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媒体“探路者”金仲华:他的“干货”仍是“爆款”之道

缪璐 庖丁解news 2022-03-17

今年4月1日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著名社会活动家、人民外交家、中国新闻社第一任社长金仲华先生诞辰114周年。


金仲华先生在四十年的新闻生涯中,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新闻思想,对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和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仍有启发意义。  


值此金仲华先生诞辰来临之际,小牛特撰文两篇,分别于昨天和今天推出,以纪念这位新闻大家!


▲纪录片——《金仲华》


眼下,各大公众号风生水起,传统媒体纷纷寻求转型,新媒体究竟该如何写,才能成就“爆款”,吸引高流量,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话题。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新闻界前辈金仲华所提出的一些写作论述已是干货满满,堪称新媒体写作上最早的“探路者”


▲1927年金仲华毕业于浙江之江大学


金仲华是谁?


中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社会活动家,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新闻社首任社长,《中国建设》《上海新闻》(英文版)和上海《新闻日报》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曾被视为宋庆龄“最信任的人”,也曾被巴金誉为极具人性魅力的“吸铁石”,还曾被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称为“知识渊博的国际主义者”……


1950年在上海《新闻日报》工作照


01

“万事开头难”——标题开头需引人入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在新媒体写作上也同样适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已进入“碎片化时代”,如何快速吸引阅读者的兴趣,成为新媒体写作的难题。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开门见山先声夺人,正如金仲华所强调的那样,“题目要吸引人,开篇要尽可能写得生动些。”


1934年《世界知识》创刊,金仲华发表的《远东风云中的北太平洋》一文开头如是表述:“北太平洋虽然有大部分受着北极寒流的影响,然而它的水现在似乎是沸腾着。这情形,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远东的冒险行为所激成的。在1931年的九一八,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向我国东北投掷武装侵略的炸弹。受到这个炸弹的直接打击的,自然是我国;但这个炸弹的强烈的爆裂性,也间接地威胁到太平洋东岸的美帝国主义和太平洋西北岸的苏联远东。美帝国主义也是太平洋上的一个侵略势力,它自然不能忍受这威胁;苏联则是目前世界上一种勤恳自守的集团势力,它对于这威胁也不能不保持相当的戒备;于是,在太平洋,特别是它的北部,我们便见到日本帝国主义的炸弹所引起的强烈的激荡。不断的海军操演,无限制的航空线拓展,日本帝国主义的移民和经济活动的深入美境和苏联领域,给太平洋的四周布满了紧张的气氛。……”


▲金仲华在维也纳出席和平理事会议


金仲华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叙述、分析得引人入胜,深深印入读者的脑海,这也就是他说的“要使国际问题通俗化”


金仲华常说,“最好的宣传是使人看不出是在宣传。新闻宣传工作是一种艺术,它通过事实讲话,而不是跟人家针锋相对开辩论会,也不是板起面孔宣传。”


他还说过:“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让人读得下去。”“写文章像做人,也要平易近人”。具体讲“报道时要多讲事实,要有故事性,要多一点人物的活动,有时要用第一人称,要能引人入胜。”


02

“书画两相宜”——文字图片需相辅相成


“一份杂志要让读者看得下去,感到有滋味,易于接受,并有深刻印象,光靠文字写的生动还不合格,必须有尽可能多的、能吸引人的插图。这才是通俗化和形象化相结合的群众性杂志。”这是金仲华自1937年担任《世界知识》主编后经常强调的一句话,他要求文章要图文并茂。


▲1934年出版的《世界知识》创刊号


图文并茂、声画结合已成为新媒体写作的一大特色。新闻可视化,最初的形式更多地体现为配图、插图,从而达到图文并茂的目的。随着新闻可视化生产的不断探索,因为配图、插图形成的“图文并茂”,其手段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升,内涵和外延不断被挖掘和拓展,从而形成了升级版——声画结合的视频。


而在我国出版的杂志上,刊登政治地图和形势图解,可以说是金仲华的首创。金仲华的图解特点和优点在于不仅表达了某一事件的发生经过、时代背景,还能启发读者去思考其可能发展的方向。金仲华先后参与编了《国际政治参考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参考地图》《第三次大战后世界政治参考地图》《世界现势图解》等。



▲在《永生》周刊上发表的《非常时期的时事图解》


金仲华还非常善于采用新闻照片、统计图表和国际漫画。由于当时办刊的经费、人手等条件,做不到派员去国外进行采访拍摄,金仲华就利用外报外刊的图片资料,结合形势设计和改造,有时另加“画龙点睛”的标题和说明文字,使之成为反法西斯、反日本侵略者的“武器”。



▲在兄长金仲华指导下,金端苓编绘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参考地图》(1943年文光书店发行)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金仲华从外国报刊中选择各种姿态的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的照片备用。1939年9月,这四人举行慕尼黑会议商讨德国要求捷克“割让”苏台德区问题。金仲华选出其中四张照片,经过反复放大缩小,拼成这四人在围坐赌博的模样,牌桌中间写着“捷克”两字。生动形象地将慕尼黑会议的真相印刻在读者脑海里,其效果胜于文字说明。


