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国际

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 舍弃修行上的六种错误心态

噶举法幢 2024-04-27


摘录:蒋贡康楚文集《修心七要》

整理:【噶举法幢】编辑组





任何情况——行、住、坐、卧、吃饭、穿衣等,我们都不能舍离利他之心,这是一种类似相应的修法。


修习菩提心时,如果病痛打击我们,他人批评我们、冤家攻击我们,以致情绪低落,无心修行,此时只有一副最恰当的药方——我们要思惟,如果此事发生在我身上,同样的,也有很多其他人会有这样的痛苦,我们应对他们生出慈悲心,将他们的痛苦承受过来。


我们要坚定意志,决心这一天与二菩提心相随不离。晚上回想一天所思所为,仔细检讨。发现有与菩提心相违之处,要马上忏悔,誓愿不再重犯。如果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菩提心修行很顺利,应感欣慰,并祈愿能更精进增长。


无论遇上什么情况,快乐或悲伤的,都必须要有耐心。如果己身遭遇极大不幸或痛苦,更应观视别人之痛为己痛,当下承受,藉此修行,以清净我们的业障逆缘。如果恰处顺遂环境,更应不忘在安乐中修行。我们损钱出力尽量积聚功德,并祈众生的福祉。

  

训练修心时,要誓护信守三乘戒律,它们是现世、未来诸幸福之根源。总之,我们的一切作为都必须以众生的福祉为考虑,完全不涉一点私益。


妄念起时,起初很难察觉,后来也不易停止。因此,当烦恼业障现前时,我们要马上认知,并利用学过的方法舍掉它,然后告诉自己绝不要再发生。


修习佛法时,我们需要一位好上师、正确的态度、适当的物质环境,例如:食物、衣服、净房等等。如果一切配合得当,我们应该庆幸,并祈愿别人也拥有与我们同样的福报。如否,我们则应禅修观想慈悲心,承担他人不幸一如己难。


大乘佛法的功德与利益端赖上师的指导教晦,因此,我们要对他虔信不渝。菩提心的修行是大乘佛法的精髓,应永不退转,同时我们要永远护持三乘戒律,舍离身口意诸恶业,勤修善业功德。

  

无论何种因缘际会,人、自然界(地、水、火、风等)、神鬼(非人),我们都要无分别的藉此修习菩提心,尽全力将其融入修行。
  

我们应善用逆缘,视其为增上修行的良机,例如:恩将仇报之人、竞争的敌手、损人的逆友。同时,我们更要小心,不要假借维护与上师、父母、亲友的善缘,而伤害到别人。
  

我们不应把个人的健康、财富、名誉等做第一考虑。环境适当,正好修心;如无,更应藉此修二菩提心。总之,我们要把菩提心的修行置于一切之上。


我们必须开始做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过去我们已浪费了无数劫在六道轮回,未来有否似今日的良机仍属未知。现在我们已得人身,并遇正法,正是一个千载逢可以圆满我们生命意义的机会,因此,此时此刻我们就应立即将修行付诸实行。


为来生而修比较今生为之重要;求轮回解脱更较来生重要;他人的利益重于自己的;实修重于研习;菩提心的修行则超乎一切之上;由上师直接教导比自己参考书本为佳;坐在蒲团上是此中最具体的修行。


我们必须舍弃修行上一些错误的心态。


忍受降敌护友的万难,却不能忍受修行的艰苦,这是错误的耐心。


祈求财富享乐,却不思修行,这是错误的欲求。


耽于拥有财富的快乐,却不稀罕研习禅修佛法的喜乐,这是错误的生活体验。


同情勤修佛法而遭不幸者,却不愿怜悯作恶之歹徒,这是错误的慈悲心。


鼓励依赖我们者追求物质生活,却不鼓励他亲近佛法,这是错误的教导。


对他人幸灾乐祸,欲见失败为快,对世间的幸福、美德也无随喜之心,这是错误的恻隐心。


以上六种错误的心态必须随时舍弃纠正。


偶尔修持并无法对佛法产生坚定的信心。我们必须专心一致,心无旁骛,全心全意投入修行。


我们应随时检视自己,任想一个让五毒生起的对象,观察毒念是否生起。若是,则强迫以早先所教之法对治。我们以同样方法观察“我执”,如果似乎遍寻不着,便想出一个让贪念或嗔念生起的对象。如果因而认知“我执”,便做“自他交换”的禅修。


我们不应妒忌他人;他人瞧不起或贬损我们,也不要抱怨或难过,让修行成为一个对治“我执”的良药。


修行、利他、行善,均不应期望任何功德或他人赞美。以上是本节的教法,可助我们正确的修行,日日增长进步。


这是一个无论个人、生活、情感以及未来都在急遽改变的历史时代,暴乱纷争层出不穷,乐因减少,许多法教已不足以应付修习。菩提心之行者虽有许多阻碍困难,但亦反可利用成就善行资粮,好似在火上添材助燃,五毒和障碍都转为解脱道上的助缘。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法门,适合所有善、钝根器者。



阅读更多精彩开示


圆满佛陀意趣的步伐 

一步也不可延迟退转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