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立场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立场

“人民至上”用简明的语言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层面,阐释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执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是我们党的指导理论始终占据真理与道义制高点的根本所在。继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价值立场是思想的魂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是思想理论价值立场的集中体现。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它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党的指导理论始终占据真理与道义制高点的根本所在。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出发点,人民至上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价值立场。新征程上,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就要深刻理解把握其思想之源、历史之脉、实践之力、现实之要,持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价值取向
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贯穿马克思理论和实践活动始终。早在1835年的中学毕业论文中,马克思就已经表露出对广大人民的关切:“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马克思第一次明确使用“人民性”这一概念是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这些哲人和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的塑像一样极少人民性;他们的运动就是自我满足的平静,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同他们对待实体一样的客观……只要这些神谕还没有人民性,它们就是人民的。”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通过把实践观引入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阐述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鲜明指出,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性力量,进一步揭示了唯物史观的任务在于实现人民解放,强调人民是具有感性实践活动的、具体的、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更加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基于人民主体地位,他们提出了“两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规律。在《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至上”的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可避免滑向以资本为中心,在社会治理中形成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形,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伴随着对人民性思想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马克思积极投身实践,为了人民获得解放而不断斗争。在他的亲自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到了晚年,马克思依然密切关注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工人运动新情况,努力从更宏大的视野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


习主席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将共产主义阐述为以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追求的理想、制度及运动,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民彻底摆脱“异化”状态,不再被当作手段,而是作为目的。真正的人民性是超越了“人的依赖性”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和“物的依赖性”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民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立场是她的根本政治立场。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她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民”二字在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重于千钧,人民至上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坚守、永恒不变的追求,贯穿于我们党追求真理、理论创新的全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科学回答了“为什么人”的问题,“人民”二字成为我们党一切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价值旨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当家作主在制度层面更加巩固,人民性的理论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和凸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继承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传家宝,始终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准则,致力于增进人民福祉。“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切实改善,人民性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充分彰显。



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红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把关注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厚植民生贯穿于党的治国理政之中,他将人民比作天地、关联江山、类比父母、看成老师、作为阅卷人,彰显了“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至上地位。大道至简,人民至上四个字用简明的语言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阐释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执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线和政治灵魂,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根本立场和核心价值追求。


“人民至上”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个体系。可以从四个层面来体悟思想中的这一价值立场。

其一,坚持为了人民。习主席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二,坚持依靠人民。习主席强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体,只有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三,坚持人民监督。习主席强调,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挥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等多主体多形式监督的优势,让人民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实现一切权力行使主体监察全覆盖。

其四,坚持人民评判。习主席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满意是衡量党的全部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是检验发展成效的最高标准。坚持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就要建立长效的与民商量机制,注重倾听人民呼声,以解决问题的实效,创造受人民认可、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业绩。


“人民至上”全面贯穿于我们党理论指导下的治国理政实践之中。在政治建设方面,我们党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民主,提升基层民主自治水平和能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和更加健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不同所有制主体在产权、机会和规则上的公平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加快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物质需要。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在全社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仰;聚焦人民精神文化现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形成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世界。

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聚焦与人民群众现实利益最为相关的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推进建设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中不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每一名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保证每名患者都有平等地获取医疗资源的权利和机会,真正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权落到实处。新时代十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铸造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展现出强大的真理穿透力、价值感召力、实践引领力。新征程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人民的理论转化成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够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崭新篇章。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人民接续奋进的正确方向。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主席讲了红军长征时的故事: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习主席强调,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这些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考验和血的教训中得出的真理。习主席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思考和谋划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明确提出,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当前,时代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站在十字路口。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就有了共同思想基础,就能够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人民不懈斗争的精神动力。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习主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习主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和战略定力,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进行重大实践创新基础上,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今天我们可以说,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积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中国人民实现“精神上的完全主动”。这一重要思想所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为民情怀、高度历史自信、无畏担当精神,用人民性的理论武装人民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必将为前进道路上迎战惊涛骇浪、破浪前行,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人民团结奋斗的实践伟力。毛泽东曾提到,“有两种团结是绝对必要的:一种是党内的团结,一种是党同人民的团结。这些就是战胜艰难环境的无价之宝,全党同志必须珍爱这两个无价之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对华政策演讲中说,美国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之间存在深刻分歧,但这些分歧只存在于美中两国政府和体制之间,而不是在人民之间。其妄图挑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血肉联系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长期成功执政的密码,就是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过去我们依靠人民战胜了各种各样凶残的敌人,将来我们依然要靠人民战胜强敌对手。坚持人民至上,使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得到保障,是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关键。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无限热爱人民,时刻心系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结合新的实际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把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党群一心、军民一心、同责共担、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生动局面。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永远都是我军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法宝。正是有了人民群众“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生死与共,人民子弟兵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相连,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必须持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凝聚军心民心,汇聚起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相关阅读




作者单位:孙经国  王雪朋执笔,国家安全学院


本次转载来源:国防大学微信公众号

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