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1月期:俄罗斯科幻小说、“女性向”、中国科幻未来主义、“中国表达”……


什么是《论文月报》?


《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


往期回顾

论文月报|2022年11月期

论文月报|2022年12月期



2023年1月导读


2023年1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19篇论文,分为3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科幻影视研究和专题研究。小说研究版块摘录了3篇俄罗斯(包含苏联时期)科幻小说研究,涉及作家别利亚耶夫和斯特鲁伽茨基兄弟。另外,文章《从魔幻化到科幻化:俄罗斯文学中“猫精”形象的嬗变》以“猫”为意象,追溯了其在俄罗斯文学中的科幻化历程,捕捉到致使其转变的根本因素是科技的发展,而文章提到的很多现象在中国及其他区域的文艺作品里也有所体现。影视研究版块的研究呈现出清晰的中国化叙述倾向,频繁出现“中国表达”“中国意象”等符号。自2022年底,科幻影视作品的开播与上映走势逐渐高涨,随着《三体》动画与影视剧的播出、《中国奇谈》的横空出世、《流浪地球2》等国产科幻影视走向大众,科幻影视在主题、价值观、叙述方式、科技设定、美学建构以及传统文化根源等方面的研究均围绕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展开。专题研究分为三个话题:科幻未来主义、机器人想象和数字生存。其中科幻未来主义是近几年学术研究的热点,吴岩教授早在2014年的跨学科会议上就提出了《科幻未来主义的状态或宣言》,并认为科幻现实主义与未来主义将长期并存于科幻的发展过程中,文章《中国科幻未来主义:时代表现、类型与特征》则详细论述了科幻未来主义的本质、范畴以及发展过程中学者对其产生的误解。


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


一、科幻小说研究


别利亚耶夫科幻小说中的科技伦理之思

作者:杨朵、武晓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科普创作评论》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sEggjwG11VQF-pXC2O2nBQZ2oEP5x-TGwvFez0beSSutkGsw9fkP3


摘要:别利亚耶夫是苏联时期杰出的科幻作家,被誉为“苏联科幻之父”。他将科学幻想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紧扣科技伦理问题展开思考。作家的许多作品都描写了“科学狂人”滥用科学技术引发的个人和社会悲剧,并在此基础上对“他者”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和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反思,传达了以人道主义精神引导科学选择的观点。


从魔幻化到科幻化:俄罗斯文学中“猫精”形象的嬗变

作者:赵雪华(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俄罗斯文艺》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布宁诗歌审美共同体意识研究”(22BWW030)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Lz17I8RNw7iNoC92gF7N15hihs_G27PBGYqNcpHK5vHOCapAEZqoK


摘要:“猫”是俄罗斯文学典型的动物形象之一,古罗斯时期猫被魔幻化,以古斯拉夫童话中的猫精巴尤恩为开端,其“博学”特性沿袭至今,形成俄罗斯文学中特有的“学者猫”形象。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和后现代作品中猫精呈现出会施展魔法的妖猫形象,其中黑猫因其颜色在俄罗斯猫精系列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二战之后苏联的科技强国理念和科技成就激发了本土科幻创作热潮。科幻文学中猫首先被异化,成为具有超自然生物特征和身附异能的科幻猫形象。当代的俄罗斯科幻作家更热衷于赋予猫精拯救人类和宇宙的重大使命,将其神化。对猫精从魔幻化到科幻化的塑造反映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与神往,以及俄罗斯作家对人的存在、人类的现在与未来的人文思考。


从花园到宇宙——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科幻小说中的他者形象和“人与自然”

作者:张晖(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发表期刊:《俄罗斯文艺》


依托基金:2019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俄国科幻文学研究”(19PJC093)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Lz17I8RNw7iNoC92gF7N1WoA8nHWedLXVoW7WqYHpblHSbCjZct4K


