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退休人员空出的岗位去了哪里?

Jason不跪 不跪的世界 2023-12-30

首先,从统计局整理出这张表——

 

可以看到,从2015年开始,全国就业人员规模呈趋势性下降,而就业人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呈趋势性上升。

到今年11月,每周工作时间刷新了近20年历史的最高记录——48.9个小时。

其次,我们知道这两年是退休大潮——

 

我算了下像今年,理论退休人口应该是2600万左右,而今年高校毕业人数“才”只有1076万,也就是说,如果每一个退休的=多出来一个工作岗位=企业重新要招聘一个就业者,那么青年失业率不应该特别高——

 

但实际上,就业市场存在着结构性矛盾——退休者空出的岗位和毕业生想要从事的岗位并不对等。

从官方的一篇论文里,也佐证了这个猜测——

 

即存量退休空出的岗位,超过一半应该是属于非城镇职工,毕业生是很难接受进厂或者其他低技术工种的。

而我们知道城/乡之间的退休金差异很大(还是用天津举例)——

 

更多的乡村退休(城乡养老金),或在短期内对养老基金现金流的冲击弱一些。

有专家说,国内城镇化率还有很大空间,实际上年轻人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70%,剩余老年人如果要提升城镇化率,恐怕地方财政承受不了(人均养老金翻7倍)。

所以各地方迟迟不敢打开户籍。都算过一笔账的。

上面说的是总就业人口,接下去看看城镇就业人口(2021年拐点向下)——

巧合的是,二手房挂牌价也在同期开始下行——

结合官方认定“房地产供需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叙事,预估未来城镇就业人员的规模也会是趋势性下行。(也就是城市人享受农村转移的人口红利也在2年前结束)

这可以参照整个劳动力(25-59岁)的变化——

 

那么就业人口减少的前提下,存量就业的工作强度还会不会提升呢?

这就要看产业结构转型的进度,调整得越慢,工作强度维持得时间越长,生育率也越低——

 

开弓没有回头箭,宏观只能赌一把。

不过显然,随着房价拐点到来后,再要像前些年那样用居民债务(需求侧)去补贴工业生产(供给侧)的情况很难再持续了——

 

而且工业生产大头还在追逐出口,所以本质上,是拿本国的居民需求去补贴国外的居民需求,非常不合理啊。


当年日本居民部门有多惨烈?

打工者的工作时间创下了历史新高

不要闹了,宏观债务空间没有说得那么大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

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