是明显偏大的。3、清开灵注射液用药风险大。清开灵是中药注射剂,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非常多没有解答的疑问,近期在一些给儿童的处方中频频出现中药注射液,其中不乏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事实上,因中药注射制剂所出的事故屡见不鲜,已被频频警告!2015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制剂报告12.7万例次,严重报告9798例次(7.7%),从2018年开始,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就多次发布公告,先后要求柴胡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等多种中药制剂修订说明书,并强调对儿童、新生儿及婴幼儿应该做出慎用或禁用要求。所以对于儿童患者医生在开具这类中药注射液时应该慎之又慎。4、不能用地塞米松退烧。对于激素退热,《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当中有明确提及,一般情况下都是不推荐。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假设存在咽部水肿等表现,可能会需要用到激素,那么对于本例中的患者也应该首先考虑布地奈德雾化这样的给药方式,而不是使用不良反应相对多一些的、长效的地塞米松。更可气的是,当事医生解释“漏洞百出”,他表示,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是为了预防头孢曲松和清开灵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乡镇医院抢救条件差,用激素预防过敏反应,总比不用好吧?还说自己是实属无奈。事实上确实,这位医生连最基本的医疗知识都不懂,说好听点是无奈,说难听点就是庸医,这张处方的问题出在用量和配伍方面,还有防过敏的思维问题。上呼吸道感染用地塞米松为了尽快退热,头孢曲松就权且当细菌感染,抗感染,给4岁孩子开氨基糖苷类,中药注射剂,不是谋财也是害命!不管是基层还是三甲医院,这样的处方有啥辩护的理由?如今的一大问题不是无药可用,而是滥用药。有些基层医疗条件差这是事实,但不能成为医生盲目用药的理由。医生的职业,需要有所坚持。相信每名医者都有从权的时候,可是对于患者,风险和获益的评估这个无形的天平究竟往哪边倾斜应该多思考一点。换位思考,如果这样的患者是自己的孩子,这个处方会怎么开?往期回顾患者强烈要求加上医生微信后,发生的事警醒广大医务人员震惊!医生外出进修一年,回来后科室快倒闭了!超6成医生感觉医护越来越难做,该如何重拾职业信心?最新指南:建议医生尽量不要给熟人、朋友看病!阿奇霉素退居二线?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这些药物成首选!“是因为喜欢!”医生转行当司机令人动容,如果有一天不做医生了,你想做什么?
1月10日 下午 7:01
其他

人民日报曝光:公立医院负债20万亿!除了发医护工资,赚的钱都去哪了?

导语虽然在外人眼里,医院非常赚钱,实际上有很多公立医院负债累累。2023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晓宁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一半以上医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债问题,造成负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正是导致公立医院负债压力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严控医院无序扩张,严禁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公立医院负债10年连续增长总额已超万亿元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根据历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梳理发现,自2009年至今,公立医院负债总额不断增长。2009年我国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3687.2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2%,2021年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增至19150.69亿元,增长419.37%,资产负债率达45.10%。除了发医护人员的工资赚的钱都去哪了虽然在外人眼里,医院非常赚钱,实际上有很多公立医院负债累累,这是怎么回事呢?公立医院负债累累?除了发放医护人员的工资外,赚的钱都去了哪里?要想治病救人,首先就得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并且这些医疗设备还需要定期的检查维修或者更换,而这些医疗设备的价格并不便宜,有些医疗设备的价格更是高达上百万。大多数的公立医院在赚钱的同时,更加注重卫生公益职责,通过各种举措来吸引患者前来治病。除此之外,即便是一些小的医院,所有的配套设施基本上都是非常齐全的,比如导医台以及各个部门,都是俱全的,在这方面也需要花费不少。从无序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医院如何自救无序扩张的发展模式已经走不通。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公立医院从无序扩张走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转折点已经到来,但总体来看,相关公立医院负责人的发展理念还未彻底转向,使用举债资金维持基本运营的情况并未减少。各地区的公立医院都面临病人外流的危机感,因此当前特别要强化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能把病人留在县域、省市区,是当前公立医院最大的挑战。公立医院必须学会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等维度去审视自身运营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来源
1月9日 下午 7:00
其他

深挖医改!医生年薪制可以改变过度医疗?7成医生年收入不到10万,年薪制后医生还会认真看病吗?

导语从“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到“年薪制”,医生的付出理应得到好回报!影响老百姓幸福的几大山头,楼市、教培都整顿过了,终于轮到医疗这块了。最近医疗行业的大动静、大利好:2023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六大部门推出了年薪制,固定工资,医生没有提成了,到手的钱和业务不再挂钩。在大力改革的背景下,迅速让医护人员的待遇问题成为焦点。以前医生的薪酬结构是底薪加提成,做的检查和手术越多,给医院创收越多,拿的提成越高。这就很考验人性,医生也是人,就会有部分医生为了多赚钱,安排没有必要的过度医疗如检查、治疗、手术等,此次医改,可以让医疗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国家卫健委提出,实施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年薪制,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加可预测和稳定的薪酬结构。这一措施有望减少医务人员对药品和耗材价格变动的依赖,增强其经济安全感。那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当中说的公益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公立医院得更注重社会效益和患者利益,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今后一个普通感冒花三千五千去看,这样的“大冤种”事情将不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望解决,医患矛盾会大大降低。医生年薪制实施后,大部分医生可以干干净净、开开心心了。国家这一举措,确实是希望把医疗行业变得更透明,让老百姓能看见整个医药、医疗的流通环节,医生能凭手艺吃饭。参照国外做法,公立医院看基础病,收费便宜,检查设备传统;私立医院大部分是贵族医院,看的是高端疑难杂症,医护人员专业技术可能更顶尖,检查设备先进,中国未来可能也走这条路线。
1月8日 下午 6:01
被用户删除
科技

专家访谈|王刚成教授:快、准、稳!现实版腹盆部外科“拆弹专家” 专攻疑难肿瘤顽疾

关于勤动脑,王教授指出,不管是临床管理还是手术治疗都要动脑筋。手术该不该切、该怎样去切、会不会出血、出血后如何处理、下一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该如何处理等都需要动脑去思考和预判。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太突然!杜海涛跑步时意外离世

导语工银瑞信基金副总经理杜海涛12月13日在跑步时突然心梗离世。12月14日,有媒体记者确认,工银瑞信基金副总经理杜海涛12月13日在跑步时突然心梗离世。履历显示,杜海涛,出生于1974年,现年49岁。1997年7月至2006年3月,先后就职于长城证券、宝盈基金、招商基金,于2006年9月加入工银瑞信基金,现任工银瑞信副总经理,兼任工银瑞信(国际)董事长、基金经理。此前福州一名66岁的男子上班时突发心梗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医生提醒:随着近日气温大幅降低,急性心梗的发生率有所提高,出现急性胸痛尤其高度怀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立刻拨打120。心梗趋于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主因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且“年轻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上30几岁的患者屡见不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良龙教授此前做客本报《大医生开讲》直播间时表示。一般而言,中老年人导致心梗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而熬夜、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久坐、抽烟饮酒等生活类因素则是心梗发病日益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甄别心梗是关键急救牢记两个120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患者强烈要求加上医生微信后,发生的事警醒广大医务人员

导语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家属朋友圈吐槽,难怪没人尊重医生.....有这么一条朋友圈,让不知情的人看了气愤不已,怒斥怎么会有这种医生。但了解事情真相后,大家都沉默了,该不该给患者私人微信,再次引发争议!原朋友圈大概内容如下:患者因腰痛被自己家人送到医院治疗,导台的医护人员推荐他们去康复科,但康复科医生看完病例后,表示要去神经内科治疗,于是将他们的号转去了神经内科。家属带着患者去了神经内科后,医生也表示无法解决,让他们去骨科,而到了骨科后,医生让他们去康复科....就这样几个科室的相互推诿,后来患者去了隔壁的神经外科。神经外科的医生检查后,发现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椎骨伤了,静养就行。这样一个没人敢接的病人,检查了没什么问题,家属认为医生不把病人当人看的行为很不负责,于是这条吐槽的朋友圈诞生。
2023年12月17日
其他

震惊!医生外出进修一年,回来后科室快倒闭了!超6成医生感觉医护越来越难做,该如何重拾职业信心?