摘要: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科幻创作历程呈现出与苏联科幻小说传统中乌托邦根源的创造性对话,潜藏着作家借科幻之外衣向人文主义问题的哲学性发问,其核心命题之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及与此相伴的“人的危机”。围绕“人与自然”的讨论隐含在斯氏兄弟包罗万象的时空构建中:他们站在60-80年代的苏联社会生活语境中眺望远处与未来,生发出关于现代与未来、苏联与世界、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多重想象。在这些交错空间的背后,是“人”所代表的自我或周遭世界与“自然”或“非人”所代表的他者或远方世界之间的映现与接触。斯氏创作的体裁融合与泛文化性,赋予了这一范式丰富的面貌与内涵:科幻语境中的人类与外星人,民间口头创作语境中的家乡与异土,基督教语境中的人之国与神之国,诺斯替派与摩尼教语境中的黑暗与光明等等都在其书写中得以呈现。与此同时,斯氏笔下的自然从一开始外在于人并抗拒人的力量形象,逐渐变形为人本身的异化形象,转而成为参与解构人文主义的哲学象征。通过构建种种不同的自我与他者,作家描绘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类与后人类的多种互动模式,斯氏的他者谱系既反映出对于俄国自然诠释传统的继承与反思,也对话了超越俄国本土意识的西方人文主义问题。从花园到宇宙,斯氏兄弟的科幻写作折射出对于人类认知与创造疆域之演变与局限的观察,以及关于人与自然相遇时所暴露的理性危机的深思。


相关文献:

[1]李然,温玉霞.“魔地”:斯特鲁加茨基兄弟的科技哲思[J].俄罗斯文艺,2022(02):51-60.


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日本的翻译群落分析

作者:卢冬丽(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依托基金: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基于翻译生成论的日语MTI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探索”(MTIJZW20211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当代江苏小说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22WWB007);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日本的译介生成研究”(WY202201)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C_i8UlAefwNfPHu3DgfNBNSNB02OmEqQRjRAGMEjZiswx5ua3WpkF


摘要:生态翻译学“三生”理念中的翻译群落生存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日本的翻译群落研究构建了分析框架。日本的英日科幻文学译者群体确保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英日转译的顺利进行,汉日文学译者群体亦逐步凸显其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英日科幻文学译者和汉日文学译者积极合作,携手开拓中国当代科幻文学海外翻译与传播的新模式。早川书房和其他相关文学杂志出版社构成的出版媒体群体为中国科幻文学在日本的生态适应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翻译群落与文本生命有机互动,拓展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海外生存空间,共同推进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世界场域的传播。


相关文献:

[1]卢冬丽.转生、再生与共生:中国当代科幻文学英日转译的文本生命存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06):80-89+149.

[2]卢冬丽,熊玥.热捧与冷遇:中国当代通俗文学在日本的译介[J].语言与文化论坛,2022(02):166-176.


论《双百人》中机器人安德鲁“为人”的两种进路

作者:荆祎澜、刘文霞(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期刊:《科普创作评论》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sEggjwG11VQF-pXC2O2nBGA4IuvL8f5n981iDv9-Ud46gDrIELyoST


摘要:《双百人》中的安德鲁是一名拥有自由意识的“非理性”机器人,他尝试多种方法使自己成为“人”,可分为两种进路:社会维度进路与技术维度进路。从社会维度看,他追求法律意义上的自由与不被伤害的权利;从技术维度看,他通过研发人造器官将自己改造为有机体,并设法以此延长人类的寿命,来扩大“人”的定义。但这些尝试并没有使他成为“人”,因为他无法消除人类的恐惧。最终,安德鲁使自己大脑的电位缓慢流失直至死亡才使他被认可为“人”,而死亡正是两种进路的交点。


幻想的开拓:“女性向”网络小说对科幻资源的继承与改造

作者:肖映萱(山东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中国图书评论》


依托基金: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0GN065)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RFf2aaX-6JwOgpzglP57wHy2gFsTofeWGOdIjGhMdFfm2pbI27rNW


摘要:科幻原本在网络小说中堪称小众,近年却成为热门类型,尤其是在女频,不仅有霸占VIP榜单的商业成功,更开始引起传统科幻界的关注。本文以三位获奖作家和作品为切口,尝试解读当前女频网络小说“科幻复兴”的新趋势,梳理欧风、星际、末世三种子类型对传统科幻资源的继承和改造,并分析“女性向”网络亚文化对其造成的影响。


相关文献:

[1]鲍远福.数字孪生、游牧身体与永生陷阱——中国网络科幻小说中的“元宇宙”想象[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05):146-155.

[2]鲍远福.网络科幻小说的“后人类”叙事与美学追求[J].中州学刊,2022(03):158-165.

