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枪短炮中“追月”,女记者化身“追星星的人”!

杨颜慈 庖丁解news 2022-03-17

编者按

中秋来了!今年的月饼格外“内卷”,今年的月亮终于“十五圆”!


怎么才能看到最圆中秋月?何时观月最佳?哪里赏月最好?……小伙伴们,你的脑袋里是否有很多问号?让我们一起走进中新社天象记者眼里的“花花宇宙”,在这个中秋带你了解,“月有阴晴圆缺”背后的新闻故事。

▲本文作者美照


大家好,我是中国新闻社江苏分社记者杨颜慈


与紫金山天文台办公点相邻的记者,白天埋头写稿,晚上还能浪漫追星?

 

中新社江苏分社与天象的缘分,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坐落在南京北京西路的中新社江苏分社办公点,曾毗邻紫金山天文台在市区的办公地点(对方刚刚搬迁)。江苏分社女记者前赴后继的漫漫“追星”之路,从这里开始……


▲中新社江苏分社出品《夜空上演金木水火土“五星并见”天象》

 

紫金山天文台的王思潮爷爷,是中国UFO研究第一人,也是一位超级可爱,频繁被分社记者“骚扰”的和蔼专家。

 

不懂就问!两步路的距离,让朱晓颖成为江苏分社第一位“天象记者”,也被称为“最萌记者”。闲来没事就看看天,看不懂就问问老爷爷。

 

“4日晚,南京夫子庙上空出现5个UFO,记者在东水关一带南边天空看到,其中有3个UFO呈现三角状,1个呈U形马蹄状,另一个呈现光碟状,位置漂移不定,但移动范围较小。在听完记者描述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这5个空中飞行物为发光风筝。”

 

逐渐地,天文稿件从“地缘因素”上升为分社的新闻富矿。


▲作者采访中

 

直到5年前,我正式接棒这个浪漫又神奇的领域。

 

从每月的“固定节目”——1日的星象预报开始,“仰望星空”之旅由此开始。每天紧盯天气预报、混迹于各大天文发烧友群、成天“骚扰”紫台专家……为此上天入地、跋山涉水,这不是贝爷荒野求生才有的情节,而是为了挖掘天象这个新闻“富矿”。


▲作者在海边“疯狂”拍摄金星合月

 

但在接棒“天象记者”前,我却对天象有着“不太好”的印象。这要从大学时候的一次“失败观星”经历说起。

 

为了观赏狮子座流星雨,我和几位同学在冬天爬了两个小时的山路到了紫金山山顶。等了整整一夜,确切地说,是在山顶冻了整整一夜。结果,一颗也没看到!!一颗也没有!!不只是我,同学们都没看到。


从此,我认为流星雨大概是个“骗局”。


▲作者“追星”途中拍摄

 

直到若干年后,我才知道了ZHR(每小时最大天顶流量)的神奇之处。ZHR低于10的流星雨,就不要去闲着没事观测了(专业人士除外)!!!因为一眨眼,就错过了。

 

天气不好,下雨天,也千万别去观星!阴雨遮挡下,流星也几乎看不见!还有还有!冬天别上山观星!会冻到“意识模糊”,眼冒“星星”。

 

不过,与天文打交道这么多年,我觉得天象是个特别有意思的领域。撇开发稿的需求,我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仰望星空(不仅可以带来远离喧嚣的愉悦,还可以略微“缓解”白天埋头写稿造成的颈椎病)。


▲仰望天空的作者

 

五年来,金星合月、水星西大距、英仙座流星雨、双星伴月…………对这些天象的原理,出现的时间,观赏的方法几乎是信手拈来。慢慢自己也成为了“半个专家”:手机里下满了“追星软件”,结交了不少喜欢追星星的朋友,在写稿的过程中,也挖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要说到这么多年,让我印象最深的天象,那必须是2018年的“蓝血”月全食。


2018年1月31日晚,超级“蓝血”月全食如约登临夜空。图为最精彩的“血色”月全食在北京时间20时51分如约上演。 泱波 摄

 