导语医护能不能安心工作的首要条件是他们的是否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最近在一论坛网上来自河南一医院的一名全科医生的感慨(吐槽)让很多同行感同身受。据医生的帖子得知,医生去年离开单位到郑大一附院外科进修学习,原本是打算学成归来大展身手的,可当进修结束回到原单位后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不知道是基层医院没有吸引力,还是DRG\DIP的普及,亦或是药物耗材的集采,医生所在的科室人越来越少,半天不见一个病人,感觉要倒闭了。医生表示,在原单位完全看不到希望,感觉医生越来越难做了,到底要不要换个职业?在医生的帖子下面,有同行评论表示,大家都一样,越来越难干。该同行在一家社区医院工作,按理来说社区医院病人不会少,因为有既定的目标人群,但近半年来,同行发现科室接诊的患者少了一半,就连之前一个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病号都没再去过医院。其实除了基层医生之外,三级医院的医生也过得没那么轻松。前段时间,一同行抱怨,因为病源问题,医院给值班医生下达了必须收治病人的任务指标,收治病人最少的医生要被扣钱。可事实是,一个月快要完了,他还一个病人都没收到。为此,同行表示:该同行所在的医院因为病源问题,给值班医生下达了必须收治病人的任务指标,收治病人最少的医生要被扣钱,有实力的医生都跳槽了。话题回到文章开头,在医生的帖子下面,大多数医生都表示目前工作越来越累,提不起干劲,找不到职业激情。而产生这种负面情绪的,大多都是因为“没有保障”“医院拖欠工作或是绩效奖金”等等。当然,这也并非是医生们传播负面情绪,今年年初就陆陆续续有医生反映医院降薪的问题。到下半年,多起因医院发不出去工资,员工讨薪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有些医院还因为发不出工资,解雇几百名员工上了热搜。虽然专家们表示,医护能不能安心工作的首要条件是他们的是否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相关部门一定要尽快落实发工资这件事,不能因为拖欠工资的问题,把医护往外赶。可事实是,到目前为止,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都还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近期,一个叫“提桶跑路”的词频繁出现,让人看了觉得有些搞笑,但更多的是辛酸。为何医生会“提桶跑路”?有医生直言:一旦医生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就很难坚持了。医生一直被称颂为“白衣天使”,不断地被道德绑架。可事实是,大家都只是普通人,同样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谋生而努力。可作为谋生的手段,医生却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不停的被要求奉献,除此之外,还要担心被扣绩效,被扣工资。工作十几年,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激情真的很难保持。再者就是令人无比头疼的医患关系。不管男女老少,只要出现不愉快的事,就开始投诉,不管自己有没有理。而作为被投诉方的医生,不管对与错,都要被罚!大家都互不信任,都防着彼此。这无形中也给医生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基于上述两点原因,加上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很多医生对这份工作没了归属感,产生了职业倦怠,就会选择辞职离开。当然,这并非是危言耸听!2022年5月份,Medscape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除了奥司他韦,这5种药可应对甲流

导语除了奥司他韦外,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和阿比多尔也可用于抗甲流病毒。甲流”发病48h内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除了奥司他韦外,5种药物包括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和阿比多尔也可用于抗甲流病毒。01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最新指南:建议医生尽量不要给熟人、朋友看病!

岁的孩子在半夜哭着说耳朵疼,而他的母亲又刚好是一个医生。我们真的能在此时要求一位母亲不去检查孩子的耳朵、不评估孩子的呼吸音是否正常吗?」实际上,不少国家对于接诊熟人这件事有着明确的规定。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阿奇霉素退居二线?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这些药物成首选!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医讯书屋👆)导语中西医齐上阵!这段时间,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以儿童为主。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达到高峰。多地疾控发布提醒,需要重点防控肺炎支原体(MP)。MP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极其难缠。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MP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侵入机体后黏附在呼吸道粘膜表面,引起呼吸道疾病,如鼻炎、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喘息等。《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提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年龄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中国顶尖肿瘤专家患癌,一年后痛苦离世,临终前的反思发人深省

导语“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啊!”“世间很多事,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能感同身受,做了那么多手术,但对于患者术后的痛苦却不甚了解,没想到这痛苦如此深......”从医50余载的中国顶尖肿瘤专家华益慰,在自己生命的最终时刻如此说道。从医生到患者的身份转变,华益慰意识到了很多以前并未特别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经历了一年多的艰难抗癌过程后,他更是感叹无比:“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啊!”一、肿瘤专家成癌症患者,抗癌一年离世华益慰,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不仅医德好,医术也精进,备受患者的信赖。但2005年,为人治病半辈子的他,却被胃癌“找”上门了。7月份时,华益慰总觉得自己没什么食欲,有时候明明没吃两口,就感觉肚子很胀,于是他挑时间做了个检查,最终被诊断为胃癌晚期。根据华益慰的情况,医生为他安排了全胃切除手术。然而术后,华益慰出现了严重的反流、烧心情况,人也无法平躺,只能半卧。为了更好地控癌,华益慰又进行了腹腔热化疗,每次结束后,他腹痛难忍。而一个月8次的频率,更是让他完全没有喘息的机会,刚缓过来又要重来一次痛苦。不仅如此,化疗后,华益慰还出现了恶心、呕吐、无法进食等严重的副反应,经胃肠造影诊断为回肠末段肠梗阻,此时不得不进行二次手术。可术后,肠吻合口漏了,肠液、粪便、血液流入腹腔,引发严重感染,此时,华益慰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各种并发症轮流折磨着华益慰,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曾不止一次地说:“别输了,别再浪费了”、“我不想再撑下去了,我受不了了!”最终,在2006年8月12日下午6点,华益慰与世长辞。二、反思:面对癌症,治病还是治人?回顾华益慰的抗癌过程:2005年7月确诊胃癌——8月接受全胃切除手术——接受化疗——出现肠梗阻,并于2006年1月份接受肠梗阻手术——手术失败,吻合口瘘造成严重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去世。前后一年多的时间,华益慰几乎每天都生活在痛苦当中。而当自己感同身受时,他同时也对过往胃癌治疗的方法进行了深刻反思。以前,在碰到胃癌患者时,华益慰通常也会考虑全胃切除手术,可自从自己亲身经历后,他开始有所转变。当时,他格外关注与他同住的一位胃癌患者,为此还特意找到战友于聪慧,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做全胃切除,患者遭受的痛苦是很大的,所以以后做决定之前,要反复斟酌,能不全切就不要全切。对此,同行兼战友于聪慧表示:“对于华主任的想法,我们一直谨记于心,之后在治疗胃癌时,也会转变思路,能不全切的尽量不全切;而必须全切除的,则进行手术方式改良,尽可能的减少反流的几率,
2023年11月26日
其他

“是因为喜欢!”医生转行当司机令人动容,如果有一天不做医生了,你想做什么?

