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与思想Ⅹ | 刘平:名字是世间最短的咒——文字与图像理解

高艳 世界艺术史研究
2024-09-03

本文整理自2022年5月21日刘平副教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举办的2022人文季·“艺术与思想”系列讲座,并获得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等机构的支持。本文系讲座内容的主要观点汇总。

主讲人:刘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西方美术史、西方中世纪美术史、艺术博物馆研究。著有《巴黎圣热尔曼·德·普雷修道院专题研究: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西方美术史》、《基督教艺术对罗马艺术元素的运用》、《社会与历史视野中的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时间图像——米勒的〈拾穗者〉》等,曾担任《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大型纪录片学术顾问、分集撰稿人等。译著有《世界艺术地图》、《詹森艺术史》(插图第七版)。

内容提要:名(知识)与实(图像)之间存在错位。在名的拟定与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误读与误译,从而产生关于艺术的新理解与新知识。人类以知识的形式获得了艺术相关的史实、概念与理论,知识的形成也是一个饱含意图的过程,名实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本讲座以西方绘画为例,剖析了图像理解与图像类型之间的限定关系,如何在进一步的知识生产之中被打破,而艺术作品命名的更改也改变了作者原初创作意图的表达。



01 名与实的错位

名与实之间存在错位,这种情况在许多艺术相关的翻译实例中可见一斑。

“Documenta”一词原专指卡塞尔文献展,但在中文的翻译中“文献展”除指代卡塞尔文献展之外,也指代一种展陈文献的展览类型。卡塞尔文献展实际上展出的是图像,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文献展”所指的文字类展品,所以这就构成了一种名与实的错位。这一演变是一种误读,也是一种策略。

几何抽象与抒情抽象这一组对立的概念在翻译为中文时,也被(日本译者)译为冷抽象与热抽象,但“冷”与“热”在中文语境中的意义指向是极不清晰的。这样的翻译并没有准确地传达几何抽象与抒情抽象背后理性与感性区别,这也造成了名与实之间的错位。

在艺术史学习过程中,我们希望获取的是史实、概念和理论等文字知识,这些知识又往往以“名”的形式被我们吸收,因而“名”与“实”之间的对应关系值得更深入的探讨。


02 名与图像理解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否为肖像画?一般情况下,由于肖像画可能会在家族内部代代流传,画中人通常会精心打扮,以完美的形象示人。而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头发与衣饰并不精致,人物背景也不符合肖像画的传统。而且,相较于美迪奇家族等名门望族成员的肖像画,作为商人妻子的丽莎,其画像尺寸如此之大,这也显得不合常理。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

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关于画中人是否为丽莎、画作是否为肖像画等疑问,目前有三种猜测。第一,此画是为丽莎定制的画作。但,为何达芬奇从未交画,而是一直随身携带?为什么在文献中从未有关于此画归属争议的记载?第二,此人为达芬奇的一名模特。但通常模特对于画作是没有命名权的,画作不可能以其名字命名。第三,此画并非某一位丽莎女士的肖像画,而只是艺术家本人出于自己的想象、融合了多位女子的容貌而创作的画作。由此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此画以丽莎命名?

其实此画作的意大利语原名直译为“乔孔多家的女人”。在意大利语中,“乔孔多”也有“欢快的,高兴的,欢笑的”等含义,因此该画作也可以翻译为“微笑的女人”。乔治·瓦萨里在他的《大艺术家传》(又被译为《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首次把这幅画命名为《蒙娜丽莎》。但是瓦萨里从未见过此画,且他所撰写的艺术家传记并非学术著作,而应归为文学作品,故“蒙娜丽莎”这一命名的准确性有待推敲。因此,也曾有人呼吁要将该画作名称改为“微笑的女人”。由此可知,画作名称的改变有其曲折的历史,题名的变化也会引起画作类型和观者理解的改变。

在人物身份判断之外,乔治·瓦萨里更大的贡献在于,他在描述《蒙娜丽莎》时,有意识地使用了“神圣”和“道成肉身”(divinità incarnata)这样富有宗教意味的语汇,使我们注意到《蒙娜丽莎》的人像与风景化背景之构图与既往基督画像的相似性,而蒙娜丽莎泰然自若的仪态也有睥睨天下的意味。在文字的层面,《蒙娜丽莎》被神圣化了,进而转化为现代理解中的“神秘”光环。