[3]鲍远福.新世纪网络科幻小说的现实境遇与中国经验[J].中州学刊,2018(12):147-153.


*名词科普

女性向:女性向(Gynephilia)常被理解为性取向的体现,即指只对女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但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女性向并不只限于性取向或情欲倾向问题,更多的时候,其是指以女性(社会性别)群体为主要需求对象而诞生的事物或产品。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经典建构路径

作者:张立友(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榆林学院学报》


依托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1YJAZH115)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CaTgomnMAjOZnAebVMhak_ldo-get4f8FUXucI0vDGdHsS6ffHtE7


摘要:科幻小说是成功走向世界的中国好故事。它的域外经典建构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实践。后人类、精神生态、赛博格当代世界科幻经典主题满足了域外读者的期待视野;域外的深度阐释与评论打造与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专业出版社、权威科幻期刊、网络媒体等跨媒介出版流通推动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深层次传播,有助于拓展作品的经典性。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经典建构路径展示了文学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文本重塑与价值再生产,对推动中国文学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有重要启示。


《北京折叠》英日转译的生命延续与叛逆

作者:卢冬丽、崔萱(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依托基金: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基于翻译生成论的日语MTI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探索”(MTIJZW202113);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POLqM6NwP6xGxHd2pSIpkhXUosry3_1ipP6SAJPfgdsV3-gJOgQfP


摘要:翻译是促进文学在不同时空重获并延续生命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生态视角构建生命体“延续与叛逆”的分析框架,从文本生命和叙事生命两大方面探讨《北京折叠》英日转译的文本生命境况。分析发现,经由中介英译本转译后,在日本转生的《北京折叠》显示出鲜活的文本生命力。其中,经由中介英译本的中国元素及文化符号等异质性要素的延续和回归是文本生命延续、复活和重生的关键性因素。而叙事主体的转换、直接引语的叙事变更等叙事层面的叛逆,体现了中介译者的叙事重构及其在转译本的延续,贴合海外读者的阅读生态。中国科幻经由英日转译后,在日本的转生、再生、共生,为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传播提供了独特的路径。


二、科幻影视研究


自我东方主义的叛逆与迎合——论华莱坞科幻电影中的“中国表达”

作者:戴哲1、汪佳雨2(1. 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2. 浙江传媒学院)

发表期刊:《传媒论坛》


依托基金: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研究院专项课题(Z431Y2153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Z3NDJCO33Z)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Uf72pHmBbHypUyw-fqg9FsF32KCES90bikp0NhCyxqfTDdy1N9wp3


摘要:正如萨义德所说,东方是被西方建构起来的地理空间和认知对象,这种东方主义甚至影响了东方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述——身份书写中的“误认”和同谋性的“迎合表达”,因此如何避免自我东方主义是当下华莱坞电影跨国生产中亟须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IMDB网站的传播为例,通过剖析西方观众对影片的评价,探究华莱坞科幻电影中的“中国表达”效果,研究发现,《流浪地球》在某种程度上击破了自我东方主义的藩篱,从传统土地观念、中国国际地位和中国国际实力三方面出发跨越式地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中国表达,但同时,其角色塑造仍存在性别固化的问题。


相关文献:

[1]周岩.“好莱坞”“华莱坞”的特质差异与融合趋向——基于电影《阿凡达》和《流浪地球》的比较分析[J].传媒论坛,2023,6(01):14-19.


未来往回走:科幻电影中的“逆托邦”想象

作者:张经武、梁森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发表期刊:《宁夏社会科学》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21ZD16)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bJAnZzQY44igwgfWsJJg7wdtyMU1Mz5zkJKdBH79qUt8bqlsYUr_s


摘要:科幻电影整体上属于一种未来想象,但在未来想象中可以让时光倒流,回到历史现场或者遥远的史前时代,还可以让未来场景弥漫怀旧意味。这种带有“未来往回走”特点的逆向怀旧想象即“逆托邦”想象。逆托邦想象勾连起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从想象向度层面来说,逆托邦通常是向着历史进行幻想,在影像叙事中经常呈现时空逆旅的特征。从影像外观层面来说,逆托邦通常构建出一种旧日奇观。从故事主题层面来说,逆托邦热衷于映射人类社会“霍布斯主义”式的残酷一面。从人文倾向层面来说,逆托邦其实在以怀旧的方式进行现代性的反思。


相关文献:

[1]秦臻,陈世丹.库普兰德小说《X一代》中的逆托邦与异托邦解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6):135-141+172.