导语就算某一天他们离开了并非因为不热爱,恰恰是因为太爱这个行业了。医生是大家(不包括医生本人)公认很吃香的“铁饭碗”,工作稳定还不用担心会失业,社会地位高,从医的优点有很多,但从医后转岗的,也大有人在。他曾是一名医生,后成了一名有“民间神医”之称的网约车司机大掌在某社区平台上看到一位博主的分享。某日,该博主坐网约车,发现司机竟是县医院的医生,也是他的同学,在交谈中知晓了同学东哥(化名)成为一名司机的“故事”。一位肺癌晚期的病人就诊,病情严重了,东哥暗示家属放弃治疗,因为大概率会花了钱也不能续命。家属却坚持无论花多少钱也得治,但县医院不具备做肺癌手术的条件,于是东哥便推荐家属转院,天津、北京、上海都可以,如果大城市不好挂号,也可以选择市医院,在家属的要求和千恩万谢中,东哥出于好心和善意,帮忙联系了市医院胸外科的师兄并快速地帮患者安排了住院。转院后没过半年,患者还是去世了。后来,病人家属便到县医院投诉东哥,说他和市医院的大夫联合起来坑钱,明知道治不好还给转院治疗。医院做了详尽的调查后并把结果反馈给了家属,证实东哥确实是出于好心,并还了他的清白,后续事情得到解决了,但这次事件在东哥的心里还是留下来一道抹不去的伤痕,既委屈、又无奈。后来东哥辞职离开了县医院。博主不解,就算离职,也不能开网约车啊,这么多年的行医经验,荒废了太可惜了。东哥笑眯眯地说,“我是真的喜欢!”原来,辞职后闲得发慌,他就注册了网约车司机充实生活,兜兜风拉拉客聊聊天,确实能排遣寂寞。有一次,一个女乘客抱着浑身抽搐的孩子上车,哭腔着说让他开快点。他边开车,边问情况,边观察孩子,他判断是高烧惊厥。他告诉女乘客,到医院直接去儿科诊室找医生,这个情况属于急诊,当地县医院急诊科未必有懂儿科的医生,到时候急诊还是要呼叫儿科医生,不如自己直接找儿科医生更快捷。他把车开到门诊楼门口,看着女乘客进了楼才继续接单。第二天,女乘客给东哥打电话,千恩万谢,还说要当面谢谢他。他拒绝了,但心里是暖暖的。后来东哥又拉过几个去医院看病的乘客,他都是热情地帮助乘客分析病情,给出建议。即使不是看病的乘客,他通过察言观色,也会偶尔发现生病的前兆,叮嘱乘客去医院检查。这些乘客都认真地听他说话,郑重地考虑他的建议,事后,这些乘客也都给他打电话表示感谢,说他是民间神医。其实东哥明白,并不是他医术有多高明,而是他脱掉了医生的身份,作为一个旁观者、陌生人,乘客愿意相信他说的话,感激他,尊敬他,让他感受到了做医生时没感受到的快乐。所以,他说的是真的,他开网约车,是因为喜欢!是医生,但或许还有另一重身份此前,在知乎上有这么一条问题:有多少医生转行了,或者有没有你认识的医生转行了?为什么?共获得600多条评论。有成功转行的网友表示:虽说内心深处是有点后悔的,可能跟自己现在做的工作有关,每天都是毫无意义的报表、文件,远没有在医院工作那种成就感。但是,双休是真的太美好了,周末再也不用担心值班的问题。所以,偶尔有后悔的时候,还想去医院那种环境工作,可一想到再也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没有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就退缩了。并说了自己的新工作,他是彻底转行了,离开临床,去了一家卫健委下属事业单位,是行政相关的工作。也有医生转岗后又回归临床的。陕西一位医院行政工作人员表示,放弃临床后,她看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后悔万分,临床虽然累,至少有成就感,能学到东西,我费尽千辛万苦转岗医务科,待了两个月已经很不适应了,像是一位高级保姆,每天焦虑、暴躁到极点”,后来她决定离职想办法又回到了临床。还有不少离职医务人员,离开了岗位,刚开始做的是和医疗不相关的事情,比如说冯唐。冯唐作为一个作家被大家广为熟知,“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句流传甚广的小句就是出自他手。这个写得一手冯式风流小诗的作家在此之前的身份是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和麦肯锡合伙人,2011年,曾担任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CEO。冯唐的老师郎景和院士是医学界的名医,妇产科的大咖,也是作家、诗人、哲学家和书法家。此外,还有许多医生在自媒体领域、公众号平台上用视频亦或者文字的方式,用自己专业独到的见解、文笔、口才,展现了其同样亮眼的另一重身份和另一种“造诣”。学医难,辞职也难!走上从医这条路并非是一条不归路,但却是一条又长又难的路,对患者和病人而言医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但大家或许忘了,医生,其实也是他们赖以谋生的一份工作,而他们不能“摸鱼”更不敢懈怠。在工作中遭遇不顺时,每个医生内心都有一个改行的欲望,都会像“面对挚爱但争吵的妻子有无数次想离婚的念头”一般,想放弃医生这层身份,但是无论再怎么吐槽,但是当病人需要他们的时候,骨子里牢刻的使命和爱岗情节总能一次又一次将他们拉回,继续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负重前行,大家对此是否深有同感呢?其实无论医生们是转行离开还是兼职其他,请相信他们,不是因为不热爱了,恰恰是因为太爱这个行业,所以,请珍惜身边正在看病的医生们,给予他们最大的理解和尊重,让他们负重前行的道路上能医路有光,畅通无阻!医生们,如果重来一次,你还想成为一名医生吗?如果有一天不做医生了,你想做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内留言讨论~往期回顾非必要不做CT!Nature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为什么医院那么忙不多招点医生和护士?有些声音很傻很天真

导语谁又能设身处地的为医生们争取更优的从医幸福感呢?最近几天,多地感冒发热咳嗽又爆棚了!网上关于就诊时,患者和家属很焦虑无奈,医护累的要吐血,无论是挂号、候诊还是看病治疗,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有的人甚至因为等待太久而耽误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连声抱怨。这种视频不断的刷屏,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还有的人问:为什么不多派些医生过来?为什么不多招些医生过来?为什么不多建医院?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网上有些声音很刺耳。“你嫌公立医院等的时间长,就去私立高端医院啊”。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其实又没有道理。其实,去公立医院看病的家长都是平民百姓,这年头“钱难赚,屎难吃”。财力雄厚的人谁愿意在公立医院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排来排去,挤来挤去的呢?又不想花高价去私立高档医院,又不想在公立医院排长队,不愿意等待时间长,这成了一个死结了。这一想法就如同,我想上清华北大,我还不想好好学习,这样太难了。还有一些声音也很刺耳,有的家长留言说,医院爆满看病很累。就有人怼道,谁让你生病呢?甚至有医生忍不住抱怨说,最近太累了,就有人怼,累可以辞职啊。反正医院和医生是横也不对竖也不对,左右为难。医院不能随意招聘的原因在这里首先,医院不是随意可以招聘大量医生和护士的。医疗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招聘医生和护士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这不仅涉及到临床技能的掌握,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际沟通能力。其次,医院需要考虑到充分的医疗资源利用和成本控制。招聘一名医生或护士不仅仅是雇佣的费用,还需要提供工作场所、设备器械等各项支出。医院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此外,医疗行业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大型综合医院,吸引了大量的患者前来就诊,造成了就诊压力集中。医院忙碌的关键原因在于就诊压力的持续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医疗需求不断上升。加之医生和护士的培养周期较长,无法立即满足患者的需求,这使得医院始终处于忙碌的状态。一个行业的人多不多、够不够,和普通人的主观感受不一定是相关的,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在门诊和急诊坐诊的。大部分人看病都在门急诊,觉得那里的医生很少,病人很多,但其实,医生主要的临床工作是在病房里治疗比较重的病人,如果是外科医生,手术也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但是大部分人是看不到的。总结起来,医院之所以那么忙,主要是因为医疗资源有限、就诊压力持续增加以及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主观上说,虽然医院招聘更多的医生和护士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但受各种复杂的客观因素影响导致这一举措是无法实现的。解决当前看病问题的一些小技巧1、一方面患者们要提高医学科普知识,小毛小病不要轻易往医院跑。2、可以借助互联网医疗,减少医院就医的繁琐。3、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在就诊中碰到不讲道理的人胡搅蛮缠,要拉一下,帮一下无助的医生,不要把为数不多的医生都吓跑了。3、更重要的,心平才能气和,控制自己的焦虑感。最后,大掌希望医疗行业能够持续改革与创新,在要求医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的同时,也能设身处地的为医生们争取更优的从医幸福感,医患和谐,医疗系统平稳运转,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打动了您,还请关注我们,更多好内容不迷路哦~往期回顾医德不是一盆可以任性泼洒的脏水!请给医生一个冒险的理由!突发!一夜之间,这家医院700多名医护被辞退!谁来帮帮他们?支原体肺炎高发,家长焦急,医生疲累,急诊超负荷运载,这一波要如何破解?多大的仇恨?一名女医生被同事投毒、投尿,监控拍下了整个过程……医生必看的10本好书,带你体悟医学的温度
2023年11月19日
其他

谁还没点儿内幕消息,科主任摸鱼时就喜欢看这6个公众号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吧基层e生之家乡村医生培训工程官方公众号。乡村医生培训工程由国家卫健委基层司指导,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主办,致力于144万乡村医生的成长、交流。▼
2023年11月19日
其他

医院赔了53万后,主任被涉嫌“医疗事故罪”立案逮捕…医生找谁诉冤?

