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职业经理人出身的我,如何转行成为“斜杠记者”?

蒙鸣明 庖丁解news 2022-03-17


我大学读的是公共关系专业,在应聘到中新社之前,已经做了多年的快消品的职业经理人,还自谋出路开过米粉店、服装店。可以说,无论是专业还是经历,和传统媒体的需求都相去甚远。


恰逢2005年当时的中新社柳州支社招聘记者,凭着从小对文字的敏感和爱好,就试着去应聘。没想到这一试,就开启自己“斜杠记者”的旅程。


▲2018年9月3日,中新社广西分社记者蒙鸣明直播广西融安县山区微小学开学第一课。


也许是因为“半路出家”干媒体的缘故,而且干媒体之前还从事过多种职业,我应聘到中新社后,就不守传统的“规矩”,为了传播,硬生生从一个文字记者,把自己逼成了能写会拍、钻研新媒体、玩直播、处置舆情、四处授课的“斜杠记者”。


01

不甘寂寞的文字记者


2005年的媒体,仍然是纸媒的天下,互联网新闻网站才刚起步没多少年,微博还要再等6年才出现。


作为媒体驻地方的记者,在现在看来,那时的工作实在是太轻松了,每个月只需完成数量不多的稿子就算完成任务,而且稿件非常单一,大部分都是文字稿件。跑跑发布会、参加个开工仪式,一个月基本就过去了。这也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媒体驻站记者的日常。


几年下来,难免会产生困惑,并审视自己的稿子:有人看吗?是读者喜欢看的吗?有多少人看?


中新社主要以通稿面向海外读者,在国内主要的传播渠道是中新网,而当时互联网传播已经风生水起。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发稿方向,在完成通稿任务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到网稿上。


和文字通稿不同,以互联网传播为主的网稿没有字数的限制,更注重图文并茂,以及细节和过程的呈现。为了适应这种报道方向,我还花4000多元购买了从事记者后的第一台相机:佳能G9,并从此钻研和爱上拍摄。


▲蒙鸣明从事记者工作后的第一台相机,如今已变成他家里餐厅墙上的装饰品。


那些年,与一帮纸媒记者一起去采访,我更愿意称自己是网络记者,纸媒拿出手的是发行量和大报品牌,我拿出的是稿件网络转载率。


因为每一篇稿子,我都会在互联网上进行检索,查看有多少网站采用,有多少留言。我甚至会去看每一条互联网留言,以此来判断哪类稿子受网站编辑的喜欢,哪些稿子读者更爱看。我还开通新浪博客,把写稿的过程和幕后进行分享,这也许就是自己最早期的互联网传播思维的积累。


02

转战新媒体


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上市,新闻网站风生水起还没多少年,新媒体的浪潮就已经扑面而来。很早就混迹微博的我,也义无反顾杀入这个传播蓝海。


2014年注册“微评柳州”公众号时,对公众号传播完全是一脸懵圈,得一点一点地学习和探究,甚至为了做一个公众号头像还去学习PS。


最开始是直接把网站的稿子搬运到公众号,走了不少弯路,才慢慢领会到公众号信息的制作。一年后带领团队开创《柳州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之后还制作了系列原创作品《柳州,父辈的旗帜》《我的驻村日记》等,“微评柳州”也成为中新社在当地的一个品牌。


▲每周一,都是中新社广西分社新媒体团队最忙碌的时间,图为团队成员在统计和分析新媒体榜单。


但如今回看,当初这种“不务正业”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至少,“微评柳州”的实践,让我们多了一块传播阵地,还为中新社广西分社培养了一批新媒体人才,让一批文字记者掌握新媒体这个“斜杠技能”。


得益于这样的实践,2015年中新社广西分社组建新媒体部,并创办公众号“广西头条NEWS”。因为定位精准,“广西头条NEWS”迅速在广西新媒体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分社在广西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而此时的我,作为部门主管,除了采写新媒体稿,更像是一个品控专员,早年从事职业经理人的技能就有了用武之地。除了制定新媒体采编流程和规范外,每天必须在选题、标题、行文风格、封面、配图等细节进行把控,甚至细致到文字的用色。


在新媒体的实践中,我更强调“用户意识、产品思维,服务意识、逆向思维”。这种“斜杠技能”对于传统记者来说有局限,但又是新媒体时代最需要的技能。除了写作技能外,它更需要心理学、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来作为支撑,而新媒体传播的成功,又是一个复杂的各学科应用的综合反映。


03

“中新社没人了吗?”


近年来随着直播的兴起,新闻直播这种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受读者喜欢。“斜杠记者”的我自然踊跃参与,但却面临天然的劣势。


▲2017年7月2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遭遇洪水袭击,老城区大部分被淹,蒙鸣明在洪水中独自完成直播报道。


在新闻直播中,我这种“年老色衰”的中年大叔男记者往往会面临直播观众挑剔的眼光:要么你有颜值,要么你有才华。


但非常不凑巧的是,我普通话还不标准,这无疑是做主播最大的硬伤。但这些都不是阻挡“斜杠记者”前行的理由,阻挡一个记者去尝试不同方式报道的理由只有一个:懒!


