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





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


 

摘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邓小平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充分吸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

“中国式的现代化”

“小康之家”

“三步走”

“共同富裕”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话语概念,

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科学称谓、

重要目标、

战略步骤、

本质特征、

基本路线、

必由之路等重大问题,

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初步框架。邓小平在构建这一话语体系时,始终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3)坚持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有机统一,

4)坚持对西方现代化话语的扬弃与超越

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话语基础。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小康;三步走;共同富裕




1979年3月,邓小平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


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1992年1月,邓小平在深圳国贸大厦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李永进,(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副教授;程帆,(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创贡献研究”(21&ZD018);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0KDC014)


文章来源:《现代哲学》2023年第1期


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