导语医学天然就是一门有遗憾的科学,医生走的每一步,都与风险相伴,医生最需要的不仅是患者的信任,还有社会的认可,公权的体恤,司法的宽宥。厦门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温红主任医师,近日在某社区平台说了自己身陷的一场官司,并写到:本人不堪5年来『准戴罪』身份的煎熬和愈来愈烈的折磨才鼓足勇气打扰诸位。温医生所在科室在2015年底,收治了一位13高危急淋患儿,治疗两月,但终因后病情恶化去世。患儿病逝后,家属将医院起诉到法院,司法鉴定结果为医方负次要责任。2017年9月,法院一审判决医院承担次要责任,赔偿患方53万余元,患方不上诉,接受赔付结案。但是,收到医院的53万民事赔偿后,涉事医生,却被患儿父母控告以“涉嫌医疗事故罪”被刑事立案,患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向涉事医生索赔140余万。家属称,小林出现严重毒副反应后,在家属强烈要求下,厦门市第一医院召集各科室医生会诊,但作为小林主管医生的温红并未参加。据此,家属认为,在小林病情恶化期间找不到血液组医生,是主管医生温红个人的懈怠。2019年2月27日,思明区检察院对温红批准逮捕并移至法院。若「医疗事故罪」罪名成立,温红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吊销执业医师证。温主任身为医疗组长,身陷其中,直至2023年4月该案在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开庭,法院一审判决温红无罪。医疗事故大家听闻不少,但是医疗事故罪,大家听说不多。医疗事故罪并引起大范围舆论关注的事件,好像发生在福建比较多。大家印象较深的,媒体关注时间比较长的,就是福建长乐市医院妇产科李建雪医生一案。2012年新年跨年夜,一名叫陈燕芳的28岁产妇大出血死亡,当时李医生值班。随后,从院长到护士,14名医务人员被长乐市卫生局处理。李建雪被吊销医师执业资格,开除党籍。长乐警方将李建雪等三名医护人员以涉嫌医疗事故罪,移送检方起诉。最终,李建雪被单独提起公诉。先后经历6次开庭通知,5次延庭通知,4次取保候审,后追加变更强制措施监视居住。事件发生后,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7名专家对此事故作出的讨论意见,一致认为:李建雪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坚守岗位、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向上级答复请示汇报,遵循上级医生医嘱,没有擅离职守,其医疗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罪相关情形,产妇的不良结局非目前医疗技术所能够完全避免。但是,顶级专家的集体意见没有被法院采纳。一审的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李建雪犯医疗事故罪,免予刑事处罚。面对法院判决,李医生说:“我可能经验不足,认知有限,但我尽力了,我没犯罪。”对此判决,当时医疗界和法律界一片哗然。不少人认为,医学天然就是一门有遗憾的科学,医生走的每一步,都与风险相伴,医生最需要的不仅是患者的信任,还有社会的认可,公权的体恤,司法的宽宥。所以,对医生的惩罚,刑法当须谦抑,一定要慎刑!终于,一年之后,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李建雪医师无罪!八年之后,终得昭雪。我们有句深入人心的话,叫正义会迟到,但不会不来。但是,迟到的正义和迟来的月经一样,无疑是一种病。说句心酸的话,许多医生,在当初学医的时候,觉得只要披上白衣战袍,就能成为救死扶伤的天使,可以去拯救他人,但后来才发现,不是所有的病人你都能救活,甚至有时候你连自己都拯救不了。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刑法》中设定有“医疗事故罪”的国家。其实,我国自1997年设立了“医疗事故罪”以来,在法学界和医学界取消“医疗事故罪”的呼声就从未间断!为什么世界各国均不设立“医疗事故罪”?因为医患之间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当一个患者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她的丈夫可能不希望她活下来,她的儿子可能不希望她活下来,她的父母可能不希望她活下来,她的亲友可能不希望她活下来。但是,抢救她的医生,毫无疑问的,百分之百的,发自内心的,希望她活下来!医生和患者,其利益从来都是高度一致的!医患是与病魔并肩作战的战友。没有一个医生,不想把病人的治好就活!但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疾病本就充满了复杂性,病患之间也充满了变数。尤其是危重患者抢救本就是充满了不可预测性,限于经验和水平问题,每一个医生在其职业生涯中都不可能是一个百分百的永不犯错的完人。我们必须明白,造成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疾病。医生是在帮助患者和疾病斗争。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也不能认为医生就是害死患者的元凶,而只是没有能够成功阻止病魔而已。对于临床经验,医生要反思总结,吸取教训,不断提高。但是,世上没有绝非的事情,我们应该允许医生有一定的容错率。事实上,现代医学的进步,就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对医生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必须有所宽容。如果我们一定要拿结果、事后诸葛亮的去反推过程,把医生限于经验和水平问题的定义为犯罪,于情理上有失公平、于法理上有失公正。一个医疗结果的产生,存在很多原因,如疾病本身特点、患者体质、医生采取的医疗方案等等。事实上,医疗更像是一门经验学科,没有错误的积累,就不会有医学的发展。退一万步说,即便医生有失误,如果医生出一次错,就要以“犯罪”罚之,最终受损失的还是患者。因为医生本可以从这位患者身上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未来的行医生涯中可以拯救成千上万的患者,结果非得以罪罚之,剥夺行医资格,就像是非得要砸碎以泄愤的和氏璧一样可惜。当然医生也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错误,改正并教导他人不再犯错。医生需要反思,但不能轻易定罪,这才是良性的循环。千万别让苛责绑住医生治病救人的手!医患双方是在一条船上,医患矛盾这个结应该是一个活结,如果这个活结朝着不同的方向拉,就会成为了一个死结。看尽轮回,方知治病无功。顿悟因果,终晓救人有罪。大掌在此呼吁,“医疗事故”和“医疗事故罪”,必须有有一条明确的分水岭。因为医生不是神,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起死回生,如果死个人就赖上医生,天底下就没有人当医生!我们即使做不到不尊医重卫,至少也应该在尊重科学、尊重医学的前提下,对医生的每一项指罪和处罚,都应该轻拿轻放!不能让后来人“宁穷十年街头站,也不端医生这碗饭”啊!就像是温红的辩护律师李慧娟律师说过的:今天,尽管温医生迎来了无罪的判决,但医师自律与维权的路还很漫长,医师在认真履行诊疗义务的同时,如何获得相应的法律保护尤其避免如此「轻易」地「被刑法」化,避免像温医生一样被无中生有之「罪」折磨数年之久才获「无罪」,值得深思和研究。期待相应法律制度愈加健全,执法体系愈加完善,温红医生和李建雪医生的遭遇不再出现。来源
2023年11月17日
其他

非必要不做CT!Nature 子刊:超94万人数据分析显示,CT检查与儿童青少年血液肿瘤风险增加有关

导语即使是低剂量的CT辐射,都可能会增加血液恶性肿瘤的患病风险,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今年是“支原体肺炎”流行年,加之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影响,儿童门诊已经“鼓了”,而胸部CT检查是避不开的环节,有的孩子甚至一周做2次CT,高频次的CT检查实在令人担忧!Nature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27岁女博士确诊HIV阳性,被传染的途径让人无法接受!

导语女博士:肯定是搞错了,我压根就没有机会被传染。事件概述27岁女博士被诊断是HIV阳性,得知这个消息她整个人都垮了。她告诉医生自己特别洁身自好非常注意卫生,自己每年都体检,去年体检也没问题,今年体检过后,突然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告知她HIV阳性。当女博士听到这个消息时,立马对疾控工作人员说:“肯定是搞错了,我压根就没有机会被传染”。工作人员劝她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女博士带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又进一步的去医院检查,核实确诊她就是一个HIV阳性的携带者,她不敢相信,她非常肯定的对医生说,自己根本没可能会得这病,她知道HIV的传播途径是血液,母婴,性传播。她告诉医生,自己从来没有献过血,她非常肯定的告诉医生自己母胎单身27年,至今没有过一次性行为,母婴传播更是没可能的。医生就问她有没有做过什么手术,包括医美,她说没有,她说自己连纹眉都没有。突然她问医生,洗牙算不算?医生说:“算啊,你去哪里洗牙的?”她说是去一个私人小诊所,本来想去大医院洗牙的,但是大医院人太多,挂号要抢,然后又要做各种检查又要排队的,非常麻烦,去小诊所就很简单,不用排队耽误时间。然而医生告诉她,很可能是因为这个洗牙传染的。大医院里,即使你拔个牙或者做个痔疮手术,或者是洗个牙,这些都是有创操作,医生都是先让你去查血,看看你凝血好不好,有没有感染,查梅毒,艾滋,乙肝这些传染病。那么为什么医院要这么繁琐?因为这是在保护你,在保护你的同时也在保护下一个(患者)。每一个病人都必须要这样检查后才能进行后续检查操作等,如果有问题,这个器械是需要特殊的消毒,从而防止了这种交叉传染。发生高危性行为或被艾滋病人侵犯后自救方法扩散!发生高危性行为或被艾滋病人侵犯后,可在72小时内自救!请把这个方法转给所有人!艾滋病是有阻断药的!被艾滋病人侵犯后,2小时内及时进行预防性用药的效果最佳,阻断成功率在99%以上。随后成功率会开始逐渐下降,但72小时内仍有较高的成功率,被称为黄金72小时。——哪些人需要服用阻断药物有明确暴露史的人群才有必要服用。因为阻断药物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不能随便乱吃,有明确暴露史的人群才有必要接受阻断药物治疗,具体情况包括三种:与艾滋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发生没有安全措施的性行为;开放的伤口或黏膜组织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血液;被有艾滋病患者血液的针具刺伤等。——阻断药物要吃多久阻断药的完整疗程一般需要28天。中途自行停药,会使得阻断效果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耐药的后果。所以,在决定服用阻断药物后,要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并与医生随时保持联系。——阻断药物会有副作用吗有。除了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恶心等,阻断药物也会对人体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有明确暴露史的人群才有必要考虑服用阻断药物,而且必须要第一时间到传染病医院或疾控中心寻求帮助,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来源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医德不是一盆可以任性泼洒的脏水!请给医生一个冒险的理由!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医讯书屋👆)导语医疗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给医生一个冒险的理由!此前,一医生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条动态引起大家共鸣。医生的动态是一家医院贴出来的,关于桡骨小头复位收费问题的告示,希望患者主动缴72元的治疗费用,尊重医生,尊重技术,更是尊重自己的孩子。根据国家收费标准规定的收费标准,桡骨小头脱位后复位,应收取162元的治疗费。但该医院根据山区情况,出于关爱弱小的考虑,并未按照国家收费标准执行,而是将收费标准降低至72元。即便如此,有些家长还是认为桡骨小头脱位,不应该收费。于是在医生治疗结束后,不仅不缴费,还辱骂医生。
2023年11月6日
其他