待在舒适区从来都是一个媒体人走下坡路的开始,所以即使我具备一大堆做主播的硬伤,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我们直播南方洪水围城、直播山区微小学第一课、直播螺蛳粉产业园、直播柳州满城紫荆花开……


记得有一次直播洪水袭击柳州后,我去新浪微博看网友的评论,就看到一些网友吐槽我的普通话,其中比较狠的一句是:“你们中新社没人了吗?这样的普通话也配做主播?”


说实话,当时确实有被打击到,但也看到还有很多网友鼓励的留言:“这样的普通话好接地气!”“主播是当地人吧,有螺蛳粉的味道。”“很亲切,主播注意安全”……


于是我勇敢地在留言区写到:“我就是这次直播的主播记者。没错,就是土生土长的柳州人,这就是正宗的‘柳普’,是吃了那么多年螺蛳粉才能有的口音!我会继续努力,一直播下去。”


新闻产品,规范化生产是必须的,但在互联网这样的开放平台上,也应该有一些个性特质的表现,并适应多元的市场诉求。中新社人才辈出,部分原因就在于她愿意给记者提供不同的机会和舞台,我很感谢中新社允许个性化的存在。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个性化存在,并有螺蛳粉等网红元素的加持,那一场直播的传播效果很好。当然,直播的个性化并不能仅仅限于口音,更多的还应该是主播个人的学识和感悟。


我们去直播山区“一师一生”的微小学、直播山区微小学“拐杖老师”的开学第一课,都融入了个人最深的情感。我在直播中讲述自己在农村的小学时光,讲述那些一辈子在山区默默教学的乡村教师,就引起网友的共鸣。


当下,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带点地方口音的短视频反而受到网友的欢迎。这更加说明,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文字记者,即便普通话不标准,一样可以勇敢面对镜头,做“斜杠”主播,实现融媒体报道的多样化。


▲2019年7月10日,蒙鸣明直播洪峰过境柳州。


04

讲课,是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


如今在传媒,记者只要待的时间够长,总会有各单位邀请去讲课、做新闻培训,很多记者因此“斜杠”成为老师。大部分受邀去讲授的内容都是和本职工作有关,比如新闻写作、摄影等,都是常见的培训内容。


▲蒙鸣明给基层单位讲授《手机短视频制作与传播》。


我也不例外,记得第一次受邀是8年前,一个经常有稿件联系的地级市交警支队,也是讲新闻写作,但我特地将范围定在“互联网传播”上。


第一次上台,准备是非常充分的,一个半小时的讲课时间,虽然做了详细的PPT,但我还是事先写好讲稿,甚至细致到语气词,打印出来足足30多页A4纸,还密密麻麻标注注意事项和重点。


因为准备充分,第一次讲课的效果很好,学员们还特地多出半小时做直接交流、提问题。此后每年都有很多单位邀请去做培训,我讲课也逐渐脱离讲稿,案例顺手拈来。


但传播市场的变化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传播方式的改变日新月异,可以用目不暇接来形容。显然,之前的经验和方法方式会不适用于当下,授课总是“老三篇”更不行。


为适应当下传播生态的变化,也为了满足授课单位的需求,我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授课内容,同时延伸和拓展更多的课程。


如今,讲授的内容包括《网络新闻写作》《新媒体运用》《手机新闻摄影》《手机短视频制作与传播》《融媒体时代如何玩转传播》《正能量如何转变成阅读量》《舆情应对及媒体素养》《网络传播与风险控制》等十几种课程,授课单位也越来越多,地域越来越广。


在这个过程中,感悟最多的是:授课是一个自我激励、学习与进步的过程。因为要适应当下的传播市场变化,要紧跟当下最热门的应用,要了解互联网最流行的传播方式,只有不断去实践、学习、吸收,才能让自己不至于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落后。


而每次去受邀单位讲课,不仅起到传播新闻理念、扩大影响力、联络感情、拓展新闻资源的作用,在与学员的不断交流中,也是与学员共同进步的过程。


▲蒙鸣明在企业讲授《企业新闻写作》。


如今的融媒体时代,一个记者拥有多种“斜杠”技能,才能更好实现新闻内容的创新和集成,也便于实现报道方式的多样化展示。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传播市场中应用得越来越多的时代,记者在今后还需要更多的“斜杠”技能。


作者:蒙鸣明

编辑:戴梦岚


推荐阅读:

媒体人理当努力做到这“四话四说”

地方新闻怎样“卡C位”?

爆款必杀技!主题报道如何打出“太祖长拳”?

在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西藏当记者是什么体验?

如何让古老故事“潮”起来?这些年轻记者的“复盘”信息量很大!

文字记者拍“大片”|“航拍”让我“返老还童”

会议报道深似海,财经记者如何“海底捞针”?

把气象新闻写成段子!美女记者手把手教你做“追风达人”

在地方如何写就好稿?这份大数据分析道出“中奖”秘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