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銀行還是美債? 救哪一個都是死!

坚料网 坚料 2023-09-20



近日,先有美國矽谷銀行出事,成爲今年美國第一家倒閉的投保銀行機構,也是自2008年後倒閉的美國最大銀行,接著瑞士信貸集團(瑞信)發布的年度報告稱,在2022年和2021財年的報告程序中發現「重大缺陷」。受此影響,瑞信股價暴跌,引發投資者和儲戶普遍恐慌,市場擔心會傳導至金融體系,甚至重演金融危機。



這一周不少專家對上述問題多有評論,大意都是「有問題但不大」、「美國還是會走強美元+再加息政策」,這和我的判斷是截然不同的,我認為美國遇到超級大麻煩,甚至是無法解決的兩難,即怎做也會死的問題。

全球對沖基金巨頭橋水創始人達利歐(Ray Dalio)3月15日發表了文章<我對矽谷銀行情况的看法>(What I Think About the Silicon Valley Bank Situation),提出的觀點竟然和我過去一年在《堅料》評論美國金融兩難時的看法不謀而合,我深感原來在大洋彼岸也有知音人。



原文頗長,有興趣的朋友可到此閱讀(https://www.linkedin.com/pulse/what-i-think-silicon-valley-bank-situation-ray-dalio?trk=public_profile_article_view),我歸納其要點總結如下:
1、矽谷銀行破産是短期債務周期中非常經典的事件,它是一個預警信號,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危機會從風險投資領域向其他領域蔓延。
2、未來1-2年的金融/經濟會相當嚴峻。
3、美聯儲一年之內大概率會減息和重啓QE。
4、資産平衡配置是投資獲勝的關鍵。

達利歐文章指出一個個更大更長期的問題,即「聯邦政府存在巨額未償還債務(debt),同時正在發售比需求更大的債務(selling more debt than there is demand for),而美聯儲正在貨幣化這些債務。」但錢只能從聯儲局印鈔和購買債務。現在美國的債務規模如此巨大,長期的高利率政策是不可持續的;持續加息,無論對債權人還是對債務人都會産生影響。



「當印鈔過度無法為債權人提供足够的實際回報時,這將導致債權人開始出售債務資産,進而嚴重破壞供需平衡。由于美國債務資産和債務負債規模巨大,加上還會有更多的債務發行,這將導致政府債務供應大於需求,結果是什麽呢?市場和經濟的實際利率過高,這將給債務和經濟帶來困難,最終迫使美聯儲從加息和出售債券(QT)轉爲降息和購買債券(QE)。」

用大家可以明白的表述是,美國最大的困境不單單是銀行爆煲,而是通脹爆發的風險和銀行爆煲的風險同時存在,而且還疊加和中國的經濟戰、與俄羅斯的間接熱戰等。但解决通脹風險和銀行爆煲的政策方向是完全相反的,這極大地擠壓了政府的政策空間。

美國要解决通脹風險,手段主要是抽走流動性:加息、縮表。
美國要拆除銀行爆煲風險,手段是注入流動性:減息、擴表。

我們用簡單的推論表達:
爲了救銀行>
宣布減息或為銀行保底(變相擴表)>
國債收益率下降>
之前買了大量美國國債的銀行賬面浮虧降低>
儲戶/投資者憂慮降低,擠提减弱>
銀行系統爆雷的風險下降。

但問題來了。
市場流動性增加>
推高商品和資産價格>
美元貶值、購買力下降推高通脹>
美元變廢紙>
美元霸權……

現在是一邊加息一邊政府對銀行保底,就是一面加水一面出水,那政策的效用在哪?

美國最新的CPI是二月同比增長6.0%,表面好像跌了點,但環比增長是0.5%,通脹並沒有轉弱,現在如因銀行爆煲便轉向減息,那結果是通脹失控,美元霸權會江河日下;但如果不救銀行,美國金融系統將崩潰,美元霸權也是江河日下。

我不知如何拆這個局,只能說世上任何騙局都難以為繼,必有爆破的一天。有咁耐風流,就有咁耐折墮,不是嗎?

文:悠 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幷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1、「你好,香港!」正式啟動 香港向旅客送50萬張機票望引入逾150萬旅客

2、人民幣可取代美元嗎?

3、李家超光顧銀龍咖啡茶座, Kate姐感激撐警獲官方認同

4、【飲食】南北匯鮑魚花膠盆菜 精心製作 盡顯矜貴

5、【兔年運程】癸卯兔年,十二生肖運程。


点击下方名片,订阅香港最新资讯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