医生必看的10本好书,带你体悟医学的温度

)的全面进攻,包括其治病经历、对人生的理解、对自己忙碌前半生的回忆与思考,以及关于亲情和生死的深切感悟。有痛苦、迷茫与绝望,更有拼搏、无畏与希望,看见了波折四起,也看见了绝地反击。
2023年11月5日
其他

突发!一夜之间,这家医院700多名医护被辞退!谁来帮帮他们?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医讯书屋👆)导语为谋发展舍弃全体医护这一举动令人寒心!11月1日晚,湖南益阳康雅医院发布了一则通知,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鉴于益阳市中心医院近期将正式接管康雅医院,决定于11月30日和全体员工正式解除劳动或聘用协议。这一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上述通知显示: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中心医院正与康雅医院进行资源整合,为顺利推进整合工作,市中心医院拟于近期正式接管康雅医院。鉴此,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民法典》有关规定,我司将于2023年11月30日与全体员工正式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我司将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市中心医院做好定向招聘工作,争取医院员工能留尽留。未被市中心医院聘用的人员,我司将依法依规支付经济补偿,并协助办理失业保险等相关手续。11月2日,康雅医院一名工作人员透露,部分医院员工已前往益阳市政府。益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回复,正在处理中,目前正在和医院员工沟通协商。并表示,并不清楚要解除劳动合同这件事,目前,正式的人员分流方案还没定下来,定下来后会召开职工大会,会给所有的员工解决问题,能够留下来、符合条件的,会尽量的留,如果留不下来的,也会依法依规给予补偿。后续留下来的人员会交给益阳市中心医院统一管理。晴天霹雳一夜之间,全体同事失业了?11月2日,康雅医院一工作人员称,见到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之前,未收到任何信息,目前很多人都在维权。资源整合为何不能将员工留下?也有不少医护人员发文称:“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多年,被医院单方面解除合同,一夜之间被迫失业。”11月1日晚上,益阳康雅医院的员工们都收到了这个通知,对于人员的安排和补偿都没出相关方案,“职工代表大会还没开,就直接爆出来这个消息”。“资源整合后还是做医院,为什么不能留下我们?重新招聘并不是所有人都被接纳,还要考试。”康雅医院的员工们都感到无比沮丧。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在医疗界享有盛誉的医院,在没有任何预警、解释和意见征集的情况下,却突然做出了如此“不负责任的”决定。对于中心医院来说,接管康雅医院是一次重要转折。借此可以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带领康雅医院迎来新机遇。对医院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对于医院员工而言,这无异于晴天霹雳。这份工作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本,医护们为此付出的热情和汗水是无法计量的,却没想到会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局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对于患者而言,许多人在康雅医院看病看得好好的,一夜之间,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被辞了?接下来的手术怎么办?预后怎么处理?治病疗程如何继续?抗癌计划如何进行?信赖和依赖的大夫离开了自己的病情找谁看?医院此举考虑过患者没有?何去何从医护人员的权益谁来保障?虽说医疗工作者都自带光环,身披天使外衣,但他们其实与普通老百姓一样,生老病死,养家糊口!这群被解聘的医务工作者有些人可能还在孕期;亦或者孩子还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有人依靠着这份浅薄的工资每月还房贷车贷、养活一家老小;还有很多踌躇满志、正准备大展拳脚的医学生和新员工;甚至有医生正处于升职称的关键时刻....他们是普通人,是子女、父母、爱人,只不过比其他人多了一个“白衣天使”的光环而已。益阳康雅医院官网截图医院为求发展和机遇有这一变动无可厚非,但是!在医护人员安置这一过程中,如何保障员工的权益和生活需求?如何确保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就医体验?这些都是必须深入思考问题,“一窝端”、逃避和踢皮球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请不要把全体员工再就业这一难题丢给医护人员,不要让他们在流血、流泪、流汗的时候腹背受敌,医院要想长远发展,离不开口碑和支持,为谋发展舍弃全体医护这一举动不仅寒了医务工作者的心,更是让患者们对中心医院管理层产生不信任感,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医院看到有此案例岂不是有样学样?往小了说医院了失民心,往大了说这一“坏榜样”又会对社会产生何种影响呢?说到底,医院的安置办法和举措是不完善、不合理的,此事,是否应该先征求益阳康雅医院医务工作者的意见,先沟通好去留和待遇等细节问题,在全体协商无异议后再报备给卫健委,才能发布通告,而不是采取“先斩后奏”的强硬手段,丝毫不顾及各方感受一意孤行。想要获得重获信赖、挽救口碑,还希望医院能站在医护们的角度妥善安置,掌上医讯也会继续跟进此事,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相关进展也会第一时间告知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需要对整个医疗行业进行深入反思。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方式,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员工的权益和生活需求,让患者在医院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相关资料据了解,康雅医院是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集医疗、预防、康复、养老、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2016年6月12日正式开业,2022年1月由益阳高国投整体收购,正式转制为益阳高新区国有医院,设置床位1000张,是益阳市卫生健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13日,在2023年第30次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市中心医院整合湖南康雅医院方案,以无偿划转方式,将湖南康雅医院资产划转至市中心医院,建立益阳市中心医院高新院区。图片来源:康雅医院官网掌上医讯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支原体肺炎高发,家长焦急,医生疲累,急诊超负荷运载,这一波要如何破解?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医讯书屋👆)导语急诊爆满闹纠纷!患者:“等了7个小时,看不了不要给我放1000多号”!你如何看?“看得了看,看不了不要给我放1000多号”“我们等了几个小时,你们有没有负责人出来跟我们协商过”“像有些孩子都40多度了,孩子发烧烧得难受死了”“孩子发烧难受死了,趴到门口吹凉风,等了整整7个小时。”“现在的问题是号放的太多了”这是最近在某医院儿科就诊区域流传出来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家长大声抱怨,围堵在诊区,有工作人员在现场处理。评论区的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感觉家长说的没错,条理清晰:医生也不容易,针对的是挂号问题。如果患者特别多,明显看不完,可以给来挂号的家长说明前面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可以去其他医院或诊所就诊,挂上号一直等7个多小时确实不合理。#不给你挂号你还是要抱怨。挂多了也抱怨。只有一来就看才不抱怨。#挂不到号,就走了啊...现在是,你放了号,病人在等,但是医生忙不过来...这就是医院的问题...#再闹更没儿科医生了,1000个号医生都在加班加点......#他这一吵又耽误了好多时间,吵半小时耽误好几个孩子看病,医生不得不停下来,经常这样。#很多医院都取消了儿科。风险大、病情变化快、收入低、家长情绪大。现在急诊儿科医生都是年轻人,没有几个主任这些了。#普通病可以去社区门诊啊,干嘛非要挤在大医院。看起来大家说的都没错,近期全国各地处于支原体肺炎和流感的高发期,各大医院儿科门诊,都属于超负荷运载状态,孩子难受,大人焦急,医生疲累,让人看了十分难受。图源:北京新闻广播有的省市为了保证所有病患都能得到救治,要求医院必须接诊,不能拒诊,所以可能会出现输液杆不足、病患较多等情况。有的医院的儿科医生从早上七点多开始提前看诊,一直到下午两点还吃不上中午饭,因为上午放的号还没看完。有的医院已经把有儿科或者内科经验的医生调到儿科支援。然而这些根本不足以缓解段时间大量病人的冲击。并且可怕的是,病人家属的不理解。各种投诉纷纷到来,投诉医生服务态度不好,投诉导医人员。一言不合就“开卷”。但是号源不够,不是医生可以决定的。所以请不要把矛头指向医生,不要把情绪无端发泄给医生。甚至有医院实行急诊限号政策:根据河南省儿童医院公布的消息:「医院的三个院区,每天门急诊量持续在
2023年11月2日
其他