那是在1月份,南京室外温度逼近-10℃。当时的集中观测点设在南京科技馆的广场。太阳没下山,广场上就已经挤满了携带“长枪短炮”,全身“保暖武装”来追月的人。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观星设备,也是第一次结识到很多的天文发烧友。他们有些并不是天文领域专家,也不是专业摄影师,仅仅因为爱好,可以穿越半个地球,只为守候一场日食;或者开车两天两夜,只为等候一场流星。

 

那天,我在广场上待了有六七个小时。从下午开始听科普讲座,到傍晚走上广场满怀期待。不时抬头望天,不时满场“追着专家提问”,不时蹭一蹭专业设备看月球表面……直到月全食结束,看到大家不舍地离去。


2018年1月31日晚,超级“蓝血”月全食如约登临夜空。图为天文奇观诱发全民观赏热潮。 作者摄

 

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对于重大天象报道,提前准备“弹药”必不可少。稿件的五至六成“功夫”要在活动前完成。到了现场,补充一些采访和现场内容,即可以最快的速度成稿、审核、发稿。


在这次“蓝血月”的采访中,我带着笔记本电脑,边采访边赏月边补充稿件。垫着装观星设备的巨大工具箱,在准备好的原料基础上,现场加工成稿件《“蓝血”月全食闪耀天幕 天文爱好者携“长枪短炮”赴宴》,这篇稿件也获得了中新社当周的总编辑奖。

 

通过这次经历,我感到天文并不是那么“远在天边”,而是公众非常感兴趣,想了解,想探索的领域。而我想做的、能做的,就是拉近读者与科学之间的距离。


▲作者享受日出时光

 

慢慢地,“追星”已经从“任务”,变成了日常生活。

 

在一次去长滩岛休假时,意外地看到了格外明朗的金星合月,便躺在海边拍摄了两个小时;在每年的中秋节举家团圆时,还不忘给全家普及今年的月亮是“十五”还是“十六”圆;对于金木水火土“星星”,常常晚上打开星图软件,对着夜空“发呆”……

 

从单纯的“报天象”,我也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天象新闻“出圈”“跨界”,跳脱往日“固定模式”。

 

今年以来,在同事钟升(江苏分社人间《百科全书》)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习行星“背后的故事”:行星里的希腊罗马神话,中国古代对行星研究,星图轨迹,星象经济……

 

▲“超级日环食”现身天宇


在稿件方面,天气、经济、人物故事等开始融入天象报道,让“远在天边”的天象,走到读者“眼前”。

 

在“Z世代”消费崛起的当今,小众游受到热捧。追月航班、星空帐篷、赏月酒店……星经济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动力源。在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光临”地球之际,我们尝试将“追星热”与“星经济”结合,写出稿件《“追星热”拉动苍穹下的中国“星”经济》。

 

同时,分社协调各方资源,采访到我社的刘旭老师与知名星空摄影师戴建锋,将他们“上山下海”的全球追星故事以微信稿件《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呈现给读者,让遥远天象里也有打动人心的浪漫细节。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

▲点击试一试

 

借着我也是“天气记者”之便,我将天气报道融入天象,让读者在了解重大星象的形成与来临时,对当时当地是否适合观星形成预判,避免无效“追星”。

 

对我来说,“追星”五年,但每次仰望星空,都还是新的开始。

 

我希望,未来可以用更独特的视角、更易懂的方式、更有趣的形式,将“天马行空的世界”呈现给读者。

 

追星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且行且珍惜。



文末观月彩蛋!


中秋佳节,作者作为天象记者,为各位读者献上一份今年的“赏月指南”:

 

今年的圆月,将在农历八月十五准时出现(公历9月21日),最圆时刻出现在当天7时55分。


尽管今年最圆时刻出现在白天,但并不影响人们赏中秋月。


只要天气晴好,在合家团圆之际,就可以在天空看到“一轮圆月当空照”的美景。来试试看~



作者:杨颜慈

策划/编辑: 苏碧滢


推荐阅读:

没完成采访却获中国新闻奖!840字短通讯揭晓来龙去脉!

“空少”转战“摄记”:有时采访比蹦极都刺激!

人物通讯怎么写?“打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中新社前驻美记者忆9·11:我是一名战士,这时必须跃出战壕!

中新社英雄令@萌新:全体集结

四招破五陷阱!突发灾难事件报道要避开这些“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