03

“润物细无声”——写作风格需“短些、软些、宽些”


新媒体阅读时代,读者的耐心十分有限,长句的长度太长,会极大程度上消耗读者的耐心,导致文章阅读量低。因而多用短句、多用小标题和序号、用读者可以听懂的语言成为当下新媒体写作的“标配”。

  

金仲华在担任中国新闻社社长时就曾提倡,短文,短段,短句子。长文章要多一些小标题,这是帮助读者,便利人家看。


突出,是主题突出。
要使人家看了头一两句就非看下去不可。句子简单明了就自然会突出。外国人批评我们形容词太多,有时过(看)了两三道门(段)还看不出要说什么问题。


▲1941年5月17日,在《大众生活》复刊号上发表的《我们怎样看世界战争》


正是在金仲华有关“短些、软些、宽些”以及“求同存异”的新闻报道见解下,中国新闻社逐步熏陶出了“短、快、新、活”“中新风格”即尽量要将新闻写得短些,写得生动活泼和通俗一些。

  

根据金仲华指示策划的末代皇帝溥仪和熊秉坤、鹿钟麟等辛亥革命人士悲喜重逢的报道堪称“中新风格”的经典代表作(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阅读金仲华指示策划的稿件《溥仪和鹿钟麟等在北京会见》


这篇稿件从标题到内文,字里行间透露出多处对比。例如双方的新身份体现对比,溥仪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四位老人也历经革命到战争到和平的几十载坎坷。双方见面情形也发生变化,武昌起义老人当初是“捏着枪杆子和空心炸弹”,同溥仪“兵戎相见”;如今“谈笑风生,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更是共同“端起了注满祖国美味葡萄酒的高脚杯”。


▲金仲华发表的文章


此外,稿件中的多处直接引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了双方会见的主题,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今天你看到的,不是从前的溥仪,而是新生的溥仪啊!”“当时我说要做老百姓,可是,老实说,那时心里想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真正是亲身体会到毛主席的伟大!”“我虽然已经55岁了,但正像一个初生婴儿,还要发育长大。”


04

“笔落惊风雨”——知识储备需博古通今


“记者天天要采访,也等于天天要上战场;编辑天天要编报,也等于天天要上考场。不学习、不提高自己,行吗?”金仲华曾说。他认为,新闻报道也是一种艺术,没有深厚的功力是做不好的。


尽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写作风格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优质的内容永远是文章创作的核心。从新媒体由井喷趋于稳定的发展来看,大浪淘沙后存活下来的,基本靠的都是丰富的内容,而饱满内容的形成离不开的便是作者丰富的知识储备。

  

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的代表合影。前排(左起):邓拓、杨刚、胡乔木、金仲华、王芸生;中排:徐铸成、徐迈进、恽逸群、邵宗汉、赵超构;后排:张磐石、刘尊棋、陈克寒、储安平


在担任《星岛日报》总编辑期间,为了改变该报此前缺乏广度、没有深度的报道和评论状况,金仲华建立了丰富的图书资料室,以期开拓工作人员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金仲华坚持,凡是成熟的新闻单位必定要建立丰富的图书资料室。当时金仲华把广泛征集各国中外文的报纸、杂志、书籍及其他有关资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再要求工作人员阅读多种类型、性质的出版物,养成深入调研知识的习惯。


▲1939年任香港《星岛日报》总编辑

  

金仲华还亲自指导建立和发展图书资料工作,并且作出榜样:凡工作余暇,哪怕只有十分钟,也必定翻阅书报,特别对新出版的各类书报,他都尽可能浏览一过。也正因为不断学习的意志,金仲华主编的报纸上的文章所引用的资料都有根、有据、经得起考验。

  

金仲华的妹妹金端苓和妹夫刘火子合写的《仲华哥战斗的一生》中说:“仲华十分重视资料工作,特别是第一手资料。抗日战争初期,他长期收集到的资料,因颠沛流离而荡然无存,等到生活稍为安定,即另起炉灶,到旧书摊、书店、图书馆一点一滴搜集起来。后来撤退,又全部丧失,安定后再重新积累。


凡去过他家的人,都会发现他有两个亲自设计的大资料柜,矗立在他工作室的墙边,里面装的全是他亲自挑选整理过、分门别类的资料。”



作者:缪璐

编辑:魏园

实习编辑:彭辉

图片和视频来源:浙江桐乡金仲华纪念馆


推荐阅读:

中新社首任社长金仲华:70年前提出的新闻理念就很“潮”
斩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他还是闻一多的外孙……

散文笔法写新闻美爆了!万字长文教你变身沈从文

这位老记一篇报道揭开兵马俑惊世发现,我从他身上学到了……

看后泪目!一位新闻老兵“逆行”武汉的内部视频和随笔手记曝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