多大的仇恨?一名女医生被同事投毒、投尿,监控拍下了整个过程……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医讯书屋👆)导语什么仇什么怨?投毒者只被行拘15天...胡医生竟然被人投毒了,她的遭遇让整个社区都为之震动。投毒事件让人们瞠目结舌,而投毒者仅仅被判了15天行政拘留,这让所有人都感到不解。投毒者的动机是什么?警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决?“被人投了有害物质,最后只给一个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我不太理解这个处罚。”胡医生困惑不解。去年10月24日,胡医生用监控视频拍下了同事吴某向自己水壶、水杯等处投放多聚甲醛的影像,随后报警。次日,警方以吴某涉嫌寻衅滋事进行立案侦查,吴某先被监视居住6个月,随后被取保候审。事发近一年后,今年10月19日,处理此案的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以吴某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为由,下发了撤销案件决定书。吴某受到行政拘留15天以及罚款的行政处罚。10月27日,54岁的胡医生(化名)从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江都路派出所民警手里,拿到针对同事吴某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上面显示,吴某因为向胡医生使用的暖水瓶、水杯及水壶内放入尿液和多聚甲醛,对其寻衅滋事的行为予以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1500的处罚。▲警方出具的撤销案件决定书对于这一处罚决定,公安部门解释称,之所以判定“情节轻微”,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没有医疗机构能够证明胡医生在事发后所做体检中的肝损伤、胃疼、重度焦虑等结果与吴某投放的“多聚甲醛”有直接关系。对此,胡医生已向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检察院提交了侦查活动监督申请书。10月31日,江都路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目前处理结果已经交到当事人手中,吴某已经被行政拘留,其他案件细节也已向当事人传达。对于此案件,部分法律相关人士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后薛铁成认为,如果不能查明当事人的“投毒”行为具有直接导致病情加重的结果,就不能对当事人的“投毒”行为进行归责,不过该案也有一定的探讨空间。悬疑水杯内总闻到刺激性味道女医生在办公室内安摄像头找“答案”今年54岁的胡女士是天津市河北区一家三甲医院科研科的医生,她平时会和同事们在一个共用办公室工作,午休时会来到一间单独的办公室休息。胡医生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放置了水壶、水杯等饮水器具。从2022年10月初开始,胡医生总觉得在杯子里闻到刺鼻的味道,喝水的时候会觉得有“辣嗓子”的感觉。她反复清洗杯子,同时在办公室内寻找是不是堆放物品发出的味道,但是一直没有结果,有时候甚至觉得是自己出现了味觉“错觉”。水中持续的刺激性味道,以及后来出现的身体不适感,成了胡医生的一个心结。胡医生的爱人知道后安慰她说,暖壶里的水是从医院烧水机中倒出来的,而自来水中本身就会有一些添加物,可能是那里面的味道。直到去年10月21日,和胡医生同部门的章医生(化名)也闻到了自己水杯中的刺激性味道。两人交流后,发现这两种味道是一样的。胡医生意识到,这种味道可能并不是“错觉”。当日,她在下班前将杯子里带有刺激性味道的水倒进了一个空暖壶,留作“证据”。当时,胡医生有点怀疑是有人故意往她的杯子里放了东西。于是第二天,她趁着周末单位没人的时候,在办公室内安装了一个行车记录仪。揭秘视频拍到同事向暖瓶水杯“投毒”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医生用“谎言”治愈患者的视频火爆全网!比医术更重要的是医德

导语据说,每个医生都曾或多或少对病人撒过“谎”。最近,不少人在追热播剧《问心》,被里面的故事感动和治愈。其中蔷薇的故事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蔷薇,将未婚夫建波视作自己最重要的人,可是一场车祸,让建波成为了植物人…此时,蔷薇的心脏病发作,手术刻不容缓——然而蔷薇不想独活,拒绝手术。心外科大夫为了劝说蔷薇进行手术,告诉她车祸伤重的男朋友“有可能会醒来”。女孩对生命重新燃起热情。而在现实面对病人病痛和苦难时中,大家对“医生的谎言”这一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被要求一定要说的谎言此前,网上有一个短视频很火。讲的是,62岁的老父亲,穿越2000多公里找医生看病。看病前女儿偷偷找到医生恳求,无论结果多么严重,都不要告诉父亲实情!结果医生接诊时却说:你姑娘在门口拦着我不让我和你说实话,但我说实话,一个简单的病会从哈尔滨飞到上海来吗?此话一出,女儿惊出了一身冷汗,她怕父亲知道实情后便不再治疗。没想到医生接着说:瘤子不一定是坏东西,您老人家还没这个本事一定能生癌!医生话音刚落,病房里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而老父亲也开心的笑了。心里沉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你们去外面办手续吧!”这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实际是为了支开老父亲,留下女儿单聊。医生表示:病房里都是和他一样生病的人,如果硬要说没有病,他肯定是不信的。而且你父亲现在这个情况,需要尽快手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作为医生,不仅要在医学上判定无误,人情世故也要精通。实情相告,患者会有巨大的心理负担,而全盘隐瞒,患者可能也并不会相信。只有善意的谎言,才会让患者配合治疗!据说,每位医生都曾对病人说过「谎」谎言一:挂一瓶盐水给她,就说是止痛药有位老年女性患者,是糖尿病足住院的,住院时左脚趾都坏死了,整个足背是发黑的。当时有一个实习生,刚来科室没多久,看到她的脚后吓了一跳,叫了一声,这得多疼啊!本来病人进来时没什么事的,听到这句话后便时不时就叫唤两声,说自己脚疼,还总是让主管医生去看她,不去的话,就一直在那里喊疼。连家属也有些无可奈何。晚上夜班,病人又开始按铃了,说自己脚疼得不行。值班护士看她表情都扭曲了,怕出事,就过去喊医生。赵医生听完后,便起身去看病人。回到办公室后,赵医生说了一句:“你挂一瓶250ml的盐水给她,就说是医生开的止痛药。”护士有些迟疑,说:“这样可以吗?如果被病人发现不得骂啊!”赵医生说:“没事,你就照我说的做。”于是护士把针水挂了上去,并告知,这是医生开的止痛药。老人哼哼唧唧地应了。护士过了五分钟过去看她,问她感觉如何。她说:“这药真神了,一打上去就不痛了。”谎言二:这瓶「神药」,专治你的病有个病人总怀疑自己心脏有问题,可是每次来检查都是正常的,查了心电图,心电图比医生的还正常。但是病人坚持住院,医生只能无奈地给他办了住院。进来后,病人总说自己心脏肯定有问题,让医生该怎么治就怎么治,然后又躺在床上,长吁短叹。周三主任大查房,他照例拉着主任的手说自己心脏不舒服。主任很耐心地听,时不时附和几句。等病人说完了,主任悠悠说道:“你的检查结果我已经看过了,确实有问题,问题还不小。刚好我前段时间去北京开会,听说那边医院引进了一种进口药,专治你这个病的。我拿了两瓶回来,给你一瓶,你先试用一下,有效果咱们再说。”病人感谢之至啊!次日就对医生说,药果然有效果,一吃下去就立马觉得自己精神了。几天后病人出院了。后面大家问主任给病人用的什么神药,如此有效。主任笑着说,“什么神药啊,就是普通维生素。”谎言三:找人假扮老人的儿子,让他安心离世陈医生曾经讲过这么一件事。他收治过一位老人,心衰进来的。老人住院一段时间,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后面,老人病情越来越重......有一日,老人把医生叫了过去,对他说,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临走前想见见自己儿子。原来老人是有孩子的,但是年轻的时候因为对家人不管不顾,甚至对妻儿大打出手。和前妻分开后,连一分抚养费都没有给过,哪怕孩子病得连医药费都给不起他也没有帮过一把。后来孩子大了,他渐渐老了,开始怀念家庭的温暖。尽管前妻原谅了他,但也坚决不肯复婚。孩子也不肯认他。现在自己要走了,希望临走前能见儿子一面。医生有些为难,但这是老人的遗愿,于是他硬着头皮拨通了老人提供的电话号码。果不其然,对方一听到是关于他父亲的事情便愤怒地挂了电话。医生只能安慰老人,说他儿子现在工作忙,一定会找时间过来的。在老人临终前,只能不断安慰老人,说他儿子在来的路上。医生不断进进出出,老人的气息也越来越弱。后面医生走出去打了个电话,然后进来把话筒放在老人耳边,只听到那边传来响亮的一声“爸”。老人最终安详地走了。医生最后是怎么说服他儿子的。原来,那是医生找了一个朋友扮的,老人已经很久没有和他儿子说话了,这时候他也分不出来,索性就让他安心地走吧。临床中,医生们会碰到各式各样的病人,有些病人是真病,需要用药医治,但有些病人,也许仅仅只是“心病”,他们需要的可能只是医生的一句安慰,一句善意的谎言。作为医生,不仅要懂得如何用药治疗,更多的时候也要学会如何医治患者的“心病”,必要时更要学会如何向患者“撒谎”,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作为患者,我们也要给与医生敢于“撒谎”的勇气,就算有一天“善意”的谎言被拆穿,也请给他们最大的宽容,毕竟,这个谎治好了你的病,救治了你的命!你对患者撒过哪些善意的谎言?请留言评论我们将挑选10位网友送出【掌上医讯—精美礼品】一份往期回顾新一轮清退编外人员来了!500人被清!你的医院开始执行了吗?被清退该何去何从医疗反腐为什么被按下暂停键?真相终于被曝光!发了个朋友圈,俩医务人员被开除了!超65%医生收入下降,是因为没有认真工作吗?突发!这家医院被57名患者起诉,卫健委介入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31岁北京男医生给女友下药全过程曝光,今年最魔幻恐怖热搜!

