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日德青年失业率 vs 上市企业top10利润对比

Jason不跪 不跪的世界 2023-09-13

 

先看青年失业率对比吧——

差距比较大,我认为主要由三个表面因素导致——

1、 人口红利消失,人才红利阶段,岗位供给-企业投资却不足;

2、 短期工作需求侧集中释放;

3、 双轨制下,含“t”率太高。

前两个比较好理解,什么是含t率呢?

T=tax,就是广义财政占总和利润的比重。

我整理了下中企上市利润top30榜单——

可以看到,以金融、国企、房地产三个属性标签为主轴,占据了27席,含t率高达90%!

顺带提一嘴,早上星球po了篇论文,税收(t)占GDP比重每上涨1%,实际GDP会下跌4.2%。

我相信与此对应的还有另外一个数据,就是国考报名人数,只要税收(t)占GDP的比重上涨,想要挤进A轨(体制内)的年轻人就会越多。

A轨,是广义财政净输入;

B轨,是广义财政净输出。

两者相加,<2,小于的差值,贡献给了青年失业率。

虽然叙事,依然是“人才红利”,但对于红利本身而言,更多感受到的是“学历贬值”。

谈及人才红利,IMO最近有一份报告显示了全球的人才流动意愿——

根据数据显示,美国是全球人才比较偏向流入的经济体,遥遥领先于第二位的英国。

为什么呢?

我们以上市企业市值top10的角度来对比下中美的区别——

可以看到,美国资本市场更偏向的是高科技企业。

企业高利润-对高科技投资-人才需求强烈-资本市场红利分享,这是正向循环。

再看看日本和德国的top10,也是偏向于科技、制造居多——

所以之前我说“活跃资本市场”不是单纯的活跃指数,而是活跃“结构”。

只是这个“结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修复的。

我们必须以更大的视角来看经济的含t率,比如宏观(显性)债务率之所以能“低位”,是因为居民部门扛了大头——

这就造成了,经济刻画的是“重投资、轻消费”、“重宏观收入、轻微观收入”、“重供给侧、轻需求侧”、“重以工代赈、轻直接补助”的局面。

而美国居民部门却在08年之后反方向去杠杆——

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宏观扛了债务的大头。

如果把G2各自的经济结构同贸易、资本流动结合起来,会发现中国居民部门的“应有财富”被长达数年的转给了美国居民部门,通过高比例的广义财政和投资负套利。

好在Trump开始,这种“输送”就被逐渐切断了。并且我认为2016年之后两个输送带(居民债务、地方隐债)同时闪了红灯,顺势出现了“房住不炒”和“去杠杆”,直到现在。

很多人搞错了,要解决青年失业率的问题,要解决A股3000点的问题,并不是要去拉房地产。我们看中企的top30,含t率的更深层次含义,是对内。而美日德这些企业的海外收入占比是非常高的。

企业要走出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企业是有竞争力,这才是健康就业、健康资本市场的核心。

拉房地产?搞中特估?降存款利率?

这不是活跃资本市场的应有之义,因为它在做低实体经济。(因为都会提高含t率)

资本估值即使短期波动,总会向实体经济均值回归。

房价正在上演这一幕。

为什么宏观还没有表态撤房住不炒?因为最后真正能支撑房价的,就是靠实体经济,而不是靠贫富差距。更不可能靠泡沫支撑。(所以KK的精英决定房价是一种看空中国经济的表现)

希望未来中企top30中,科技和制造也能占7成以上吧,这应该就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了。


扶我起来,是牛市吗?这是我觉得看多A股的正确打开方式

是托市,不是救市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