科幻电影的“中国想象”与中国文化原型的现代转换

作者: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

发表期刊:《教育传媒研究》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势研究”(18ZD13)的阶段性成果;北京市文联文学艺术创作扶持计划专项资金项目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2KFmt5LAgCnoGP-mmmLFvtRPRU1FFkZm_bd351kstZjuXagXWfCgr


摘要:中国科幻电影寄托了国人的殷切期待。科幻电影既要表达宇宙存亡忧虑、人类生存与未来可能面临的灾难、地球拯救等超越性的终极问题,也要表达亲情、爱情等情感伦理。科幻电影一方面要追求跨文化的超越性,同时也要认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拼贴性。无论是小众化的、软科幻式的科幻电影,还是大众化、合家欢、重工业型的科幻大片,都有一个重构神话原型、表达中国想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


国产科幻电影对物质现实的影射与重塑

作者:线晨(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发表期刊:《电影文学》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JqKqkKg4RO3wzB1v00uZ3htt5kx-UQAL_Xkax0Fi4BzEBJux2Ygsd


摘要:正如刘慈欣所指出的,科幻在中国依旧是一种小众的、边缘的文化。但回看新时期以来的国产科幻电影,从《错位》《大气层消失》,再到被视为国产电影“科幻元年”标志的《流浪地球》,以及创造票房佳绩的《独行月球》等,中国电影人从未放弃在科幻电影领域的耕耘,而他们对物质现实的种种影射与思考,也都隐藏其中。此外,物质现实在电影中被移植、变形与重塑,科幻电影成为人们观照当下的一面镜子。


阿根廷科幻电影《天线》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

作者:郑佳馨(哈尔滨师范大学)

发表期刊:《声屏世界》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KS3hVTG-Ntc_kldzh4jg9pz9sWQmcyW1nMDtkrxm4uENX_C-_ZHA5


摘要: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它总是和非人类的东西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联系。在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理论中,提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其在科幻电影中主要的表现机制,就是科幻景观的数字化生产和全球化的传播。以现代科学与文化产业为代表,以数码影像为主要载体,以科学的叙述方式,在人类与科技、动植物与环境等不同层次上,建立起一种现代与传统、影像造型性与叙事情节性共存的状态,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认同。其中蕴含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循环与修复,以及媒体与传播媒介,需要进行批判性的研究。


科幻动画视角下国产科教片的当代审视

作者:张启忠(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发表期刊:《教育传媒研究》


依托基金: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艺术知识体系创新研究”(20ZD20)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2KFmt5LAgCnoGP-mmmLFvq-YzcSNIlKNJ2dMYUMJLb___l9lYRwrX


摘要:国产动画历史研究,一般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制作的动画片为文本。而有很多动画段落的国产科教片,不仅可纳入国产动画的视野,且有助于国产科幻动画的创意。本文总结了国产科教片中的动画样式,梳理了其动画构思与动画创意模式,提出了科教片对于科幻动画创作的促进建议。


科幻电影多重空间的序贯博弈逻辑构建

作者:丁帜扬(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发表期刊:《声屏世界》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KS3hVTG-Ntc_kldzh4jg9T-yTK9_9C_RUNpSPIOTFNuSm8d8qWXae


摘要:科幻电影通过对空间的多重构建使得观众更易接受电影当中的想象与虚幻,在构建过程中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表现出两个空间的序贯博弈,以及人类在空间层面不断探索展现出的自由主义追求、生存信念等。人类以后的空间探索去往何处,科技进步的今天如何认识自我存在。文章从电影空间出发,探讨人类对“自由与拘禁”“艺术与文明”“科幻与现实”的深层次思考,以博弈论角度思考和探索科幻电影的空间构建。


三、专题研究


中国科幻未来主义:时代表现、类型与特征

作者:吴岩(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

发表期刊:《社会科学文摘》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g734dWFm7gznXFXZQC0_nG3ezXG9jAYF1P5ZPWCDcH8UFytgEHQIM


摘要:近年来,有关科幻现实主义的讨论很多,但在整个科幻文学范畴中,现实主义只是一个流派,更多的作品应该被划入科幻未来主义。这里的未来主义不是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在艺术领域的艺术未来主义,也不是20世纪中叶出现在社会学领域的科技未来学。各民族文化中的科幻未来主义,是作家携带本土时间哲学去思索和表述未来过程中所透露出的具有某种一致性的追求甚至意识形态。


相关文献:

[1]吴岩.科幻未来主义与创意写作[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9(01):46-48.