导语魔幻恐怖剧情,每天都在现实世界上演。近日,北京王女士爆料称,31岁的医生男友不想要孩子、不想结婚,在她怀孕大约6周被男友暗中下堕胎药致流产。▲监控显示,男友举杯观察水中药渣溶解情况34岁女子发现怀孕“他说不想要,说趁早吃药流了吧”34岁的王女士是河北人,租住在北京顺义,一年多前结识北京中关村某医院泌尿科(前列腺科)的一位医生,很快确定恋爱关系。“今年5月14号我发现怀孕,他说不想要,说趁早吃药流了吧。我不愿意,我岁数不小了,我今年34岁,比他大3岁呢。”王女士说:“我俩不在一块住,周末才见面。5月16号他说来我家里面谈,我当时也觉得奇怪。”“我就不想他来,5月17号我的车限行,我邻居送我过去找他去聊,他说在医院不方便,就去了便利店,他买了一杯水,我买了一瓶可乐,谈不拢,中间他多次帮我拿过可乐,后来事发后才有疑惑,我跟邻居回家路上还提了一嘴,也没当回事。”王女士回忆称,“5月18号中午,他给我打微信语音电话问我怎么了,我说什么怎么了,他说我给你可乐里下药了,看你流血没。他挂了电话给我发了恐怖图片,他说生个畸形儿。我当时很生气,想着他是开玩笑。”王女士说:“我当时跟同事正在吃饭,比较嘈杂,我按的是公放,我同事就听见了,我同事拿过电话让有事好好说,我同事能证明他下药。”这位同事就王女士被男友下药流产一事出具了书面证言。租住屋监控曝光男友将药物放进水杯和饮料摇晃搅拌王女士称,两天后发生的事情细思极恐。王女士租住屋监控显示,5月20日22点20分,男友坐在客厅沙发上从裤兜里拿出两种药,将电视按了暂停,认真地看说明书,随后将药放进透明玻璃杯中,摇晃搅拌,然后接水,还用一根筷子搅匀,举杯查看颜色。22点32分,其用塑料吸管扎开纸盒包装的饮料,两次把玻璃杯中沉淀的药渣,从吸口放进饮料,并用吸管搅拌。她事后才明白过来,男友其实是出门拿了两种药——米索前列醇片和米非司酮片。“这是医用的堕胎药,他坐在沙发上就倒腾。当晚10点半左右,从他开门到他在客厅下药的过程,家里监控全给拍下来了,监控中明显可以看到,他把两种药放在我的一个透明水杯里,搅匀了溶解,反复兑,还把剩下的药渣兑在纸盒包装的西梅汁里。”王女士称男友在备用的饮料里也下药,“怕我这个水不喝,再喝西梅汁。”当晚10点58分30秒,男友将药水端进卧室,问她要不要喝水。“我当时没多想,就把水喝了。第二天早晨,我发现保温杯里怎么这么浑浊,就把剩下的水倒进透明的水杯里,这一幕监控拍下来了,我当时也在想这水不正常,我坐在那看到西梅汁打开了,就把西梅汁给喝了,西梅汁味道重,本身这个药没有味道,也没觉得异常。”监控视频显示,5月21日上午10点29分20秒,王女士收拾屋子,喝了好几口西梅汁。王女士说:“当晚他给我下药,他把包装盒从厨房窗户扔出去,还有一个放进家里小垃圾桶,他把它掖着放进垃圾桶最下面,这都是我从监控看到的。”“5月21号,家里来了保洁。等保洁走后,我问他是不是给我下药了?我已经感觉那个水不对劲。”腹痛见红发现流产“骑电动车带着我,一路上有坑就颠”“当天他提出骑小电动车出去吃饭,我还说干嘛不开车,两人骑着没电了,他说带我溜达溜达,他骑车带着我,一路上就故意有坑就颠我,我说你干什么呀。晚上七八点吃完饭,坐小电动车又颠着回家,后面又骑车,他让我送他到地铁站。”当晚,当王女士骑着车回家出现腹痛,就见红了。“我出血量特别大,我都不敢动,意识到流产,我坐在沙发上看监控,我已经有所疑虑,才看到5月20号晚他下药那些视频。”▲王女士到医院抽血验孕租住屋监控显示,5月21日23点41分,王女士联系男友询问下药一事,53分9秒,男友亲口承认是“打胎药、打胎药。”“5月22号晚,他父母来北京跟我谈,说让我先做检查,抽血查B超,确定是宫内孕流产。男方家人说不要报警,可以考虑结婚,他说要和父母商量婚前协议,作为给我的补偿也好,肯定是往结婚方向去的。”王女士称,从此再没下文,这份协议双方并没有签字落实。“事发后我也说过,不要彩礼了,就领证结婚就可以,他们家就是拖,一直在回避,甚至最后都不承认有这个事。”王女士表示,目前双方关系恶化,“他已经说就是不结婚,他目的就是不想要孩子,不想结婚。”女子向医院反映“医院称这是个人事情,让我报警”王女士表示,她向医院反映过,“医院称这是个人事情,医院不做处理,让我报警,有什么结果,警方需要医院配合,医院就配合,不对他这种医德医风做评判。”王女士也向北京市卫健委投诉,得到的答复是卫健委受理医患纠纷,对于下药问题,需要警方调查处理。无奈,王女士只能报案处理。“10月7号我报了警,警方说可以受理一个行政案,但受理不了刑事案件,要鉴定出轻伤才能处理他。我在网上查,外力造成流产都是轻伤,那下药就不算外力吗?”王女士向警方提供了家里的监控,包括医院诊断。“民警说,10月16号领我去做法医鉴定。”10月18日,民警和双方的谈话录音显示,民警问王女士男友下了啥药,对方回答称:“下了避孕药。她说我下了别的药,得有证据。”民警问道作为医生,了解怎么用药,女友怀孕后干嘛给人家吃避孕药?询问避孕药服用的时限,王女士男友回答说:“我确实给下药了,就是不想让她怀孕,一般是72小时。”民警表示,医生不可能随便给人下药吃,认为对方是狡辩:“她都告诉你怀孕了,再吃这个避孕药有用吗?”王女士男友回应称:“确实没用,我确实错了。”医院办公室回应“我们得了解核实一下再回电话”10月16日上午,记者联系北京中关村某医院办公室,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第一次听说这个情况,还不太清楚,我们得了解一下,核实一下。”但截至记者发稿,暂未收到医院的官方回复。16日下午,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接到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电话,联系她前往医院核实情况,“医院说他们接到北京市卫健委转来的我的举报投诉,想和我面谈。”王女士坦言:“这件事情曝光,对我也有反噬,我都认了,我都能接受,我不想忍气吞声,我坚持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来源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河北一县医院收13000元飞刀费被举报,这次卫健委的处理让人忍不住点赞论”

导语希望规范下来,医生飞刀不会胆战心惊!9月22日,河北衡水武邑李先生反映称,其母亲因子宫脱垂到武邑县医院住院治疗,17日下午,其母亲被推进手术室进行麻醉后,一名医生通知准备13000元现金给专家。最终李先生家属把钱转账给了大夫。医院负责人回应,收费合规,专家费不通过医院。武邑县卫健局回应病人麻醉后收专家费,对此事已介入调查。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又一院长因巨额受贿被审,没有一家公立医院高层是干净的?深度剖析“医疗系统崩溃论”

