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出了3炸——不结婚的非沪籍也能买房解读

Jason不跪 不跪的世界 2024-05-23

作为一名低水平斗地主爱好者,一直觉得3炸没啥大用,就是拿来管一下大王,然后出一手牌。

后面牌出得怎么样,还是要看手里牌的相对组合,以及揣摩对手之前出牌的逻辑。

实在没有“回收或者逼炸”套装的牌出,那么继续扔“单张”是一个相对保险的路数——再观察观察,同时也是暗示对方“你也没啥好牌”。

这个游戏中,数学计算永远是相对的,没有思路时,打乱对方的出牌思路尤为关键(比如诱使他拆牌)。

打的就是一个心态。

房市如牌局,当对方一直攻单张,你手里剩下的一对2,是分开出能拿到牌权,还是忍几手等对子,左右为难。

上海选择了拆牌——外环外,不结婚的非沪籍终于也能买房。

看起来是呼应之前的“买郊区-免费X年坐轨道”的加强版。

那应该怎么解读呢?

我的观点依然是,这表面上还是托市(不让房价下行预期太一致),然后从全国范围看,它的核心目的依然是“稳城投(债务)”。

先来看一下今年城投要还多少钱——

 

约3万亿。

以前还债的钱从哪里来?卖地。

但卖地收入这两年直线下降——

 

于是城投想到了一招——卖地给自己。

为什么要左口袋卖给右口袋?

因为这样可以从银行套出贷款。注意,卖地是经营收入,卖给自己向银行套贷款,是融资收入,尽管属性不同了,但毕竟是收入现金流,能帮着挡一挡债务到期。

但这个手法后来也被叫停了——

 

于是在某个阶段,你会从新闻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债务话题和出险舆情。甚至专项债和彩票被“征用”的瓜也在微信群里流传。

一帮人从业者疑惑:城投信仰到底还能不能下注。

再然后,置换债什么的来救急了。成本越来越低,低到不少地方拿到手之后,还愿意提前还掉之前的高息债务。

于是资产荒下,更多机构的资金涌入城投债。

看起来很美?

只是这个操作的成本,由存在银行里的储户+市场的刚需承担了。所谓化债,只是转移债务,以前是由居民买房借房贷承接,现在是宏观显性债务部门承担。

高善文等为什么最近要喊房地产泡沫出清了?因为他是为了宏观显性债务部门的立场,让居民部门来抄“底”。

国内这个房价收入比,有没有出清难道还需要讨论?

就像股市,散户终于明白过来——要看真金白银,而不是用嘴做预期管理。

但我之前两篇文章解释过为什么只能用嘴,受到了债务空间的约束,央妈还是有保汇率的节操。

关键问题是什么?

是实体的预期太弱。

脱离实体,往金融层面打强心剂,都打在外面了。

居民已经投下的定期存款,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到期,只有靠收入(反弹),才能让资产价格稳定。

读者一定要清楚一点,债务收入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一环,不管这个债务以什么“为实体”的名义,它产生动机的根本,基本上都和财政挂钩。

而现在上海这个动机比较弱,更多二三四线城市的动机比较强,急需要把囤积的抵押资产运转起来去消解将要到期的债务,所以这就是3炸不是王炸的原因——

上海要让队友先跑牌,上海出了王炸,队友反而没法走。

 

也给市场留个“工具箱里还有工具”的念头。

这点美联储是老师了。

从投资角度上看,这个政策差,可以让非沪籍的出掉其他城市的资产,一换一买入上海郊区的资产,短期看也是一种换仓方式。

为什么是短期?因为对于地方财政来说,增加其他财政收入、摆脱土地依赖肯定是未来不得不走的路,这和意愿无关。

就像牌局,打到后面,你已经猜出对方手里的牌是一个小王,而你手里有三张散牌。

已经不是技术层面了。

即得们不是不愿意资产加税吗?

反F继续。


钱可以印,但好项目少

这两张表,新闻不会说这些

对失业率、婚育率的一点思考

为什么我认为体制内工资还要降?

就业蓄水池很满了

日本在2012年后做对了吗?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星球1满4000人后,可以进星球2,每天更新内容一样)

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