相较而言,在乔尔乔内(Giorgione,1477-1510)为数不多的肖像画之中,《劳拉像》(Portrait de Laura)同样点出了人物题识,描绘了一位背后映衬着桂枝的古典女性,姿态端庄,双目炯炯有神。


乔尔乔内作品《劳拉像》(Portrait de Laura),

现收藏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乔尔乔内的另一幅肖像画《老妇人的画像》(Old Woman),则没有在题名中点出具体人物。乍看之下,它似乎是一幅纯粹写实主义的习作。这位栩栩如生的老妇人,从一片黑暗中出现,她站在可当作是画框的扶墙后面,牙齿大都掉光了,右手指向自己,以表示时间对人类生命的影响。她手里拿着的纸条,点明了画作的主题:“随时光流逝(Col tempo)”,她那蓬乱的头发、引起观赏者注意的呆滞目光、在无言的对话中半张开的嘴,都迫使我们去思考人类的命运和死亡。如此一来,抛开对于人物身份的争论,反而使作品中的隐喻得到更多的关注。


乔尔乔内,《老妇人的画像》(Old Woman)

现收藏于意大利威尼斯市学院画廊


肯尼斯·克拉克写到《蒙娜丽莎》时说,“科学知识、绘画技巧、对自然的痴迷、对内心的洞察力全部融在其中,而且平衡得天衣无缝,以至于一开始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达芬奇在描绘人物与风景时的笔触所反映出的画家对于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把握、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对于人类情感和人性的终极领悟等等,都赋予了对《蒙娜丽莎》进行无穷无尽的解读和欣赏的可能性。

正如《蒙娜丽莎》所展现的:我们永远无法从外在表现中完全了解真实的情感,名与实之间的裂隙有时也可能是鸿沟。


03 名与创作意图

艺术作品的命名方式也会影响人们对于作者原初创作意图的理解。

彼得·勃鲁盖尔的《雪中猎人》以画面一角人们打猎归来的场景命名。但从整体来看,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幅冬日场景。实际上,此画是勃鲁盖尔六幅(一幅已不幸遗失)表现季节风景的系列中最有名的一幅,但因为这组画被分散收藏,所以再次命名时,作者的原初意图就被不同收藏地的再次命名掩盖了。博物馆的兴起对后世了解作者原初创作意图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若一组作品分别被不同博物馆收藏,博物馆会根据收藏时对于单个作品的理解而赋予其新名称,因此就会出现新名称与原初名称不同的情况。新名称可能并未考量作品是否属于系列作品,是否需要在命名时进行统筹安排,所以同组中的各件作品在不同博物馆中不仅命名不同,命名的方式也可能是不同的。彼得·勃鲁盖尔该组画中的三幅目前藏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一幅在布拉格城堡洛克维兹宫,另一幅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几幅作品中目前有的以季节命名,有的以月份命名,还有的以画面的主要内容命名。但从组画整体角度考虑,不难发现此组画的主题是时间,其表达主题的方式也是一以贯之的,即画面都包含自然的季节性变化与人类应时而动的活动。因此可见作品命名方式不同对于表现创作者原初创作意图有重大影响。


彼得·勃鲁盖尔,《雪中猎人》

现收藏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普桑的《四季》、米勒的《拾穗者》、无忧宫的壁画、林堡公爵的《贝里公爵豪华祈祷书》、塞尚的《春》《夏》《秋》《冬》等都是通过组画的方式转译或表达时间概念。

像这样的画作,其原初标题往往很难考据,而再次命名又会受到收藏方式、作品流转、作品声名等等外在因素的干扰,这就导致我们很难从单幅画作的标题中还原出作者的本意,只有将其放入整体,与其他作品关联、比较,才有可能窥得画作的原初情境与内涵。





文案 | 高艳

排版 | 李思薇

审核 | 邱弼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世界艺术史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