导语岂能用泰山之功,去抵泥涂之过?此前,掌上医讯曾有一篇爆文《医疗反腐为什么被按下暂停键?真相终于被曝光!》阅读量高达26万+,引发全网关注,可见医疗反腐牵动民心,是大家无法置身之外的“热点”话题。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院长周晋在庭审中发表了一番令人震惊的言论。他声称,“没有一家公立医院的高层是干净的”。这样的说法着实让人难以置信,甚至有些匪夷所思。周晋的言论引发了人们对公立医院管理层的关注。这使得我们更加关注医院高层的廉洁风险和管理问题。周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风湿内科工作了25年,他以他卓越的医术和对血液学的独到见解,赢得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赞誉。他发表的255篇论文,为血液疾病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患者们甚至愿意排队等待几天,只为能够得到周晋的治疗,可见他在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病方面的权威地位。然而,当我们得知他作为医院院长涉嫌贪污受贿,贪污数亿元后,愤怒和痛心油然而生。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收入五万元左右,要干440年仍然难以抵达周晋贪污的金额,可见性质恶劣。周晋能够如此长时间在一家医院做院长,贪污数亿元,这之间是否有利益相关的人?他的那句“没有一家公立医院的高层是干净的”,看似“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径,无疑是将医疗反腐的高层腐败和“医疗系统崩溃论”问题再一次披露于人前。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10月12日,中纪委网站发布《多点发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一文,文章详细剖析了一把手腐败的恶劣影响和加强一把手监管必要性等方面的内容,将反腐矛头直接对准“一把手”和“少数关键”。文章强调,要保持高压反腐态势不减,紧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教育医疗、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国企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查处力度。医疗贪腐高层落马大盘点进入2023年以来,医疗反腐力度可谓是前所未有。据中国新闻网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7日,今年至少已有184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由于统计局限,这一数字实际上或许更多。落马院长、书记所在医院涉及全国24个省份。广东、四川和云南等省份展示出空前的反腐决心和速度,落马院长、书记数量分别高达44名、34名和12名。从落马院长、书记的任职单位来看,从卫生院到知名大医院均有涉及,其中包含9家以上乡镇卫生院,更不乏实力雄厚的三甲医院。184人的名单中,至少有53人来自三甲医院。比如首都儿科研究所原党委副书记、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魏永祥等。9月13日上午,又有6名医院领导被查,个个履历丰富,却又贪婪无度。01、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杨椿杨椿从嘉峪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一直晋升至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最终在2021年1月升至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干部(正处级),在同一年内达到了正县级并退休。杨椿原本有潜力成为一位卓越的领导干部,却因贪婪和私欲一时失足,最终陷入不归之路。02、庆城县人大常委会副县级干部、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刘晓春刘晓春,她的职业经历却因其不寻常的晋升历程而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疑虑。从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到县级医院院长,再到政协副主席,她不同寻常的晋升历程引发了人们对她是否背后有特殊势力支持的好奇和猜测。03、应城市中医医院原院长丁绍平丁绍平曾是备受尊重和声名远扬的人物,曾在多个乡镇卫生院和应城市中医医院担任院长职务,拥有超过20年的临床经验,并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然而,他却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行为被通报并接受调查。04、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湖北省中医院原院长何绍斌何绍斌,曾在湖北省中医院担任党委委员和院长,同时还兼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和湖北省中医联盟理事长。05、山东省莒南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李夫贤,严重违纪违法李夫贤,专攻心脑血管病的主任中医师,同时兼任山东省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和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然而,他最终卷入违纪违法问题,可以说是自食其果。06、前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的党委委员兼副院长张勤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深入审查和监察调查张勤可能牵涉到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其中可能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行为。这些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反映了我国医疗行业存在着普遍和严重的腐败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和不充分。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和不透明。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和不信任。如此多的高层被抓真的令医疗系统崩溃吗近来,随着众多高层被抓,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声音,比如一张网传据称是某三甲医院院长的人士称:“这次医疗反腐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我们国家医疗系统全线崩溃。”此外,还有人担心反腐会导致医院人人自危,最终受伤害的是患者。抛出“崩溃论”的言论还称:“被抓的除了院长,其他的都是各科室主任,包括有些院长都是各个学科的专家,一个专家最少需要国家培养30年以上。把技术好的医生、主任、院长都抓完了,谁给老百姓看病呢?”、“要真彻查,大专家被抓了,让刚毕业的小年轻看病,患者放心吗?这样搞下去,公立医院医生为自保都跑私立医院去了,以后还能指望在公立医院便宜看上病吗?”这番话是为医疗系统崩溃找铺垫,同样荒谬得很。针对这一轮医药反腐,有赞同也有担忧,实属正常。对医药反腐说不,抑或担心可能导致医院无法正常运转,倒未必是反对反腐,更不等于“处心积虑为医疗腐败分子开脱罪责”。但是,所谓的“反腐可能导致医疗系统全线崩溃”,则显然是夸大其词,经不起推敲。如果一反腐,医疗系统就崩溃,那么这个医疗系统也太脆弱了。如此“脆弱”的系统,又怎可能一直支撑着全国这么多人看病求医。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公立医院11804个,民营医院24766个。根据统计,截至8月17日,至少已有184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如此比例,怎么就能导致我国医疗系统全线崩溃?谁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如果确有医疗专家贪腐,当然应该被抓,不该有丝毫含糊。无论有多少光环,为医疗事业作出了多大贡献,只要违法乱纪就应被惩罚,这种常识理当不需要重申。专家这个称号不是护身符,资历深、医术高也不是逃脱惩罚的理由,绝不能让“医疗系统崩溃论”动摇反腐决心。再者说,支撑医疗系统运转的是广大医生,他们是这个系统前行的沉默“底盘”,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兢兢业业,在医术医德上有所追求。而恰是这些人,他们无涉权力和腐败,努力做好分内事。有他们在,医疗系统就崩溃不了;有他们在,人们看病就能多一份安心。腐败之严重、面积之广,超乎想象,不打击不足以平民愤。泰山自高,泥涂自浊,岂能用泰山之功,去抵泥涂之过?“医疗系统崩溃”根本经不起打量和审视,却在此时冒出来,值得警惕。如果任其谬种流传,则可能干扰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整治,乃至绑架医疗改革。此轮医药反腐深入推进,综合治理,相信将推动医疗系统重塑,从而让人们更加受益。医疗反腐,不应也不会只是一场风暴医疗卫生是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技术壁垒高,隐蔽性又强。莫说外行,就是“内行”,如果分属不同的业务领域,也往往有“隔山”之惑。就以医疗器械采买为例,招标单位负责人稍微改动个参数,就能把大部分厂商拒之门外,为“目标”厂商创造中标的条件,程序上还很难挑出毛病。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见的“萝卜招聘”,可医疗领域这种操作,因为极高的技术门槛,一般人很难发现,发现了也不容易认定。此前湖南省湘雅三医院某科室领导,被内部医务人员联名举报存在伪造医疗文书、绩效分配暗箱操作、打压排挤同事、拉帮结派、职场霸凌等问题引发网友们关注,原以为医疗反腐“狂飙”,会导致医务人员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没曾想到,广大医务人员对此也期盼已久、拍手称快。不少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大胆举报自己所了解的医疗腐败,曝光所在医院与腐败、权力打压等相关内情。相信,以“湘雅系医院医生举报科室主任”为代表的“内部揭丑”,还会陆续登场。重症就得下猛药。医疗领域要给自己“刮骨疗毒”,将那些多年来依附在医疗行业上的灰色利益链条铲下来,同时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挺起来、严起来。基于此,从方法论上而言,医疗反腐必须惩罚、预防、保障多管齐下:1、要强化刑事制裁,得有霹雳之势、雷霆手段,形成高压态势。2、想办法改变医疗行业封闭现状,提高透明度,加强信息交流,特别要把内部监督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内外结合,久久为功。3、关注和研究药品设备采购、医疗保险监管、公立医院补偿、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激励等一揽子问题,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护人员薪酬待遇,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让其有价值感、自豪感,实现「高薪养廉」。医疗反腐,不应也不会只是一场风暴,只有真正从制度、机制层面上完善监督、服务、保障体系,才能让医疗回归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本质和初心。往期回顾新一轮清退编外人员来了!500人被清!你的医院开始执行了吗?被清退该何去何从医疗反腐为什么被按下暂停键?真相终于被曝光!发了个朋友圈,俩医务人员被开除了!超65%医生收入下降,是因为没有认真工作吗?突发!这家医院被57名患者起诉,卫健委介入
2023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