[2]张凡.科幻未来主义的叙事策略[J].探索与批评,2019(00):69-81.


自动机、机器人、赛博格:美国文化中机器人的三种想象

作者:刘永谋、李尉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发表期刊:《科普创作评论》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技术治理理论问题研究”(21&ZD064)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sEggjwG11VQF-pXC2O2nBrbIjgAuOe9aryVhTSkGtjQP5xM6UBjoz


摘要:在美国文化中,机器人概念经历了“自动机”(automaton)到“机器人”(robot),再到“赛博格”(cyborg)的变化,分别反映了美国相应时代的社会关切。“自动机”概念与传统哲学、宗教中人与机器关系的讨论密切相关,并传达了美国社会等级制度中的种族刻板印象。“机器人”概念最初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日益严重的技术异化问题,但在美国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其形象由异化的工人转变为了当代科幻作品中流行的金属外观机器人。随着行为主义、控制论等科学理论的出现,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技术化,“赛博格”概念成为新的潮流,人与机器的界限开始走向模糊。


相关文献:

[1]程林.德、日机器人文化探析及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构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04):98-109.


西方早期类人机器人想象的“蒸汽机时代”——从爱德华·埃利斯《大草原上的蒸汽人》谈起

作者:黄亚菲(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发表期刊:《科普创作评论》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sEggjwG11VQF-pXC2O2nBOWGPtF_zJ8ncJPhLZqYnauRq6mOUDGL2


摘要:蒸汽人形象诞生于“蒸汽机时代”,其文学想象最早出现在爱德华·埃利斯的《大草原上的蒸汽人》中。这一形象在西方机器人叙事史中具有承转意义,它部分继承了欧洲早期机器人叙事的恶托邦传统,又结合现实技术以廉价小说为载体开启了风靡一时的蒸汽人模式,即以男孩的发明为要素、以技术乐观为内核的异域冒险。蒸汽人想象是工业革命技术成果的具身显现,也是内战后美国文学中技术传奇与种族主义结合的产物,其诞生背景、外形设定、性别划分、功能预期与接受情况都具有典型性,既展现出不同文化与宗教背景下的人群对待新技术态度的想象性差异,也投射出美国公众对机器人技术的既有理解与未来推演。


拟真世界中的数字生存:陈楸帆的赛博朋克科幻研究

作者:黎婵(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探索与批评》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sEggjwG11VQF-pXC2O2nBOWGPtF_zJ8ncJPhLZqYnauRq6mOUDGL2


摘要:论文侧重从科幻文类的角度分析陈楸帆的创作,探寻这一赛博朋克变体在文类传统中的定位、现实主题关注和风格特征,同时增强对赛博朋克的理解与剖析,在微观层面上推进“科幻现实主义”这一中国科幻批评话语。论文认为,陈楸帆作品对数字化生存的推想属于历史久远的近未来科幻,通过勾勒弦上之箭的运动矢量将现实问题加以前置化。其作品中的近未来蜕变为一种拟真,受制于在字面和隐喻意义之间往返的“控制论”,这体现了作者对赛博朋克文类深层主题的继承和发展。此外,技术中介化的感知书写,尤其是信息技术中介化的人工视觉书写,也典型体现了作者对赛博朋克世界观与风格的传承和拓展。


由于我们能力有限,以及科幻研究和其他社科研究之间的边界也逐渐在模糊化,所选内容难以完全涵盖本月发表的所有科幻相关研究论文,如有错误和遗漏,欢迎各位师友补充和批评。也欢迎广大科幻研究者、订阅者提供更多信息渠道。


主编:拉 兹  天洛_奇

编辑:助教  周燕春

美编:二九



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是由科幻爱好者及青年科幻研究者发起,由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公益性学术项目,主要为使用中文或以中文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科幻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开放式传播和交流平台。我们将主要举办以下两项活动:1.定期邀请科幻研究者举办线上讲座,分享他/她的最新研究成果;2.定期制作与刊发《中文科幻学术速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