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狮子吼 | 观察和依止上师的三个要点

得无量福 2023-03-02

「知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龙树菩萨在《龙树亲友书》中关于芒果的比喻,有些芒果外面熟了,里面打开却是生的;有的外在看起来是生的,不能吃,其实里面是熟的;还有的情况是外在和内在都是生的或都是熟的。有时一个恶人,因为他善于装模作样,让我们误以为他很好、没什么问题;有些人内在善良,外表看来却不讨喜,例如马尔巴大师,他的性格很特别,传记中记载,他给予了他最具备虔信的弟子──密勒日巴尊者极大的苦行和考验,外在看来像是在折磨密勒日巴一样,但其实是对尊者的善巧方便。


凡人是无法轻易分辨他人的功过的,藏族有句谚语说:“若非乍看能了知,三天相处才能知。”意思是,仅仅是透过外貌、名声或自己的好恶,而轻率地去评判一个人,是不可能看清一个人的功过的,我们必须透过深刻的相处和接触才能真正认识对方。


多年前开始,我就一直思考着如何依止上师这个问题,因为法友们来找我,都会急切地询问我这个问题,要我指出上师在何处?在东边?南边?西边?北边?好象要我马上把上师带到他们的面前一样。


我们时常会谈论「上师」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具德的上师」?我们翻阅显密的典籍,会发现许多上师不同的定义,有很广的、中等的和简略的。有时经典告诉我们:最好是依止上等的上师;但如果找不到,退而求其次,可以依止二等或三等的上师。以现代话来说,就是如果找不到百分之百的具德上师,那么就可以依止百分之五十的上师,或百分之二十的上师。总之,经典中对于上师的定义,非常的多。


然而我们不是在研究上师,而是要依止上师。所以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要怎么依止?依止的方法是什么?我是否具备能够依止具德上师的条件,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有三点是弟子找上师时应该具备的:首先要看到上师的真面目,第二是要心服口服,第三是要信得过上师。


第一,要能看到上师的真面目:


看到他的本质,俗语说:“黄铜和黄金易混淆。” 远望黄铜可能以为是黄金,走进一看才知不是。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外在示现的假象,却没有看到上师的真面目。


一位不具德的上师,可以装模作样成一个看起来有德行的上师,而一位具德的上师,也可能示现成一个看起来没什么德行的普通人。过去很多成就者是渔夫、猎人,示现成一个普通人,没有看到上师的真面目时,就会分不清楚这是猎人、渔夫、普通人,还是真正的上师。所以第一点要看到上师的真面目。


第二,要对上师心服口服:


上师的功德、德行要比你高尚,同时上师要能为你释疑解惑,如此你的身、口、意将会自然地对他生起信心,心服口服。


藏传佛教里有功夫喇嘛(可不是功夫熊猫),听说他们互相交朋友前,要先打一架,打到心服口服后, 才会成为朋友。我不是要大家跟上师打架,而是希望各位要好好观察上师,并且经过各种测验、考验上师的过程,直到自己心服口服之后,自然你的身口意就会信仰、皈依他。这时你就不再是一般的信仰,因为你已经经历过心服口服的过程,这时才能说得出「上师是我的顶严」。


第三点最重要,就是信得过:


只是嘴巴上说说“上师真慈悲呀!我皈依您呀!”是不够的,如果有人要你把心中的隐私或秘密,对上师说出来,你会说吗?我们要好好想想这一点。其实什么是上师?上师就是我们最亲密、最信得过的朋友。对于一个信得过的朋友,我们不是应该坦诚以对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口头上说说上师很慈悲、很有智慧,但心中想的是:“如果跟上师说了我的秘密,上师会不会出卖我?会不会跟别人说?”心中存有疑虑,就不是真正的信赖。


信赖是根本,缺乏信赖地去依止上师,你将得不到任何利益。上师是指引我们今生、来生喜悦之道的人,如果缺乏对于上师的信任,你就不会按照上师说的方法去做,也就无法在今生、来生得到快乐,这是特别要注意的。


以上三点很重要:第一个如何依止上师就是看到上师真面目,第二个真的要心服口服,第三个真的要信得过。
《胜道宝鬘集》


摩利支天咒,愿疫情早日结束


往期回顾

 狮子吼 |  生起一念殷切想出离的心

狮子吼 |  认出快乐,感觉一口呼吸的美好

【殊胜日吉日】 释迦牟尼佛 · 本生传画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